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8 每日頭條
    • 2022-08-17 每日頭條
    • 2022-08-16 每日頭條
    • 2022-08-15 每日頭條
    • 2022-08-14 每日頭條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麵包越軟越好吃!專家:吃軟麵包就像在喝油

  •   新聞
  • 投稿作者
  • 爾卉

專家 文章 參考資訊

麵包越軟越好吃!專家:吃軟麵包就像在喝油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好吃的麵包,口感柔軟,兼具彈性,還要帶點濕度,若太乾太硬,吃起來將猶如嚼木屑,食之無味,還會割舌頭,也因此近年來,大部分的消費者挑選麵包,柔軟蓬鬆度,就成了揀選條件,但事實上,越是鬆軟的麵包,裡頭的油脂,恐怕就 加得越多,當心別顧及口感,而吃壞健康!

台灣麵包天天吃 心血管恐拉警報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召開加工食品安全探討相關會議,對於台灣麵包的加工手法,進行激烈討論,營養學博士王進崑指出,一般於歐美國家的麵包,例如法式麵包,裡頭的油脂與糖份,大約都只占百分之四左右,然而,台灣的麵包因為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讓油脂添加的比例,因此大幅增加。

他說,像是軟式麵包,油脂約佔百分之二十,糖佔百分之三十,兩者加起來,整個麵包幾乎有一半的成分,都是糖與油。其中,油可以增加麵包的可碩性,以及柔軟度,所以越軟的麵包,油就加得越多。

整體而言,烘焙用油,大部分都使用飽和脂肪酸較高,價格較低廉的棕櫚油,若因為只顧及麵包口感,天天吃恐怕會危及心血管。王進崑建議,歐洲國家的麵包製作過程,糖與油的比例較低,所以當作正餐來吃,不至於會影響健康,但台灣的麵包油糖普遍偏高,盡量還是少吃為妙!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1 專業人士
#2 為什麼有的人工作10年,仍不是專家,有的人2年時間,就足夠表現卓越 ...
任何一個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經驗,但是他們大部分並沒有做到領域內專家。NSEAD商學院有一項研究發現:比起只有少量經驗的人,大體而言,更 ...
#3 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是早期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可以看作是一類具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計算機智能程序系統,一般採用人工智慧中的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技術來模擬通常 ...
#4 拆彈專家(電影)
《拆彈專家》(Shock Wave)是邱禮濤執導、劉德華投資監製並主演的一部香港與中國 ... 講述拆彈專家章在山(劉德華飾),曾經是綽號「火爆」的在逃頭號通緝犯洪繼鵬(姜 ...
#5 天下文化 別當專家,要當專業人才
閱讀天下文化「別當專家,要當專業人才」大家應該努力成為「專業人才」,或者也可以看成是「等級更高的專家」。
#6
MyKnower 我的專家- 全球領先的專家達人在線即時諮詢服務平台,提供您在網路上與專家達人直接一對一私密諮詢,即時解決您的問題,現在加入MyKnower會員 ...
#7 專家
專家. ZHUYIN[ㄓㄨㄢㄐㄧㄚ]; PINYIN[zhuanjia]. a specialist; an expert; ... 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業知識範圍內的專家);只要通過考試取得證照,即可稱為"專業人才".
#8 流亡黯道(Path of Exile) 透視鏡|物品
此區收集近兩週內倉庫賣場中張貼的物品價格,以下價格均為賣家所標示之價格,並非成交價格. 即時數據: 觀看即時刊登價格. 篩選表格: 掘獄標準 掘獄專家 標準模式 ...



大選過後,我們還可當朋友、家人嗎? 專家提供這幾點建議 專家
3 年前

大選過後,我們還可當朋友、家人嗎? 專家提供這幾點建議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選舉只是一時,家人則永遠是家人。」大選結束了,但這場選戰讓很不同政...

抹茶+紅豆=絕配!養生專家告訴你為什麼 專家
6 年前

抹茶+紅豆=絕配!養生專家告訴你為什麼

抹茶浪潮席捲全台,無論是抹茶湯圓、抹茶拿鐵、抹茶鍵盤鬆餅或抹茶蛋糕,只要產品出現「抹茶」兩個字,都會讓一大群粉絲失控...

喜歡雙手抱胸、愛托腮嗎?可能害你「肌力衰退」!專家教你:想避免,請學會「正確擦窗戶」 專家
1 年前

喜歡雙手抱胸、愛托腮嗎?可能害你「肌力衰退」!專家教你:想避免,請學會「正確...

photos放大顯示喜歡上托腮,或將雙手交叉,小心是肌力衰退警訊你是久坐不愛運動的「不動如山族」嗎?缺乏運動的人,不但會有...

戶外活動要小心!只是被「蜱蟲」咬,竟會要命...5月是好發期間,專家:做4件事預防 專家
2 年前

戶外活動要小心!只是被「蜱蟲」咬,竟會要命...5月是好發期間,專家:做4件事預防

photos放大顯示衛福部新增「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此疾病於2009年在中國大陸湖北首度被發現。經過國...

運動後該補充哪些營養? 專家:依類型而定 專家
5 年前

運動後該補充哪些營養?專家:依類型而定

  世大運即將開賽,全國掀起一股運動熱,不過,最新調查卻發現,台灣大專學生並不愛運動,平均每4個學生,就有1人每周運動...

失眠非「藥」不可? 專家:認知行為治療有解 專家
4 年前

失眠非「藥」不可?專家:認知行為治療有解

高雄醫院精神科設計一套非藥物治療方案,透過睡眠衛生契約、學習放鬆技巧、睡眠日記及睡眠調整,循序漸進達到一夜好眠的效果...

「氣炸鍋」其實比你想像中的毒!「這危害」比傳統油鍋高13倍...專家教你「3件事」就能減少肺部傷害 專家
2 年前

「氣炸鍋」其實比你想像中的毒!「這危害」比傳統油鍋高13倍...專家教你「3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真的健康嗎?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長榮大學...

新冠變種Omicron病毒來襲 兩劑AZ會成防疫破口?專家說「這樣做」才是破口 專家
8 個月前

新冠變種Omicron病毒來襲兩劑AZ會成防疫破口?專家說「這樣做」才是破口

台灣680萬人兩劑新冠肺炎疫苗都打AZ,有醫師說「打兩劑AZ恐成破口」。不過防疫名醫顏慕庸認為:「只把打疫苗當唯一防疫手段...

吃蔥對心臟好又防癌!青蔥又放到枯黃?專家教你3招 保存1個月不會爛 專家
4 個月前

吃蔥對心臟好又防癌!青蔥又放到枯黃?專家教你3招保存1個月不會爛

青蔥是用來提味、點綴,能為菜色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而吃蔥的好處可不少,不僅對心臟血管健康有幫助,也能預防細胞癌變。但...

吃「萬壽果」木瓜好處多!專家教你木瓜3吃:木瓜牛奶「不苦」祕訣公開" 專家
2 個月前

吃「萬壽果」木瓜好處多!專家教你木瓜3吃:木瓜牛奶「不苦」祕訣公開"

台灣木瓜又大又甜,木瓜又有「萬壽果」的美稱,曾被世界衛生組織評選為最營養的水果之一。木瓜低GI不易胖,可生吃也可以入菜...

2時機用快篩才最準!快篩怎麼用?接觸確診者馬上快篩?專家曝5種人建議快篩 專家
4 個月前

2時機用快篩才最準!快篩怎麼用?接觸確診者馬上快篩?專家曝5種人建議快篩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每日創下新高,許多民眾擔心染疫紛紛搶購快篩試劑,如果萬一接觸確診者,需要馬上快篩嗎?到底快篩怎麼...

「鮭魚」富含DHA、EPA,吃越多越好嗎?食農專家:只要O貫鮭魚壽司就夠了! 專家
1 年前

「鮭魚」富含DHA、EPA,吃越多越好嗎?食農專家:只要O貫鮭魚壽司就夠了!

photos放大顯示這幾天的鮭魚之亂造成鮭魚一時又成了大眾目光的焦點,只是大家比較注意鮭魚壽司又被免費吃了幾盤,或是某位改...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血友病不只易流血不止 眼睛、關節和這些地方也容易病變!
血友病不只易流血不止 眼睛、關節和這些地方也容易病變!
天氣熱爆汗運動該喝運動飲料?藥師建議「這情況」才喝!鈉飲食3迷思大解析
天氣熱爆汗運動該喝運動飲料?藥師建議「這情況」才喝!鈉飲食3迷思大解析
食譜/你有「發福」危機?食物酵素助吸收、促進淋巴循環-果香炙燒鮪魚排"
食譜/你有「發福」危機?食物酵素助吸收、促進淋巴循環-果香炙燒鮪魚排"
「大熱天真的可以吃冰」連中醫師都證實!該怎麼吃?什麼時間吃?中醫師一次解析
「大熱天真的可以吃冰」連中醫師都證實!該怎麼吃?什麼時間吃?中醫師一次解析
夏天喝天然愛玉清爽又低卡!營養師親授4招判斷真假愛玉"
夏天喝天然愛玉清爽又低卡!營養師親授4招判斷真假愛玉"
「如果你一直遇到衰事,先檢視自己怎麼活著的!」一次小孩跌倒,帶給丁寧的人生啟示
「如果你一直遇到衰事,先檢視自己怎麼活著的!」一次小孩跌倒,帶給丁寧的人生啟示
「近視」500度,黃斑部病變風險增40倍!不想失明,眼科醫師建議:每年該做的「4種檢查」
「近視」500度,黃斑部病變風險增40倍!不想失明,眼科醫師建議:每年該做的「4種檢查」
「避孕環」和避孕藥差在哪?使用方法為何?有何副作用?哪些人不能用?「避孕環6大Q&A」一次解答
「避孕環」和避孕藥差在哪?使用方法為何?有何副作用?哪些人不能用?「避孕環6大Q&A」一次解答
什麼人容易得癌症?如何預防癌症?十大癌症危險因子、症狀、篩檢懶人包
什麼人容易得癌症?如何預防癌症?十大癌症危險因子、症狀、篩檢懶人包
減肥不吃澱粉,就是你一直復胖的兇手!運動後更要吃「高醣」...營養師解析「瘦身5大迷思」
減肥不吃澱粉,就是你一直復胖的兇手!運動後更要吃「高醣」...營養師解析「瘦身5大迷思」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