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3-05 每日頭條
    • 2021-03-04 每日頭條
    • 2021-03-03 每日頭條
    • 2021-03-02 每日頭條
    • 2021-03-01 每日頭條
    • 2021-02-28 每日頭條
    • 2021-02-27 每日頭條

醫生也頭大!每天都有新的「研究發現」,藥該怎麼開?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寄凝

研究醫生 文章 參考資訊

醫生也頭大!每天都有新的「研究發現」,藥該怎麼開?

photos放大顯示

王金福是間知名小吃店的老闆,幾年前因為胃癌動了個大手術,術後一直都在何醫師的門診追蹤。因為化學治療反覆住過幾次院,王家老小和外科的醫護人員都很熟稔,所以經常會帶著自己店裡的滷味、小菜來請大家吃,相當熱絡。

這天回診的時候王金福卻鐵青著一張臉,不發一語。何醫師察覺到不對勁,便問:「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嗎?」

王金福搖了搖頭,默不作聲。陪他一同進到診間的小兒子用明顯疏離的口吻道:「醫生,我們有事要請教你。」

「請說。」

「我爸爸開刀住院的時候你是不是有建議我們打一種營養劑,說什麼可以幫助身體恢復。」

「嗯,對啊。」

「那時候打的是不是這一種?」小兒子從袋子裡掏出一篇從網路列印下來的報導,斗大標題寫著「最新研究發現補充麩醯胺酸不但無效甚至有害」。其中的「麩醯胺酸」被用紅色簽字筆框了起來。

「是的,那時候就是用這一種。」何醫師點了點頭。

小兒子冷冷地道:「那為什麼你會叫我們用這種沒用的東西。」

「麩醯胺酸(Glutamine)這個東西已經被使用好幾年了,而且國際上很多研究都認為麩醯胺酸對重症、外傷、術後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有幫助。你看到的這則報導是較新的論文,2013年才發表,你父親開刀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說法。再說,因為研究的對象、用法及身體狀況皆不大相同,實在很難一概而論。」何醫師試著將錯綜複雜的道理講清楚說明白,「更何況你父親開完刀後,復原得很好啊。」

「哪有很好?開完刀後他的體力變很差。」小兒子非常不以為然地道:「人家最新的論文都這樣講了,我們在想應該就是這個東西害的吧。」

既然備受懷疑,何醫師只好拿出各式各樣的研究來說明,但是要在短短幾十分鐘裡講解科學實驗的效度、信度與邏輯談何容易。講了好些時候,口乾舌燥的何醫師終於被突兀地打斷,「哼,我就說一定講不過他們,反正他們是醫生,話都隨便他們在扯,算了,自認倒楣啦。」王金福擺了擺手道。

「怎麼可以算了!那時候我們自費花那麼多錢,到頭來反而搞壞了身體。」小兒子毫不客氣地道:「就算不跟他追究,至少當初那筆錢也應該要退回來吧!每次都這樣,現在說有效,可是過沒幾年就又說有害,這樣誰還敢相信醫生啊?」

會出現這樣的質疑在所難免,當自己所信賴的醫學在短短的幾年內改弦易轍時,任誰都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要讓醫師承認能力的極限並不容易,他們總是希望可以扭轉劣勢;要讓患者接受醫學的極限亦不簡單,因為那兒寄託著最美好的希望。但是,我們仍不得不了解一個事實,就是醫學上的決策鮮少有十拿九穩的把握。

醫生也頭大!每天都有新的「研究發現」,藥該怎麼開?

photos放大顯示

王金福是間知名小吃店的老闆,幾年前因為胃癌動了個大手術,術後一直都在何醫師的門診追蹤。因為化學治療反覆住過幾次院,王家老小和外科的醫護人員都很熟稔,所以經常會帶著自己店裡的滷味、小菜來請大家吃,相當熱絡。

這天回診的時候王金福卻鐵青著一張臉,不發一語。何醫師察覺到不對勁,便問:「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嗎?」

王金福搖了搖頭,默不作聲。陪他一同進到診間的小兒子用明顯疏離的口吻道:「醫生,我們有事要請教你。」

「請說。」

「我爸爸開刀住院的時候你是不是有建議我們打一種營養劑,說什麼可以幫助身體恢復。」

「嗯,對啊。」

「那時候打的是不是這一種?」小兒子從袋子裡掏出一篇從網路列印下來的報導,斗大標題寫著「最新研究發現補充麩醯胺酸不但無效甚至有害」。其中的「麩醯胺酸」被用紅色簽字筆框了起來。

「是的,那時候就是用這一種。」何醫師點了點頭。

小兒子冷冷地道:「那為什麼你會叫我們用這種沒用的東西。」

「麩醯胺酸(Glutamine)這個東西已經被使用好幾年了,而且國際上很多研究都認為麩醯胺酸對重症、外傷、術後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有幫助。你看到的這則報導是較新的論文,2013年才發表,你父親開刀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說法。再說,因為研究的對象、用法及身體狀況皆不大相同,實在很難一概而論。」何醫師試著將錯綜複雜的道理講清楚說明白,「更何況你父親開完刀後,復原得很好啊。」

「哪有很好?開完刀後他的體力變很差。」小兒子非常不以為然地道:「人家最新的論文都這樣講了,我們在想應該就是這個東西害的吧。」

既然備受懷疑,何醫師只好拿出各式各樣的研究來說明,但是要在短短幾十分鐘裡講解科學實驗的效度、信度與邏輯談何容易。講了好些時候,口乾舌燥的何醫師終於被突兀地打斷,「哼,我就說一定講不過他們,反正他們是醫生,話都隨便他們在扯,算了,自認倒楣啦。」王金福擺了擺手道。

「怎麼可以算了!那時候我們自費花那麼多錢,到頭來反而搞壞了身體。」小兒子毫不客氣地道:「就算不跟他追究,至少當初那筆錢也應該要退回來吧!每次都這樣,現在說有效,可是過沒幾年就又說有害,這樣誰還敢相信醫生啊?」

會出現這樣的質疑在所難免,當自己所信賴的醫學在短短的幾年內改弦易轍時,任誰都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要讓醫師承認能力的極限並不容易,他們總是希望可以扭轉劣勢;要讓患者接受醫學的極限亦不簡單,因為那兒寄託著最美好的希望。但是,我們仍不得不了解一個事實,就是醫學上的決策鮮少有十拿九穩的把握。

#1 醫學界升等革命讓醫生走對的路|教育|教育趨勢|2017-05
《天下》六二○期封面故事從台大論文造假案,揭發台灣醫學界追逐「看診+教學+研究」三合一的單一價值,在一片黑暗中,台灣各家醫學院校, ...
#2 錢.謊言.假論文Ⅱ:醫生拚升等,看診、研究兩頭燒
醫師要看病、巡病房、動手術,還要做研究,兩種非常高壓的工作,擠在一個人身上,就可能讓某些人鋌而走險。為什麼連台大醫學系大老陳定信都 ...
#3 實驗室裡的醫生–楊慕華結合臨床與研究-科技大觀園
三十年前,年少的楊慕華教授在聯考後,透過分數榜,斷定自己能考上台大醫科,還開心地請朋友們吃飯慶祝。豈料放榜後自己的名字竟落在第二志願 ...
#4 醫院內醫生的職稱是怎麼按年資排列的啊???
研究醫師(fellow, F): 指的是住院醫師的第二階段. 傳統的四大科(內外婦兒)在經過三年專科訓練, 並考取專科醫師執照之後, 就必須進一步接受次專科訓練, 此一階段即 ...
#5 一位台大醫師的告白@ Shannon Wu的美麗境界:: 痞客邦
當醫生好累,想專做研究→應選醫學系. (1)醫科有醫師執照,許多中研院的教授,收學生做研究,都優先錄取醫科的學生。 (2)沒有人說醫科畢業一定要 ...
#6 好想知道詳細的醫生階級哦!!
研究醫師(Fellow, F):指的是住院醫師的第二階段. 傳統的四大科(內外婦兒)在經過三年專科訓練, 並考取專科醫師執照之後, 就必須進一步接受次專科 ...
#7 【豆知識】三分鐘搞懂醫師升等轉職之路@ 《蘭方》Lan Square :: 痞客邦
所以選完科就可以當主治醫生了嗎? .... 但牙科研究所的部分聽朋友說是屬於另一個與住院醫師不太一樣的系統或許可以問問真正的牙醫師們.
#8 如何引導研究生與年輕醫生的科學興趣
如何引導研究生與年輕醫生的科學興趣. 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為學生營造很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有成就的人,比指導學生研究的方向更重要. □口述/ ...
#9 上網研究病之後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許多乳癌病人會上網找疾病資訊;最近由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癌症溝通研究中心完成的新論文,第一次調查病人對醫生的評價是否影響他們 ...
#10 當醫生真的是一份好工作嗎?
我並非醫生,但接觸醫院行政工作超過20年,認識不少醫生朋友,看過一些相關的研究報告,加上自己的觀察,想跟年輕學子與一般民眾分享我對醫生 ...


專任主治醫師醫師不做研究主治英文visiting staff中文去醫院英文什麼是兼任主治醫師總醫師薪水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住院醫師勞基法醫生階級薪水

愛喝含糖飲腸癌風險增 研究:腫瘤細胞嗜甜味" 研究
2 年前

愛喝含糖飲腸癌風險增研究:腫瘤細胞嗜甜味"

台灣手搖飲料店的密度可謂全球之冠,各種基底的飲料應有盡有,但最近有個研究指出,經常飲用含有高果糖漿的飲料,將提升大腸...

研究:自戀、長得較帥的男性「比較自私」 研究
6 年前

研究:自戀、長得較帥的男性「比較自私」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一天都要量三次體重」,這句話在不久之前,成了不少媒體追逐的焦點,...

研究:年輕人孤獨 心理健康易出問題 研究
3 年前

研究:年輕人孤獨 心理健康易出問題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處於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寂寞已不再只發生於年長者或獨居者身上。根據一篇發...

眼淚透露健康警訊 美研究:可檢測帕金森氏症 研究
3 年前

眼淚透露健康警訊美研究:可檢測帕金森氏症

  當年紀漸漸增長,出現一些比較特別的狀況時,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特殊症狀,...

別亂吃營養保健品!美國研究:吃多不會活得比較久,維生素A還可能導致這種癌 研究
3 年前

別亂吃營養保健品!美國研究:吃多不會活得比較久,維生素A還可能導致這種癌

photos放大顯示聽著直銷、地下電台急切地放送各種營養補充品不吃不行的訴求,老一輩爺爺奶奶們聽著覺得不買不行,認為多退少...

英研究:精神疾病不治療會短命 研究
9 年前

英研究:精神疾病不治療會短命

   根據英格蘭的研究顯示,在英國平均每4人當中,就有1人罹患輕度的精神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比例很高,但還是有許多...

睡姿也能防失智!研究:側睡效果最好 研究
6 年前

睡姿也能防失智!研究:側睡效果最好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人說從睡姿,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但其實睡姿還可以預防疾病上身!日...

白喝了?英研究:養樂多益生菌 碰到胃酸全死光 研究
6 年前

白喝了?英研究:養樂多益生菌 碰到胃酸全死光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們平常再喝的乳酸菌飲品,裏頭的益生菌到底能不能安然的通過胃酸摧殘,...

你生病,我賺錢!?破解「醫生也要拚業績」的畸形怪象 醫生
6 年前

你生病,我賺錢!?破解「醫生也要拚業績」的畸形怪象

photos放大顯示每到歲末年終,各行各業都會結算過去一年的成果,營業額多少、成長多少、獲利又是多少。這在公司行號這是理所...

吃西洋梨瘦身!研究:每天1顆防變胖 研究
5 年前

吃西洋梨瘦身!研究:每天1顆防變胖

誰說瘦身一定要餓肚子?吃對水果也有幫助!國外研究發現,西洋梨(pear)富含膳食纖維,適量補充能幫助減重,甚至可以降低變胖...

研究:年輕養成運動習慣 中年擁有靈活腦袋 研究
7 年前

研究:年輕養成運動習慣 中年擁有靈活腦袋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早期若能養成運動好習慣,中年渴望擁有靈活的頭腦及良好的健康狀態,...

百萬人大規模研究...美國醫學雜誌:做對一件事,就能降低13種癌症風險! 研究
5 年前

百萬人大規模研究...美國醫學雜誌:做對一件事,就能降低13種癌症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以往對於癌症預防,一些措施像是戒菸、接種特定疫苗、防曬等都可以達到特定的效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減低你的罪惡感》珍珠芋頭布丁仙草,手搖飲「怎樣搭」才最不胖?營養師解析「手搖飲料迷思」
減低你的罪惡感》珍珠芋頭布丁仙草,手搖飲「怎樣搭」才最不胖?營養師解析「手搖飲料迷思」
「鈔票檢查法」5秒測老花!想改善老花和近視,快試試「眼睛回春術」一天只要5分鐘,日本眼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贊助
「鈔票檢查法」5秒測老花!想改善老花和近視,快試試「眼睛回春術」一天只要5分鐘,日本眼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贊助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賞雪傷眼睛,「雪盲症」你可能沒聽過!眼科醫師告訴你:賞雪必知的2件事
賞雪傷眼睛,「雪盲症」你可能沒聽過!眼科醫師告訴你:賞雪必知的2件事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葉黃素吃太多過寒、魚油致氣血不順...中醫師解析:「護眼健康食品」怎麼吃才不傷身?
葉黃素吃太多過寒、魚油致氣血不順...中醫師解析:「護眼健康食品」怎麼吃才不傷身?
倒著放、用紙巾包...鳳梨買回家,該如何保存?譚敦慈教你「6方法」讓鳳梨新鮮又香甜
倒著放、用紙巾包...鳳梨買回家,該如何保存?譚敦慈教你「6方法」讓鳳梨新鮮又香甜
停經後5年,骨質會快速流失!利用「5種瑜伽動作」強化脊椎、骨盆、髖關節,改善骨質疏鬆不求人
停經後5年,骨質會快速流失!利用「5種瑜伽動作」強化脊椎、骨盆、髖關節,改善骨質疏鬆不求人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