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5-26 每日頭條
    • 2022-05-25 每日頭條
    • 2022-05-24 每日頭條
    • 2022-05-23 每日頭條
    • 2022-05-22 每日頭條
    • 2022-05-21 每日頭條
    • 2022-05-20 每日頭條

三個月減20公斤 糖尿病免再吃藥!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問易

糖尿病 文章 參考資訊

三個月減20公斤 糖尿病免再吃藥!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台中一名擔任藥廠業務的尤小姐,由於上下班時間不固定,也無法定時吃三餐,晚餐都是拖到8點後才吃,也時常熬夜晚睡,飲食與生活作息的不規律讓尤小姐的身形日漸臃腫,再加上本身患有糖尿病2到3年的時間,健康狀況讓親友都擔憂不已。經朋友介紹下,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原本身高156公分,體重近90公斤的她,已在短短3個月中,減去20公斤的體重,不僅身體變得健康,也變更有自信,人際關係也跟著變好了呢!

從5XL到S

尤小姐減重前的衣服都需要買到5XL的大size,減重後甚至穿S也可以,讓她好有成就感;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固定服藥與打針,因減重成功,血糖也跟著穩定,進而減少藥物劑量甚至是不用再吃藥。尤小姐表示,減重一定要有決心,讓自己健康才能做更多的事,而且減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只要遵循專業醫師的指示並搭配正確的飲食與運動, 也可以瘦得健康又美麗!

喜歡喝含糖飲料、吃很甜的水果、甜點零食

尤小姐的工作是藥商業務,時常都要到晚上7、8點才下班,晚餐也跟著延後,間接也影響了就寢時間,再加上不愛喝水,喜歡喝含糖飲料,吃很甜的水果、甜點零食等各種高糖份、高熱量的食物,通通來者不拒,讓尤小姐的體重是頭也不回的往上飆升。

陳弘聖醫師表示,每個人變胖的原因不盡相同,要把體重增加的原因抓出來,並針對原因做處理,像尤小姐三餐不定時與熬夜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基礎代謝運作,而水分是基礎代謝運作的重要媒介,水分攝取不足會讓基礎代謝變差,建議一般人一天喝水量毫升數最少是體重公斤數乘以30才足夠(例如:90公斤成人一天最少喝到2700 毫升)。

肥胖與糖尿病的控制 有很大的關連性

糖尿病患在減重方面與一般人有些不同,尤小姐是屬於第二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以生活型態改變與藥物治療為主,而藥物又分成口服與針劑,要注意的是,口服藥中的磺胺尿素類(促進胰島素分泌)、TZD類(胰島素增敏劑)與針劑胰島素都會導致體重上升;糖尿病患要減重,就要先看在藥物治療裡,這3類會讓體重上升的藥物,是否真的必須要使用,現今許多治療糖尿病的醫師已注意到這一個環節,初始治療已漸漸不選擇這類會讓體重上升的藥物了,因肥胖與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關連性,變胖會讓血糖變得更不好控制。在2014年美國糖尿病協會針對糖尿病的診療標準指引裡有提到-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應該降低熱量攝取並搭配健康的飲食型態來促進體重下降,可見得控制體重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

以蔬菜類的大蕃茄 取代高糖份的水果

陳弘聖醫師表示,尤小姐使用的糖尿病藥物有最新型口服排糖藥與非胰島素針劑(GLP-1類似物),這2種藥物都不會讓體重上升,因此可排除是藥物因素導致肥胖,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平均血糖控制指數)數值百分之7點多,控制算還不錯,研判是生活作息與飲食的原因導致肥胖;剛開始就從基本的飲食做修正,給她設計每天攝取1800大卡的健康均衡飲食,並以蔬菜類的大蕃茄取代高糖份的水果,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能補充維生素,教導正確的飲食順序-先喝湯、蔬菜、雞肉魚肉、澱粉,戒掉含糖飲料與太甜的水果並搭配運動。

避免挑選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高昇糖指數食物

陳弘聖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太高或太低都不適合運動,血糖太高時身體會出現缺水的狀態,若再繼續運動流汗,恐會有昏迷的危險;若血糖較低時,運動後有可能會更低,可能會昏迷。運動前的血糖值若在300mg/dL以上,則不建議做運動,若小於100mg/dL以下是可以運動,但建議身上攜帶幾顆糖,萬一有低血糖的情況時就可以吃。糖尿病患者在食物挑選上面,應避免挑選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高昇糖指數食物,例如稀飯、香蕉、西瓜等…,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會讓血糖上升的越快,導致胰島素分泌得更多,會讓血糖忽高忽低,更加不穩,也容易形成體脂肪,對減重是不利的。

自從改變飲食習慣、調整生活作息以及規律運動後,尤小姐感覺身體變得輕盈而且每天精神很好。尤小姐表示:以前吃零食總是要吃到飽,現在有了正確的飲食觀念就不那麼貪吃了,瘦了之後人際關係有變好,工作也很順利,身體也越來越健康,就是這樣的成就感讓我能持之以恆的減重,相信只要有決心,擁有健康好身材絕非難事。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1 糖尿病
糖尿病(拉丁語: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s,简称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多 ...
#2 糖尿病的常見症狀與預防
糖尿病作為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每10位成年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事實上,不只是老年人才會得糖尿病,近年來糖尿病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究竟造成 ...
#3 25%的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這些症狀要警惕
有糖尿病的人,大概有25%都不知道自己罹患了糖尿病,可能是身體沒有症狀,或者出現症狀卻沒有去看醫生。如果放任不管,就可能發展得更嚴重, ...
#4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7種抗糖尿病明星食物大公開
高血壓/糖尿病飲食☀降三高飲食☀糖尿病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病,七個能幫忙控制血糖的食物,幫助控制糖尿病、預防高血糖。山藥幫助身體調節血糖 ...
#5 95%的糖尿病源自不良的生活習慣糖尿病前期這樣做能逆轉
講到生活習慣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等慢性病或文明病),糖尿病是最常被拿出探討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所講的 ...
#6 糖尿病不只3多1少傷口不癒合要當心!
糖尿病的成因有三大原因:(1)遺傳體質(2)飲食型態(3)肥胖,或是情緒壓力、藥物、懷孕、營養失調等因素。近年來因外食族增多,大多是三高飲食使得營養過剩,增加 ...
#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第一章糖尿病之流行病學及病因、診斷、分類 第一節糖尿病流行病學第二節糖尿病之病因、分類及診斷 第一章檔案下載(格式為pdf) ◎第二章糖尿病之醫療照顧準則
#8 糖尿病的病因與分類
糖尿病的病因與分類. 內科曾競鋒醫師辛錫璋教授(90年5月). 在探討糖尿病病因之前,應先明瞭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係由胰臟之貝他細胞所分泌,其主要的作用在於 ...
#9 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衛教資訊
糖尿病病人因為胰臟細胞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 (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功能變差 (胰島素阻抗性),造成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原因糖尿病特徵糖尿病前兆糖尿病飲食糖尿病治療糖尿病症狀糖尿病英文糖尿病檢查糖尿病成因糖尿病病徵 病毒 無症狀 清冠胸痛 年逾40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 鐵質

怕失業被裁員飲食節奏大亂 糖尿病恐趁虛而入 糖尿病
6 年前

怕失業被裁員飲食節奏大亂糖尿病恐趁虛而入

fiogf49gjkf0d  最近這幾年,失業率年年攀升,不是公司大規模裁員,就是讓員工放無薪假。近來有相關研究顯示,若是一直在...

醫師:換腎不能解決問題 愛惜自己的身體 糖尿病
14 年前

醫師:換腎不能解決問題愛惜自己的身體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口高達200萬,腎臟健康不容忽視。現代人很害怕腎臟病,因為尿毒症...

年輕女性血糖失控 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
13 年前

年輕女性血糖失控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根據衛生署統計2006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四位。因為糖尿病引發的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案例,也需要特別注意。...

氣溫變化大 上周新增3例流感死亡個案 糖尿病
9 年前

氣溫變化大上周新增3例流感死亡個案

   流感季節進入尾聲,但流感就診人數卻不減反增!衛生署最新疫報顯示,上周類流感的急診就診人數上升了5.8%,單周就有1萬...

糖尿病剋星!秋葵降血糖好幫手 糖尿病
6 年前

糖尿病剋星!秋葵降血糖好幫手

想要預防惱人的糖尿病,吃秋葵就對了!專攻糖尿病與神經內科的日籍醫師表示,處於糖尿病潛伏期的人,在高血糖還沒惡化前,可...

糖友嗜甜日飲5罐含糖飲料 肝膿瘍險致命 糖尿病
4 年前

糖友嗜甜日飲5罐含糖飲料肝膿瘍險致命

  林先生今年26歲,患有糖尿病,嫌吃藥麻煩便索性把藥藏起來,此外,因覺得水喝起來沒味道,取而代之,每天都要喝上5瓶罐...

糖尿病控制過嚴 小心低血糖上身 糖尿病
6 年前

糖尿病控制過嚴小心低血糖上身

fiogf49gjkf0d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得控制好血糖,不能讓血糖值太高,除了口服藥物和施打胰島素治療之外,飲食習慣和...

糖尿病腎病變怎麼吃才能穩血糖護腎臟? 專家來解惑 糖尿病
4 年前

糖尿病腎病變怎麼吃才能穩血糖護腎臟? 專家來解惑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台灣洗腎率連年世界之冠,其中約有4至5成是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病人,但卻有不...

別讓肥胖上身 維持體態健康無負擔 糖尿病
10 年前

別讓肥胖上身維持體態健康無負擔

   「肥胖」一直是愛美女性的天敵,一旦體重計上的數字上升,便開始想盡辦法控制。然而,現代人不再只是單純為了外貌而減...

許瑋甯靠「66飲食法」甩肉10公斤、不復胖!營養師曝4種人別輕易嘗試 斷食肚子餓怎麼辦?" 糖尿病
3 個月前

許瑋甯靠「66飲食法」甩肉10公斤、不復胖!營養師曝4種人別輕易嘗試斷食肚子餓怎...

37歲女星許瑋甯,去年底順利脫單,與藝人邱澤宣布結婚喜訊,看似身材苗條的許瑋甯曾透露,自己是易胖體質,靠著「66飲食法」...

PM2.5影響身體代謝機制 恐增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
3 年前

PM2.5影響身體代謝機制恐增糖尿病風險

  常聽人說:「我連呼吸都會胖!」的確,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呼吸到品質不良的空氣,不只是會發胖而已,還會提高罹患糖尿病...

為何沒喝飲料得糖尿病,每天一杯含糖飲料卻沒事?家醫科醫師點名「糖尿病」常見5迷思 糖尿病
6 個月前

為何沒喝飲料得糖尿病,每天一杯含糖飲料卻沒事?家醫科醫師點名「糖尿病」常見5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喝含糖飲料造成糖尿病的風險反而是喝含糖飲料的那一瞬間造成。含糖手搖杯可以說是台灣文化的縮影,每個年齡層...

味增功效宿醉想吐喝什麼腫瘤 高風險 AI快篩陽 居家隔離 疫苗隔離通知書 1922 1922熱問抽菸 新冠病毒 康志森陽性證明 1922熱問 篩陽汗皰疹 穴位 濕疹江坤俊 腸胃 多喝水確診 防疫假 勞動部何 氏 細胞瘤新冠肺炎 大腸癌 10大癌症 胃癌 腫瘤 癌症 大便潛血 息肉 清腸 脹氣 舒眠檢查 非典型胸痛 腹腦中風 抽菸 張效煌營養師 飲食 失控胸痛 年逾40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輕刮頭皮+2穴位 氣色就變好!中醫教你調理「氣虛、氣鬱、氣淤」打通氣血
輕刮頭皮+2穴位 氣色就變好!中醫教你調理「氣虛、氣鬱、氣淤」打通氣血
染黑髮比染淺色還毒?江坤俊親授2招教你養出一頭黑髮
染黑髮比染淺色還毒?江坤俊親授2招教你養出一頭黑髮
確診缺氧別躺著!快做這招呼吸法 提升血氧濃度、改善呼吸困難
確診缺氧別躺著!快做這招呼吸法 提升血氧濃度、改善呼吸困難
確診康復返工,超級業務腦霧把熟客忘光光 中醫教自製芝麻糊、花茶改善腦力
確診康復返工,超級業務腦霧把熟客忘光光 中醫教自製芝麻糊、花茶改善腦力
梅雨季濕氣重 乾癢變濕疹,汗皰疹小水泡癢不停!2穴位助體內排濕
梅雨季濕氣重 乾癢變濕疹,汗皰疹小水泡癢不停!2穴位助體內排濕
確診缺氧別躺著!快做這招呼吸法 提升血氧濃度、改善呼吸困難
確診缺氧別躺著!快做這招呼吸法 提升血氧濃度、改善呼吸困難
1922熱問/全民「快篩陽=確診」今上路!怎麼判定、領藥、請假、申請證明?7大QA一次懂
1922熱問/全民「快篩陽=確診」今上路!怎麼判定、領藥、請假、申請證明?7大QA一次懂
輕刮頭皮+2穴位 氣色就變好!中醫教你調理「氣虛、氣鬱、氣淤」打通氣血
輕刮頭皮+2穴位 氣色就變好!中醫教你調理「氣虛、氣鬱、氣淤」打通氣血
抽筋?眩暈?腳沒力?快補這些營養素"
抽筋?眩暈?腳沒力?快補這些營養素"
抽筋?眩暈?腳沒力?快補這些營養素
抽筋?眩暈?腳沒力?快補這些營養素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