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死的癌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中年婦女的噩夢!關節腫脹、晨僵,骨骼破壞歪斜,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許多人常碰到的問題,雖然致病原因不明,但是許多患者只要病症一發作起來,關節紅腫,無法自由活動,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外,學習各種生活中的小撇步也是預防關節過度使用、惡化的另一項選擇!
手指變形 筷子拿不好、毛巾擰不乾
類風溼性關節炎(RA),也有人稱它為「不會死的癌症」,身為病友之一的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表示,剛發病時,指關節會腫得像小饅頭,紅腫、熱痛,指骨關節像是瘀青一樣,筷子拿不好、毛巾擰不乾,直到後來手指關節開始呈現對稱性發炎,後來下肢、膝關節也開始發生腫痛症狀,才讓她驚覺「不治之症」已找上門。
ESR指數異常 小心RA找上門
她表示,當健檢報告顯示ESR指數異常,就要小心類風溼性關節炎(RA)的發生,ESR指數又稱為紅血球沉降率,數字越低越好,是一種間接測量發炎蛋白質的方法,代表身體的發炎機制,醫師可藉由觀察ESR指數了解病人、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及時給予治療,對免疫風濕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疑似RA 醫師可為病人申請檢驗補助
從前因資訊不發達,許多病友常因不了解病症拖延治療,現代醫院分科方便了解,只要懷疑是RA病友,都可以利用AntiCCP檢驗,AntiCCP是一種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抗體,若AntiCCP呈現陽性,很可能表示已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張玲瑗理事長表示,多虧AntiCCP血清檢驗,病友可以馬上得知結果,不致讓病友走太多冤枉路。
食衣住行 防止病痛如影隨行
多數病友為中年婦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從發病起,等於要與病痛生活一輩子,又因中年婦女要整頓家事,處理生活重擔,理事長提醒,從生活方面小心預防,才不致讓病痛如影隨形:
‧ 食/
盡量多吃蔬菜、減少濃湯、補湯類攝取,減少任何導致身體發炎的機會。
‧ 衣/
不要穿有扣子的衣服,以寬鬆方便、拉鍊式的衣物為主,早晨起床、晚上睡前可以戴手套、穿襪子保暖關節。
‧ 住/
家中水龍頭若是轉式水龍頭,可以改裝為撥桿式或電子感應式。
‧ 行/
出門帶拐杖,有電梯就不要走路,保護關節安全,行動慢一點預防跌倒。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其他和癌症相關的風濕病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以及原發性修格蘭氏症候群(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原發性乾燥症),這些族群得到血液系統的 ...
關節炎和硬化症(硬皮症)的病人,他們的癌症也有相當程度的增加。 ... 第二個比較小的研究是在加拿大995 年的報告。724 個SLE 的病人,一千多個類風濕性關. 節炎 ...
快50歲的黃女士,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快10年了,症狀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換了好幾間醫院、醫師的她,轉診到亞東醫院時已有關節變形情況, ...
(撰文/徐平) (諮詢/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台灣有400萬人受它所苦!關節腫脹、晨僵,骨骼破壞歪斜,類風濕 ...
立志中學 徵 才中國信託api輔大職能治療在職專班
營養師教立冬「科學補冬」!含「這營養」食物要多吃乾香菇、鮭魚、鯖魚、起司都在列"
今天(11/7)是立冬,很多中醫師和養生專家會教大家要吃中藥食補來「補冬」,婆婆媽媽們也會為家人準備常見的麻油雞等國人愛...
抗癌、逆轉高血糖必喝綠拿鐵!營養師曝綠拿鐵黃金比例千萬別再養大你的癌細胞"
逆轉高血糖、對抗癌症並非遙不可及!營養師陳冠蓉分享,許多民眾都喜歡喝綠拿鐵養生,但喝到錯誤的綠拿鐵,很容易讓高血脂、...
台大癌症友善病房把整個森林都搬進去!有草原、步道、毛毛蟲讓癌友身心都療癒了
台大癌症友善病房化身「希望能量森林」!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台大醫院合作,攜手打造全台規模最大的癌症友善病房,一反病房冰冷...
Omicron死亡數已超過Delta兒童染疫佔20%
國內COVID-19疫情連續6天維持6萬多例,何時達到疫情高峰猶未知,雖然Omicron病毒被認為較少引發重症,不過一項澳洲研究卻顯...
剩菜剩飯反覆加熱吃會致癌?營養師曝「10大傷肝壞習慣」睡太少也上榜
根據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它的主要成因與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
35歲後要小心!「黃體素」過低增加癌症風險,哈佛醫師:攝取一種營養改善
photos放大顯示黃體素過低:妳有這方面的問題嗎?妳在月經週期第21或22天的血清黃體素應該要在10~25ng/mL之間,唾液黃體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