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7-03 每日頭條
    • 2022-07-02 每日頭條
    • 2022-07-01 每日頭條
    • 2022-06-30 每日頭條
    • 2022-06-29 每日頭條
    • 2022-06-28 每日頭條
    • 2022-06-27 每日頭條

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出爐 慢性病死亡佔75%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思翠

糖尿病慢性病醫藥衛生惡性腫瘤常見疾病肺炎報告國人腦血管疾病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死因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文章 參考資訊

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出爐 慢性病死亡佔75%   衛生署今日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最新十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28.0%)、心臟疾病(10.9%)、腦血管疾病(7.1%)、糖尿病(6.0%)、肺炎(6.0%)、事故傷害(4.4%)、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4%)、高血壓性疾病(3.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陳麗華表示,去年死亡人數15萬2030人,平均每3分27秒就有一人死亡,與99年相較,國人死亡時鐘往前縮短11秒。惡性腫瘤則連續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去年共有4萬2559人死於癌症。

  依內政部估計,100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男性為76歲,女性為82.7歲,與99年相較,女性維持不變,但男性卻減少0.2歲,男女平均壽命差距6.7歲,創近十年來的最新紀錄。

  陳麗華指出,國內男女壽命拉大的主因在於去年死於癌症的 男性人數遠高於女性,足足多了1萬1531人。男性平均餘命變短的原因還包括男性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明顯增加。

  如果針對100年男女十大死因分析,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影響國人70歲以下平均生命年數損失的最主要疾病。陳麗華表示,去年前十大死因人數占所有死亡人數的75%,其中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臟病變等慢性疾病,就則占了全死亡人口的62%。

  至於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則分別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跟99年相比,僅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對調,其他順序沒有變動。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去年女性乳癌及攝護腺癌的成長率增幅較為明顯。女性乳癌推測是因為篩檢情況不理想,較難以早期發現。攝護腺癌因老年人口增加累積死亡人數,半數於80歲前死亡。

  若從十年的長期趨勢來看,口腔癌死亡率成長幅度最驚人,趙坤郁建議,男性應及早戒除菸酒檳榔,降低口腔癌風險。



106年十大死因107年十大死因高雄市十大死因106年最新國人十大死因101年十大死因台灣十大死因2017歷年十大死因肝癌死亡人數死因統計英文肺炎心臟衰竭

從大掃除談網球肘 醫藥衛生
14 年前

從大掃除談網球肘

   過年到了,王媽媽從上個星期就開始大掃除。這幾天總覺得右手肘隱隱作痛,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現象。剛開始,只有在提水...

高纖食物富含IP6 可減緩攝護腺腫瘤生長 十大死因
9 年前

高纖食物富含IP6可減緩攝護腺腫瘤生長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3600位攝護腺癌的新案例。男性若是出現頻尿、滲尿、夜尿等症狀,小心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病症,...

糖尿病患長途駕駛 恐引發低血糖影響行車安全 糖尿病
9 年前

糖尿病患長途駕駛恐引發低血糖影響行車安全

   連續假期結束,門診湧現慢性病患的求診潮,其中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現象,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潛藏危機。醫師表示,患有糖...

冬補養身調理腎氣 強化機能健康一整年 醫藥衛生
5 年前

冬補養身調理腎氣強化機能健康一整年

  《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認為冬季是藏精補腎氣、積蓄身體能量的最佳時節,因此冬季養生首重養腎。把...

正確治療肝硬化 「行船人」也可以有好心肝 醫藥衛生
14 年前

正確治療肝硬化「行船人」也可以有好心肝

   以「行船人的純情曲」歌曲走紅歌壇的「酒國歌王」陳一郎,雖然在四十九歲因肝癌病逝於高雄長庚醫院,但他所傳唱過的歌...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糖尿病
5 年前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現年26歲的小陳,體重高達160公斤,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與肥胖結下不解之「圓」,國三時就已超過100公斤,卻未曾想過減肥。...

糖尿病患防心肌梗塞 塗藥支架較安全有保障 糖尿病
13 年前

糖尿病患防心肌梗塞塗藥支架較安全有保障

   青壯年人,別以為心臟病就不會找上你!一位四十七歲的中年男子,日前因為心肌梗塞送往成大醫院急救,醫生檢查發現,這...

不再英雄氣短  呼吸治療師到宅服務 醫藥衛生
12 年前

不再英雄氣短呼吸治療師到宅服務

  以前接生婆能到府協助產婦生產,現在呼吸治療師也能到府服務,提供呼吸功能欠佳的患者呼吸治療服務!57歲陳先生罹患小兒...

北市火警創新低!民間贈12輛救護車協助救災 醫藥衛生
11 年前

北市火警創新低!民間贈12輛救護車協助救災

   根據統計,台北市今年上半年火警件數創新低,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而且在火場救援中,金鳳凰專責救護隊成功救活20名到...

日夜溫差大 老翁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醫藥衛生
9 年前

日夜溫差大老翁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歲末寒冬溫差大,腦血管疾病患者中風機率大增,而血管瘤破裂則是腦中風昏迷致死的主因之一。86歲陳老先生突然頭昏劇痛...

關節卡卡是發炎警訊 生長因子治療不必動刀 醫藥衛生
5 年前

關節卡卡是發炎警訊生長因子治療不必動刀

  據統計顯示,65歲以上民眾有70%的人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世界衛生組織更預估,2025年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會出現關節退...

醫療外交生力軍 雙和醫院加入國際援外團隊 醫藥衛生
13 年前

醫療外交生力軍雙和醫院加入國際援外團隊

  為了建立國內衛生醫療機構及專業人士參與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的管道,並推動國內醫療產業邁向國際化,進而尋求參與世界衛生...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