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2-26 每日頭條
    • 2021-02-25 每日頭條
    • 2021-02-24 每日頭條
    • 2021-02-23 每日頭條
    • 2021-02-22 每日頭條
    • 2021-02-21 每日頭條
    • 2021-02-20 每日頭條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

  •   新聞
  • 投稿作者
  • 聽天

醫院醫師墜樓救護車有話要說 文章 參考資訊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

photos放大顯示

編按:新北市三峽區4日發生墜樓意外。1名年約30多歲的男子,晚間從恩主公醫院附近的社區墜樓,送醫急救後不幸身亡。有現場民眾將影片貼上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質疑「明明醫院在前面,還是必須等救護車,到底是流程重要還是人命重要?」也有部分網友質疑,地點就在醫院旁邊,為什麼醫護人員、警察不能直接處理?(新聞網址:http://goo.gl/b6S0TX)

醫院該不該派人去救?

這兩天醫院旁墜樓的新聞,又會燒一陣子。

但如果你只看到離一百公尺的醫院為什麼不去救,就會被這麼命題騙了。

當你沒錢時,距離十公尺的銀行裡有,為什麼不去拿?

專業,不是你不懂而已,要需要去做才知道為什麼人家是專業?

創傷病人適不適合移動?

第一、急救時,第一步是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很多熱心的人,為了自己的英雄主義,僥倖心態。在工作前不按照應有的流程,等出事了。就英勇地衝入現場,但往往都是成為第二位受害著。很多公安事件,像是清洗化學槽、地下管線都是。

第二、確定病人反應,沒有反應沒有呼吸,請啟動緊急醫療系統,並施予急救。

現在人手一支或多支的手機,拿起電話,撥打完119後,請去檢查病人狀態。喜歡開錄影開直播,你可以把這東西打開。但同樣的,你也會遭受更嚴格的檢驗。「為什麼不去救還在錄影?」「沒有確定病人狀態?」「檢查脈搏時間太短!」「壓胸的姿勢速度不正確!」

第三、不要貿然搬動創傷病人。

創傷,很多時候在第一時間就決定結果,剩下的只是避免傷害擴大。電影看多了,很多人喜歡公主抱的方式抱病人。也許你是想增加你的男人味,但沒有保護好頸椎,你真的會照顧她的下半生。不要說你願意,人對帥哥美女都會有這麼說,等你躺床一個月半年後,還會無怨無悔地跟比例差不多跟OHCA with survival to discharge without neurologic defict (到院前心跳停止卻能毫無神經系統缺損的情況出院)的比例差不多。

第四、再厲害的醫護人員,都不是神。

不管哪一個宗教的神,都可以指引你,甚是能用神諭傳達他的意思。我們都是人,你不說,沒人會知。就算醫院外發生恐怖攻擊,沒人通報時,醫院內仍維持原先的運作,持續地忙碌。如果有人一開始就知道八仙塵暴這麼多人,當然應變時間會更短。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

photos放大顯示

編按:新北市三峽區4日發生墜樓意外。1名年約30多歲的男子,晚間從恩主公醫院附近的社區墜樓,送醫急救後不幸身亡。有現場民眾將影片貼上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質疑「明明醫院在前面,還是必須等救護車,到底是流程重要還是人命重要?」也有部分網友質疑,地點就在醫院旁邊,為什麼醫護人員、警察不能直接處理?(新聞網址:http://goo.gl/b6S0TX)

醫院該不該派人去救?

這兩天醫院旁墜樓的新聞,又會燒一陣子。

但如果你只看到離一百公尺的醫院為什麼不去救,就會被這麼命題騙了。

當你沒錢時,距離十公尺的銀行裡有,為什麼不去拿?

專業,不是你不懂而已,要需要去做才知道為什麼人家是專業?

創傷病人適不適合移動?

第一、急救時,第一步是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很多熱心的人,為了自己的英雄主義,僥倖心態。在工作前不按照應有的流程,等出事了。就英勇地衝入現場,但往往都是成為第二位受害著。很多公安事件,像是清洗化學槽、地下管線都是。

第二、確定病人反應,沒有反應沒有呼吸,請啟動緊急醫療系統,並施予急救。

現在人手一支或多支的手機,拿起電話,撥打完119後,請去檢查病人狀態。喜歡開錄影開直播,你可以把這東西打開。但同樣的,你也會遭受更嚴格的檢驗。「為什麼不去救還在錄影?」「沒有確定病人狀態?」「檢查脈搏時間太短!」「壓胸的姿勢速度不正確!」

第三、不要貿然搬動創傷病人。

創傷,很多時候在第一時間就決定結果,剩下的只是避免傷害擴大。電影看多了,很多人喜歡公主抱的方式抱病人。也許你是想增加你的男人味,但沒有保護好頸椎,你真的會照顧她的下半生。不要說你願意,人對帥哥美女都會有這麼說,等你躺床一個月半年後,還會無怨無悔地跟比例差不多跟OHCA with survival to discharge without neurologic defict (到院前心跳停止卻能毫無神經系統缺損的情況出院)的比例差不多。

第四、再厲害的醫護人員,都不是神。

不管哪一個宗教的神,都可以指引你,甚是能用神諭傳達他的意思。我們都是人,你不說,沒人會知。就算醫院外發生恐怖攻擊,沒人通報時,醫院內仍維持原先的運作,持續地忙碌。如果有人一開始就知道八仙塵暴這麼多人,當然應變時間會更短。

#1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
編按:新北市三峽區4日發生墜樓意外。1名年約30多歲的男子,晚間從恩主公醫院附近的社區墜樓,送醫急救後不幸身亡。有現場民眾將影片貼上臉書 ...
#2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 ...
編按:新北市三峽區4日發生墜樓意外。1名年約30多歲的男子,晚間從恩主公醫院附近的社區墜樓,送醫急救後不幸身亡。有現場民眾將影片貼上臉書 ...
#3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救護車 ...
發生問題時,一般民眾能怎麼做? 第一、維護現場安全. 這位病人跳樓完又被追撞。當現場有發生意外,保護好自己,才有辦法救護病人。當你是超人 ...
#4 救護車- 搜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的蔡醫師,曾任多年專業的急診室醫師,這幾年在梧棲區經營 ... 醫院旁墜樓為什麼不能直接處理,還要等救護車?醫師有話要說.
#5 醫院旁墜樓要等9分鐘送醫急診醫師告訴你真相
... 主公醫院旁的一棟大樓16樓頂墜樓,男子倒臥車道後,等了9分鐘救護車才 ... 豐原醫院急診醫師林技政點出問題關鍵。 ... 有話要說投稿「即時論壇」 ...
#6 【動畫訴心聲】醫院旁墜樓急救員有話說
【動畫訴心聲】醫院旁墜樓急救員有話說 .... 我開始雙膝跪地開始進行CPR急救,很快的,鄰近分隊的消防緊急救護員來了, ... 有話要說投稿「即時論壇」 ...
#7 恩主公醫院旁墜樓民眾質疑:程序重於人命
一名年約30多歲男子從恩主公醫院附近的社區墜樓,掉落在便利商店的物流 ... 新北市三峽區今日晚間約8時許發生墜樓事件。 ... 警消,在救護車人員接觸患者時,有三名恩主公醫院下班的醫生護士前來詢問 ... 有話要說投稿「即時論壇」 ...
#8 高雄夢時代驚傳墜樓男子送醫急救不治
(新增:墜樓者宣告不治)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今下午傳出顧客墜樓意外,一名男子疑似從購物廣場7樓 ... 該名男子下午5時42分被消防局救護車送到阮綜合醫院急救,經醫師診斷有頭骨破裂、腦出血,四肢、 ... 有話要說投稿「即時論壇」 ...
#9 台南女子墜樓掉落商場樓頂警消吊掛搶救送醫
台南市20多歲王姓女子今天近11時,疑從南區住家4樓墜樓,掉落在前方商場 ... 台南市警六局初步調查,女子疑罹有思覺失調症,並在醫院就醫多年。 ... 疑有跳樓,趕抵現場時,女子疑從住家4樓墜樓,掉落在前方賣場樓頂之上。 ... 掛下樓,女子頭、脊椎及大腿骨折等等多處受傷,意識還算清楚,由救護車緊急救醫急救。



愛心達人犧牲奉獻 署立醫院愛心無限 醫院
12 年前

愛心達人犧牲奉獻署立醫院愛心無限

  愛心不分貧貴!衛生署頒發「愛心達人」,彰顯近年來在署立醫院,默默照顧病患的醫療人員,總計從96年到97年上半年,運用...

長者跌倒釀悲劇! 骨科醫師提防跌4招 醫師
2 年前

長者跌倒釀悲劇! 骨科醫師提防跌4招

photos放大顯示一名68歲王老先生,某日剛要從沙發起身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手也抓不到可以扶的東西,因此不慎跌倒,第一天...

手碰到橘子,竟恐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甚至氣喘!皮膚科醫師:生活中常見8種食物要小心 醫師
11 個月前

手碰到橘子,竟恐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甚至氣喘!皮膚科醫師:生活中常見8種食物要小心

photos放大顯示大家知道嗎?接觸某些食物時可能需要防護措施,才不會對皮膚造成影響,以下列出幾種可能會導致接觸性皮膚炎的...

預防近視這樣做 眼科醫師不藏私傾囊相授 醫師
3 年前

預防近視這樣做眼科醫師不藏私傾囊相授

  課業壓力沉重、手機平板不離身又缺少運動,已然成為許多學子的生活常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我國約有9成的...

做對運動才能防失智!單純健走效果差...醫師教你「數字深蹲」有效活化腦細胞 醫師
3 年前

做對運動才能防失智!單純健走效果差...醫師教你「數字深蹲」有效活化腦細胞

photos放大顯示運動療法在運動過程中刺激大腦,利用認知運動預防失智症島田裕之醫師國立長壽醫療中心生活機能賦活研究部部長...

孩童半夜咳嗽是感冒? 兒科醫師:保暖沒做好 醫師
5 年前

孩童半夜咳嗽是感冒?兒科醫師:保暖沒做好

fiogf49gjkf0d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直直降,許多孩童紛紛感冒咳嗽,看在爸媽眼裡好心疼。但有些人家中孩童沒有感...

黑色素瘤5特徵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醫師
2 年前

黑色素瘤5特徵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每個人身上普遍都存在幾顆大大小小的痣,痣的形成來自於痣細胞,屬於黑色素細胞的1種,正式名稱為黑色素細胞痣,當痣細...

普悠瑪事故》災難場景重現、做惡夢、失憶…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科醫師給的2大建議 醫師
2 年前

普悠瑪事故》災難場景重現、做惡夢、失憶…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科醫師給的2...

photos放大顯示英國小說家狄更斯有一封寫於1865年的信件,最近被找到,信裡這麼寫著:「這景象如此令人驚駭,以至於那些我協...

鼻涕有血絲、鼻腔有甜味是鼻咽癌前兆?耳鼻喉科醫師來解答 醫師
2 年前

鼻涕有血絲、鼻腔有甜味是鼻咽癌前兆?耳鼻喉科醫師來解答

現代人聞癌色變,只要出現異常出血常會讓人與癌症聯想在一起!而日前有網友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服務中,提問:「擤...

一人捐一萬 籌募三千萬 搶救台東聖母醫院 醫院
12 年前

一人捐一萬籌募三千萬搶救台東聖母醫院

  守護台灣後山台東地區民眾健康已有50年的聖母醫院,傳出了關門危機!如果在今年11月沒能籌募到3000萬元經費,醫院就得倒...

住在醫院旁 讓你更健康? 醫院
2 個月前

住在醫院旁讓你更健康?

photos放大顯示我們會聽到傳統的想法,認為住在醫院附近,才是好的養生地點,因為看病方便。這樣的看法,正確嗎?我們先來講...

脂肪肝是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肝膽腸胃科醫師私底下這樣吃,提升肝臟解毒力、預防脂肪肝 醫師
2 年前

脂肪肝是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肝膽腸胃科醫師私底下這樣吃,提升肝臟解毒力、預防...

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型態轉變,脂肪肝成為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比例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若置之不理,可能引發...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B群功效超神奇!背痛吃B1、助眠吃B12...藥師親授「B群挑選法」:該吃哪種?劑量多少?一次告訴你
B群功效超神奇!背痛吃B1、助眠吃B12...藥師親授「B群挑選法」:該吃哪種?劑量多少?一次告訴你
30歲以上就能做的免費健檢!你做了沒?政府「6種不用錢篩檢」看這篇就夠 贊助
30歲以上就能做的免費健檢!你做了沒?政府「6種不用錢篩檢」看這篇就夠 贊助
台灣人不愛被叫歐巴桑,韓國媳婦卻覺得這樣稱呼很幸福!一位韓國媳婦的體悟:歷經人生酸甜苦辣,才能從小姐「升等」為歐巴桑
台灣人不愛被叫歐巴桑,韓國媳婦卻覺得這樣稱呼很幸福!一位韓國媳婦的體悟:歷經人生酸甜苦辣,才能從小姐「升等」為歐巴桑
做「仰臥起坐」其實不能瘦肚子!物理治療師教你:想甩肚肉,這樣「後彎」才有效
做「仰臥起坐」其實不能瘦肚子!物理治療師教你:想甩肚肉,這樣「後彎」才有效
飯後消化不良或胃脹氣該怎麼辦?用『腸溶劑型活性消化酵素』就對了! 贊助
飯後消化不良或胃脹氣該怎麼辦?用『腸溶劑型活性消化酵素』就對了! 贊助
面對一級致癌物PM2.5該怎麼辦?以NAC保護呼吸道著手改善 贊助
面對一級致癌物PM2.5該怎麼辦?以NAC保護呼吸道著手改善 贊助
輕忽消化不良恐促發癌變危機,什麼是新世代文明病的最佳解方? 贊助
輕忽消化不良恐促發癌變危機,什麼是新世代文明病的最佳解方? 贊助
對抗體內自由基,向疾病、老化說掰掰就這麼容易! 贊助
對抗體內自由基,向疾病、老化說掰掰就這麼容易! 贊助
該怎麼挑選B群?掌握2大祕訣就能聰明選、安心吃 贊助
該怎麼挑選B群?掌握2大祕訣就能聰明選、安心吃 贊助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 獲選台灣十大趨勢建築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 獲選台灣十大趨勢建築

健康影音

Video 醫院旁墜樓苦等救護車9分鐘.
醫院旁墜樓苦等救護車9分鐘
程序重於人命? 醫院旁墜樓苦等救護車-民視新聞
Video 程序重於人命? 醫院旁墜樓苦等救護車-民視新聞.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