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19 每日頭條
    • 2021-01-18 每日頭條
    • 2021-01-17 每日頭條
    • 2021-01-16 每日頭條
    • 2021-01-15 每日頭條
    • 2021-01-14 每日頭條
    • 2021-01-13 每日頭條

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書雪

癌症新知子宮頸癌放射線面對子宮頸癌 文章 參考資訊

  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分為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和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兩種,通常兩者必須搭配成為完整的療程。

(一) 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

  由體外將放射線穿透至體內需要治療的區域,照射的區域涵蓋子宮頸腫瘤及可能擴散的淋巴區域,包括骨盆腔淋巴區、主動脈旁淋巴區,及鼠蹊部淋巴區,依病情需要決定照射範圍,每週五次放射線治療,一般約為五至七週的療程,每天的治療僅需十至十五分鐘。

(二)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

  將放射線以特殊的途徑或管道送到最接近病灶的區域,然後停留約10~20分鐘並釋放足夠劑量後,再回收放射線源,完成治療;治療每週安排一至二次,通常在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療程後段或治療結束後才進行。與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的差別是治療劑量直接送到病灶,不需要由體外經過許多外圍器官才達到要治療的區域。

● 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尚未切除子宮的病人,近接治療的區域涵蓋子宮頸及子宮腔,整個療程中的安排約有四至六次。● 陰道內近接放射線治療:手術切除子宮後才來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已無子宮腔存在,治療區域主要針對陰道縫合末端,整個療程中的安排約有二至三次。

(三)放射線治療的應用

  子宮頸癌病人的放射線治療,依不同的癌病期別與其他治療的搭配而有不同的設計。

● 沒有做手術切除的病人:因病人年齡太高不適於手術,或是第ⅡB期(含)以上的病灶,病灶範圍超過手術可完整切除能力時,會採取五至七週的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和四至六次的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的範圍以骨盆腔為主,部分情形會依病情需要加上預防性主動脈旁淋巴區或鼠蹊淋巴區照射。● 手術後的病人:針對第Ⅰ期或第ⅡA期子宮頸癌病人在根除性子宮切除後,若病理檢查結果發現已有淋巴結的轉移,或子宮頸旁軟組織有癌細胞侵犯,或切除邊緣不乾淨時,病人在手術後六至八週的復原後,需要再手術後做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以加強切除手術的效果。治療包括五至六週的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及二至三次的陰道內近接放射線治療。● 手術前的前導放射線治療:對腫瘤較大的第ⅠB期或第ⅡA期病人,本來是可以直接手術切除的期別,但因腫瘤較大,若直接手術切除的範圍將會很大,會造成較大的副作用;而且手術後復發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有些醫院會針對這類病人在手術前先給予放射線治療,使腫瘤先縮小後,再採取範圍較小的單純性子宮切除,好讓身體的傷害儘量減少,但疾病整體的控制率提高。● 放射線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同時進行:近年來多項研究都證實將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合併使用時,可以更加改善子宮頸癌的局部控制率與存活率,美國國家癌症中心也特別發佈聲明強調這兩種治療合併使用。

(四)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子宮頸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有隨療程進行的短期副作用,和追蹤期間才出現的長期副作用兩種。

● 短期副作用: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範圍大多包含腸道的骨盆腔,所以療程中的副作用也以腸道反應的腹絞痛、腹瀉、噁心為主,多在療程的三至四週起出現,持續至療程結束後一至二週緩解。此外若照射範圍涉及會陰部位,則可能有肛門或會陰部皮膚發紅及癢痛的情形,約在三至四週出現,會持續到治療後一至二週才緩解。有些病人會在每次體內近接治療後,出現短暫的頻尿及解尿疼痛等症狀。所有短期副作用多會在療程結束後逐漸復原消失。

● 長期副作用:放射線治療的長期副作用是在治療結束後三至六個月或更久才出現,有些病人甚至在一至二年後發生,然而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病人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照射範圍涵蓋了骨盆腔,所以在骨盆腔內的器官如腸道及膀胱,會因照射劑量的多寡對這兩個器官的黏膜細胞,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當糞便或尿液經過時就會刺激受傷的黏膜,而造成出血,產生大便帶血及血尿,還會發生腸粘黏的症狀,而導致腹絞痛、腸阻塞,或腸穿孔等情形。治療方式必須依副作用嚴重程度決定,輕微或中度副作用以保守治療為主,如軟便、類固醇抗發炎製劑灌腸,或出血引起貧血時的輸血,維持一段時間後靜待復原機會,持續進展的長期副作用則可能需要外科手術修補。

以上內容由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1 子宮頸癌放射治療新進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子宮頸癌是全球婦女第二常見的癌症,全年 ... 子宮根除術與放射線治療在效果方面是差不多的,但局部晚期的癌症,在治療後則 ... 由於儀器設備的進步以及對癌症生物學的瞭解﹐現代的放射線治療已可使病人 .... 疑問醫答 · 護理專欄 · 衛教專欄 · 醫療文獻 · 癌症新知 · 醫藥新聞 · 醫病討論 · 臨床試驗.
#2 台灣癌症防治網
TVBS於93年12月29日晚間發布「梅艷芳疑似因罹患子宮頸癌而重度昏迷病危的新聞稿」。 ... 癌症在台灣又蟬聯了死亡原因第一位,平均每9分鐘即有一人診斷為癌症,面對這麼 ... 第一期患者建議施予子宮切除,並依危險因子加做放射治療,第二期以上患者則建議 ... 乳癌 [549] · 衛教專欄 [530] · 抗癌新知 [1469] · 白血病 [94] · 肺癌 [235] ...
#3 台灣癌症防治網
子宮內膜癌是國人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發生率排名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頸癌。 ... 直到1970年代的初期手術技術進步,放射治療後再加上手術治療,是大多數 .... 年齡多為停經後之女性,因此卵巢切除與否影響至微,然而面對愈來愈多的 .... 乳癌 [549] · 衛教專欄 [530] · 抗癌新知 [1469] · 白血病 [94] · 肺癌 [235] ...
#4 子宮頸癌》面對子宮頸癌
許多的癌症都會造成病人身體心像的改變,如:子宮頸癌病人切除子宮、乳癌病人切除乳房、大腸直腸癌病人裝人工肛門等,對癌症病人的身體與心理 ...
#5 治療子宮頸癌的另一選擇 放射治療
香港藝人梅艷芳過世喚起民眾對子宮頸癌的重視。根據九十一年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罹患的排行榜榜首,每一千人中還有高達七人罹患此病,而 ...
#6 接受放療會得癌?放射線治療疑問多多
放射線治療疑問多多2017-05-08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癌症,已經蟬聯國人 ... 子宮頸癌、鼻咽癌、食道癌、乳癌、胃癌、攝護腺癌、肺腺癌、肝癌、淋巴癌、鼻咽癌、 ... 可是如果還是不幸得到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並且接受治療。
#7 婦科癌症的放射線治療
多數的子宮頸癌、陰道癌與外陰癌的癌細胞源於鱗狀上皮對放射線治療較有效。 而子宮 ... 在婦科癌症中,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佔絕大部份。
#8 投稿類別:健康護理類篇名: 婦女的隱形殺手-子宮頸癌作者: 洪毓婷 ...
長久以來,子宮頸癌之發生率在台灣為女性癌症的第六名. (行政院衛生署 ... 觀念不正確或者害怕檢查後發現子宮頸癌,所以消極的不願面對,一旦發現後更是無法接受而放. 棄治療, ..... 宮頸癌常. 是局部性侵襲的腫瘤,其主要的治療是以手術或放射治療為主,化學治療的地位僅為輔助性 .... 註四引用鄭丞傑醫師之婦科腫瘤癌症新知Blog.
#9 首部子宮頸癌紀錄片她,現身說法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未曾有過性行為,也會罹患子宮頸癌。現年31歲罹患子宮頸腺癌末期的佳姿勇敢面對病魔,昨(2)日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更多 ...
#10 子宮頸癌免疫療法治
二○一三年冬,當時三十六歲的史考特(Sue Scott)子宮頸癌復發,轉移到肝臟和結腸、壓迫輸尿管,經過數輪化療、放射線治療與手術後,藥石罔效 ... 創造一支由「免疫戰士」組成的大軍,這種細胞專門攻擊人類乳突病毒(HPV)導致的癌症。 ... 癌症新知,罹癌機率高於常人關於消防員的職業傷害 ... 正視面對爸比的病況。


子宮頸癌電療費用子宮頸癌轉移子宮頸癌轉移腦子宮頸癌手術後遺症體內放射線治療子宮頸癌標靶治療費用子宮頸腺癌復發率癌症電療費用子宮頸癌近接治療子宮頸癌化療費用

子宮頸癌篩檢大突破 自我陰道採檢基因 癌症新知
12 年前

子宮頸癌篩檢大突破自我陰道採檢基因

  子宮頸抹片在子宮頸癌的防治上,功不可沒,至今仍是重要的癌症篩檢工具。因為抹片會有偽陰性,一次抹片檢查的準確率約60...

大腸癌四期難忍化療副作用 護髓解毒方升免疫 癌症新知
5 年前

大腸癌四期難忍化療副作用護髓解毒方升免疫

fiogf49gjkf0d  國人飲食西化問題日益嚴重,燒烤、油炸、高熱量飲食習慣,幾乎餐餐都有肉,也讓腸癌因子充斥大街小巷。研...

大腸癌早期發現 掌握黃金治療期求生機 癌症新知
4 年前

大腸癌早期發現掌握黃金治療期求生機

  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延遲治療兩年,日前不幸病逝。國健署103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若在確診大腸癌後3個月內,未能接受正規...

國衛院發現抑肝癌基因 精準醫療有望 癌症新知
5 年前

國衛院發現抑肝癌基因精準醫療有望

fiogf49gjkf0d  我國肝癌基因研究新突破,國衛院、榮陽團隊與本土多家醫學中心及研究單位歷經十年努力,找到與肝癌有關的...

抗癌路上 中西醫結合好處多 癌症新知
12 年前

抗癌路上中西醫結合好處多

  腫瘤病人不論手術與否,往往會伴隨著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當化療放療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人體正常的細胞,因此一些化...

癌症輔助性治療 提升自我免疫力 癌症新知
11 年前

癌症輔助性治療提升自我免疫力

  雖然今日人人聞癌色變,但是對於癌症的治療,隨著醫學的進步,治療方法與觀念的種種突破,罹患癌症未必代表世界末日。有...

自我採檢HPV 輕鬆完成子宮頸癌篩檢 子宮頸癌
8 年前

自我採檢HPV輕鬆完成子宮頸癌篩檢

   家喻戶曉的「6分鐘護一生」宣導口號,用意是希望女性朋友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台北市仍有三成以上女性並未定期接...

國內研究團隊重大發現 破解口腔癌惡化之謎 癌症新知
3 年前

國內研究團隊重大發現破解口腔癌惡化之謎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位居30至59歲男性中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國內醫學團隊破解了口腔癌惡化之謎──「長鏈非編...

晚孕、不育女性 成乳癌新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7 年前

晚孕、不育女性成乳癌新高危險群

   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及受到荷爾蒙分泌影響,逐年增加的晚孕及高齡未生育女性,已經成為乳癌的新高危險族群,乳癌防治基...

癌友齊學日本舞踊  擺脫憂鬱困擾 癌症新知
6 年前

癌友齊學日本舞踊擺脫憂鬱困擾

   癌友不僅要對抗癌細胞,還要對抗憂鬱!48歲姬瑩為乳癌患者,歷經手術、化療、放療、抗荷爾蒙治療等一連串抗癌治療後,...

做好B肝、C肝防治 肝炎帶原者遠離癌變風險 癌症新知
5 年前

做好B肝、C肝防治肝炎帶原者遠離癌變風險

fiogf49gjkf0d  有肝炎或肝炎帶原者要多加留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肝癌三部曲」!一名50多歲婦人健檢發現有肝炎帶原,...

多重標靶新藥 腎癌患者新救星! 癌症新知
13 年前

多重標靶新藥腎癌患者新救星!

  腎細胞癌是十分惡性的癌症,近年來罹患年齡有下降趨勢。國內臨床上出現年僅20出頭的學生,頸部僵硬痠痛就醫時已經末期轉...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ERROR: Tried to load source page, but remote server reported "404 Not Found".
ERROR: Tried to load source page, but remote server reported "404 Not Found".
長輩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本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長輩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本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為什麼VIP病人往往「無法善終」?柯文哲用5個臨床故事告訴你:他們不缺錢,卻經常死於...
為什麼VIP病人往往「無法善終」?柯文哲用5個臨床故事告訴你:他們不缺錢,卻經常死於...
「我一回娘家老公就會生氣...」不要認為委屈就可以求全!呂秋遠:請記住,所有的悲劇都來自於...
「我一回娘家老公就會生氣...」不要認為委屈就可以求全!呂秋遠:請記住,所有的悲劇都來自於...
醫師親自示範》重訓別再只練肌肉,還要練「肌筋膜」!運動忘了它,讓你效率差又筋骨痠痛
醫師親自示範》重訓別再只練肌肉,還要練「肌筋膜」!運動忘了它,讓你效率差又筋骨痠痛
手搖飲新規定上路》明明沒加糖,為什麼「拿鐵」卻顯示有16公克的糖?營養師解析「超商咖啡」你不知道的祕密
手搖飲新規定上路》明明沒加糖,為什麼「拿鐵」卻顯示有16公克的糖?營養師解析「超商咖啡」你不知道的祕密
2醫1護感染》是否考慮封院?陳時中這樣說
2醫1護感染》是否考慮封院?陳時中這樣說
為生男想篩選性別...醫師嘆:我無法接受胚胎庫裡,那些被遺忘的女孩們
為生男想篩選性別...醫師嘆:我無法接受胚胎庫裡,那些被遺忘的女孩們
2021十二生肖財運大公開》屬牛宜置產、屬蛇不宜留太多現金!專家解析:「這些生肖」財運爆棚
2021十二生肖財運大公開》屬牛宜置產、屬蛇不宜留太多現金!專家解析:「這些生肖」財運爆棚
從插鼻胃管、導尿管到重新站起來!職能治療師透露:讓長輩遠離臥床生活的關鍵
從插鼻胃管、導尿管到重新站起來!職能治療師透露:讓長輩遠離臥床生活的關鍵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