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安養院要當心!疥蟲鑽到皮膚裡,在蟲穴道產卵...皮膚科醫師教你:如何對抗可怕的疥瘡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上週,在看兒童皮膚門診時,有一位神色慌張的媽媽帶著四個月大的小男嬰進到診間來,還來不及等我詢問病史,媽媽就趕緊說:醫師,快幫我看我的孩子是得什麼皮膚病?已經看了一個月,有些醫師說是濕疹,有些說是過敏,到底怎麼了?趕緊要媽媽將小孩放置到診療床上,打開衣服,看到手上許多顆小膿泡,正當納悶之際,仔細一看,發現在左手腕處有一個紅色丘疹,同時上面有一條約0.3公分帶有角質的細線,診斷立馬浮現:疥瘡。
媽媽完全不敢置信,連問好幾聲:醫師你確定?我們都沒有症狀耶,你真的能肯定?於是,只好刮個皮屑,放在顯微鏡下檢查,果然不出我所料,兩隻疥蟲外加五個蟲卵,在鏡頭下出現,媽媽一整個崩潰....
疥瘡知多少?
疥瘡可以說是皮膚科最讓人害怕的疾病之一,不在於嚴重度,而是害怕於它的傳染性,深怕一得到,身邊的人也一同感染,但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我們該如何面對疥瘡,是本篇的重點。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讓大家想幾個問題,如果都知道解答,那就可以略過本篇文章,但如果有疑問,就請繼續看下去。
人類疥瘡會經由動物感染? 疥蟲會跳或飛嗎? 疥蟲離開人體,仍可以存活?或能存活多久? 疥瘡患者身上,平均帶有幾隻疥蟲?10隻,50隻,100隻,1000隻? 只要一接觸到疥瘡患者(例如握手、擁抱),就可能會感染?人疥螨 vs 動物疥螨-專一性寄生
人類感染的疥瘡,是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所引起的。
動物疥螨則是寄生在豬、狗和貓等哺乳動物身上,通稱動物疥瘡(包括豬疥螨,犬疥螨,貓疥螨...)。
當人接觸這些患有疥瘡的動物時,這些動物疥螨可傳染給人,但由於這些動物疥螨不適應在人體皮膚內寄生,因此引起的症狀較輕微,寄生的時間也較短,沒有辦法在人體的皮膚上繁殖,為自限性,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不會造成流行,不需過度擔心,只要不再接觸這些動物,不治療也會自行痊癒,但給予疥蟲藥物,還是會好的比較快。
同樣人疥螨也可傳染給這些動物,引起相似的症狀,同樣是暫時的。
這些不同種類的疥螨對於宿主都有專一性。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人芥蟎(疥蟲,Sarcoptes scabiei)是專一人類寄生蟲(obligate human parasite),只感染人,並不會寄生在動物上。
疥蟲壽命約1~2個月,整個生活史都在人體皮膚上。
疥蟲本身不具有飛行和彈跳的能力,只能爬行,在皮膚上最快可以每分鐘爬行2.5公分,但在蟲穴道中,每天只可約鑽0.5~5公釐。
疥蟲離開宿主後,通常只能活短暫時間,他們不太能動,在室溫環境下(約21℃, 相對濕度:40~80% ),離開宿主不能活超過48小時。
疥蟲生活史-人體皮膚上
母蟲在蟲穴道中,每天產下2~3顆卵,蟲卵經3~4天孵化,變成幼蟲(larva,只有三對腳),爬到皮膚表面,再經3~4天,蛻變成稚蟲(Nymph,具有四對腳),接著再經4~7天蛻變為成蟲。
此時,公母蟲交配,公蟲交配後死亡,母蟲則只需一次交配,整個生命週期都具有繁殖力,母蟲受精後,就會開始在皮膚上移行,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鑽入角質層,形成蟲穴道,以吃角質為生,在此處產卵,度過餘生(約1~2個月),同時在這段期間,會拓展蟲穴道。
因此,整個生活史,都是在人體皮膚上。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離開人體=死路一條!存活時間隨環境改變!
基本上疥蟲是不愛脫離人體的,因為一旦離開人體,並無法存活太久。
在正常室溫下(21℃,相對濕度:40~80%),疥蟲存活不超過48小時 周圍溫度如果升到34℃,只能存活不到24小時。 如果到50℃以上(烘衣機),不超過10分鐘。 相反的,如果環境溫度越低,濕度越高,存活時間會延長。
(參考文獻:J Am Acad Dermatol. 1984 Aug;11(2 Pt 1):210-5.)
所以如果在較容易發生的場所,例如:安養院,監獄,收容所..等等,可以使用除濕機,同時調高室內溫度,就可以減少疥蟲傳播的機率。
因此, 冬天疥瘡發生率會比較高,環境溫度也是一部份原因。但如果溫度低於16℃,疥蟲活動力會大幅下降,就沒辦法鑽入皮膚中。
從以上可知,當疥蟲脫離人體越久,其傳染力越低。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典型疥瘡患者,身上有多少隻疥蟲?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疥瘡患者整個皮膚都是滿滿的疥蟲大~平~台~嗎?其實並不是如此,根據統計,在合適的條件下,約只有10%的蟲卵最後能孵化蛻變為成蟲。
同時,我們會因為搔抓將蟲子移除,免疫反應也會對抗疥蟲,因此,人體疥蟲數量比我們想像中來的少。
根據統計,感染前三個月,平均患者身上只有10~12隻疥蟲。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上週,在看兒童皮膚門診時,有一位神色慌張的媽媽帶著四個月大的小男嬰進到診間來,還來不及等我詢問病史,媽媽就趕緊說:醫師,快幫我看我的孩子是得什麼皮膚病?已經看了一個月,有些醫師說是濕疹,有些說是過敏,到底怎麼了?趕緊要媽媽將小孩放置到診療床上,打開衣服,看到手上許多顆小膿泡,正當納悶之際,仔細一看,發現在左手腕處有一個紅色丘疹,同時上面有一條約0.3公分帶有角質的細線,診斷立馬浮現:疥瘡。
媽媽完全不敢置信,連問好幾聲:醫師你確定?我們都沒有症狀耶,你真的能肯定?於是,只好刮個皮屑,放在顯微鏡下檢查,果然不出我所料,兩隻疥蟲外加五個蟲卵,在鏡頭下出現,媽媽一整個崩潰....
疥瘡知多少?
疥瘡可以說是皮膚科最讓人害怕的疾病之一,不在於嚴重度,而是害怕於它的傳染性,深怕一得到,身邊的人也一同感染,但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我們該如何面對疥瘡,是本篇的重點。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讓大家想幾個問題,如果都知道解答,那就可以略過本篇文章,但如果有疑問,就請繼續看下去。
人類疥瘡會經由動物感染? 疥蟲會跳或飛嗎? 疥蟲離開人體,仍可以存活?或能存活多久? 疥瘡患者身上,平均帶有幾隻疥蟲?10隻,50隻,100隻,1000隻? 只要一接觸到疥瘡患者(例如握手、擁抱),就可能會感染?人疥螨 vs 動物疥螨-專一性寄生
人類感染的疥瘡,是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所引起的。
動物疥螨則是寄生在豬、狗和貓等哺乳動物身上,通稱動物疥瘡(包括豬疥螨,犬疥螨,貓疥螨...)。
當人接觸這些患有疥瘡的動物時,這些動物疥螨可傳染給人,但由於這些動物疥螨不適應在人體皮膚內寄生,因此引起的症狀較輕微,寄生的時間也較短,沒有辦法在人體的皮膚上繁殖,為自限性,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不會造成流行,不需過度擔心,只要不再接觸這些動物,不治療也會自行痊癒,但給予疥蟲藥物,還是會好的比較快。
同樣人疥螨也可傳染給這些動物,引起相似的症狀,同樣是暫時的。
這些不同種類的疥螨對於宿主都有專一性。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人芥蟎(疥蟲,Sarcoptes scabiei)是專一人類寄生蟲(obligate human parasite),只感染人,並不會寄生在動物上。
疥蟲壽命約1~2個月,整個生活史都在人體皮膚上。
疥蟲本身不具有飛行和彈跳的能力,只能爬行,在皮膚上最快可以每分鐘爬行2.5公分,但在蟲穴道中,每天只可約鑽0.5~5公釐。
疥蟲離開宿主後,通常只能活短暫時間,他們不太能動,在室溫環境下(約21℃, 相對濕度:40~80% ),離開宿主不能活超過48小時。
疥蟲生活史-人體皮膚上
母蟲在蟲穴道中,每天產下2~3顆卵,蟲卵經3~4天孵化,變成幼蟲(larva,只有三對腳),爬到皮膚表面,再經3~4天,蛻變成稚蟲(Nymph,具有四對腳),接著再經4~7天蛻變為成蟲。
此時,公母蟲交配,公蟲交配後死亡,母蟲則只需一次交配,整個生命週期都具有繁殖力,母蟲受精後,就會開始在皮膚上移行,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鑽入角質層,形成蟲穴道,以吃角質為生,在此處產卵,度過餘生(約1~2個月),同時在這段期間,會拓展蟲穴道。
因此,整個生活史,都是在人體皮膚上。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離開人體=死路一條!存活時間隨環境改變!
基本上疥蟲是不愛脫離人體的,因為一旦離開人體,並無法存活太久。
在正常室溫下(21℃,相對濕度:40~80%),疥蟲存活不超過48小時 周圍溫度如果升到34℃,只能存活不到24小時。 如果到50℃以上(烘衣機),不超過10分鐘。 相反的,如果環境溫度越低,濕度越高,存活時間會延長。
(參考文獻:J Am Acad Dermatol. 1984 Aug;11(2 Pt 1):210-5.)
所以如果在較容易發生的場所,例如:安養院,監獄,收容所..等等,可以使用除濕機,同時調高室內溫度,就可以減少疥蟲傳播的機率。
因此, 冬天疥瘡發生率會比較高,環境溫度也是一部份原因。但如果溫度低於16℃,疥蟲活動力會大幅下降,就沒辦法鑽入皮膚中。
從以上可知,當疥蟲脫離人體越久,其傳染力越低。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典型疥瘡患者,身上有多少隻疥蟲?
photos放大顯示
照片來源:賴柏如 醫師疥瘡患者整個皮膚都是滿滿的疥蟲大~平~台~嗎?其實並不是如此,根據統計,在合適的條件下,約只有10%的蟲卵最後能孵化蛻變為成蟲。
同時,我們會因為搔抓將蟲子移除,免疫反應也會對抗疥蟲,因此,人體疥蟲數量比我們想像中來的少。
根據統計,感染前三個月,平均患者身上只有10~12隻疥蟲。
於是,只好刮個皮屑,放在顯微鏡下檢查,果然不出我所料,兩隻疥蟲外加 ... 疥瘡可以說是皮膚科最讓人害怕的疾病之一,不在於嚴重度,而是害怕於 ...
疥瘡如何傳染? 通常而言,疥瘡都是經由直接皮膚接觸傳染,因為疥蟲並不會跳,而且爬行緩慢,所以傳染力根據患者身上疥蟲數量,皮膚接觸範圍, ...
今天皮膚科賴柏如醫師,就要來教大家,如何面對疥瘡٩(。•ㅅ•。)و. 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住安養院要當心!疥蟲鑽到皮膚裡,在蟲穴道產卵...皮膚科醫師教你: ...
看過兩家皮膚科診所後,才確診不是過敏或蕁麻疹,而是疥蟲感染,目前全家人天天進行殺蟲大 ... 免疫力強弱是罹患關鍵老人、小朋友須當心 ... 吳家華醫師說:「艾弗麥克素一般用於挪威性疥瘡或是對外用藥物無效的疥瘡感染,為專案 ...
疥瘡照片農用硫磺粉疥瘡結節照片硫磺精盆栽疥瘡硫磺水比例疥瘡自然好硫磺精價格疥瘡洗衣機硫磺合劑用途疥蟲消毒 血壓 血糖 失控心血管疾病 分析 營養味噌湯 大豆 抗老
吃了一個多月感冒藥,怎麼還是咳不停?醫師教4招分辨「久咳」是氣喘還是感冒
「醫師,我已經吃了1個多月的感冒藥,怎麼還是咳不停?」臨床上不少患者有類似困擾,拖了1、2個月後,才發現久咳不是感冒引...
退休後開始焦慮、煩躁、適應不良...精神科醫師:50歲不用服老,但最忌諱兩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最近門診陸陸續續出現了一個新族群,他們都是五十幾歲的退休男性,雖然症狀大部分跟焦慮相關,也有不少開始出...
讓身體學會跟過敏原共處!小兒科醫師:提早讓寶寶吃副食品,更能預防過敏
photos放大顯示「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從小就學織布,不僅沒有因為扎到紡錘而昏倒,長大後還能代父從軍。對於寶...
「萬病之王」癌症都是養出來的!日本醫師教你「做3件事」降低9成癌症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日本醫師石黑成治指出,癌症是一種「生活型態病」,95%的癌症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可以防範未然。(圖非當事...
被蚊子叮了怎麼辦?兒科醫師:別給2歲以下小孩擦綠油精、曼秀雷敦
photos放大顯示嬰幼兒脹氣,是讓很多媽媽感到苦惱的問題。在門診也經常會有家長詢問我能不能用脹氣膏?能不能擦萬金油/綠油...
別再抱怨「媽媽」控制慾超強!身心科醫師解析:媽媽「不尊重」孩子界線,其實是天...
photos放大顯示爲什麼母親都有強烈的「控制慾」?我們先從母親的腦袋來思考這個問題,就因爲人類的嬰兒是一個「早產兒」,前...
別讓嬰兒床變成寶寶的「絕命終結站」!小兒科醫師的10個忠告,尤其別再用這種床了
驚悚電影絕命終結站擅用各種離奇的意外死亡橋段,勾起觀眾對於環境中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恐懼,因而造成一時轟動,也連拍了好...
男人射出後,頭腦最清晰?泌尿科醫師告訴你:「聖人模式」是怎麼一回事
photos放大顯示迷思這樣說:今天來跟大家聊聊男人射後的CD時間,也就是所謂「不反應期」,廣大的鄉民將其稱之為「聖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