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健康,先認清真假奶油 贊助
每天早上大人、小孩常光顧的早餐店裡吃到的漢堡、三明治,還有外食族常吃的麵包糕餅、平價義大利麵、玉米濃湯、鐵板燒、熱炒…,都有可能隱藏著令人不安的「人工反式脂肪」假奶油!在相關法規混亂、廠商或店家投機取巧的情況下,民眾想要食得安心,恐怕只能先靠自己聰明的判斷。
photos放大顯示
國內奶油名稱混亂,廠商偷機取巧,消費者要睜大眼睛。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奶油!
「奶油」指的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半)固態乳脂肪,主要成分就只能是乳脂肪,不會混入其他的油品。很多人會覺得奶油是脂肪比較不健康,不過最新的科學研究與專家都認為,脂肪並不是那個傷害我們健康的東西,人造奶油(瑪琪林)當中的「人工反式脂肪」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人造奶油(瑪琪林)也常被稱做「化學奶油」,是將植物油以化學方式作成固體型態,人工奶油的色澤通常來自色素,奶香風味也是添加香料或香精製成。因為大部份植物油必須以「氫化」的方式來讓品質穩定,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心血管造成負擔的「人工反式脂肪」,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機率。人工反式脂肪在美國已經是全民抵制的頭號健康殺手,美歐日等國也基於對人工反式脂肪的防範,對人造奶油(瑪琪林)有明確且嚴格的規範。
photos放大顯示
真假奶油從成分就能看清楚,天然、人造大不同。天然奶油、人造奶油,別傻傻分不清
這些充斥於餐飲食品界的化學加工植物油脂,是用大豆油、棕櫚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製成,而且會以「植物奶油」、「精緻奶油」、「營養奶油」等以假亂真的名稱讓消費者誤買,甚至有些店家本身也沒有正確的認識,還以為偽裝成奶油的瑪琪林也是奶油的一種。
photos放大顯示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雖然台灣相關法規規定瑪琪林Margarine應該要標示為”人造奶油”,但許多廠商卻根本沒有遵守,故意含糊使用「奶油」、「乳成分」、「進口奶油」、「含有牛奶」、「含鈣」、「香醇營養」等字眼,讓消費者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真奶油,哪些又是人造奶油。董氏基金會抽樣調查市售37件奶油產品,發現高達18件品名標示「奶油」的產品實際上並非從牛奶中提煉,有些產品的背面成分標示,居然含有牛油、黃豆油,甚至是棕櫚油!也就是有將近50%的市售奶油是假奶油。
「食」在安心,從辨識真假奶油開始
為了確保自身與家人的健康,首先,你可以從包裝上去做辨識!購買前先看清楚正面名稱有沒有Margarine的英文字樣;背面成分也要注意乳脂肪是否為主原料,且比例超過80%以上、有沒有其他使用植物油脂的原料,或是有否經過氫化,如「氫化植物油」、「精緻油脂」…等字樣;此外還有營養標示的反式脂肪,雖然現在多數廠商都能標示為「0」,但不代表就沒有其他的添加物,像是乳化劑、香料、色素、防腐劑等添加物也常見於人造奶油中,這些都是為了讓植物油脂長得比較像奶油,消費者還是要小心辨識。
挑選好奶油小訣竅
100%牛奶製作的才是天然奶油反之,看到一堆添加物的就要小心囉!

每天早上大人、小孩常光顧的早餐店裡吃到的漢堡、三明治,還有外食族常吃的麵包糕餅、平價義大利麵、玉米濃湯、鐵板燒、熱炒…,都有可能隱藏著令人不安的「人工 ...
根據統計,台灣人1年吃進5千公噸奶油。要怎麼挑奶油,也成了一門學問。其實,奶油大致可分成植物性跟動物性,從成分標示就能輕鬆分辨,動物 ...
食」在安心,從辨識真假奶油開始. 為了確保自身與家人的健康,首先,你可以從包裝上去做辨識!購買前先看清楚正面名稱有沒有Margarine的英文 ...
絕對風險計算Phanta Bear赫 爾 斯
許維恩耳朵超敏感!台灣性調查發現「女生全身都是敏感帶」!醫:冰塊、奶油都能刺激
藝人許維恩和王家梁明天(11/11)就要結婚,兩人今年擔任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衛教大使,兩人公布各自的性敏感帶,卻發現男...
「真假蜂蜜」其實用「一隻手指頭」就能辨別!看外觀、泡沫...6招教你搞懂蜂蜜真假
photos放大顯示蜂蜜是大自然的產物,雖然食用蜂蜜有許多好處,但1歲以下的孩童應避免食用蜂蜜,因為嬰幼兒的胃酸的分泌較差...
吃「山桑子」護眼,是吃進花青素還是人工色素?藥師教你用3個杯子判斷真假
photos放大顯示山桑子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原產於北歐、美國的北方及加拿大。這種被稱為「歐洲藍莓」的紫黑色山桑子果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