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3-08 每日頭條
    • 2021-03-07 每日頭條
    • 2021-03-06 每日頭條
    • 2021-03-05 每日頭條
    • 2021-03-04 每日頭條
    • 2021-03-03 每日頭條
    • 2021-03-02 每日頭條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寒凝

神經名醫自律壓根 文章 參考資訊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photos放大顯示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那你知道什麼是自律神經嗎?」

「我也不知道,但已經有好幾位醫師診斷我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你看開來開去就是這幾顆,紅色圓的(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和橢圓形粉紅色的(短效抗焦慮藥)。」

許多的開業醫師會在廣告看板上打出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標榜自己專治「自律神經失調」,然後建議病人先接受自律神經檢測,每次收費400元到1500元不等,其實,這個由心臟科醫師發現「自律神經檢查」的正式名稱是「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記錄幾分鐘的心律HRV的數據做運算後,產生一些數據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性,真的能了解複雜的自律神經系統?

然後,醫師會拿著一張五花八門看似很專業的檢驗報告,很有耐心地分析你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甚至有病患跟我說:「講得好準,跟算命一樣!」

事實上,曾經有一個推銷自律神經檢測儀業務代表,指著其中某個圖,向我吹噓如果累積多一點個案,「可以將人格分析的很準,病人會很服你喔!」

老實說,我當場愣住!

我自己怎麼看這種亂象呢?首先,我必須說如果只想調整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那不免陷入神經失衡的迷思, 除了憂鬱(症)外,大概沒有哪個醫學專業名詞像自律神經失調如此遭到濫用,包括病患或醫師,妙的是自律神經失調根本不是一個診斷病名,充其量那是一種現象,或一群症狀,它也沒有標準的治療準則,因而,不管病因、症狀、治療都是複雜而多變的。

醫師可能沒向病患說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是動態的,上次檢查出交感神經太強,這次反而是副交感神經太旺,更貼近的事實是大多數的醫師只在初診做一次就判定病患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太強,這是極不負責的做法!臨床上,自律神經檢測當「參考」就好,有經驗的醫師判斷才是最準確的。

那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人體內不受大腦意識直接控制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負責興奮、代謝、戰鬥,而副交感神經負責抑制、儲存、修養等功能,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不斷地自主調控,以維持適當的平衡。平常不為意識所知覺的自律神經系統調節控制我們的器官,包括分泌腺、心、肺、胃、腸等等,其運作除非經過特殊訓練,當然也不受我們控制。

當自律神經的活性下降,無法調節時,便稱之為自律神經失調,受自律神經調控的各個器官也會開始出現症狀。失調的自律神經就如同失去平衡的翹翹板,有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也有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功能衰退。

各種身心疾病都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焦慮症等等,壓力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重要因素。

自律神經失調有什麼症狀?

自律神經遍佈身體各個器官,因此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千變萬化。

頭暈、頭痛、口乾舌燥、心悸、容易冒汗、胸悶、噁心、肌肉緊繃、肩頸痠痛、呼吸困難、喉嚨異物感、手抖、四肢麻痺、胃脹、打嗝、便秘或腹瀉、失眠、頻尿等等,只要身體檢查沒有發現具體的病因(例如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正常),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的。

自律神經失調不僅僅是疾病的症狀,也是許多潛藏疾病的徵兆。研究顯示,自律神經失調與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及死亡率息息相關。

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功能

一、規律作息,改善失眠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發失眠,失眠也會繼續惡化自律神經的失衡。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photos放大顯示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那你知道什麼是自律神經嗎?」

「我也不知道,但已經有好幾位醫師診斷我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你看開來開去就是這幾顆,紅色圓的(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和橢圓形粉紅色的(短效抗焦慮藥)。」

許多的開業醫師會在廣告看板上打出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標榜自己專治「自律神經失調」,然後建議病人先接受自律神經檢測,每次收費400元到1500元不等,其實,這個由心臟科醫師發現「自律神經檢查」的正式名稱是「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記錄幾分鐘的心律HRV的數據做運算後,產生一些數據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性,真的能了解複雜的自律神經系統?

然後,醫師會拿著一張五花八門看似很專業的檢驗報告,很有耐心地分析你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甚至有病患跟我說:「講得好準,跟算命一樣!」

事實上,曾經有一個推銷自律神經檢測儀業務代表,指著其中某個圖,向我吹噓如果累積多一點個案,「可以將人格分析的很準,病人會很服你喔!」

老實說,我當場愣住!

我自己怎麼看這種亂象呢?首先,我必須說如果只想調整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那不免陷入神經失衡的迷思, 除了憂鬱(症)外,大概沒有哪個醫學專業名詞像自律神經失調如此遭到濫用,包括病患或醫師,妙的是自律神經失調根本不是一個診斷病名,充其量那是一種現象,或一群症狀,它也沒有標準的治療準則,因而,不管病因、症狀、治療都是複雜而多變的。

醫師可能沒向病患說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是動態的,上次檢查出交感神經太強,這次反而是副交感神經太旺,更貼近的事實是大多數的醫師只在初診做一次就判定病患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太強,這是極不負責的做法!臨床上,自律神經檢測當「參考」就好,有經驗的醫師判斷才是最準確的。

那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人體內不受大腦意識直接控制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負責興奮、代謝、戰鬥,而副交感神經負責抑制、儲存、修養等功能,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不斷地自主調控,以維持適當的平衡。平常不為意識所知覺的自律神經系統調節控制我們的器官,包括分泌腺、心、肺、胃、腸等等,其運作除非經過特殊訓練,當然也不受我們控制。

當自律神經的活性下降,無法調節時,便稱之為自律神經失調,受自律神經調控的各個器官也會開始出現症狀。失調的自律神經就如同失去平衡的翹翹板,有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也有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功能衰退。

各種身心疾病都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焦慮症等等,壓力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重要因素。

自律神經失調有什麼症狀?

自律神經遍佈身體各個器官,因此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千變萬化。

頭暈、頭痛、口乾舌燥、心悸、容易冒汗、胸悶、噁心、肌肉緊繃、肩頸痠痛、呼吸困難、喉嚨異物感、手抖、四肢麻痺、胃脹、打嗝、便秘或腹瀉、失眠、頻尿等等,只要身體檢查沒有發現具體的病因(例如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正常),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的。

自律神經失調不僅僅是疾病的症狀,也是許多潛藏疾病的徵兆。研究顯示,自律神經失調與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及死亡率息息相關。

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功能

一、規律作息,改善失眠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發失眠,失眠也會繼續惡化自律神經的失衡。

#1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那你知道什麼是自律神經嗎?」 「我也不知道,但已經有好幾位醫師診斷我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你看開來開去就是 ...
#2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別再花大錢看自律神經名醫了!
許多開業醫師會在廣告看板上打出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標榜自己專治「自律神經失調」,然後,建議病人先接受自律神經檢測,每次收費400元到1500 ...
#3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那你知道什麼是自律神經嗎?」 「我也不知道,但已經有好幾位醫師診斷我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你看開來開去就是 ...
#4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商周良醫 ...
商周良醫健康網2016-02-15 全文連結: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54483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
#5 千庭中醫診所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54483.
#6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醫師,我覺得自己自律神經失調!」 「那你知道什麼是自律神經嗎?」 「我也不知道,但已經有好幾位醫師診斷我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你看開來開去就是 ...
#7 千庭中醫診所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54483.
#8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精神科醫師們的看診室About 撰文者林耕新醫師photos放大顯示「醫師,我覺得自己 ...


晚餐一定要吃嗎不吃早餐更健康書不吃早餐糖尿病自律神經失調飲食治療宵夜水果舒美寧30毫克太晚吃晚餐怎麼辦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多久自律神經失調一定要吃藥嗎自律神經檢測儀器

捐卵賺外快?當心出血、神經損傷風險 神經
6 年前

捐卵賺外快?當心出血、神經損傷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暑假湧現捐精、捐卵潮,由於國內晚婚與遲育,衍生不孕問題,許多不孕夫婦...

中午花15分鐘做「這件事」竟可防乳癌!名醫江坤俊教你吃對「3種食材」,打擊癌細胞更有效 名醫
9 個月前

中午花15分鐘做「這件事」竟可防乳癌!名醫江坤俊教你吃對「3種食材」,打擊癌細...

photos放大顯示補充維他命D,輔助乳癌治療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55歲之間。依據衛生福利部死...

腰痛、肩頸痠痛,原來可能是你的胃不好!日本名醫教你2動作,改善「胃弱姿勢」 名醫
12 個月前

腰痛、肩頸痠痛,原來可能是你的胃不好!日本名醫教你2動作,改善「胃弱姿勢」

photos放大顯示意外地有很多人都是「隱性胃弱」有些人經常「胃隱隱作痛、想吐」、「刺痛」、「稍微吃一點就覺得很脹」、「吃...

自身10多年痛風經驗 名醫教你怎麼吃 名醫
5 年前

自身10多年痛風經驗 名醫教你怎麼吃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安南醫院心臟內科李聰明醫師,帶領他的醫療團隊每年約進行千例心導管手術...

增強免疫力能防癌!抗癌名醫:全食物+酵素+水是關鍵 名醫
3 年前

增強免疫力能防癌!抗癌名醫:全食物+酵素+水是關鍵

在台灣,平均每5分鐘6秒就有1人罹癌!只要能將免疫力大幅提升,99%的癌症都能預防。國內權威醫師表示,透過正確飲食,用食物...

熱烈報名中》名醫指導 低頭族的保健術 名醫
6 年前

熱烈報名中》名醫指導低頭族的保健術

   台北市紅十字會於今年9月20日(六)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北市徐州路2號4樓)舉辦免費健康公益...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百合病」須疏肝理氣 神經
5 年前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百合病」須疏肝理氣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失眠或是便秘的困擾,這些問題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有位五十...

準媽媽愛貪杯 孩子恐有「神經行為障礙症」 神經
3 年前

準媽媽愛貪杯 孩子恐有「神經行為障礙症」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小拓上課常常不專心、學習能力跟同儕比較起來明顯慢了許多、而且衝動控制不...

名醫推薦排便11招  自然瘦下7公斤 名醫
8 年前

名醫推薦排便11招自然瘦下7公斤

photos放大顯示請注意!有下列任一情形,就可能是便秘:●腹部感到腫脹或不舒服●食欲不振●排便時感到奇怪或不安大多數人的便...

卓文萱聽到刮鐵罐聲 鼻過敏引發耳神經抽筋 神經
11 年前

卓文萱聽到刮鐵罐聲鼻過敏引發耳神經抽筋

   藝人卓文萱日前發現總是聽到類似刮鐵罐的高頻聲音,耳鳴發生的時間長達一週,直到進醫院檢查,醫師推斷是鼻子過敏引發...

早上1分鐘,就能解便祕、消水腫!日本醫學教授:做5件事穩定失調的自律神經 神經
2 年前

早上1分鐘,就能解便祕、消水腫!日本醫學教授:做5件事穩定失調的自律神經

photos放大顯示夏天整天待在冷氣房裡,外出遇熱、溫差過大就會可能造成「夏季倦怠」。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失眠、頭痛、便秘、肩...

早上1分鐘,就能解便祕、消水腫!日本醫學教授:做5件事穩定失調的自律神經 神經
2 年前

早上1分鐘,就能解便祕、消水腫!日本醫學教授:做5件事穩定失調的自律神經

photos放大顯示夏天整天待在冷氣房裡,外出遇熱、溫差過大就會可能造成「夏季倦怠」。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失眠、頭痛、便秘、肩...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腎臟出問題,在家「自己按摩穴道」就可改善!腎臟科醫師實證的「穴位保健法」:手法、秘訣一次教給你
腎臟出問題,在家「自己按摩穴道」就可改善!腎臟科醫師實證的「穴位保健法」:手法、秘訣一次教給你
「頭痛」按太陽穴?錯了!其實你該按的是手!醫師教你找「關鍵按點」改善8成疼痛
「頭痛」按太陽穴?錯了!其實你該按的是手!醫師教你找「關鍵按點」改善8成疼痛
萬秀洗衣店、銀髮夫妻bonpon超夯!爺奶和父母意外爆紅,初衷是一場親情的複習題
萬秀洗衣店、銀髮夫妻bonpon超夯!爺奶和父母意外爆紅,初衷是一場親情的複習題
減低你的罪惡感》珍珠芋頭布丁仙草,手搖飲「怎樣搭」才最不胖?營養師解析「手搖飲料迷思」
減低你的罪惡感》珍珠芋頭布丁仙草,手搖飲「怎樣搭」才最不胖?營養師解析「手搖飲料迷思」
「鈔票檢查法」5秒測老花!想改善老花和近視,快試試「眼睛回春術」一天只要5分鐘,日本眼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贊助
「鈔票檢查法」5秒測老花!想改善老花和近視,快試試「眼睛回春術」一天只要5分鐘,日本眼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贊助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賞雪傷眼睛,「雪盲症」你可能沒聽過!眼科醫師告訴你:賞雪必知的2件事
賞雪傷眼睛,「雪盲症」你可能沒聽過!眼科醫師告訴你:賞雪必知的2件事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為何愛吃保健食品,卻害怕吃藥?腎臟科醫師點破台灣人的「保健食品」迷思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建構從「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的完善照護網 贊助

健康影音

Video 我也曾憂鬱:一位精神科醫師用心靈自癒力,不吃藥改善頭痛 ....
我也曾憂鬱:一位精神科醫師用心靈自癒力,不吃藥改善頭痛 ...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Video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Video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Video 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M知識】#3 不吃早餐真的比較健康嗎? | M觀點
Video 【M知識】#3 不吃早餐真的比較健康嗎? | M觀點.
早餐是最重要的?名醫:消夜才是啦
Video 早餐是最重要的?名醫:消夜才是啦.
Video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Q:自律神經失調一定要吃藥嗎?有沒有不吃藥的方法?
Video Q:自律神經失調一定要吃藥嗎?有沒有不吃藥的方法?.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