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7-03 每日頭條
    • 2022-07-02 每日頭條
    • 2022-07-01 每日頭條
    • 2022-06-30 每日頭條
    • 2022-06-29 每日頭條
    • 2022-06-28 每日頭條
    • 2022-06-27 每日頭條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   新聞
  • 投稿作者
  • 靜海

零食關鍵身材小時候 文章 參考資訊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

很多人太渴望有良好的身材了,網路是方便搜尋資料的地方,但是我們發現在網路上流傳著許多不正確的說法,加上長久以來坊間本來就流傳著不少減重迷思。

這些迷思誤導著我們,讓我們越減越重,因此想減重的人需要先釐清這些不正確的觀念:

小時候胖不是胖

其實早先這句話並不是用在減重這領域,而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另一種通俗的說法,在隱喻我們不要為眼前的成功自滿,要持續努力,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過,拿來講體重這件事,是要讓父母有這個正確的概念:嬰兒時期把小孩養得胖胖的,長大了仍然是胖子的可能性很高。脂肪細胞在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開始形成,一般在成人之後會高達3000億個脂肪細胞,如果嬰兒期養得太肥,脂肪細胞會比一般多,脂肪細胞數目終生不會減少,只有在變瘦時脂肪細胞體積會縮小,一旦飲食不慎,很快又吸收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酯,體積變大起來。因此「小時候胖不是胖」應該改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一定會胖」才對。

此外,我們在青春期時,以及婦女在懷孕後期都有增加脂肪細胞數目的機會,所以在青春期運動量要夠,吃的內容也要夠健康,才不會因為增加脂肪細胞數目,在成年之後難以控制體重。一般婦產科醫生都常警告懷孕媽媽體重不要增加太快太多,現今新的作法都鼓勵懷孕媽媽在懷孕期間仍保持運動習慣,以免在此期間增加了脂肪細胞數目,導致產後體型變形,瘦不下來。

要減重不能太晚吃晚飯

每天進食的熱量是要加總起來看總量,跟時間關係不大,如果太晚吃飯就會胖,那南歐的人都九點以後才吃晚飯,不就每個人都是胖子了?晚吃或者吃宵夜會胖的人,很可能是一天食物的總熱量本來就都已超過身體所需,再吃宵夜,熱量又增多,而不是時間的問題。有人聽信這種說法,下午五、六點就吃晚飯,可是十點以後還沒睡覺,正常的消化進度,此時已經會感到飢餓了,此時忍不住又再去吃點心或宵夜,就因為總熱量已超過每日所需而轉成脂肪。因此重點還是在總熱量,為了避免睡前感到飢餓,吃進多餘的熱量,其實應在睡前三至四小時吃飯即可,太早吃反而可能因為感到飢餓而不能入睡。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

很多人太渴望有良好的身材了,網路是方便搜尋資料的地方,但是我們發現在網路上流傳著許多不正確的說法,加上長久以來坊間本來就流傳著不少減重迷思。

這些迷思誤導著我們,讓我們越減越重,因此想減重的人需要先釐清這些不正確的觀念:

小時候胖不是胖

其實早先這句話並不是用在減重這領域,而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另一種通俗的說法,在隱喻我們不要為眼前的成功自滿,要持續努力,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過,拿來講體重這件事,是要讓父母有這個正確的概念:嬰兒時期把小孩養得胖胖的,長大了仍然是胖子的可能性很高。脂肪細胞在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開始形成,一般在成人之後會高達3000億個脂肪細胞,如果嬰兒期養得太肥,脂肪細胞會比一般多,脂肪細胞數目終生不會減少,只有在變瘦時脂肪細胞體積會縮小,一旦飲食不慎,很快又吸收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酯,體積變大起來。因此「小時候胖不是胖」應該改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一定會胖」才對。

此外,我們在青春期時,以及婦女在懷孕後期都有增加脂肪細胞數目的機會,所以在青春期運動量要夠,吃的內容也要夠健康,才不會因為增加脂肪細胞數目,在成年之後難以控制體重。一般婦產科醫生都常警告懷孕媽媽體重不要增加太快太多,現今新的作法都鼓勵懷孕媽媽在懷孕期間仍保持運動習慣,以免在此期間增加了脂肪細胞數目,導致產後體型變形,瘦不下來。

要減重不能太晚吃晚飯

每天進食的熱量是要加總起來看總量,跟時間關係不大,如果太晚吃飯就會胖,那南歐的人都九點以後才吃晚飯,不就每個人都是胖子了?晚吃或者吃宵夜會胖的人,很可能是一天食物的總熱量本來就都已超過身體所需,再吃宵夜,熱量又增多,而不是時間的問題。有人聽信這種說法,下午五、六點就吃晚飯,可是十點以後還沒睡覺,正常的消化進度,此時已經會感到飢餓了,此時忍不住又再去吃點心或宵夜,就因為總熱量已超過每日所需而轉成脂肪。因此重點還是在總熱量,為了避免睡前感到飢餓,吃進多餘的熱量,其實應在睡前三至四小時吃飯即可,太早吃反而可能因為感到飢餓而不能入睡。

#1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這些迷思誤導著我們,讓我們越減越重,因此想減重的人需要先釐清這些不正確的觀念: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早先這句話並不是用在減重這領域, ...
#2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零食別亂餵,一歲開始就是身材的關鍵】 網路是方便搜尋資料的地方,但是我們發現在網路上流傳著許多不正確的說法,加上長久以來坊間本來 ...
#3 冰箱改放這個飲品有助孩童零食減半
洋芋片、甜點、手搖飲當作下午茶吃下肚,高熱量的飲食讓小朋友吃得胖嘟嘟的,一改小時候胖不是胖的印象,關鍵在於脂肪細胞的數量,在孩童時期 ...
#4 脂肪決定身材!冰箱放統一陽光高纖豆漿有助孩童零食減半
洋芋片、甜點、手搖飲當作下午茶吃下肚,高熱量的飲食讓小朋友吃得胖嘟嘟的,一改小時候胖不是胖的印象,關鍵在於脂肪細胞的數量,在孩童時期 ...
#5 童年邊吃邊玩「懷舊零食」
小時候的零食現在很多已經不常見了,像是口紅糖、戒指糖這些外型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有足球巧克力,光聽名字就能想得到東西,另外還有一些零食 ...
#6 25種小時候最常吃的《懷舊零食》,滿滿的童年回憶啊!
自從2016年1月的冬番《粗點心戰爭》開始播出後,好像就掀起了一股懷舊熱潮,雖然現在零食糖果的選擇更多了,但最讓人懷念的.
#7 王宏哲:愛吃零食愛吃糖,有時是教養造成學前兒
其他的臨床觀察還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零食餅乾吃最多,會嚴重影響孩子味覺的 ... 或是「偶爾吃一下又不會怎樣,你們(或我們)小時候還不是也吃這些? .... 心」的交互作用;在兒童的健康方面,也發現了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的關鍵!
#8 小时候不吃饭的你,现在长大了的身高体重是多少?敢进来说说吗?
小时候的饮食习惯对你长大后的身材影响大吗?其实我只是好奇 ... 小孩子一定不要挑食嗷,少吃零食,多做运动才能长个子~! 举报 | 26楼 | 点赞 ...
#9 零食癖@ CH's wonderland :: 痞客邦:
話說我從小就是個愛吃零食的小鬼甚至可以三餐都不吃只吃零食就好小時候最愛的 ... 但現在適逢減肥的關鍵時期 ... 畢竟愛吃零食但身材還是要顧的嘛 (什麼歪理)


寶雅零食dcard大豬公批發舞味進口食品大豬公零食批發台中玉山食品大豬公八年級沒禮貌乖乖分享包懷舊香港服裝辦公室零食推薦ptt高雄日本雜貨批發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小番茄該選誰? 關鍵
4 年前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小番茄該選誰?

在日本人的小菜中,少不了醋漬番茄,不僅開胃,據說還有助控制體脂;還有一些女藝人都曾經分享吃番茄減肥的成功經驗,番茄減...

「消炎」止痛藥到底要不要吃?醫師曝1關鍵 吃錯止痛藥腎功能剩10% 關鍵
4 個月前

「消炎」止痛藥到底要不要吃?醫師曝1關鍵吃錯止痛藥腎功能剩10%

電視廣告中的止痛藥有的強調「不含消炎成分」、有的強調「有消炎才有效」,到底要不要「消炎」?腎臟科醫師曝關鍵在於身體狀...

少吃泡麵重口味零食 避免高血壓上身 零食
12 年前

少吃泡麵重口味零食 避免高血壓上身

  愛吃泡麵、麵線及重口味零食,國人口味偏重鹹,年紀輕輕就成為中風候選人!國健局調查發現,年紀越輕,口味越重,19到30...

家長注意:幼童出現關鍵「1徵兆」恐染疫!兒童急診科醫示警 關鍵
3 個月前

家長注意:幼童出現關鍵「1徵兆」恐染疫!兒童急診科醫示警

國內出現首例的兒童感染Omicron重症個案,臨床上以抽搐及腦炎來表現,這讓家長及第一線兒科醫師都繃緊神經!為什麼兒童感染O...

「生酮飲食」不只能減肥,還能活化幹細胞!專家:你會失敗,就是因為開始前少了「這關鍵」 關鍵
2 年前

「生酮飲食」不只能減肥,還能活化幹細胞!專家:你會失敗,就是因為開始前少了「...

photos放大顯示編按:執行過生酮飲食,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我的體重下降了,為什麼體脂肪依舊高得驚人?生酮飲食好處多多,...

運動別犯4大錯誤 有效運動3關鍵 關鍵
8 年前

運動別犯4大錯誤 有效運動3關鍵

近年來,台灣瘋運動的人口持續上升,運動目的不外乎追求健康的生活形態或減重,不過,多數民眾對運動存有4個錯誤觀念,導致...

產後運動消肚關鍵:腹直肌分離程度 關鍵
7 年前

產後運動消肚關鍵:腹直肌分離程度

辛苦懷胎10個月,終於「卸貨」,許多愛美的媽媽迫不及待做腹部運動,以消除「大肚肚」。不過,產後3個月內就練出六塊肌的知...

戀愛會讓皮膚變好?醫揭曉2關鍵就有效 不靠戀愛也有好膚質 關鍵
5 個月前

戀愛會讓皮膚變好?醫揭曉2關鍵就有效不靠戀愛也有好膚質

常說戀愛中的女人最美麗,網路上也看到很多文章分享,因為戀愛會讓女生分泌雌激素,皮膚自然就變好,真的嗎?皮膚科醫師指出...

抽脂手術不安全?技術才是關鍵 關鍵
8 年前

抽脂手術不安全?技術才是關鍵

   幾個月前,香港發生一名拉丁舞女教師於抽脂手術後死亡的案例,震驚香港各界。台灣這幾年來關於抽脂的負面新聞也不少,...

解決除皺拉提困擾  掌握關鍵時間 關鍵
12 年前

解決除皺拉提困擾掌握關鍵時間

  年齡約四十歲的男女性會想以肉毒桿菌來解決臉部拉提或臉部皺紋的困擾,但近年來發現施打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不乏三十歲...

「一步能跨多遠」是關鍵!健身教練:想靠跑步瘦身,跑對方法才有效 關鍵
6 年前

「一步能跨多遠」是關鍵!健身教練:想靠跑步瘦身,跑對方法才有效

馬拉松活動越來越受歡迎,每年舉辦的相關活動也越來越多元,大家瘋跑步,除了這是一種「意志力」的考驗,許多的原因也來自於...

隔夜菜能吃嗎? 保存及復熱是關鍵 關鍵
6 年前

隔夜菜能吃嗎? 保存及復熱是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網路流傳「隔夜菜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吃多了恐致癌」的相關報導,但依目前實...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健康影音

Video 七年級生的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聽的歌 .
七年級生的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聽的歌
甜點主廚Queenie(葵妮)教你5分鐘做糖葫蘆與酸梅棒棒糖
Video 甜點主廚Queenie(葵妮)教你5分鐘做糖葫蘆與酸梅棒棒糖.
【呢個香港人】長沙灣懷舊士多講故佬小學雞回憶!|新假期
Video 【呢個香港人】長沙灣懷舊士多講故佬小學雞回憶!|新假期.
Video 【中日文】邊吃日本古早味零食邊聊小時候的回憶.
【中日文】邊吃日本古早味零食邊聊小時候的回憶
【magic food】厨房小白-教你做棒棒糖
Video 【magic food】厨房小白-教你做棒棒糖.
古早味梅子棒棒糖vs 夢幻繽紛棒棒糖!兩款都敲美好難抉擇 ...
Video 古早味梅子棒棒糖vs 夢幻繽紛棒棒糖!兩款都敲美好難抉擇 ....
Video 棒棒糖蛋糕。Lollipop cake.
棒棒糖蛋糕。Lollipop cake
七、八年級生限定!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偶像!
Video 七、八年級生限定!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偶像!.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