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 2022-08-11 每日頭條
    • 2022-08-10 每日頭條
    • 2022-08-09 每日頭條
    • 2022-08-08 每日頭條
    • 2022-08-07 每日頭條

微笑說再見!兩個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   新聞
  • 投稿作者
  • 靈薇

病人微笑心願臨死前 文章 參考資訊

微笑說再見!兩個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photos放大顯示

文/陳永興(羅東聖母醫院院長) 圖/陳永興院長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人生就像是畫了一個拖曳著絢麗光彩、美麗的圓;或者,有人就說這是曼陀羅,起點是生、終點是死,生跟死實則都在同一個點上。

在我服務的羅東聖母醫院設有安寧療護病房,這個病房裡,幾乎所有的病友都是即將把屬於自己生命圓線的最後一點,連上去了的人。在生理上,他們都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但面對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刻,多數的病友都選擇平靜接受,因為他們心理上都做好準備了,甚至於還有想加速實踐未完的夢想,讓生命之圓更炫目動人。

幾年前的某一天,安寧病房的同事突然來詢問我:「院長,您和黃春明(國寶級文學家)老師是好朋友,能不能麻煩您邀請黃老師來醫院探視一位病人?」我好奇地詢問緣由,原來,是住在病房裡的一位食道癌末期病友,他有一個心願就是想見到他最喜歡的作家--黃春明,「每每說到黃春明的作品,官先生(患者)的眼睛就很亮喔!」護理長笑說,光是看官大哥那種眼神,還會以為黃春明是搖滾巨星咧!

我立即聯絡黃春明老師,當時他人在高雄,但是一得知此事,馬上趕回宜蘭。第二天,黃老師就到醫院,和官先生來了一場生死關頭的約會。

官先生告訴黃春明老師,他知道自己已至癌末,但仍願意積極面對,因為他的生命就像黃老師筆下的人物一樣,來自底層,雖經歷環境磨難,對生命仍保有濃厚的愛,願意幽默以對,追求生命尊嚴。官先生說:「準備好了,去面對就好了。」他想對黃老師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感受。他會很樂觀,用幽默看待的心情,面對逆境。

官先生雖然身罹重病,但這場喜相會裡,依舊逗得大家笑聲不斷,就像小說裡常出現的笑中帶淚情景。後來他甚至藉媒體在場之便,對著鏡頭大聲向還在上班維持家計的太太說:「老婆,我愛妳!」現場包括黃春明和醫護同仁、甚至於連媒體朋友,都一起為他鼓掌,為他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最後的「待辦事項」而深深動容。

生命難道不是喜悅的嗎?就算直到生命的終點還是啊,甚至於更加地悠揚、厚重。

這只是安寧病房其中一個用笑看待人生的生命故事。同樣在這個病房,還有一個用愛看待人生的動人篇章。

微笑說再見!兩個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photos放大顯示

文/陳永興(羅東聖母醫院院長) 圖/陳永興院長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人生就像是畫了一個拖曳著絢麗光彩、美麗的圓;或者,有人就說這是曼陀羅,起點是生、終點是死,生跟死實則都在同一個點上。

在我服務的羅東聖母醫院設有安寧療護病房,這個病房裡,幾乎所有的病友都是即將把屬於自己生命圓線的最後一點,連上去了的人。在生理上,他們都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但面對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刻,多數的病友都選擇平靜接受,因為他們心理上都做好準備了,甚至於還有想加速實踐未完的夢想,讓生命之圓更炫目動人。

幾年前的某一天,安寧病房的同事突然來詢問我:「院長,您和黃春明(國寶級文學家)老師是好朋友,能不能麻煩您邀請黃老師來醫院探視一位病人?」我好奇地詢問緣由,原來,是住在病房裡的一位食道癌末期病友,他有一個心願就是想見到他最喜歡的作家--黃春明,「每每說到黃春明的作品,官先生(患者)的眼睛就很亮喔!」護理長笑說,光是看官大哥那種眼神,還會以為黃春明是搖滾巨星咧!

我立即聯絡黃春明老師,當時他人在高雄,但是一得知此事,馬上趕回宜蘭。第二天,黃老師就到醫院,和官先生來了一場生死關頭的約會。

官先生告訴黃春明老師,他知道自己已至癌末,但仍願意積極面對,因為他的生命就像黃老師筆下的人物一樣,來自底層,雖經歷環境磨難,對生命仍保有濃厚的愛,願意幽默以對,追求生命尊嚴。官先生說:「準備好了,去面對就好了。」他想對黃老師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感受。他會很樂觀,用幽默看待的心情,面對逆境。

官先生雖然身罹重病,但這場喜相會裡,依舊逗得大家笑聲不斷,就像小說裡常出現的笑中帶淚情景。後來他甚至藉媒體在場之便,對著鏡頭大聲向還在上班維持家計的太太說:「老婆,我愛妳!」現場包括黃春明和醫護同仁、甚至於連媒體朋友,都一起為他鼓掌,為他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最後的「待辦事項」而深深動容。

生命難道不是喜悅的嗎?就算直到生命的終點還是啊,甚至於更加地悠揚、厚重。

這只是安寧病房其中一個用笑看待人生的生命故事。同樣在這個病房,還有一個用愛看待人生的動人篇章。

#1 微笑說再見!兩個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 ... 微笑說再見!兩個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
#2 歡喜接受死亡!法鼓山方丈:這一生就是要來還前世的願
在我過去擔任法鼓山助念團輔導法師期間,經常與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接觸,我發現面對 ... 預立遺言,則是對自己的一生盡責負責,也是心願的表達。
#3 微笑說再見!兩位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 ... 微笑說再見!兩位癌末病人臨死前的心願清單.
#4 臨終前會出現的現象
病人在臨終前可能出現一些徵兆,這些現象出現的時間長短可能與病人的 ... 臨死覺知:有些人會知道自己死亡將近,也有人會看見過世的親人或神明 ... 家人可與病人討論喪葬事宜、過世地點的決定(選擇在家中或醫院)、心願完成、 ...
#5 瀕死護理
本文提出瀕死對病人、家庭、護理人員的衝擊,最後歸納出瀕死病患與家屬的護理 ... 臨死覺知是死亡過程的一部分,通行指慢性疾病慢慢惡化而將死去的人們,這不同 ...
#6 【澳洲救護日誌】病人的死前心願與救護員的指引,哪個更重要?
她患上末期胰臟癌,於三個月前被告知餘下三個月壽命。她自小 ... 【澳洲救護日誌】病人的死前心願與救護員的指引,哪個更重要? .... 我微笑回應:.
#7 微笑, 告別: 對臨終者的精神幫助
微笑, 告別: 對臨終者的精神幫助,醫學,陳世琦,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投入安寧緩和醫療近二十年,每日在照護第一線與病患相處 ...
#8 博客來
生命最後的禮物︰正確看待臨死覺知,傾聽臨終者的話語,做出有效的溝通. 優惠價:79 ... 本書獻給從事末期病人照護的專業者、病床邊的陪伴者, 以及終有 ... 第四章 超越非苦--發展「非非苦」的慈悲觀照轉念阿母的心願 卷下反觀, ...


癌末病人症狀如何陪伴癌末病人癌末癌細胞不見了癌症末期活多久癌末吐膽汁癌症末期水腫癌症末期症狀人死前的感覺大腸癌化療吐抗癌blog 胡逸惟iggoogle帳號怎麼查ig詐騙韓國

中醫穴位埋線迎夏季 打造翹臀蜜桃微笑線 微笑
9 年前

中醫穴位埋線迎夏季打造翹臀蜜桃微笑線

   現代人訴求窈窕曲線,多數民眾將注意力集中於臉部及上圍,卻常疏忽維持大腿、臀部之間的「蜜桃微笑線」,讓馬鞍臀(大...

「醫師我打從心底感謝你,但我真的沒法對你說『感謝』」病人家屬的一番話,給醫師的自省 病人
3 年前

「醫師我打從心底感謝你,但我真的沒法對你說『感謝』」病人家屬的一番話,給醫師...

photos放大顯示屋頂上的開刀手人體中布滿密密麻麻的血管和神經,一旦受創,如何修補?答案是,顯微手術。16世紀發明的顯微鏡...

All-on-4假牙全口重建 微笑曲線大揭密 微笑
8 年前

All-on-4假牙全口重建微笑曲線大揭密

   因為牙周病及老化等因素,困擾部分中老年人的缺牙問題,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快速完成的All-on-4全口植牙一日重建技術。不...

醫護人員好傷心:忙著送病人去開刀,家屬沒感謝反而問「小姐,床單不用換嗎?」 病人
7 年前

醫護人員好傷心:忙著送病人去開刀,家屬沒感謝反而問「小姐,床單不用換嗎?」

photos放大顯示照片提供:爆肝護士會客時間結束後,一通院長打來的電話,擾亂了正在工作中的醫護人員而大家的心也碎了……擁有...

深愛家人疼愛自己 請簽署安寧心願卡 心願
13 年前

深愛家人疼愛自己請簽署安寧心願卡

   許多病患、傷者在臨終前,全身插滿了管線,飽受痛苦。為了加強民眾對「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瞭解,衛生署委託台灣安寧照...

病人的兩難:該選技術最好的醫師,還是態度最好的醫師? 病人
9 年前

病人的兩難:該選技術最好的醫師,還是態度最好的醫師?

photos放大顯示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我們常不知如何做決定。不管是考慮吃降血脂藥,或是得了癌症必須選擇治...

癌症新藥昂貴病人無力負擔 專家提出四大建言 病人
5 年前

癌症新藥昂貴病人無力負擔專家提出四大建言

  「藥費太高了,一個月十幾萬,根本無力負擔」國內癌症時鐘指針加快,癌症發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數雙雙破紀錄,但許多癌友...

「我不覺得失智是件羞恥的事...」她照顧失智老公10年,面對失智病人,她永遠準備好「配合演出」 病人
3 個月前

「我不覺得失智是件羞恥的事...」她照顧失智老公10年,面對失智病人,她永遠準備...

photos放大顯示其實談心的對象很難找。對失智症照顧者而言,更是難。很難找到情境去表達,是一種;說得再多,聽的人還是無法...

嘴角上揚桃花開 微笑美唇提升好感度 微笑
4 年前

嘴角上揚桃花開微笑美唇提升好感度

  嘴唇是臉部唯一具有鮮紅色彩的五官,又位於臉部的正中央,位置顯而易見,再加上豐富的表情呈現及語言表達,一顰一笑,千...

微笑美唇風靡韓國 甜美笑容改善人緣旺桃花 微笑
6 年前

微笑美唇風靡韓國甜美笑容改善人緣旺桃花

fiogf49gjkf0d  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若笑容不好看,顯得不真誠、甚至流失好人緣。有鑑於此,席捲韓國的微笑美唇手術,...

「我好想回家」她癌末最後心願 如願後笑著離開人世 心願
8 年前

「我好想回家」她癌末最後心願 如願後笑著離開人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療雖然進步,但對於部分病症嚴重的病患,醫療早已瓶頸時,作為家屬,要讓病榻上,...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病人
9 年前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這個世界上曾經降生過多少人?最合理的估計應該是在600億到1,100億人之間。儘管有如此多的人類曾經出現在這世...

隱性地中海貧血東森新聞主播房業涵台灣外送市場分析2021施佑蓁醫師評價如新綠茶錠ptt三立編劇班2022拆字查詢作業台北榮總營養門診中 年 離婚 Dcard朵 朵 與莎莎差別pharma companies by market cap表演工作坊課程2022google帳號怎麼查瘦瘦筆頭暈手穴道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