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廣播有病人,你會選擇站出來嗎?這位醫師起身的瞬間,卻被太太拉住…
photos放大顯示
當我們乘坐飛機,人在高空、艙壓改變的時候,人體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有時,乘客在機艙上突如其來的不適,就需要機組員和醫生的協助。機長會機上廣播,詢問機艙是否有醫生或護理人員,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協助。不過,在醫療糾紛頻傳的現在,醫生要起身回應機長的呼叫時,是不是又被迫多考慮一些?
「各位貴賓,現在機上有旅客身體不舒服、需要協助,若您是醫生或護理人員,請與我們的空服人員聯絡,謝謝。」
在過去的飛行經驗中,你應該有聽過類似的廣播,這是呼叫醫師(Paging Doctor)的廣播詞。 當客人都在沉睡,客艙裡也寂靜無聲時,這樣的廣播都會讓大家心驚膽跳,我們空服員都走進客艙裡,豎起耳朵,深怕錯過任何一道響起的服務鈴。
我碰過不少次Paging Doctor的案例,很幸運地,這些案例都沒有嚴重到必須即刻轉降,不舒服的客人,也都很順利地和大家一起抵達目的地:
一次在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上,遇過焦急的媽媽來廚房求救,因為她的兒子起了紅疹,全身癢到不行。事務長(經濟艙全體空服員的領導者)呼叫醫生後,一位坐在商務艙的婦人立刻走過來,拿出自己的護照和醫師執照,表明自己的醫師身分。客艙經理通報機長, 組員立刻組成小組,有組員拿出醫藥箱,我則是負責記錄每個動作的進行時間。
這位婦人是在美國開業的內科醫師,雖然不是皮膚科專科,但有醫護人員在飛機上我們已經感到無比幸運。我們打開醫藥箱後,她仔細地從箱內分門別類、滿滿的藥物中,找到了適合的藥。平時若沒有醫師的核准,我們是不能給乘客任何藥物的,但小弟弟幸運地碰見了有牌照的女醫師,在吃藥後,也慢慢地好轉。
另外,在一班從澳洲布里斯本飛回台北的班機上,我也曾眼看到自己的客人缺氧、臉色慘白,昏倒在走道上,當時身邊的客人全都嚇壞了。在呼叫醫師後,空服員大哥一個箭步,背著氧氣瓶前往協助,大家合力,才把癱軟、缺氧的客人從走道上抬到座位,我們也即刻重新安排了周邊客人的座位,讓他得以有空間,好好躺著休息。
客艙經理也廣播,請所有的客人都暫時不要起身離座,以免影響急救工作。好在吸了氧氣後,這位客人的臉色漸漸紅潤。記得當時,並沒有成功呼叫到醫護人員,一切的一切,只能倚靠機上的組員。
飛在三萬英尺高度時,碰上乘客身體不適的SOP
發生這種緊急事件時,場面其實不免混亂,空服員必須有靈敏的反應,立刻團結起來:有組員負責照顧病人,有的負責紀錄、協助,有人則負責與機長保持聯繫。
緊急事故發生時,乘客不一定都沉睡著,或許他們正在用餐,或甚至親眼目睹了乘客昏倒的畫面。這時,空服員安撫周邊客人的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唯有乘客都冷靜了,空服員才能順利地進行標準作業程序。如果嚴重到必須緊急降落在其他城市,我們更必須在三十分鐘內,做好降落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雖然大家都會避免在生病時坐上飛機,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高空中、艙壓改變的時候,人體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同樣是位酒量超好的漢子,在地面上或許可以千杯不醉,但在三萬英呎的高空中,可能一杯黃湯下肚,就會有不舒服的反應。
對於飛行中的緊急醫療救護、醫療設備,民航局對航空公司都有嚴格的要求,這幾年來,飛機上都開始備有自動體外電擊器(AED),地面的醫療機構也隨時待命著,可接受緊急的諮詢。我們常開玩笑地說,組員的血液裡都流著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但不得不說,一旦發生事情了,我們還是非常需要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這也是為什麼比起一般女孩,有護士執照的人,都比較容易考上空服員。
所幸,大部分乘客的不舒適,只要喝些溫水、多休息就能解決。許多問題也可以經由受過訓練的空服員,或是倚賴氧氣筒,就可以暫時減緩,幸運的乘客若遇到願意協助的專業人士,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熱心助人的天使非常多,我還碰過有醫生主動出面關心哭鬧不止的嬰兒呢。
在很多電影裡,如果有人在飛機嘔吐、昏倒,甚至是心臟病發作,就會很碰巧地有醫護人員出面協助,而且他們的醫術也都非常驚人,任何症狀都有辦法醫治。事實上,不是隨時都這麼巧的。
重點不是飛機上是否有醫生,而是,這些醫生,真的都會出面嗎?
photos放大顯示
當我們乘坐飛機,人在高空、艙壓改變的時候,人體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有時,乘客在機艙上突如其來的不適,就需要機組員和醫生的協助。機長會機上廣播,詢問機艙是否有醫生或護理人員,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協助。不過,在醫療糾紛頻傳的現在,醫生要起身回應機長的呼叫時,是不是又被迫多考慮一些?
「各位貴賓,現在機上有旅客身體不舒服、需要協助,若您是醫生或護理人員,請與我們的空服人員聯絡,謝謝。」
在過去的飛行經驗中,你應該有聽過類似的廣播,這是呼叫醫師(Paging Doctor)的廣播詞。 當客人都在沉睡,客艙裡也寂靜無聲時,這樣的廣播都會讓大家心驚膽跳,我們空服員都走進客艙裡,豎起耳朵,深怕錯過任何一道響起的服務鈴。
我碰過不少次Paging Doctor的案例,很幸運地,這些案例都沒有嚴重到必須即刻轉降,不舒服的客人,也都很順利地和大家一起抵達目的地:
一次在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上,遇過焦急的媽媽來廚房求救,因為她的兒子起了紅疹,全身癢到不行。事務長(經濟艙全體空服員的領導者)呼叫醫生後,一位坐在商務艙的婦人立刻走過來,拿出自己的護照和醫師執照,表明自己的醫師身分。客艙經理通報機長, 組員立刻組成小組,有組員拿出醫藥箱,我則是負責記錄每個動作的進行時間。
這位婦人是在美國開業的內科醫師,雖然不是皮膚科專科,但有醫護人員在飛機上我們已經感到無比幸運。我們打開醫藥箱後,她仔細地從箱內分門別類、滿滿的藥物中,找到了適合的藥。平時若沒有醫師的核准,我們是不能給乘客任何藥物的,但小弟弟幸運地碰見了有牌照的女醫師,在吃藥後,也慢慢地好轉。
另外,在一班從澳洲布里斯本飛回台北的班機上,我也曾眼看到自己的客人缺氧、臉色慘白,昏倒在走道上,當時身邊的客人全都嚇壞了。在呼叫醫師後,空服員大哥一個箭步,背著氧氣瓶前往協助,大家合力,才把癱軟、缺氧的客人從走道上抬到座位,我們也即刻重新安排了周邊客人的座位,讓他得以有空間,好好躺著休息。
客艙經理也廣播,請所有的客人都暫時不要起身離座,以免影響急救工作。好在吸了氧氣後,這位客人的臉色漸漸紅潤。記得當時,並沒有成功呼叫到醫護人員,一切的一切,只能倚靠機上的組員。
飛在三萬英尺高度時,碰上乘客身體不適的SOP
發生這種緊急事件時,場面其實不免混亂,空服員必須有靈敏的反應,立刻團結起來:有組員負責照顧病人,有的負責紀錄、協助,有人則負責與機長保持聯繫。
緊急事故發生時,乘客不一定都沉睡著,或許他們正在用餐,或甚至親眼目睹了乘客昏倒的畫面。這時,空服員安撫周邊客人的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唯有乘客都冷靜了,空服員才能順利地進行標準作業程序。如果嚴重到必須緊急降落在其他城市,我們更必須在三十分鐘內,做好降落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雖然大家都會避免在生病時坐上飛機,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高空中、艙壓改變的時候,人體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同樣是位酒量超好的漢子,在地面上或許可以千杯不醉,但在三萬英呎的高空中,可能一杯黃湯下肚,就會有不舒服的反應。
對於飛行中的緊急醫療救護、醫療設備,民航局對航空公司都有嚴格的要求,這幾年來,飛機上都開始備有自動體外電擊器(AED),地面的醫療機構也隨時待命著,可接受緊急的諮詢。我們常開玩笑地說,組員的血液裡都流著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但不得不說,一旦發生事情了,我們還是非常需要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這也是為什麼比起一般女孩,有護士執照的人,都比較容易考上空服員。
所幸,大部分乘客的不舒適,只要喝些溫水、多休息就能解決。許多問題也可以經由受過訓練的空服員,或是倚賴氧氣筒,就可以暫時減緩,幸運的乘客若遇到願意協助的專業人士,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熱心助人的天使非常多,我還碰過有醫生主動出面關心哭鬧不止的嬰兒呢。
在很多電影裡,如果有人在飛機嘔吐、昏倒,甚至是心臟病發作,就會很碰巧地有醫護人員出面協助,而且他們的醫術也都非常驚人,任何症狀都有辦法醫治。事實上,不是隨時都這麼巧的。
重點不是飛機上是否有醫生,而是,這些醫生,真的都會出面嗎?
標籤: 醫療糾紛, 醫生, 飛機, 空服員, 轉降, 航班, 醫師執照, 航空公司, 醫療保險. ... 中,你應該有聽過類似的廣播,這是呼叫醫師(Paging Doctor)的廣播詞。 .... 我同事說過他在飛機上曾想要去協助,但在起身的那瞬間被太太阻止了。」.
當我們乘坐飛機,人在高空、艙壓改變的時候,人體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有時,乘客在機艙上突如其來的不適,就需要機組員和醫生的協助。機長會 ...
要救人還是自保?誰逼醫生做選擇? 以我們的想像,會覺得基於醫德和獨有的專業,醫療人員必須要出面的。但反過來想,如果你是醫生,你會出面嗎 ...
良醫健康網>>飛機上廣播有病人,這位醫師起身的瞬間,卻被太太拉住…】 「各位貴賓,現在機上有旅客身體不舒服、需要協助,若您是醫生或護理人員,請與我們的空 ...
在過去的飛行經驗中,你應該有聽過類似的廣播,這是呼叫醫師的廣播詞。... ... 飛機上廣播有病人,你會選擇站出來嗎?這位醫師起身的瞬間,卻被太太拉住…
標籤: 醫療糾紛, 醫生, 飛機, 空服員, 轉降, 航班, 醫師執照, 航空公司, 醫療保險. ... 中,你應該有聽過類似的廣播,這是呼叫醫師(Paging Doctor)的廣播詞。 .... 我同事說過他在飛機上曾想要去協助,但在起身的那瞬間被太太阻止了。」.
醫師搭飛機去美國探望兒子「卻成了別人的救命恩人」,來回班機都順手救了陌生人! ... 上個月底,無錫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吳小波與妻子搭飛機去美國洛杉磯探望兒子,飛行途中,飛機上突然響起廣播,原來一名乘客身體不舒服, ... 這名病人已經昏迷,情況很危險,甚至有性命之憂,必須找就近的機場降落。 ... 瞬間增加50%電量!
聯航打人華航emall聯航賠償飛機上有醫生嗎香港航空安全排名工廠急救箱清單華航醫師卓越卡華航機上購物目錄2019一般急救箱配備項目表聯合航空事件評論 增肌減脂 關鍵安全感 焦慮 過度台北市流感疫苗接種地點
沒藥吃、看不到醫師!彰基首創24小時領抗病毒藥、天晟醫院加開戶外特別門診
疫情持續發燒,本土確診連3日破4萬人後,今天又來突破5萬人確診。有鑑於確診民眾就醫需求殷切,天晟醫院擴大採檢量能,並加...
書桌別面對窗戶!不想視力被光線殘害,眼科醫師傳授5招居家照明,燈泡選這種最舒適
photos放大顯示居家照明作得好,不只能讓家庭環境變得更明亮、讓心情更舒適,也能保護家人的眼睛健康。現代人居家生活離不開...
血脂過高怎麼辦?醫師教方法飲食重質不重量加「1招」有效打擊高血脂"
健檢時最怕紅字,尤其血脂過高,恐提高心血管疾病罹患率。醫師表示,其實血脂高不用怕,三酸甘油酯只要少吃多動就會降下來,...
90歲藝人脫線肺部感染出院返家開心報平安,醫師曝吞嚥困難、嗆食高風險
90歲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日前傳出肺部感染住院,幸好復原狀況不錯,目前已出院,脫線本人親自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當然會...
大多數人的錯誤觀念:老人家跌倒骨折,就該臥床休息不要動?醫師:這樣做是害了他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dreamstime高齡時代來臨,你或你的父母已準備好迎接了嗎?每個人都希望長壽而健康,但統計卻發現,臺灣...
你以為「黑糖、蜂蜜」比糖健康嗎?想要皮膚變好、不再失眠...外科醫師破除「戒糖...
photos放大顯示在被客戶刁難的日子,被家人朋友氣瘋的時候,你是不是想要去找塊甜滋滋的蛋糕,或喝杯青蛙黑蛋奶才能壓壓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