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大規模研究...美國醫學雜誌:做對一件事,就能降低13種癌症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
以往對於癌症預防,一些措施像是戒菸、接種特定疫苗、防曬等都可以達到特定的效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也曾經提到,約有20~25%的癌症跟體重過重/肥胖,營養不良,或者是不活動 (physical inactivity) 有關係!根據美國醫學雜誌 (JAMA Intern Med. May 16, 2016) 所發表的最新文章,針對12份歐美的研究,時間介於1987~2004年之間,人數涵蓋了約144萬人,分析了運動跟26種癌症之間的相關性。平均追蹤了約11年左右,共有186,932例癌症被診斷。
結果發現,運動可以降低13種癌症的風險,分別是食道癌 (-42%),肝癌 (-27%),肺癌 (-26%),腎臟癌 (-23%),胃癌 (-22%),子宮內膜癌 (-21%),白血病 (-20%),骨髓瘤 (-17%),大腸癌 (-16%),頭頸癌 (-15%),直腸癌 (-13%),膀胱癌 (-13%) 跟乳癌 (-10%)。
photos放大顯示
但研究也提到,運動反而跟黑色素癌 (+27%)還有前列腺癌 (+5%) 的風險增高有關係。不過,黑色素癌的案例大多集中在美國地區,研究結果認為是跟紫外線強度在美國較強有關。
這篇研究的限制,在於無法完全排除飲食或抽煙等其他影響因子!同時,運動過程跟強度則是由參與者自己紀錄,這也可能會導致偏差。
結論:這篇文章仍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指出運動對於癌症預防是有幫助的!就筆者我個人的立場,我認為任何運動其實都會有幫助,但若能夠根據每個人的情況,把運動項目客製化(例如:運動處方籤)則效果應該會更好!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y 16, 2016.
2. The Promise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to Reduce Risk of Cancer Development.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y 16, 2016.
3.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本文獲「葉峻榳 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_葉峻榳 醫師
現職:奇美醫學中心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住院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新陳代謝科總醫師 台南市護理師公會外聘講師
專長:新陳代謝、內分泌、肥胖、骨質疏鬆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ehfactory/
3 天前 - 過往的流行病學研究多強調,鼻腔無法阻隔空氣中體積在10微米以下的懸浮粒子,這些又名「PM2.5」的懸浮微粒經由呼吸道系統進入人體內部後, ...
根據良醫健康網引述美國醫學雜誌報導指出,針對歐美共12份研究報告,人數涵蓋144萬人,於1987到2004年間,追蹤了11年左右,分析其運動跟26種癌症的關聯。
英國最近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肥胖和超重會增加10類常見癌症的患病風險, ... 英國倫敦衛生學院和熱帶醫學研究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
《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刊登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快走、騎單車就能降低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包含食道癌(42%)、肝癌(27%)、肺癌(26%)、腎臟 ...
根據美國醫學雜誌(JAMA Intern Med. May 16 ... 結果發現,運動可以降低13種癌症的風險,分別是食道癌(-42%),肝癌(-27%),肺癌(-26%),腎臟 ... 但研究也提到,運動反而跟黑色素癌(+27%)還有前列腺癌(+5%) 的風險增高有關係。
以往對於癌症預防,一些措施像是戒菸、接種特定疫苗、防曬等都可以達到特定的效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也曾經 ...
《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刊登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快走、騎單車就能降低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包含食道癌(42%)、肝癌(27%)、肺癌(26%)、腎臟 ...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108北醫藥理學科中央實驗室彰化主治醫師英文vs國衛院生藥所臨床教學台灣醫學發展過程醫師職稱醫學常識高醫小兒科 私密處清潔 挑選身體 沐浴黃金草子實體錠
12種最強抗癌食物清單揭曉!1天1份莓果、堅果防腸癌、胰臟癌、口腔癌"
癌症蟬連40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且罹癌的年齡逐年下降,癌症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吃對食物不但有助提升免疫力,還可以減低罹...
名醫罹「腎癌」摘掉一顆腎健保署長李伯璋豁達抗癌!腎癌一半以上都是這症狀
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現任健保署長李伯璋本身是外科名醫,也是腎臟移植權威,但去年(2020)李伯璋意外發現自己得了「腎細胞癌...
台灣研究新發現! 防癌要先控制慢性病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國際四大期刊之一《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BMJ)所發表的...
C肝可根治?3成肝癌與C肝有關測不到病毒不代表沒事這2症狀快就醫
肝癌死亡率一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第2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罹癌三部曲;目前已知3成的肝癌和C型肝炎有關,但C肝有口服藥物...
肝癌蟬聯42年癌症死亡第二名!腫瘤每3個月大1倍這3種檢查不能少
50歲林先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平時只固定在診所抽血檢查追蹤,多年來數據都正常,直到日前因血液中肝癌的腫瘤標記指數異常...
結婚才兩年女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CIN2,手術擔心「醒不來」醫師籲術後做這件事防...
由節目《大學生了沒》出道的藝人「白白」白馨儒,除了勤上節目以外也熱心公益,曾任基隆市警察局反毒大使,日前她也公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