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7-03 每日頭條
    • 2022-07-02 每日頭條
    • 2022-07-01 每日頭條
    • 2022-06-30 每日頭條
    • 2022-06-29 每日頭條
    • 2022-06-28 每日頭條
    • 2022-06-27 每日頭條

脫離「麵龜族」 翹腳習慣要改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寄凝

習慣 文章 參考資訊

脫離「麵龜族」 翹腳習慣要改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0歲上班族趁著年前休假,長時間窩在沙發上追劇,更與親朋好友整天打牌,結果竟出現急性腰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右腳也痛麻不堪,就醫後發現是腰椎第4、5節間椎間盤突出,並已壓迫到神經。

小腿靜脈壓力升高 循環變慢變差

不想變成「麵龜族」?快學3招拉筋伸展操!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蘇慧宜指出,因久坐不動、姿勢不良,加上長時間打麻將,會使小腿靜脈壓力升高,導致靜脈血液滯留,末梢循環變慢變差,進而產生靜脈血栓症,嚴重者可能造成中風。容易引發全身肌肉僵硬、肩膀頸部痠痛、背痛、落枕、筋膜疼痛症或3C酸痛症候群。

民眾想要避免這些久坐不動的後遺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表示,要讓背有妥善的支撐、屁股坐滿椅子,每使用50分鐘就要休息,簡易伸展,才是最正確的坐姿。

不要駝背縮腰、改掉翹腳的習慣

蘇慧宜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使用背靠或小枕頭讓下背部不懸空、不要駝背縮腰,改掉翹腳的習慣也很有幫助。返鄉長時間開車,可能會有下背部、肩頸酸痛,下肢循環不良,建議每小時伸展運動5-10分鐘。至於教您別作「麵龜族」的3招示範姿勢分別是,

1) 「下肢拉筋伸展操」/

膝蓋伸直,腳趾朝上,做腳掌上下擺動,小腿前後肌肉需有緊繃感。往上往下為一回,重複10-15回。換腳。每腳做5-10次。

2) 「上肢拉筋伸展操」/

雙手手掌放在背後。十指交叉,掌心朝外,肩膀稍微用力往內夾,往下後方伸展停留10秒,放鬆,重複3-5回。一天可重複做3-4次。

3) 「背部拉筋伸展操」/

平躺姿勢下,兩腳膝蓋彎曲,往胸部靠近、可用雙手加壓至大腿後側,在背部些微緊繃感下停留10-15秒,放鬆。一天可做3-5次。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1 習慣歌詞夏婉安※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習慣作詞:willen 作曲:willen 編曲:willen 用盡了全部力氣去愛卻又被傷的狼狽不堪笑著慶幸活該或許我不懂愛從此以後愛深埋心海一個人學會種花種菜面朝向大海心 ...
#2 習慣歌詞孫耀威※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習慣作詞:何厚華作曲:黃國倫編曲:王豫民天微涼孤單心各一方妳離開我的臂彎是否依然無恙習慣有妳在什麼事都不想讓空氣漸漸瀰漫一種屬於妳淡淡芳香然後地球 ...
#3 想要改變壞習慣卻無從下手?美國名校教授告訴你:靠意志力改變,不如 ...
不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很多不同的習慣。這些習慣好壞參雜,但是每當我們想要糾正壞習慣時,都會發覺改變是很困難 ...
#4 习惯
習慣是一種常常出現的行為,而且常常是在無意識下出現。 《美国心理学期刊》(1903年)用以下的文字來定義習慣:「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習慣是某種程度上固定的思考 ...
#5 30天把紀律變習慣- 能力UP
我們不斷重複做的事,成就了我們。表現卓越並不是行為,只是習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6 習慣決定你的未來!一張筆記,幫自己培養新習慣
才剛下定決心要培養新習慣,沒多久就想放棄?「跨出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有時候甚至會為了逃避,寧願將時間花在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7 養成好習慣的三個階段:逼自己六點起床學習一個月後
文:鄭祐銓. 從開始要求自己六點起床唸書或是寫文章到現在正好一個月,雖然時間不長,但也算是走在養成習慣的路上。 我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可以 ...



起床先喝杯熱檸檬水!珍妮佛安妮斯頓靠這5個習慣,47歲仍維持火辣身材 習慣
6 年前

起床先喝杯熱檸檬水!珍妮佛安妮斯頓靠這5個習慣,47歲仍維持火辣身材

photos放大顯示2016年美國《時人》雜誌選出全球最美女人,獲得后冠的是已經47歲的女演員珍妮佛安妮斯頓,過去她因為熱愛垃圾...

有午睡習慣 早死風險增三分之一! 習慣
8 年前

有午睡習慣 早死風險增三分之一!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休息是為了走更常遠的路,但根據英國的研究指出,竟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

喜歡羽球者思路敏捷、喜歡走路者成就可能會出人意料...心理師教你從「8種運動習慣」看出你的性格 習慣
11 個月前

喜歡羽球者思路敏捷、喜歡走路者成就可能會出人意料...心理師教你從「8種運動習慣...

photos放大顯示選擇精準性運動的人,像是高爾夫球、羽毛球、網球、撞球、射擊等運動,通常個性傾向頭腦冷靜、思路敏捷、反應...

冰紅茶、熱咖啡...更年期不能喝的飲料是哪種?女人45歲後一定要養成的5個好習慣 習慣
6 年前

冰紅茶、熱咖啡...更年期不能喝的飲料是哪種?女人45歲後一定要養成的5個好習慣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dreamstime出門在外時總會有意外發生,尤其對於身體正處在劇烈變化的更年期女性而言,突如其來的熱潮紅...

莫名頭痛腰痛當心長「皮蛇」!醫警告帶狀皰疹年輕化 有2習慣快改 習慣
3 個月前

莫名頭痛腰痛當心長「皮蛇」!醫警告帶狀皰疹年輕化有2習慣快改

天氣忽冷忽熱,常是帶狀皰疹好發的季節,皮膚科醫師指出,一般認為年長者罹患帶狀皰疹機率較高,但最近發現年輕人發病的情形...

吃蘋果幫身體「排鹽」!4個好習慣遠離高血壓 習慣
8 年前

吃蘋果幫身體「排鹽」!4個好習慣遠離高血壓

photos放大顯示談到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多數人也許知道吃太油、攝取太多膽固醇是主因,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吃鹽...

養成孩子晨跑習慣 幫助長假好收心 習慣
9 年前

養成孩子晨跑習慣幫助長假好收心

   再過幾天,春節及寒假即將來到,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痛,因為擔心孩子沈迷網路世界,熬夜不睡覺。醫師警告,孩子如果晚睡...

比起營養,吃早餐其實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日本醫學教授:早上2個小習慣,讓身體變健康 習慣
4 個月前

比起營養,吃早餐其實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日本醫學教授:早上2個小習慣,讓...

photos放大顯示改變早上的「一個」習慣,一整天就會改變!為了「放慢腳步生活」,首先要注意的是早晨的生活方式。你平常都怎...

光是養成喝5℃冰水的習慣,一年就能瘦1.56公斤脂肪 習慣
8 年前

光是養成喝5℃冰水的習慣,一年就能瘦1.56公斤脂肪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email protected],CCBY2.0喝冰水為什麼可以減肥?主要是因為體溫恆定的原理。一大卡的熱量,是使1000C....

濃茶加重宿醉!喝茶避免4種NG習慣 習慣
4 年前

濃茶加重宿醉!喝茶避免4種NG習慣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飲茶的確對身體有益,不過,飲茶方法如果不當,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必...

胃痛又脹氣 快看是否有這些習慣 習慣
4 年前

胃痛又脹氣 快看是否有這些習慣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不知你是否有胃堵堵的經驗,不但會胃痛還胃脹氣。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以致三餐...

排便習慣改變又絞痛、血便,竟是大腸腫瘤塞滿腸道 裝支架使通暢免裝人工肛門 習慣
7 個月前

排便習慣改變又絞痛、血便,竟是大腸腫瘤塞滿腸道裝支架使通暢免裝人工肛門

大腸阻塞還可以裝支架保持大腸暢通?62歲的男性因為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就醫檢查發現是大腸腫瘤合併...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