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21 每日頭條
    • 2021-01-20 每日頭條
    • 2021-01-19 每日頭條
    • 2021-01-18 每日頭條
    • 2021-01-17 每日頭條
    • 2021-01-16 每日頭條
    • 2021-01-15 每日頭條

腳麻、腳針刺痛 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菱

糖尿病針刺神經痛腳麻 文章 參考資訊

腳麻、腳針刺痛 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photos放大顯示

2017/11/07編按:2017年世界糖尿病日前夕,糖尿病衛教學會偕同衛教大使蔡振南分享周遭親友的經歷,「我姊夫因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忽略積極治療,拖到腳都鋸掉了,若當時及早預防、積極治療,或許結果就不同了!」 

蔡振南回憶,姊夫最後足部潰瘍、壞死,在加護病房整整住了4個月,當時家族親戚為了照顧病人也在病房的板凳上睡了4個月。南哥說,生病被親人照顧是人之常情,但若去除感性的部分來想,也拖累了所愛的人。因此,他疾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視每年手足部位的周邊神經病變檢查,有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疼痛及觸電般疼痛等感覺時,則一定要跟主治醫師訴說,「把自己照顧好,這是對愛的人負責任的表現!面對疼痛與疾病要正面積極面對,才不讓家庭與愛的人一起受苦!」 

蔡振南表示,年紀大了之後,每年都固定做健康檢查。尤其拍完《花甲男孩轉大人》這部戲後,他更加篤定人生要活得有尊嚴,就得把自己照顧好,一講到這,蔡振南突然大談健康觀念,原來他不喝含糖飲料,會定期游泳、打高爾夫散步,原來南哥平時相當注重自身健康,就只為讓愛自己的人過得更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控制不佳、罹病時間延長,常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有些是「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造成,提早確認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截肢厄運。

糖尿病患者泡澡 多注意水溫 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李俊泰指出,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而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時,以為是局部血液循環不好造成,跑去泡溫泉、泡熱水,希望促進腳部血液循環,不但沒效,反而因無法察覺水溫過高而燙傷。建議患者在泡澡、泡溫泉時,一定要多注意水溫,家人最好事先測一下水溫,以免發生危險。

神經病變vs.血管病變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感染、受傷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糖尿病患截肢,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與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很容易遭混淆,兩者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患者走路時,疼痛症狀會改善,但糖尿病周邊血管炎正好相反,走路時,疼痛會加劇。

DPNP 讓患者痛不欲生 杜思德醫師分析,隨著罹病時間拉長,出現糖尿病周邊神經炎機率也會增加,約25%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尿病周邊神經炎,疼痛多發生於下肢、腳部,疼痛可能是持續性,也可能是陣發性,多在夜晚發生,天氣太冷、太熱時,症狀往往更嚴重。因為感覺神經異常,嚴重時,患者甚至喪失知覺、肌肉無力、萎縮。患者常出現疼痛、燒灼感、針刺感、麻木感,有的患者甚至痛不欲生。

對症下藥效果佳 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尿病周邊神經炎患者剛開始使用一般成藥止痛藥時,可能會產生一點效果,但隨著用藥時間增長,藥物就會逐漸失去效果,且可能對肝、腎功能造成不良影響,目前已有專門針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炎的藥物可供使用,這類藥物效果較佳。

醫師治療糖尿病周邊神經炎時,以緩解疼痛為主要目標,目前包括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等,皆可用於緩解周邊神經病變疼痛症狀。李俊泰醫師表示,除了藥物治療,由於病友容易有足部觸覺、知覺喪失,因此必須注重足部保護,避免受傷潰爛導致截肢。建議病友可穿襪子保暖、穿鞋前先檢查鞋中有否異物等方式預防受傷,另外透過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也可以減輕神經疼痛。

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提出「罹病久、未達標、異常疼痛」等三項指標,協助患者自我檢視是否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炎高危險群。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健康醫療網》

#1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 健康醫療網
#2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控制不佳、罹病時間延長,常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有些是「糖尿病 ...
#3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李俊泰指出,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而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時,以為是局部血液循環不好造成,跑去泡溫泉、 ...
#4 腳趾麻刺痛小心血糖不穩警訊
糖尿病患若常腳麻或喊痛,要注意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警訊,醫師指出糖尿病周邊神經痛最常從下肢對稱發生,患者出現電擊感、麻木感、針刺感, ...
#5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糖尿病患者泡澡多注意水溫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李俊泰指出,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而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時,以為是局部血液 ...
#6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旅遊頻道 三立新聞網SETN ...
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控制不佳、罹病時間延長,常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有些是「糖尿病 ...
#7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LIFE生活網
糖尿病患者泡澡多注意水溫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李俊泰指出,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而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時,以為是局部血液 ...
#8 手腳像蟲爬、針刺痛…小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上身!
患有糖尿病,如果出現手指、手掌、腳趾、腳掌麻木感、有蟲爬感,針刺般疼痛如被「電到」,導致夜不成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產生憂鬱、暴瘦, ...
#9 腳麻、腳針刺痛竟是糖尿病神經痛上身!
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控制不佳、罹病時間延長,常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有些是「糖尿病 ...
#10 周邊神經病變
陳太太有多年的糖尿病,大約半年前開始,腳趾開始發麻,漸漸地向腳. 踝、小腿 .... 表現;因此肢體末端的麻痛、針刺、觸電的感覺,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的早期. 症狀。


不明原因腳痛腳小拇指腫痛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腳底麻看哪科神經痛糖尿病腳底麻麻手掌腳掌刺痛糖尿病足護理腳背刺痛糖尿病刺痛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 糖尿病
2 年前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

photos放大顯示一名B肝帶原的40歲男性,長期疏於追蹤檢查,某日腹痛頻繁、發現腹部長出不明硬塊才就醫,檢查發現肚內有10公...

夜唱太嗨低血糖 糖友昏迷險送命 糖尿病
3 年前

夜唱太嗨低血糖糖友昏迷險送命

  據統計,近5成糖尿病患常有低血糖問題,農曆春節過後,糖尿病低血糖發生率更較平日高出1成,一名30歲男性糖友在春節期間...

腳麻無力 這病恐讓上班族小便失禁 腳麻
4 年前

腳麻無力 這病恐讓上班族小便失禁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跛行,上述症狀看似為好幾個發散的...

糖尿病患擔心併發症 男病友怕小弟弟抬不起頭 糖尿病
2 年前

糖尿病患擔心併發症男病友怕小弟弟抬不起頭

  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數現已突破227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許多病友常因為鹽分、油脂攝取過多影響病情穩定。...

糖尿病初期不明顯 3症狀應注意 糖尿病
7 年前

糖尿病初期不明顯 3症狀應注意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要注意,沒控制可能會要命!日前一婦人因突然虛弱無力,經確...

糖尿病惹的禍!年輕老師罹牙周病全口重建 糖尿病
10 年前

糖尿病惹的禍!年輕老師罹牙周病全口重建

   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顯示,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如果患有糖尿病再加上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很容易就會...

勾芡也算醣類 糖尿病患少吃羹湯菜餚 糖尿病
6 年前

勾芡也算醣類 糖尿病患少吃羹湯菜餚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以往年菜給人的印象總是大魚大肉的滿漢全席,象徵著團圓吉祥。但是要如何...

腹部肥胖恐釀心臟病、糖尿病!吃橄欖油6招找回「腰瘦」人生 糖尿病
2 年前

腹部肥胖恐釀心臟病、糖尿病!吃橄欖油6招找回「腰瘦」人生

腹部發福不是福,「中廣」一族要當心!圓滾滾的大肚腩,可能同時代表內臟脂肪過高,恐影響身體代謝;美國網路媒體更指出,腰...

研究:女性愛煮菜 易罹心臟病、糖尿病 糖尿病
6 年前

研究:女性愛煮菜 易罹心臟病、糖尿病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打開大門,飯菜香隨即撲鼻,這是許多人對於「家」的想像。下班、放學,...

如火狂燒快斬皮蛇!周宗翰:這1招滅痛止癢,避免神經痛後遺症 神經痛
2 年前

如火狂燒快斬皮蛇!周宗翰:這1招滅痛止癢,避免神經痛後遺症

女人生產疼痛指數已經夠驚人,但是,你知道嗎?帶狀皰疹帶來的疼痛指數卻比生產痛還高10!尤其,少數患者在疹子結痂後,還可...

傷口久未癒合釀蜂窩性組織炎 當心糖尿病警訊 糖尿病
4 年前

傷口久未癒合釀蜂窩性組織炎當心糖尿病警訊

  一位51歲楊先生因右腳傷口已潰瘍一個多月,卻毫無好轉跡象,前往就醫發現右腳傷口合併紅腫熱痛,初步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

餐後低血糖心悸  恐為糖尿病前期症狀 糖尿病
6 年前

餐後低血糖心悸恐為糖尿病前期症狀

   45歲的張先生日前陪同家人就醫,醫師提醒使用控制血糖藥物時,要注意是否出現手抖、心悸、肚子餓、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我只能開轉診單、開藥膏,就連小小闌尾炎手術也不能做」醫師下鄉10年的第一手告白:你無法想像的偏鄉醫療困境
「我只能開轉診單、開藥膏,就連小小闌尾炎手術也不能做」醫師下鄉10年的第一手告白:你無法想像的偏鄉醫療困境
瘦身必知》早餐吃麥片配牛奶,其實熱量根本爆表!1塊巧克力=1個便當,鮭魚=700大卡...你不知道的「20種健康食物」真實熱量
瘦身必知》早餐吃麥片配牛奶,其實熱量根本爆表!1塊巧克力=1個便當,鮭魚=700大卡...你不知道的「20種健康食物」真實熱量
燃燒皮下脂肪,躺著、通勤都能做!皮拉提斯教練:早上抬腳+踮腳尖 贊助
燃燒皮下脂肪,躺著、通勤都能做!皮拉提斯教練:早上抬腳+踮腳尖 贊助
掉髮、長斑、臉暗沉...小心從同學變「學姊」!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公開:熟齡保養4大秘訣
掉髮、長斑、臉暗沉...小心從同學變「學姊」!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公開:熟齡保養4大秘訣
一遇到兜售就掏錢買單、低價賣祖產...失智長輩變肥羊,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這4招」守住財產
一遇到兜售就掏錢買單、低價賣祖產...失智長輩變肥羊,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這4招」守住財產
你的胸痛可能是「坐出來的」...肺動脈栓塞年輕化!員榮總院長張克士:滑手機、打麻將都是高危險群 贊助
你的胸痛可能是「坐出來的」...肺動脈栓塞年輕化!員榮總院長張克士:滑手機、打麻將都是高危險群 贊助
被嘔吐物噴滿身,還感染全家...柚子醫師揭篩檢心酸:冒生命危險,卻被怪獸家長罵「害我小孩流鼻血」
被嘔吐物噴滿身,還感染全家...柚子醫師揭篩檢心酸:冒生命危險,卻被怪獸家長罵「害我小孩流鼻血」
還在搶買暖暖包?吹風機一支就搞定!女中醫教你「5穴位保暖術」,保證全身暖烘烘
還在搶買暖暖包?吹風機一支就搞定!女中醫教你「5穴位保暖術」,保證全身暖烘烘
「我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60歲的林青霞,悟出人生圓滿秘訣:不管幾歲,都把自己當作「新生兒」
「我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60歲的林青霞,悟出人生圓滿秘訣:不管幾歲,都把自己當作「新生兒」
「後彎」就能甩掉內臟脂肪!印度瑜珈冠軍:每天3分鐘瘦小腹,還能解背痛、疲勞,便秘也消失了
「後彎」就能甩掉內臟脂肪!印度瑜珈冠軍:每天3分鐘瘦小腹,還能解背痛、疲勞,便秘也消失了

健康影音

Video 注意了,如果你患了糖尿病,腳上會出現3個「警報」.
注意了,如果你患了糖尿病,腳上會出現3個「警報」
趕快看看你的腳「硬繭」長在這裡要當心!健康2.0
Video 趕快看看你的腳「硬繭」長在這裡要當心!健康2.0.
20171108 手腳異樣疼痛小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Video 20171108 手腳異樣疼痛小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Video 腳踭痛落地刺痛腳痛行路痛筋膜炎.
腳踭痛落地刺痛腳痛行路痛筋膜炎
糖尿病人腳很重要!「居家足部檢測」觀察下肢血管防病變健康2.0
Video 糖尿病人腳很重要!「居家足部檢測」觀察下肢血管防病變健康2.0.
腳痛.腳麻.腳抽筋,小心身體在求救!養生先養腳「3分鐘保健按摩」健康 ...
Video 腳痛.腳麻.腳抽筋,小心身體在求救!養生先養腳「3分鐘保健按摩」健康 ....
Video 手腳麻.刺痛要小心恐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民視新聞.
手腳麻.刺痛要小心恐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民視新聞
腳的大拇指好痛代表有危機?按一按腳底穴道就知道的3個危險訊息大 ...
Video 腳的大拇指好痛代表有危機?按一按腳底穴道就知道的3個危險訊息大 ....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