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過年病」!春節變胖血變油,做對3件事,甩肉清腸健康一整年
photos放大顯示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發胖1.7公斤,其中男性發胖的公斤數(1.9公斤)較女性(1.6公斤)多,主要因為如佛跳牆、米糕、豬蹄、八寶飯等年菜不但熱量高還偏油鹹甜,放縱飲食的結果,就是脂肪跟著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肥胖可以說是三高最大禍源,大部分三高患者體型都屬肥胖,腰圍過粗,以致血糖及膽固醇偏高,是導致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險因子,想要健康開工,先量體重跟血壓,留意身體的小變化。
健康第一事:量體重血壓,注意心血管問題
過去門診經驗更顯示,高血壓族群容易在春節期間自動放假,忘了量血壓,已服藥患者也常常跟著年假停止用藥,在此呼籲高血壓藥切勿隨便停止服用,不規則服藥或自行停藥會引起血壓突然反彈與變動,血管突然膨脹收縮,往往更容易造成潛在的心血管風險。
醫師提醒,有些脂肪藏在肝臟內,形成「肝包油」的脂肪肝,這是吃太好導致過剩的熱量轉移到身體一些器官儲存,患有肝炎的民眾,更要小心,除了減重還要少酒,避免脂肪肝。
健康第二事:均衡飲食,留心腸胃鬧脾氣
「腸道清一清,身體自然輕」,蔡清標指出,腸道是人體進行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的地方,關係著身體營養狀態的好壞,以及廢物能不能有效的排除;腸道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會分泌大量的發炎物質,直接影響免疫系統,為了避免腸胃開工後鬧脾氣,就得提醒自己開始恢復均衡飲食,進行腸胃大掃除。
年後腸胃科門診常見便秘、脹氣患者,當肚子脹氣時請務必注意最近排便習慣、排便形狀有沒有改變?本身就有腸胃不適問題的上班族,例如胃炎、胃潰瘍、更要注意飲食不正常,容易誘發胃炎發作、胃潰瘍復發而影響開工。
健康第三事:早睡早起,運動減緩收假壓力
長假放鬆,收假緊張,數據顯示,六成以上上班族年後有悶、昏、累等生理反應,由於年後有人換新跑道或轉換部門,會對陌生環境焦慮,職業媽媽則擔心重回蠟燭兩頭燒的生活模式出現失眠,這時建專家議愈接近開工,就要趕緊恢復正常作息,早睡早起,靜坐、居家運動15分鐘,都是調整自律神經很好的做法。
營養篇》甩油五招,拒當腹翁腹婆
每到過年時節,餐餐不免大魚大肉,不知不覺就吃了過多熱量,脫下厚重衣服後,才發現身上多了不少肉,此時就該好好檢視一下,到底是哪些隱藏熱量讓我們一個年節就變重變胖油膩膩!
一、湯品:麻油雞湯是寒冬中傳統的進補食物,但是麻油雞湯的料理方式,一定要加入大量麻油與米酒烹煮,口感香氣才好,如此一來相對於只用清水燉煮的綜合菇菇雞湯,就高出很多熱量了!
二、烹調方式:其實食物本身熱量不高,經過過度加工與烹調,熱量可以上升好幾倍,所以經常外食的老外族,可要好好小心烹調帶來的隱藏熱量,例如:可用低油量的蒸、燙、涮替代高油量的酥炸、三杯、糖醋。
三、年節零食:常見零食有堅果、麻粩、牛肉乾、蜜餞、魷魚絲等加工食物,好吃又順口,一不克制就可能吃過量,體重也就直線上升。
建議盡量用水果或無糖飲料替代高熱量零食,可先在心中設下零食的限制攝取量或替代食物,以免落入肥胖深淵。
經過了年節,回崗位上班時,若想要甩去身上的油脂,必須遵從以下五步驟,讓身材回復窈窕與健康:
一、先戒零食與點心:想吃零食甜點時以新鮮水果作取代,一餐水果建議一個拳頭大。
二、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每天建議喝2000cc白開水,若是不習慣沒有味道白開水可從檸檬水、無糖茶、黑咖啡開始改變,盡量不喝含糖飲料。
三、每餐蔬菜熟食量二碟:用餐前先吃蔬菜二碟再吃其他餐點,並且細嚼慢嚥才會有飽足感,因為吃快就容易吃多。
四、早餐一定吃:早上一起床身體能量需要被啟動,早餐攝取很重要。
五、養成運動習慣:現在人多吃少動,建議每周運動五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從10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至30分鐘,不一定要到健身房運動,先從在家看電視坐著吃東西,改成站著踏步或墊腳輕跳,都算是簡單運動。
身心篇》收心操預備起,擺脫收假症候群
無論大人或小孩,放長假後,開工跟開學都會有些難以適應的症狀,但上班族看產業別,嚴重者會出現開工上班心情焦慮,下班對工作放不下,想放鬆卻常常擔心一大堆事情、整天坐立難安、容易疲倦、專注力低、腦袋常一片空白,職業婦女還因家庭工作兩頭忙、愛亂發脾氣,這些其實都是自律神經失衡惹的禍。
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通常應付危機受腎上腺刺激就更發達,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主要是來協調交感神經讓心跳減慢心情平順。
自律神經若失調,臨床症狀的表現是看這兩者誰強誰弱,如果是交感神經過強,就會出現焦慮緊繃、心跳很快、血壓升高,此時宜做腹式呼吸,學習放鬆,可從事太極拳等較為緩和的運動,避免熬夜,薰衣草的香氣也有助緩和。如果是副交感太強,則覺得疲憊懶散、體力下降。宜多快走或慢跑運動,多接近大自然,均衡飲食,保持平穩的情緒。
自律神經強弱在動物上的表現也有科學根據,根據研究,鶴、龜這種長壽動物,副交感神經非常的發達;到處四竄的老鼠則是交感神經非常發達,交感神經偏高的動物,就比較神經質,生命周期也較短。
交感神經強的人,經過年假的徹底放鬆,收心操有其必要,因為休假時,我們身體多半交由代表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值班,人是放鬆而懶散的,隨著假期即將結束,這種緊張兮兮的人突然要從副交感神經轉交給交感神經,當然一時無法適應,這時候,透過運動,是最好的年假收心操,因為運動是提振交感神經最有用的方式。
副交感神經強的人,在年假更慵懶了,如何收假振奮自己呢?除了運動之外,還可以搭配更積極閱讀、一一列出工作清單(To do List),加強正面思考,讓自己透過整頓整理加速生活步調快速步入正軌。
photos放大顯示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發胖1.7公斤,其中男性發胖的公斤數(1.9公斤)較女性(1.6公斤)多,主要因為如佛跳牆、米糕、豬蹄、八寶飯等年菜不但熱量高還偏油鹹甜,放縱飲食的結果,就是脂肪跟著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肥胖可以說是三高最大禍源,大部分三高患者體型都屬肥胖,腰圍過粗,以致血糖及膽固醇偏高,是導致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險因子,想要健康開工,先量體重跟血壓,留意身體的小變化。
健康第一事:量體重血壓,注意心血管問題
過去門診經驗更顯示,高血壓族群容易在春節期間自動放假,忘了量血壓,已服藥患者也常常跟著年假停止用藥,在此呼籲高血壓藥切勿隨便停止服用,不規則服藥或自行停藥會引起血壓突然反彈與變動,血管突然膨脹收縮,往往更容易造成潛在的心血管風險。
醫師提醒,有些脂肪藏在肝臟內,形成「肝包油」的脂肪肝,這是吃太好導致過剩的熱量轉移到身體一些器官儲存,患有肝炎的民眾,更要小心,除了減重還要少酒,避免脂肪肝。
健康第二事:均衡飲食,留心腸胃鬧脾氣
「腸道清一清,身體自然輕」,蔡清標指出,腸道是人體進行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的地方,關係著身體營養狀態的好壞,以及廢物能不能有效的排除;腸道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會分泌大量的發炎物質,直接影響免疫系統,為了避免腸胃開工後鬧脾氣,就得提醒自己開始恢復均衡飲食,進行腸胃大掃除。
年後腸胃科門診常見便秘、脹氣患者,當肚子脹氣時請務必注意最近排便習慣、排便形狀有沒有改變?本身就有腸胃不適問題的上班族,例如胃炎、胃潰瘍、更要注意飲食不正常,容易誘發胃炎發作、胃潰瘍復發而影響開工。
健康第三事:早睡早起,運動減緩收假壓力
長假放鬆,收假緊張,數據顯示,六成以上上班族年後有悶、昏、累等生理反應,由於年後有人換新跑道或轉換部門,會對陌生環境焦慮,職業媽媽則擔心重回蠟燭兩頭燒的生活模式出現失眠,這時建專家議愈接近開工,就要趕緊恢復正常作息,早睡早起,靜坐、居家運動15分鐘,都是調整自律神經很好的做法。
營養篇》甩油五招,拒當腹翁腹婆
每到過年時節,餐餐不免大魚大肉,不知不覺就吃了過多熱量,脫下厚重衣服後,才發現身上多了不少肉,此時就該好好檢視一下,到底是哪些隱藏熱量讓我們一個年節就變重變胖油膩膩!
一、湯品:麻油雞湯是寒冬中傳統的進補食物,但是麻油雞湯的料理方式,一定要加入大量麻油與米酒烹煮,口感香氣才好,如此一來相對於只用清水燉煮的綜合菇菇雞湯,就高出很多熱量了!
二、烹調方式:其實食物本身熱量不高,經過過度加工與烹調,熱量可以上升好幾倍,所以經常外食的老外族,可要好好小心烹調帶來的隱藏熱量,例如:可用低油量的蒸、燙、涮替代高油量的酥炸、三杯、糖醋。
三、年節零食:常見零食有堅果、麻粩、牛肉乾、蜜餞、魷魚絲等加工食物,好吃又順口,一不克制就可能吃過量,體重也就直線上升。
建議盡量用水果或無糖飲料替代高熱量零食,可先在心中設下零食的限制攝取量或替代食物,以免落入肥胖深淵。
經過了年節,回崗位上班時,若想要甩去身上的油脂,必須遵從以下五步驟,讓身材回復窈窕與健康:
一、先戒零食與點心:想吃零食甜點時以新鮮水果作取代,一餐水果建議一個拳頭大。
二、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每天建議喝2000cc白開水,若是不習慣沒有味道白開水可從檸檬水、無糖茶、黑咖啡開始改變,盡量不喝含糖飲料。
三、每餐蔬菜熟食量二碟:用餐前先吃蔬菜二碟再吃其他餐點,並且細嚼慢嚥才會有飽足感,因為吃快就容易吃多。
四、早餐一定吃:早上一起床身體能量需要被啟動,早餐攝取很重要。
五、養成運動習慣:現在人多吃少動,建議每周運動五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從10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至30分鐘,不一定要到健身房運動,先從在家看電視坐著吃東西,改成站著踏步或墊腳輕跳,都算是簡單運動。
身心篇》收心操預備起,擺脫收假症候群
無論大人或小孩,放長假後,開工跟開學都會有些難以適應的症狀,但上班族看產業別,嚴重者會出現開工上班心情焦慮,下班對工作放不下,想放鬆卻常常擔心一大堆事情、整天坐立難安、容易疲倦、專注力低、腦袋常一片空白,職業婦女還因家庭工作兩頭忙、愛亂發脾氣,這些其實都是自律神經失衡惹的禍。
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通常應付危機受腎上腺刺激就更發達,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主要是來協調交感神經讓心跳減慢心情平順。
自律神經若失調,臨床症狀的表現是看這兩者誰強誰弱,如果是交感神經過強,就會出現焦慮緊繃、心跳很快、血壓升高,此時宜做腹式呼吸,學習放鬆,可從事太極拳等較為緩和的運動,避免熬夜,薰衣草的香氣也有助緩和。如果是副交感太強,則覺得疲憊懶散、體力下降。宜多快走或慢跑運動,多接近大自然,均衡飲食,保持平穩的情緒。
自律神經強弱在動物上的表現也有科學根據,根據研究,鶴、龜這種長壽動物,副交感神經非常的發達;到處四竄的老鼠則是交感神經非常發達,交感神經偏高的動物,就比較神經質,生命周期也較短。
交感神經強的人,經過年假的徹底放鬆,收心操有其必要,因為休假時,我們身體多半交由代表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值班,人是放鬆而懶散的,隨著假期即將結束,這種緊張兮兮的人突然要從副交感神經轉交給交感神經,當然一時無法適應,這時候,透過運動,是最好的年假收心操,因為運動是提振交感神經最有用的方式。
副交感神經強的人,在年假更慵懶了,如何收假振奮自己呢?除了運動之外,還可以搭配更積極閱讀、一一列出工作清單(To do List),加強正面思考,讓自己透過整頓整理加速生活步調快速步入正軌。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 ...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 ...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 ...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發胖1.7公斤,其中男性發胖的公斤數(1.9公斤)較女性(1.6公斤)多,主要因為如佛跳牆、米糕、 ...
年假快結束,上班族、企業主管們快調整心情,想要工作拚勁十足,也要先拚健康滿點吧!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過年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變胖,平均發胖1.7公斤,其中男性 ...
依附書ptt減重 高蛋白飲食 增肌減脂 陳世宜 沈峰志 廖誼青 減脂 蛋白質 專家 高蛋白 飲食 陷阱 關鍵 身不安全感發作
仙女棒、沖天炮、水鴛鴦....台大化工博士解析:過年時,我們一起放的那些鞭炮
photos放大顯示過年期間,除了跟家人團聚,不少人最期待的,應該就是可以放鞭炮了!沖天炮、水鴛鴦、仙女棒、蛇炮......等等...
過年期間BA.5、BA.2.75雙主流病毒肆虐!王必勝:過年後疫情一定會再反彈!
今日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數較上周下降約15%,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本土第三波疫情有逐漸收尾現象,但因應許多國...
發財水、發財金「這樣做」才會帶財!專家曝2022年必知3大財位
金虎年即將到來,愈來愈多銀行搶推發財水、發財金或是發財米等開運小物,幫助客戶「福虎生豐」,易經財經專家陶文表示,2022...
「元宵節」如同小過年,12禁忌別碰!民俗專家1招「吉祥數字」補財庫
正月又稱為元月,夜稱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因此,漢文帝將它定為「元宵節」,又稱「元夜」或「元夕」...
12生肖初一何時拜年會大發?小孟老師報你知:兔等3生肖適合晚上拜年、牛等3生肖愈...
春節快到了,除夕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初一得要外出拜年才能討到一年的好運。不過到底什麼時候出去拜年比較好呢?清水孟國際塔...
全民普發現金!每人擬發6000元「2類人再加碼」最快入帳時間、領取方式曝光
政府超徵稅收4500億元,決定要將其中1800億元扣除因應不時之需的費用,其餘將發還現金給人民。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4)日宣...
不只命理師,連醫生也這麼說!資深外科主任透露:過年不要動刀或住院
photos放大顯示老一輩總說清明、重陽以及農曆等三大節慶前後,一些老人家容易被帶走,過節就是過「劫」,尤其是重大節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