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溫差大,防猝死就別在外面吃早餐!
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冷熱急劇交替,全台急診室大爆滿,猝死個案頻傳,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最危急。欲減低猝死機率,外出、辦公、入睡時該如何做好保暖措施?
photos放大顯示
猝死的患者,大多數是到院前心跳停止(簡稱OHCA),患者在送到醫院之前,已喪失意識,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等生命跡象。
天冷會讓猝死人數特別多?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定義,當平地的日最低溫,在攝氏十四度以下,即符合「大陸冷氣團」來襲的寒冷氣候。
而依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及住院醫師吳人傑在二○一三年二月一日到二○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針對該院急診室來診病患(不包含外傷致死)所做的統計,這段期間,日最低溫低於攝氏十四度有四十五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二十二位,相當於每兩天,就約有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而氣溫高於攝氏十四度有三百二十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八十九位,相當於每四天,會有約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兩者在總來診病患比率的差距逾一.七倍,顯示天氣寒冷時,的確會增加猝死機率。
同時,在天冷時,掛急診的重症患者比率較高,尤其是有心血管、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編按:一種肺部慢性發炎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與吸菸、空氣污染有密切關係)患者,在氣候寒冷時,特別容易急性發作,應特別注意保暖。
本期由專精緊急醫療救護的王士豪醫師,告訴您「保暖防猝死」的關鍵之道。
中年族群外出注意每日兩大時段是猝死高峰
當血管因氣溫急速下降的刺激而痙攣、收縮時,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或心律不整,甚至,動脈血管壁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腦部引起腦中風,在心臟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嚴重時會猝死。
今年冬天因大陸冷氣團持續來襲,驟寒天數比往年多,因猝死送到急診室的患者,總數也有增加。
而需要外出工作的中年族群,要特別注意的是早上六點到十點,傍晚五點到八點是猝死的兩個高峰,在週間裡,則以星期一猝死發生機率最高。而天氣驟冷的前一、兩天,也是特別容易出狀況的時間點,更要留意身體的不適,別因公事忙碌而硬撐,應盡早就醫。
早上起床時,不要匆忙趕著外出上班,要讓從暖暖被窩出來的身體,有時間適應外界的冷空氣,最好能先吃個早餐補充能量,並在室內活動一下筋骨,做足保暖措施,再出門。
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冷熱急劇交替,全台急診室大爆滿,猝死個案頻傳,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最危急。欲減低猝死機率,外出、辦公、入睡時該如何做好保暖措施?
photos放大顯示
猝死的患者,大多數是到院前心跳停止(簡稱OHCA),患者在送到醫院之前,已喪失意識,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等生命跡象。
天冷會讓猝死人數特別多?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定義,當平地的日最低溫,在攝氏十四度以下,即符合「大陸冷氣團」來襲的寒冷氣候。
而依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及住院醫師吳人傑在二○一三年二月一日到二○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針對該院急診室來診病患(不包含外傷致死)所做的統計,這段期間,日最低溫低於攝氏十四度有四十五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二十二位,相當於每兩天,就約有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而氣溫高於攝氏十四度有三百二十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八十九位,相當於每四天,會有約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兩者在總來診病患比率的差距逾一.七倍,顯示天氣寒冷時,的確會增加猝死機率。
同時,在天冷時,掛急診的重症患者比率較高,尤其是有心血管、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編按:一種肺部慢性發炎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與吸菸、空氣污染有密切關係)患者,在氣候寒冷時,特別容易急性發作,應特別注意保暖。
本期由專精緊急醫療救護的王士豪醫師,告訴您「保暖防猝死」的關鍵之道。
中年族群外出注意每日兩大時段是猝死高峰
當血管因氣溫急速下降的刺激而痙攣、收縮時,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或心律不整,甚至,動脈血管壁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腦部引起腦中風,在心臟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嚴重時會猝死。
今年冬天因大陸冷氣團持續來襲,驟寒天數比往年多,因猝死送到急診室的患者,總數也有增加。
而需要外出工作的中年族群,要特別注意的是早上六點到十點,傍晚五點到八點是猝死的兩個高峰,在週間裡,則以星期一猝死發生機率最高。而天氣驟冷的前一、兩天,也是特別容易出狀況的時間點,更要留意身體的不適,別因公事忙碌而硬撐,應盡早就醫。
早上起床時,不要匆忙趕著外出上班,要讓從暖暖被窩出來的身體,有時間適應外界的冷空氣,最好能先吃個早餐補充能量,並在室內活動一下筋骨,做足保暖措施,再出門。
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冷熱急劇交替,全台急診室大爆滿,猝死個案頻傳,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最危急。欲減低猝死機率,外出、辦公、入睡時該如何做好保暖措施?
photos放大顯示
猝死的患者,大多數是到院前心跳停止(簡稱OHCA),患者在送到醫院之前,已喪失意識,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等生命跡象。
天冷會讓猝死人數特別多?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定義,當平地的日最低溫,在攝氏十四度以下,即符合「大陸冷氣團」來襲的寒冷氣候。
而依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及住院醫師吳人傑在二○一三年二月一日到二○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針對該院急診室來診病患(不包含外傷致死)所做的統計,這段期間,日最低溫低於攝氏十四度有四十五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二十二位,相當於每兩天,就約有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而氣溫高於攝氏十四度有三百二十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八十九位,相當於每四天,會有約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兩者在總來診病患比率的差距逾一.七倍,顯示天氣寒冷時,的確會增加猝死機率。
同時,在天冷時,掛急診的重症患者比率較高,尤其是有心血管、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編按:一種肺部慢性發炎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與吸菸、空氣污染有密切關係)患者,在氣候寒冷時,特別容易急性發作,應特別注意保暖。
本期由專精緊急醫療救護的王士豪醫師,告訴您「保暖防猝死」的關鍵之道。
中年族群外出注意每日兩大時段是猝死高峰
當血管因氣溫急速下降的刺激而痙攣、收縮時,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或心律不整,甚至,動脈血管壁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腦部引起腦中風,在心臟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嚴重時會猝死。
今年冬天因大陸冷氣團持續來襲,驟寒天數比往年多,因猝死送到急診室的患者,總數也有增加。
而需要外出工作的中年族群,要特別注意的是早上六點到十點,傍晚五點到八點是猝死的兩個高峰,在週間裡,則以星期一猝死發生機率最高。而天氣驟冷的前一、兩天,也是特別容易出狀況的時間點,更要留意身體的不適,別因公事忙碌而硬撐,應盡早就醫。
早上起床時,不要匆忙趕著外出上班,要讓從暖暖被窩出來的身體,有時間適應外界的冷空氣,最好能先吃個早餐補充能量,並在室內活動一下筋骨,做足保暖措施,再出門。
早晚溫差大在家吃早餐最護心. 整理者:黃秀美 |出刊日期:2014-02-27. 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冷熱急劇交替,全台急診室大爆滿,猝死個案頻傳,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 ...
168瘦好快!心臟科醫示警:不吃早餐得心臟病風險也很高當心付出死亡代價
「鄰居做168斷食,一個月瘦了10幾公斤,衣服從大號的「L」號穿到「S」號」,聽了好讓人羨慕!不少人因為這樣,都瘋狂加入168...
不說你一定不知道!「燕麥片」不只能當早餐,睡前吃一碗還能一夜好眠
有失眠困擾的人,家裡不妨準備一罐燕麥片,不說不知道,原來睡前吃燕麥片,也可以幫助睡覺耶… photos放大顯示燕麥含有鉀、磷...
想瘦從早餐開始!營養師傳授減醣5組合:這樣吃增加好菌、改善便秘
photos放大顯示原本用來治療癲癇的「生酮飲食」因伴隨減輕體重的效果,近來大肆流行,甚至出現可治療糖尿病的誇大說法。生酮...
雞排也當早餐吃!40歲陳喬恩「巴掌腰」的秘訣:「這時」喝茶,燃脂力更強
有「偶像劇女王」之稱的陳喬恩,至今已經出道18年,過去的她總是被說「嬰兒肥」、「肉肉的」。拿出《命中註定我愛你》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