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人工肛門夢魘!肛門括約肌間分離術保肛
健康養生健康新知腫瘤人工直腸癌夢魘肛門括約肌人工肛門肛門括約肌 文章 參考資訊
每年有高達七成以上罹患低位直腸癌病患,需終生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痛苦過活,對患者的社交及生活是一大打擊。現在已經有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可以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得以保留。
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根據統計,每年約有四千位直腸癌患者,低位直腸癌約佔一千位,其中七成以上(七百至八百位左右)的患者需隨時隨地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行動,生活極為不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直腸外科團隊在低位直腸癌治療上有新的嶄獲,執行「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再以降結腸連接肛門,替代被切除的直腸腫瘤段,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猶如「直腸隧道開通」工程,無需摘除肛門,讓直腸癌病患擺脫人工肛門夢魘,且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復發率降至4.4%,讓患者生活品質與尊嚴得以維持,為病患提供肛門保留新希望。
北醫附設醫院肛門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但單以外科手術切除的大規模統計,局部癌症復發的比率為12%,甚至有報告指出高達33%的局部復發率。
郭立人醫師強調,「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是一項耗時長、複雜困難的手術,首先需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腹腔內沾黏彎曲的降結腸分離、鬆脫,這個過程就需耗費一個多小時。再將肛門口的括約肌間內外分離,然後把骨盆腔內的低位直腸腫瘤段切除,最後再將已鬆脫、高位的降結腸連接至肛門口縫合,等於是重新做一段新直腸,讓括約肌能夠正常控制排便。這項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分別從腹腔、骨盆腔及肛門進行,猶如一項「直腸隧道開通」工程。
北醫團隊以多科整合性治療,執行「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即是在直腸癌手術前,輔以放射及化學治療後,再施行根除性的直腸癌切除手術,目前對直腸癌的治療,其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且其局部癌症復發率也降至4.4%,不但能有效降低癌症復發率,還能讓病患保留肛門,有良好的排便控制,維持生活品質及正常社交活動,反應十分良好。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已突破萬人,高達10,248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首度超過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直腸癌的快速攀升多半肇因於飲食中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降結腸接肛門替代直腸直腸癌患者保肛門棄糞袋五年 ... 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得以保留。
後來經郭立人醫師施行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成功切除直腸. ... 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因此 ...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 -2009年12月30日 ...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肛門括約肌間分離術保肛 · 每年有高達七成以上罹患低位直腸癌病患,需終生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痛苦 ... 現在已經有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可以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 ...
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 ... 郭立人醫師強調,「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是一項耗時長、複雜困難的 ...
首頁 · 新聞 · 新知 ... 兩性‧家庭 · 養生‧紓壓 · 疾病‧預防 · 寵物‧健康 · 名人專訪 · 生活新鮮事 ... 人工肛門又稱為腸造口,即是在腸子的位置,通常位於左下腹做一個切口, ...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希賢表示,有些大腸癌病患因 ... 只有腫瘤的位置太低,影響到肛門括約肌功能,才會考慮永久切除肛門及 ...
後來經郭立人醫師施行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得以 ... 首頁HOME>醫學新知>終結人工肛門夢魘直腸癌患者保肛門棄糞袋.
這樣可避免手術中因為翻動或接觸癌瘤導致癌細胞經由血流傳布或手術醫師的手散佈。 至於直腸 ... 保留肛門的好處是,病人不需做人工肛門跟裝排便袋,生活可以如同常人,不至於出門在外不便。 ... 另外還有一種技術是經括約肌間做切除手術,從內括約肌一半的位置切除,可適用於更低位的直腸癌。 ... 【康健20】健康台灣,讓改變發生 ...
腦壓40foley care長庚癌症手術治療導尿術引流管拔除後傷口護理when to remove jp drain前列腺大小正常值hemovac尺寸餘尿測量cleansing enema 洗 腎 精神疫情 社區 指揮中心症狀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