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6-26 每日頭條
    • 2022-06-25 每日頭條
    • 2022-06-24 每日頭條
    • 2022-06-23 每日頭條
    • 2022-06-22 每日頭條
    • 2022-06-21 每日頭條
    • 2022-06-20 每日頭條

爸媽必看!從0~20歲,眼科醫師傳授「養出不近視孩子」的完全攻略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書雪

孩子醫師傳授 文章 參考資訊

爸媽必看!從0~20歲,眼科醫師傳授「養出不近視孩子」的完全攻略

photos放大顯示

這命題很難也很複雜!我儘量長話短說…

首先要知道:你生下一個孩子,養到18歲上大學,近視率多高?

不唬你,答案是:幾乎100%!有興趣去查一下資料,在台灣的普通高中三年級生視力不良率達九成以上,你再扣掉一部份特殊班級,我相信在升學考試管道裡的學生可說100%是要近視的!更可怕的是,這些孩子有一半以上會在國小三年級以前近視,爾後每年平均成長100度,所以升學的孩子之中恐怕有50%以上會成為高於600度的高度近視。

嚇到了吧!沒關係,我簡單把攻略說清楚,照做就對了。

一、嬰幼兒期儘早得知度數,避免長時間接觸靜態近物

每個孩子天生的度數不一樣,多數在嬰幼兒期會有平均兩三百度的遠視,隨著成長遠視逐漸縮減(所謂正視化過程),但少部份孩子天生遠視較少、甚至會出現天生近視,若未能及早得知度數狀態,則很容易在日後第一次驗光才發現衍生出較高度的近視。近來已經有「嬰幼兒專用照相式驗光機」問世,然目前尚不普及,只有少數院所提供。另外要特別避免嬰幼兒提早接觸手機平板、或提早過量看書畫畫,以免眼球快速刺激成長膨大。

二、上幼稚園務必開始接受眼科檢查

通常在3歲左右可以配合接受驗度、在4歲左右可以配合比出視力。建議孩子至少要在4歲以前就接受第一次的視力度數檢查,因為幼童調節力極強,若能取得散瞳後度數尤佳。在3歲的標準矯正視力為0.6、四歲的標準矯正視力為0.8,若未達此標準則可能有弱視情形需要追蹤或治療。

三、定期追蹤檢查視力度數,確認視力發展保留遠視

如果視力度數有疑慮,建議爾後可定期每三個月回診追蹤視力及散瞳後度數的情況。對抗近視最好的籌碼,就是保留天生遠視度數,若幼童期遠視快速消除,那麼未來上了小學恐怕就很難避免近視的命運!

四、配合眼科醫師的專業,接受正確的治療

萬一你的孩子有顯著的屈光視力異常(如高度散光、遠視、近視、或合併視力發育不良),則可能需要及早配鏡、或接受遮眼、刺激訓練、藥物等治療。依據疾病種類不同,每個小朋友的治療方法可能都不一樣,需要有經驗的眼科醫師才能正確指導矯治,千萬不要道聽途說以免耽誤病程。若在上小學前遠視開始消失或短少,可考慮及早以低濃度散瞳劑做預防性的治療以保留遠視對抗近視。特別提醒,若有天生高度散光的孩子,就算視力矯正完成,還是要特別小心爾後容易併發近視的問題,讀書寫字要特別戴著散光矯正眼鏡保持用眼距離才能對抗近視。

五、避免小學低年級過度書寫學習

升上小學一年級,最大的問題就是開始一筆一畫寫國字,孩子可能在安親班花一整個下午寫作業評量,加上身高不足造成用眼距離過近,最容易發生近視快速惡化!如果可以,請務必交代孩子每半小時就要起來走動休息至少3~5分鐘,儘量保持用眼距離30公分(若身材矮小至少也要25公分不能趴著),有空的時間就要多走出戶外做運動。

升上小二之後,識字量大增,很多孩子開始大量閱讀,原本沒近視的孩子通常這時就開始近視了,事實上看書正是最容易近視的用眼活動之一,反而看電視屬於中遠距離望遠凝視並不會造成近視,這是許多家長容易誤解的謎點。總之,多看遠、少看近,多運動少坐著讀書寫字,才能幫孩子安全度過小學低年級的視力挑戰。

六、小學中高年級保持戰果勿鬆懈

一旦安然度過小學低年級的近視風暴圈,接下來的幾年可能會有一段平穩期,建議仍然保持每三個月回診確認散瞳後度數,低度遠視者繼續以低濃度散瞳劑對接近視。若已經不幸近視者,則需要持續做好光學矯正(戴眼鏡或角膜塑型)並合併藥物治療以及習慣調控以免度數增加。

七、中學階段首重規律作習

上了國中,雖然課業加重,但身高快速增加,只要打直腰桿、頭位端正就可以保持足夠的用眼距離(35~40公分),請孩子要養成規律運動、睡眠充足勿熬夜、營養均衡,嚴禁連續長時間疲勞用眼,就有機會安然度過國高中六年繁重的課業學習生涯。

八、大學階段最後衝刺迎接勝利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近視成長己接近尾聲。不過也別在最後關頭鬆懈,因為有些科系的課業仍然不輕鬆,許多人到了大一、大二拚書卷獎又不小心拚出了近視。只要維持健康正確的用眼習慣,上大學之後應該可以停點散瞳劑,接受定期的追蹤檢查,確認視力度數維持良好即可!

就算你的孩子最終還是得到近視,但只要照著上面的方法在成長過程中儘量幫他減少近距眼用所累積出來的傷害,我想至少也不太有機會得到高度近視(high myopia 又名 pathological myopia, 病理性近視)。

以上視力健康攻略,由眼科醫師依專業觀點及臨床經驗提出,已幫助過許多孩子成功對抗近視,供您參考!

本文獲陳祐瑲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_陳祐瑲醫師

前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前新竹國泰醫院主治醫師現任新竹麗明眼科診所主治醫師http://eyebb.blogspot.tw/

#1 孩子長不高? 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生活新聞| 生活
陳敏恭指出,常聽家長擔憂詢問「如何讓孩子長高?」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先天基因的影響,還要靠後天的努力,後天的長高三要素,第一 ...
#2 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恐引發爭端?醫師傳授觀點| 家庭兩性
不要以為要留下多少遺產給孩子是有錢人的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只要年輕時不吃喝嫖賭,努力工作,多多少少都會存下一些資產,若不先 ...
#3 孩子長不高? 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暑假快到了,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說,國中小學生要長高,可靠後天的努力,但很多學生要應付作業、考試,難以落實,建議家長可以趁 ...
#4 孩子長不高?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陳敏恭指出,常聽家長擔憂詢問「如何讓孩子長高?」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先天基因的影響,還要靠後天的努力,後天的長高三要素,第一 ...
#5 孩子長不高? 醫師傳授3招增高術
醫師陳敏恭(右)建議父母,可利用暑假,讓孩子落實睡得早、睡得好、睡得久,以及大量運動,均衡飲食等長高三要素。(記者趙容萱/攝影) ...
#6 孩子長不高? 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醫師陳敏恭(右)建議父母,可利用暑假,讓孩子落實睡得早、睡得好、睡得久, ... 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先天基因的影響,還要靠後天的 ...
#7 擔心孩子長不高?中醫師傳授長高三祕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現代社會少子化,每個小朋友都是家中的寶,家長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拔得頭籌,贏在 ...
#8 孩子長不高? 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醫師傳授暑假增高術. 聯合新聞網 2018/06/23 06:00(22分鐘前). 醫師陳敏恭(右)建議父母,可利用暑假,讓孩子落實睡得早、睡得好、睡得久,以及大量運動,均衡飲食 ...


冥想 瑜伽 時間本土確診 中重症 癌症中重症 死亡案例 慢性病

兒女包攬家務,卻被長輩問「希望我趕快死對吧?」醫師教你:如何不讓體諒變反效果 醫師
4 年前

兒女包攬家務,卻被長輩問「希望我趕快死對吧?」醫師教你:如何不讓體諒變反效果

photos放大顯示D太太和公婆一起住。婆婆上了年紀,經常這裡痛那裡痛,上醫院是家常便飯。不過她還是一肩挑起打掃煮飯等家事...

男性快學自摸可防癌!醫師教「蛋蛋自摸法」發現變大變硬是警訊  醫師
7 個月前

男性快學自摸可防癌!醫師教「蛋蛋自摸法」發現變大變硬是警訊 

千萬不能輕忽睪丸腫塊的嚴重性!一名35歲李先生今年初察覺「下面一大包」,不會疼痛,但走路姿勢怪異,「猶如螃蟹走路」,原...

護眼不傷眼 幫孩子選擇好檯燈 孩子
12 年前

護眼不傷眼 幫孩子選擇好檯燈

  小孩子長時間唸書,需要好的光源,否則可能使眼睛受害,面對市面上檯燈琳瑯滿目,家長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眼科醫師提醒...

眼睛乾澀有分2種:聽過「乾眼症」,但聽過「乾燥症」?女生患病比例是男生9倍,醫師告訴你:乾燥症是什麼 醫師
1 週前

眼睛乾澀有分2種:聽過「乾眼症」,但聽過「乾燥症」?女生患病比例是男生9倍,醫...

photos放大顯示67歲的陳小姐,近半年來自覺眼睛乾澀,吹風後尤其覺得眼睛不適,沒有淚液分泌,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此外...

睡前洗澡,反而會害你睡不著!醫師建議:這「3個時間」最好別洗澡 醫師
4 年前

睡前洗澡,反而會害你睡不著!醫師建議:這「3個時間」最好別洗澡

photos放大顯示很多人喜歡在睡前洗個熱水澡,舒服乾淨的上床睡覺,但在不對的時間洗澡可能反而干擾睡眠,據《生命時報》訪問...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醫師
4 年前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

photos放大顯示這篇故事我一直掙扎要不要發表,最後決定把我想要表達的重點寫在最後,以免大家又畫錯重點。攝護腺肥大是男人...

女性在30幾歲最容易得!免疫學醫師點名:8種容易導致「蕁麻疹」的食物過敏原 醫師
3 年前

女性在30幾歲最容易得!免疫學醫師點名:8種容易導致「蕁麻疹」的食物過敏原

photos放大顯示改善蕁麻疹,「減壓計畫」能找回健康蕁麻疹(醫學術語為Urticaria)是指皮膚出現發紅、發癢、腫脹、隆起的凸...

睡少又夜尿,老了代謝症候群找上你!台大醫師教你做一件事,預防老後疾病 醫師
3 年前

睡少又夜尿,老了代謝症候群找上你!台大醫師教你做一件事,預防老後疾病

photos放大顯示諮詢/蘇大成(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採訪整理/葉語容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控制體重、做好飲食管理外,睡...

她不菸不酒,脖子疼痛竟是肺腺癌第4期!胸腔科醫師提醒:脖子上出現「這東西」,可能是惡性腫塊 醫師
3 年前

她不菸不酒,脖子疼痛竟是肺腺癌第4期!胸腔科醫師提醒:脖子上出現「這東西」,...

photos放大顯示一名45歲婦人日前因感到脖子卡卡、腫痛,起初就診以為是「落枕」,醫師先以止痛放鬆劑治療,但過了3、4天,頸...

足部一老化,筋膜炎、關節炎、骨刺跟著來!復健科醫師:睡前花10分鐘做「這件事」延緩老化 醫師
3 年前

足部一老化,筋膜炎、關節炎、骨刺跟著來!復健科醫師:睡前花10分鐘做「這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人老先老腳?」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調查,全台65歲以上的老人,超過8成有足部問題,醫界指出,隨著...

讓你一直瘦不了的10個壞習慣 營養師傳授一定會瘦的生理週期減肥菜單 傳授
7 個月前

讓你一直瘦不了的10個壞習慣營養師傳授一定會瘦的生理週期減肥菜單

有人說減肥是一生要挑戰的工作,營養師蕭瑋霖表示,想做好體重控制,可以從生活習慣來做調整,可是很多人生活中有些壞習慣,...

腰痛「躺平也沒用」!骨科醫師傳解痠痛祕招 枕頭毛巾就可以  醫師
6 個月前

腰痛「躺平也沒用」!骨科醫師傳解痠痛祕招枕頭毛巾就可以 

姿勢不良與久坐的生活型態,造成腰部疼痛、肩頸痠痛的情況很常見。骨科醫師花世源指出,躺平是無法緩解腰痛,可利用有高度的...

通乳 修復神經 微量元素小孩 橘子 逆流疫情 三劑 大關謝思民 抗病毒藥物 醫籲豐原bnt診所中重症 慢性病新冠 確診 肺炎 武漢肺炎 疫情 指揮中心 死亡 重症 新增病例 MIS-c 死亡病例 疫苗 新冠死新冠 陽性 陳淑蓉老人味 新陳代謝 皮膚冥想 瑜伽 時間維尚泌尿科診所prep中重症 死亡案例 慢性病本土確診 中重症 癌症馬鈴薯 瘦身 陷阱抗病毒 科學中藥 公費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本土確診降到4萬例以下 今年累計突破5400例死亡個案
本土確診降到4萬例以下 今年累計突破5400例死亡個案
本土確診降到4萬例以下 今年累計突破5400例死亡個案
本土確診降到4萬例以下 今年累計突破5400例死亡個案
本土確診破350萬大關 今日死亡151人93%有癌症等重大慢性病、64%未打3劑疫苗
本土確診破350萬大關 今日死亡151人93%有癌症等重大慢性病、64%未打3劑疫苗
本土確診破350萬大關 今日死亡151人93%有癌症等重大慢性病、64%未打3劑疫苗
本土確診破350萬大關 今日死亡151人93%有癌症等重大慢性病、64%未打3劑疫苗
【控制近視】角膜塑型的迷思大破解
【控制近視】角膜塑型的迷思大破解
染疫後好不了!長新冠症狀遍及全身 醫師、營養師教戰「這樣吃」遠離後遺症
染疫後好不了!長新冠症狀遍及全身 醫師、營養師教戰「這樣吃」遠離後遺症
「狗狗」可以用人類沐浴乳、洗髮精嗎?錯!洗毛精該怎麼挑?專家:挑選洗毛精,3件事飼主一定要知道
「狗狗」可以用人類沐浴乳、洗髮精嗎?錯!洗毛精該怎麼挑?專家:挑選洗毛精,3件事飼主一定要知道
7月星座運勢》金牛獲老闆信任、雙子小心踩地雷!12星座工作、財運、戀愛運一次看
7月星座運勢》金牛獲老闆信任、雙子小心踩地雷!12星座工作、財運、戀愛運一次看
你心中也有一個「傷過你」的人嗎?丁菱娟這樣跟中風媽媽和解,教中年人的一堂人生功課
你心中也有一個「傷過你」的人嗎?丁菱娟這樣跟中風媽媽和解,教中年人的一堂人生功課
失智長輩吵著「我要回家」,怎麼辦?資深護理師教你掌握:「三不三意」法則,化解衝突
失智長輩吵著「我要回家」,怎麼辦?資深護理師教你掌握:「三不三意」法則,化解衝突

健康影音

Video 包容孩子好動習性專家傳授教養4小秘方?! 媽媽好神20180122 part4 ....
包容孩子好動習性專家傳授教養4小秘方?! 媽媽好神20180122 part4 ...
孩子總有奇怪收集癖?專家傳授「斷捨離」技巧!媽媽好神20180926 ...
Video 孩子總有奇怪收集癖?專家傳授「斷捨離」技巧!媽媽好神20180926 ....
筆記!小孩流鼻血怎麼辦? 專業醫生傳授4種小撇步
Video 筆記!小孩流鼻血怎麼辦? 專業醫生傳授4種小撇步.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