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名醫」爸爸到學校「丟臉」的孩子...心理諮商師:如果可以愛,誰會選擇恨?
photos放大顯示
圖片來源:Dreamstime那一年,我遇到這個孩子。因為頻繁與師長衝突,所以被轉介到輔導室來。
孩子的父親是某醫學中心的「名醫」,並且很受院長器重,大大重用;母親則是中學老師,剛退休不久。
「父老子幼」的狀況,很容易被簡化問題為「因為老來得子,所以過度寵溺」。
但這個家庭長得不太一樣。
「培養獨立」的善意,造成意外的疏離
有別於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這對父母雖然老來得子,卻對孩子要求極為嚴格。父母感受到自己年紀日漸老邁,一直有個焦慮:「我們可能來不及確定孩子可以成家立業,照顧好自己,就得離開他身邊。所以要提早訓練他獨立自主的能力,不容依賴,而且最好夠優秀、夠突出!」以為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也的確不負父母期望,自小品學兼優,直到上了高中,一切開始變得不同。
讀明星高中的孩子,向來容易遭遇「成績優異的光環,從此不再」的失落。四十個來自各國中前三名的孩子,只會有三個得以繼續維持這樣的光環,其餘的三十幾個孩子,就像墜落凡間的天使般,開始感受現實世界的殘酷,一不小心還會摔得血肉模糊。
就像這個孩子一樣。
雖然孩子心裡很渴望與父親靠近,父親也本該是孩子的偶像,但在年幼時,父親卻常常不在家。只要一在家,「嚴厲父親」的角色鮮明,看到孩子有哪裡做不好、成績退步,除了懲罰孩子之外,也會不斷數落媽媽「沒教好」。尤其是孩子上了高中,成績光環不再之後。
「老師,不能怪他啦!我們父子倆根本沒有『感情基礎』,他可能連我今年念哪一班都不知道,哪會知道可以關心我什麼事。」孩子的語氣裡盡是嘲諷與戲謔。
說來諷刺:父親一直在我面前強調「我很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然而據孩子所說,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是「自己沒盡到責任,卻一直怪別人」的身教。於是,從高中開始,跟著爸爸一起加入「指責媽媽的行列」,並習慣把責任往外推,認為都是別人的不對。
說到爸爸,他總不以為然,忍不住用鼻孔哼氣。上高中後,更「進化」到出現各種重大違規,即使知道放學回去後,會被修理得很慘,但是只要一想到可以讓貴為「名醫」的爸爸來到學校「丟臉」,他就覺得很值得。
孩子的心理決定
這些年來,他默默在心裡做了決定:我過得並不好,而且我要想辦法讓你們知道,讓你們也不好過。
他常常用具有「破壞性」的方法,透過在校園裡大小過錯不斷,進出教官室與學務處像在走自家廚房一樣,讓父母疲於奔命,一天到晚接學校電話。
有一次,爸爸被學校約談後,孩子主動來找我,一派輕鬆。
「你開心嗎?現在。」我很嚴肅地問,因為我真的笑不太出來。
「開心啊!」他看似一副得意狀,但我看得出來,那種得意其實很空虛。
「為了這個『開心』,你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高?」我看著他,複雜的情緒裡,有著心疼;當然,更多的是「生氣」。
也許是感受到我的凝重,他收起了吊兒郎當的態度,靜默不語。
如果可以愛,誰會選擇恨?
「我知道你很氣他,所以想盡辦法讓他丟臉、難堪。是!你是達到目的了!然後呢?」我絲毫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你以為你贏了?難道你不知道在『報復的遊戲』裡,沒有人是贏家?」
「唉……要不然,我還能怎麼樣?」他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般,少了過度膨脹的氣燄,取而代之的,是止不住的嘆息。
看著頹坐諮商椅上的他,我不禁想著:「家,一旦變成戰場,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每個人都是輸家。」這道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不懂?
不惜與父母「玉石俱焚」的孩子,看似帶有巨大的「恨」,但身為成人的我們,卻也常忘記:如果可以選擇溫暖而支持的「愛」,誰會願意選擇承受痛苦難熬的「恨」?
或許,他們都曾經努力索求愛,只是不曾被好好疼惜與對待,因此錯以為自己沒得選擇罷了!
心理師暖心分析
在這個家庭裡,全家人都感到很受傷。
對父母來說,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是一種出於深刻的愛與祝福,希冀孩子能帶著這份祝福以及能力,即使有一天不再有父母的羽翼保護,也能好好地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然而,負責扮演黑臉,嚴厲要求孩子的父親,由於與孩子的關係裡愛的存款不足,因此孩子感受到的不全然都是愛,有更多的是「干預」、「限制」,並且把父母的愛理解為「父母是擔心我表現不好,讓他們丟臉」。
這些曲解,總令父母感到傷心與委屈!直到有一天,當孩子遠了、走了、不再回頭,才驚覺:不管你是醫師、律師、教授,頭銜多大,孩子要的,就是一個單純而真實的「父親/母親」。
對孩子而言,父母可以給孩子、最難以被替代的,是「關係」,也是所有影響與改變的起點;無論父母在專業領域裡多權威、多有能耐、多能呼風喚雨,唯有「關係」還在,才有機會影響孩子。但父母卻常過度在意其他功能性的角色,反倒失去了與孩子的關係,著實令人感到遺憾。
但事實上:離開,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若非必要,我們都不會輕易選擇離開我們所愛的父母家人,我們所依戀的家。在選擇轉身離開之前,總希望「是不是還能做些什麼?」「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
療心練習與叮嚀
‧給「曾經是孩子的你」的療心練習:
親愛的孩子,辛苦了。選擇用這麼激烈的方式來表達你的不滿,你自己肯定也不好受,但因為年幼,資源、權力受限,沒有太多的選擇,更無力和解。
事實上,和解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包含與自己、與家人和解,皆然;但是有一天,你會感覺到自己開始具有力量,不再是「沒得選擇,僅能如此」。
邀請你一起來洞察自己行為表徵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並進一步思考「現在的我,可以有什麼不同的選擇?」
‧給父母的療心叮嚀: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偏偏這時候,他們彷彿有一種「惹毛父母/師長」的天賦: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活像刺蝟一樣,針針挑動我們的神經,動不動就劍拔弩張、張牙舞爪,的確讓大人難以「愛得下去」。
殊不知,這往往也是他們對大人的試探,只是連他們自己可能也沒能覺察。
當大人被挑動情緒,一如他們預期動怒,隨他們起舞,會更加鞏固孩子心裡「看吧!爸媽果然不愛我、不在乎我,否則怎會對我這麼生氣?」的推論。那種感覺,像是「蒐集點券」一樣:集滿十次「爸媽對我生氣」,驗證「你們不愛我」的感覺。
下次,父母覺察到自己情緒快被孩子挑起前,不妨多深呼吸幾次,緩一下怒氣,先靜靜看孩子「獨舞」,不急著接受邀請加入共舞,也不討好、不迴避孩子的情緒,然後直白問問孩子:「我看見了,也感受到了!但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你願意明白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嗎?」
孩子通常會被你出乎預料的反應嚇一跳。
更奇妙的是:他們的詭計明明沒有得逞,卻反倒因此感到安心,甚至開心。
因為他們感受得到:我的需求,父母懂了,所以情緒也可以緩了。
覺察並打斷負向情緒共舞的序列與步伐,是對孩子「表達理解」的正向開端。
書籍簡介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作者:陳鴻彬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諮商、青少年輔導工作近二十年,現為資深高中輔導教師暨諮商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碩士。目前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請問教養專家」專欄執筆作者;「女人迷」、「媽媽經」等網站駐站作者。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曾任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督導;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務張老師、督導;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輔導員;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
專長領域:家庭/婚姻/伴侶諮商;性別與多元文化諮商;性侵害、性騷擾加害人諮商;親職教育/父母效能訓練;攝影藝術治療 ;生涯輔導與諮商。
孩子的父親是某醫學中心的「名醫」,並且很受院長器重,大大重用;母親則是中學老師,剛退休不久。「父老子幼」的狀況,很容易被簡化問題為「因為老 ...
放不下的母親職責,是許多為人母者,共同的心情體驗;但很矛盾的,許多時候,我們又特別希望有人可以幫忙。以家庭的心理健康來看,這個幫忙的人 ...
那一年,我遇到這個孩子。因為頻繁與師長衝突,所以被轉介到輔導室來。 孩子的父親是某醫學中心的「名醫」,並且很受院長器重,大大重用;母親則 ...
在心理學領域中,許多研究發現母嬰互動的重要性,而且這種互動模式不同於嬰兒和父親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說,父親和母親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不同的發展功能:母親 ...
專職家庭、婚姻諮商的牧師黃國倫表示,女兒長大,自信關鍵在和爸爸的關係。父女互動好,就能 ... 他認為爸爸的角色,孩子愈大愈重要。爸爸能對女兒外 ... 心理諮商師黃心怡表示。女兒看到在 ... 全台4000+學校特色資料庫免費查詢. ×.
想了解何謂諮商、輔導以及煩惱不知該如何和孩子談論心理輔導,這本書也許能提供給親愛的爸爸媽媽、老師們一些提示唷:) 轉貼連結:(可下載, ...
給辛苦的爸爸媽媽以及學校老師們. 身為孩子的 ... 不過這又衍生出了另一個新的問題,當家長與學校老師面臨到孩子需要心理諮商的狀況時,心中又. 會跑出許多的 ...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被趕出來兒童行為治療師資格兒童心理治療台北不負責任的家人兒童心理治療新竹新手爸爸的心情六竹診所台中心理治療所到底誰是鬼誰不是鬼你能推理的出來嗎 印度市場分析2023蔡恭禮內兒科診所模擬定位 攝影
趁意識清楚時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自己決定不插管!醫院門診可免費諮商
「老伴變成植物人好多年了,每天用鼻胃管灌牛奶、外傭幫她翻身拍背,看她這樣躺在那,我也很難過,我可不可以幫她簽不要插鼻...
以為孩子只是生長痛,其實是最常見的兒童骨癌「骨腫瘤」,醫師教你如何初步分辨-MSN
整理:Sinyu圖:shutterstock資料參考:臉書「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醫...
一個母親最痛心的抉擇:孩子出生的那一剎那,我選擇不救他...
photos放大顯示call機響起。(嗶嗶嗶嗶嗶嗶嗶~~~~~)小百合:「哈囉我是小百合。」某醫師:「我們等等會有個case要送來解剖...
孩子太好勝!贏了就洋洋得意,輸了就耍賴生氣,該怎麼辦?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gregwestfall.@flickr,CCBY2.0孩子好勝心強,什麼都想跟大人一樣。不想用兒童餐具,不斷強調自己已經長...
媽媽脾氣壞到氣死爸爸...不怕負能量,精神科醫師怕的,是人生充滿無奈的病人
photos放大顯示「精神科醫師承受負面能量會不會自己生病啊?」這是精神科醫師最討厭被問到的問題,就像之前流行「用一句話惹...
心肌梗塞心臟停止52分鐘!女兒神反應救活爸爸|三立新聞網SETN.com-YouTube
高敏敏營養師「預防心血管疾病」這樣吃.常常好食GoodFood•148Kviews·1:43·Gotochannel.Bidentomeetface-to-facewithXionWedn...
好人欺負好人,卻以為是正義的一方....心理師:從「黑羊效應」看你是黑羊、白羊,...
photos放大顯示霸凌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組織團體,霸凌的存在,就是為了要讓來自不一樣地方,內部有衝突、張力、害怕的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