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
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分為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和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兩種,通常兩者必須搭配成為完整的療程。
(一) 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
由體外將放射線穿透至體內需要治療的區域,照射的區域涵蓋子宮頸腫瘤及可能擴散的淋巴區域,包括骨盆腔淋巴區、主動脈旁淋巴區,及鼠蹊部淋巴區,依病情需要決定照射範圍,每週五次放射線治療,一般約為五至七週的療程,每天的治療僅需十至十五分鐘。
(二)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
將放射線以特殊的途徑或管道送到最接近病灶的區域,然後停留約10~20分鐘並釋放足夠劑量後,再回收放射線源,完成治療;治療每週安排一至二次,通常在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療程後段或治療結束後才進行。與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的差別是治療劑量直接送到病灶,不需要由體外經過許多外圍器官才達到要治療的區域。
● 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尚未切除子宮的病人,近接治療的區域涵蓋子宮頸及子宮腔,整個療程中的安排約有四至六次。● 陰道內近接放射線治療:手術切除子宮後才來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已無子宮腔存在,治療區域主要針對陰道縫合末端,整個療程中的安排約有二至三次。
(三)放射線治療的應用
子宮頸癌病人的放射線治療,依不同的癌病期別與其他治療的搭配而有不同的設計。
● 沒有做手術切除的病人:因病人年齡太高不適於手術,或是第ⅡB期(含)以上的病灶,病灶範圍超過手術可完整切除能力時,會採取五至七週的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和四至六次的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的範圍以骨盆腔為主,部分情形會依病情需要加上預防性主動脈旁淋巴區或鼠蹊淋巴區照射。● 手術後的病人:針對第Ⅰ期或第ⅡA期子宮頸癌病人在根除性子宮切除後,若病理檢查結果發現已有淋巴結的轉移,或子宮頸旁軟組織有癌細胞侵犯,或切除邊緣不乾淨時,病人在手術後六至八週的復原後,需要再手術後做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以加強切除手術的效果。治療包括五至六週的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及二至三次的陰道內近接放射線治療。● 手術前的前導放射線治療:對腫瘤較大的第ⅠB期或第ⅡA期病人,本來是可以直接手術切除的期別,但因腫瘤較大,若直接手術切除的範圍將會很大,會造成較大的副作用;而且手術後復發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有些醫院會針對這類病人在手術前先給予放射線治療,使腫瘤先縮小後,再採取範圍較小的單純性子宮切除,好讓身體的傷害儘量減少,但疾病整體的控制率提高。● 放射線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同時進行:近年來多項研究都證實將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合併使用時,可以更加改善子宮頸癌的局部控制率與存活率,美國國家癌症中心也特別發佈聲明強調這兩種治療合併使用。
(四)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子宮頸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有隨療程進行的短期副作用,和追蹤期間才出現的長期副作用兩種。
● 短期副作用: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範圍大多包含腸道的骨盆腔,所以療程中的副作用也以腸道反應的腹絞痛、腹瀉、噁心為主,多在療程的三至四週起出現,持續至療程結束後一至二週緩解。此外若照射範圍涉及會陰部位,則可能有肛門或會陰部皮膚發紅及癢痛的情形,約在三至四週出現,會持續到治療後一至二週才緩解。有些病人會在每次體內近接治療後,出現短暫的頻尿及解尿疼痛等症狀。所有短期副作用多會在療程結束後逐漸復原消失。
● 長期副作用:放射線治療的長期副作用是在治療結束後三至六個月或更久才出現,有些病人甚至在一至二年後發生,然而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病人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照射範圍涵蓋了骨盆腔,所以在骨盆腔內的器官如腸道及膀胱,會因照射劑量的多寡對這兩個器官的黏膜細胞,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當糞便或尿液經過時就會刺激受傷的黏膜,而造成出血,產生大便帶血及血尿,還會發生腸粘黏的症狀,而導致腹絞痛、腸阻塞,或腸穿孔等情形。治療方式必須依副作用嚴重程度決定,輕微或中度副作用以保守治療為主,如軟便、類固醇抗發炎製劑灌腸,或出血引起貧血時的輸血,維持一段時間後靜待復原機會,持續進展的長期副作用則可能需要外科手術修補。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子宮頸癌是全球婦女第二常見的癌症,全年 ... 子宮根除術與放射線治療在效果方面是差不多的,但局部晚期的癌症,在治療後則 ... 由於儀器設備的進步以及對癌症生物學的瞭解﹐現代的放射線治療已可使病人 .... 疑問醫答 · 護理專欄 · 衛教專欄 · 醫療文獻 · 癌症新知 · 醫藥新聞 · 醫病討論 · 臨床試驗.
TVBS於93年12月29日晚間發布「梅艷芳疑似因罹患子宮頸癌而重度昏迷病危的新聞稿」。 ... 癌症在台灣又蟬聯了死亡原因第一位,平均每9分鐘即有一人診斷為癌症,面對這麼 ... 第一期患者建議施予子宮切除,並依危險因子加做放射治療,第二期以上患者則建議 ... 乳癌 [549] · 衛教專欄 [530] · 抗癌新知 [1469] · 白血病 [94] · 肺癌 [235] ...
子宮內膜癌是國人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發生率排名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頸癌。 ... 直到1970年代的初期手術技術進步,放射治療後再加上手術治療,是大多數 .... 年齡多為停經後之女性,因此卵巢切除與否影響至微,然而面對愈來愈多的 .... 乳癌 [549] · 衛教專欄 [530] · 抗癌新知 [1469] · 白血病 [94] · 肺癌 [235] ...
放射線治療疑問多多2017-05-08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癌症,已經蟬聯國人 ... 子宮頸癌、鼻咽癌、食道癌、乳癌、胃癌、攝護腺癌、肺腺癌、肝癌、淋巴癌、鼻咽癌、 ... 可是如果還是不幸得到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並且接受治療。
長久以來,子宮頸癌之發生率在台灣為女性癌症的第六名. (行政院衛生署 ... 觀念不正確或者害怕檢查後發現子宮頸癌,所以消極的不願面對,一旦發現後更是無法接受而放. 棄治療, ..... 宮頸癌常. 是局部性侵襲的腫瘤,其主要的治療是以手術或放射治療為主,化學治療的地位僅為輔助性 .... 註四引用鄭丞傑醫師之婦科腫瘤癌症新知Blog.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未曾有過性行為,也會罹患子宮頸癌。現年31歲罹患子宮頸腺癌末期的佳姿勇敢面對病魔,昨(2)日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更多 ...
二○一三年冬,當時三十六歲的史考特(Sue Scott)子宮頸癌復發,轉移到肝臟和結腸、壓迫輸尿管,經過數輪化療、放射線治療與手術後,藥石罔效 ... 創造一支由「免疫戰士」組成的大軍,這種細胞專門攻擊人類乳突病毒(HPV)導致的癌症。 ... 癌症新知,罹癌機率高於常人關於消防員的職業傷害 ... 正視面對爸比的病況。
子宮頸癌電療費用子宮頸癌轉移子宮頸癌轉移腦子宮頸癌手術後遺症體內放射線治療子宮頸癌標靶治療費用子宮頸腺癌復發率癌症電療費用子宮頸癌近接治療子宮頸癌化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