醫師:乳房重建 讓乳癌患者重拾信心
近幾年來,台灣乳癌罹患人數逐年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調查發現,高達三成五的罹癌年齡介在40歲到49歲之間,遠比歐美好發年齡還年輕10歲,但卻只有5.6%的患者進行乳房重建,整整落後美國八倍。
據統計,台灣每10萬人中,就有40人罹患乳癌,國內乳癌的好發年齡比起歐美國家提早10年左右,不過,進行乳房重建手術的人卻明顯偏低,遠遠落後美國八倍之多。
林口長庚醫院重建整形外科主任鄭明輝昨天公布了「台灣地區乳房重建調查」,調查發現,乳房全切手術讓患者失去自信,不敢游泳運動,也不敢讓另一半看到自己的身體。
調查顯示,每四個乳房全切的乳癌患者,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覺得自己是個不完整的女人,於是自卑而不敢參加社交活動,覺得自己不再完整,生活品質滿意度也大幅下降。
因缺少第二性徵備受煎熬,少奶奶們對於生活品質的滿意度明顯低落,主要原因來自於因自卑無法參與原有社交活動, 以及因為身體外觀的改變,連買衣服都成困擾,身心健康遭受巨大威脅! 罹患乳癌、乳房全切的羅女士就表示,自從沒有胸部後,每天都哭到睡著,醒來也常淚留不止,過著不敢游泳、洗溫泉、跳韻律舞的悲慘生活,完全失去自信及自我,甚至不敢讓先生看到自己赤裸的身體,飽受憂鬱症所苦。
鄭明輝表示,在40幾歲的女性都是家庭的生活重心,在職場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切除乳癌之後,如沒有接受重建,不僅對自己造成衝擊,對於家庭、甚至社會,也會帶來負面 的影響。 鄭明輝強調,乳房重建可以增加病患自信心、生活滿意度,目前手術種類相當多,包括了鹽水袋、果凍矽膠、自體脂肪小腹等,都可以用來重建乳房。
鄭明輝建議,需要重建的患者可考慮「DIEPflap」(深下腹 動脈穿通枝皮瓣),不只重建失去的乳房,還可以同時達到縮小腹的效果。
不過,乳房重建費用並不便宜,健保沒有給付,患者需花費高達新台幣8萬到18萬元,至於,最近相當熱門的果凍矽膠,則因為尺寸固定,比較難以配合病患另一側、仍保留的乳房大小及形狀,因此,較少用來乳房重建。
台灣乳房重建協會組成「台灣乳房重建補助基金」審核委員會,由專業醫師進行審查評估,再由審核委員會監督及審核,透過專戶款項,協助需要乳房重建病友。
罹癌醫師經驗談│劉秀枝:乳癌,賺到58歲以後的人生 ... 接著告知她,手術可以做全乳房切除,也可以只切除局部,再使用局部放射線,接著做化療。 ... 我對醫生百分之百有信心,醫生都會盡力為病人著想,我從醫生變成病人,放手讓醫生去做。 ... 反觀媽媽、姊姊都是失智症患者,她也不擔心,「失智症遺傳率小於5%,據 ...
文/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副院長暨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 ... 並非每一位早期乳癌患者皆適合施行「乳房保留手術」若(1) 在顯微鏡下發現所切下組織 ...
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趙祖怡對乳癌病人有三個叮嚀和五句話,幫助病人更勇敢, ... 是:相信科學證據、信任醫療團隊、堅定自身信仰、治療信心十足、未來充滿希望。 ... 目前政府提供的乳癌篩檢補助包括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 ... 有患者九月一日發現腫瘤就馬上開刀,當時尚未轉移,但到九月三十日,整個 ...
乳癌治療最近幾年已有不同的思維,研究顯示,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用雙標靶 ...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醫師表示,傳統乳癌治療是 ... 掌握疾病以利個人化醫療策略,更有效提高治癒率及提升病患治療信心。
術前輔助治療適合所有類型的早期乳癌患者,其中又以HER-2陽性及三陰性乳癌患者 ... 首頁 > 健康新知 > 腫瘤科 > 女性癌症 ... 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就能明顯感受到腫瘤縮小的變化,還能增加醫病間治療的信心! ... 也呼籲患者千萬不要認為罹患乳癌勢必得告別乳房而放棄治療,現今醫學進步,可多與主治醫師溝通,為 ...
在過去,女人一旦得到了乳癌,隨即要面對的問題就可能要把乳房切除, ... 過去醫師在面臨小於2公分的乳癌小腫瘤,都是以手術為主,但是近年來 ...
乳癌術前輔助治療腫瘤近八成縮小五成消失手術前化療搭配雙標靶治療,可以有效縮小腫瘤,輔助治療則由專科醫師判斷,依個人病況量身訂製,運用 ... 附醫乳房醫學中心劉良智主任表示,接受手術前輔助治療的患者中,近八成 ... 乳癌患者黃女士強調,生病沒甚麼可怕,只要有信心勇敢地去面對它, ... 在「癌症新知」中 ...
首頁 ﹥ 精彩魅麗 > 健康美容新知 > 女性癌症好發首位! ... 負責收治患者的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王明暘表示,由於乳癌越趨年輕化,許多女性做完乳房 ... 的力量,告訴同樣罹患乳癌的姊妹們,不要放棄,讓更多病友增加信心,對於未來更有希望。
基隆長庚骨科推薦乳癌切除照片乳癌心路歷程乳癌術後淋巴水腫台北到基隆長庚維他命d3推薦品牌小兒疝氣手術推薦改良型乳癌根除手術小兒疝氣急診長庚兒童牙科電話
武漢肺炎》日本機票、飯店都訂了,還能去嗎?「我第一次感恩自己生在台灣」醫師:...
photos放大顯示這個問題最近被問了十幾次,連身邊的醫師、護理師同事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身為一個一年去多次日本的常客,連...
小兒科醫師:別再給小孩喝大骨湯了!湯裡濃濃的精華不是鈣,小心吃進鉛
photos放大顯示自古以來都有「以形補形」的觀念,因此熬大骨湯給小孩喝,促進骨骼發育,看似十分合理。不只我們老一輩的人會...
大腦生病看眼睛就知道!眼科醫師警告:這3種眼疾是失智警訊
photos放大顯示眼睛其實是個minime,牽動著重要的心血管系統與腦神經系統,在臨床上,經常可以從患者眼中風推斷腦中風的風險...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患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dreamstime「我是精神科醫師、寫過幾本暢銷書,同時是一名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孝順父母的女兒與媳婦...
喉嚨痛、有痰,醫生卻找不出原因…精神科醫師:有這3大症狀請轉看「身心科」
photos放大顯示李先生,今年43歲,平常做做投資理財,個性比較緊張求完美。他覺得喉嚨不舒服,有異物感已經1年多了,看了很...
老太太剛捱過乳癌,又發現肺部腫瘤...不是除了開刀就只能安寧!醫師道出癌症治療...
photos放大顯示對晚期及年長的患者就應該選擇安寧或緩和治療?【正解】1.對年長病人不宜立刻選擇安寧緩和治療,應考慮放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