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油、豬油、橄欖油、椰子油...營養師告訴你: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油?
photos放大顯示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廣告詞中常和健康掛鉤的油脂。到底哪種油脂比較好?平日煮菜的話到底用什麼油比較適合?不同的油脂又該怎麼用比較好呢?這次就讓我們來讓認識一下這四個生活常見油脂吧!富含的是「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
不管是哪種油,油脂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構成,所以一個油品是否耐高溫、室溫下會呈液體還是固體,或營養價值好壞,主要看的就是它的脂肪酸組成。基本上,油品中所含的飽和脂肪若比較高的話在室溫下會呈固態,不飽和脂肪含量較多者在室溫下則會呈液態。所以從外觀上我們就可以大致看出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個常用油脂中,呈固態的椰子油和豬油飽和油脂含量較高;呈液態的大豆油和橄欖油則是不飽和油脂較高。
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基本上比較耐高溫烹調,但由於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在大部分的人眼中,富含飽和脂肪的豬油等動物油脂對心血管健康比較不好。但鮮少人注意到同樣是飽和油脂,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可是比豬油還高呢:豬油約含40%的飽和脂肪酸,但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90%,為豬油的兩倍多,更是一般植物油的6~8倍(註:一般植物油飽和脂肪僅含11~16%)。
大豆油、橄欖油和大部分的植物油所富含的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室溫下會呈液態,但儘管如此,不同來源的植物油,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也不同。例如橄欖油、苦茶油等所富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葵花油等一般植物油大多含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舉例,橄欖油中的脂肪酸中有高達88%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中72.5%的脂肪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雖然對心血管健康較好,但也容易受到氧化破壞,故高溫烹調容易引起油脂變質,而有致癌風險。
解析常見油品的脂肪酸與營養價值~
我們攝取食物是為了從食物中獲得營養,來維持身體的健康,故我們可透過下面四點來評估自己常用油脂是好還是壞:
1.是否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
2.是否含有益腦、心、血管健康及抗發炎作用的ω-3脂肪酸?
3.此油脂富含的是容易導致膽固醇上升的飽和脂肪酸,還是具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
4.此油脂中有無其他附帶的營養素,如維生素、植化素等可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
photos放大顯示
圖一是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種常見油脂的脂肪酸組成與營養素分析,當你就上述幾個點來評估這四種油脂時,你會獲得下面結論:1.必需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必需脂肪酸含量很低,橄欖油必需脂肪酸含量也不高,反而是大豆油和豬油比較好。
2.ω-3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完全沒有,橄欖油含量很少,而大豆油的ω-3脂肪酸量較豬油多一點。
3.飽和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含量最多,豬油其次,橄欖油和大豆油較少。
4.其他營養素方面:橄欖油維生素E最多,豬油維生素A最多。
故若從上述這四點來看,便宜的大豆油似乎最好,豬油好像也不錯,反而這幾年很夯的橄欖油和油品新貴「椰子油」,其價格和性能並沒有成比例。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結果和我們所「聽說」的不一樣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要先了解兩個油脂營養觀念:
1.ω-6和ω-3脂肪酸都是對身體健康很重要的脂肪酸。特別是很多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心臟病、老年癡呆、癌症等都與發炎有關。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則是和ω-6/ω-3比值失調有關。
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物和食用油脂大多富含ω-6脂肪酸,僅少數食物如深海魚、亞麻仁油或核桃才富含ω-3脂肪酸。所以雖然大豆油含的ω-3脂肪酸是四種油中較多的,但因為它本身的ω-6脂肪酸也很高,所以並無法改善ω-6和ω-3的比值;而儘管橄欖油ω-3脂肪酸含量不高,無法抗發炎,但因它主要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屬於ω-9脂肪酸,故攝取橄欖油並不會影響ω-6和ω-3的比值。
2.不管「理論上」某油脂含那些好的脂肪酸或那些營養素,但在人類社會裏油脂主要還是用來烹調食物,所以從「現實面」來看,選擇料理用油的關鍵在於此油脂在高溫烹調下是否能保留住它的好脂肪和營養素。所以除非你習慣直接吞食油脂(如涼拌),否則在談油脂中有哪些好脂肪前,你該先考慮的是煮菜該用什麼油才對!
photos放大顯示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廣告詞中常和健康掛鉤的油脂。到底哪種油脂比較好?平日煮菜的話到底用什麼油比較適合?不同的油脂又該怎麼用比較好呢?這次就讓我們來讓認識一下這四個生活常見油脂吧!富含的是「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
不管是哪種油,油脂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構成,所以一個油品是否耐高溫、室溫下會呈液體還是固體,或營養價值好壞,主要看的就是它的脂肪酸組成。基本上,油品中所含的飽和脂肪若比較高的話在室溫下會呈固態,不飽和脂肪含量較多者在室溫下則會呈液態。所以從外觀上我們就可以大致看出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個常用油脂中,呈固態的椰子油和豬油飽和油脂含量較高;呈液態的大豆油和橄欖油則是不飽和油脂較高。
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基本上比較耐高溫烹調,但由於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在大部分的人眼中,富含飽和脂肪的豬油等動物油脂對心血管健康比較不好。但鮮少人注意到同樣是飽和油脂,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可是比豬油還高呢:豬油約含40%的飽和脂肪酸,但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90%,為豬油的兩倍多,更是一般植物油的6~8倍(註:一般植物油飽和脂肪僅含11~16%)。
大豆油、橄欖油和大部分的植物油所富含的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室溫下會呈液態,但儘管如此,不同來源的植物油,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也不同。例如橄欖油、苦茶油等所富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葵花油等一般植物油大多含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舉例,橄欖油中的脂肪酸中有高達88%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中72.5%的脂肪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雖然對心血管健康較好,但也容易受到氧化破壞,故高溫烹調容易引起油脂變質,而有致癌風險。
解析常見油品的脂肪酸與營養價值~
我們攝取食物是為了從食物中獲得營養,來維持身體的健康,故我們可透過下面四點來評估自己常用油脂是好還是壞:
1.是否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
2.是否含有益腦、心、血管健康及抗發炎作用的ω-3脂肪酸?
3.此油脂富含的是容易導致膽固醇上升的飽和脂肪酸,還是具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
4.此油脂中有無其他附帶的營養素,如維生素、植化素等可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
photos放大顯示
圖一是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種常見油脂的脂肪酸組成與營養素分析,當你就上述幾個點來評估這四種油脂時,你會獲得下面結論:1.必需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必需脂肪酸含量很低,橄欖油必需脂肪酸含量也不高,反而是大豆油和豬油比較好。
2.ω-3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完全沒有,橄欖油含量很少,而大豆油的ω-3脂肪酸量較豬油多一點。
3.飽和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含量最多,豬油其次,橄欖油和大豆油較少。
4.其他營養素方面:橄欖油維生素E最多,豬油維生素A最多。
故若從上述這四點來看,便宜的大豆油似乎最好,豬油好像也不錯,反而這幾年很夯的橄欖油和油品新貴「椰子油」,其價格和性能並沒有成比例。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結果和我們所「聽說」的不一樣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要先了解兩個油脂營養觀念:
1.ω-6和ω-3脂肪酸都是對身體健康很重要的脂肪酸。特別是很多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心臟病、老年癡呆、癌症等都與發炎有關。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則是和ω-6/ω-3比值失調有關。
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物和食用油脂大多富含ω-6脂肪酸,僅少數食物如深海魚、亞麻仁油或核桃才富含ω-3脂肪酸。所以雖然大豆油含的ω-3脂肪酸是四種油中較多的,但因為它本身的ω-6脂肪酸也很高,所以並無法改善ω-6和ω-3的比值;而儘管橄欖油ω-3脂肪酸含量不高,無法抗發炎,但因它主要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屬於ω-9脂肪酸,故攝取橄欖油並不會影響ω-6和ω-3的比值。
2.不管「理論上」某油脂含那些好的脂肪酸或那些營養素,但在人類社會裏油脂主要還是用來烹調食物,所以從「現實面」來看,選擇料理用油的關鍵在於此油脂在高溫烹調下是否能保留住它的好脂肪和營養素。所以除非你習慣直接吞食油脂(如涼拌),否則在談油脂中有哪些好脂肪前,你該先考慮的是煮菜該用什麼油才對!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 ...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 ...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 ...
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很壞,視豬油、牛油、雞油、 ... 過程很繁瑣,所以只有橄欖、芝麻、花生等含油豐富的植物才會用來做油源。 ... 後,玉米油、黃豆油與衍生的沙拉油就變成普遍性的食用油,問題是,這 ... 假如你的醫師與營養師告訴你椰子油不好,在他們的面前做一下上述的人體實驗給他們看看。
所謂的好油,就是當你買到對的油的時候,還要用對的方式去烹調,才能保持它原來好油的成分。所以用沙拉油炒菜實在很冒險,炒菜一定要清楚所用油的冒煙點在幾度, ... 棕櫚油, 植物油, 椰子油, 橄欖油, 毒素, 氧化, 水油炒, 水炒, 沙拉油, 涼拌, 炒 ... 油, 菜籽油, 葵花油, 變質, 豬油, 酥油, 酪梨油, 食安問題, 食用油, 黑心油.
豬油(動物油)本身為飽和性脂肪,而植物油則為不飽和性脂肪,前者高溫時較穩定, ... 因此,低溫烹調的時候(或涼拌時),吃植物油比較好;而要吃煎、炸這種高溫製作的 ... 基本上同意陳營養師的看法但是在這邊補充一下台灣人最常見的烹煮方式還是煎、 ... 煎炸椰子油Coconut oil 232 ℃ ( 450 ℉ ) 水炒、中火炒、煎炸橄欖油渣Pomace ...
連環爆油脂的安全問題,媒體報導建議回歸古早時候改用猪油,甚或椰子油。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這樣的論點是危險的,對現代人吃肉多、熱量. 多又動得少情況,再 ... 大量煎炸食品時,以猪油或動物性油脂較宜,沙拉油較不適宜。 ○做菜時要用排 ... (例一)成分: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油、芥花油、葡萄籽油. (例二)成分:橄欖 ...
鄭欣宜營養師指出,植物油無論是芝麻油、大豆沙拉油、橄欖油或是葡萄 ... 進一步指出,豬油、牛油所含有飽和脂肪酸比較高,但是椰子油、棕櫚油所 ...
可高溫的橄欖油椰子油減肥ptt台糖大豆沙拉油1l椰子油結凍食用油英文葵花油橄欖油芥花油ptt椰子油洗臉發煙點衛福部omega 3食用油 水煮蛋 茶葉蛋6000登記入帳銀行確診如何 好的快
「處暑」秋老虎來了!「這些食物」防秋燥不安,敲大椎緩解乾眼症、皮膚癢"
儘管天氣仍十分炎熱,但節氣已過「立秋」,明天(8/23)就是「處暑」,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早晚溫差加大;但「秋老虎,毒如...
全台蛋荒每天缺150萬顆雞蛋!營養師:這些食物能替代雞蛋,還可防失智降膽固醇"
全台蛋荒持續中,最近又因為寒流影響雞蛋產能,農委會甚至表示每天仍缺150萬顆雞蛋。營養師許育禎表示,雞蛋含有優質蛋白質...
明明熱量攝取足夠,卻越吃精神越渙散?營養師:掌握3大營養素才是健康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關心體重或健康的人或多或少曾透過體脂計、網路公式、表格查詢等方法,估算過自己每天可攝取多少熱量﹝即俗稱...
日本超夯週一斷食法2個半月瘦15公斤,5天瘦1公斤的菜單大公開"
「168斷食」雖然效果很好,可是每天要撐16個小時不吃,不少人餓到放棄。日本醫師獨創週一斷食法,每星期只要一天全天不吃,...
過年熬夜通宵,這樣補眠最有效率!營養師分享3祕技+3食物修復生理時鐘
今年春節連假10天,你是否每天都玩到打亂作息、熬夜通宵?小心到了開工日,心情和精神還在放假,導致疲憊感也出現。營養師高...
沒時間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營養師推10種高維他命D食物防骨鬆抗病毒"
很多愛美女性怕曬黑、上班族都在室內沒空曬太陽,導致肌膚接受紫外光的機會大為降低,影響身體合成維生素D的量。營養師表示...
感冒能喝什麼?營養師激推4種湯水加速恢復運動飲料和咖啡這樣喝才對"
生病感冒只能「多喝水」嗎?營養師表示,身體正在和病菌戰鬥的時候,補充水分可以加快恢復速度,尤其是伴隨出汗或發燒症狀、...
用橄欖油減少發炎、吃芭樂避免細紋...營養師教你「吃的逆齡5秘訣」解決肌膚問題
photos放大顯示許多人會靠補充膠原蛋白來使肌膚維持彈性,改善細紋情形,但飲食上若缺乏維生素C,補再多也會因體內氧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