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放輕鬆 這樣教「性」不尷尬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養小孩,什麼事情都得教。學走路要教,握奶瓶要教,吃飯要教,還有大小便也要教。但為什麼唯獨對性教育,大家卻難以啟齒?如果與小孩將來生活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得教,那麼「性」當然也非得教不可。
孩子出生前就已經接受性教育
煩惱如何開始與孩子談論性,就是性教育的第一步。完全不必擔心講得對不對,也不必擔心開始的時機對不對,因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至少沒有選擇逃避或裝傻,而是已經下定決心去思考或準備。
不管妳是否有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孩子從在母親肚子裡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接受性教育了。從期待孩子是男孩或女孩的心情開始,一直到生產後對待不同性別孩子的態度差異,還有包括長大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孩子隨時都在聽、看、學習如何看待與處理「性」這件事。
孩子表達出對「性」的好奇時父母應盡力答覆
等孩子學會說話後,只要看到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就會開始問:「這是什麼?」那時父母會覺得孩子用小手指著東西發問的模樣很神奇,所以會盡己所能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我認為父母碰到孩子表達出對「性」的好奇時,應該秉持相同的心態,在教導性知識時同樣盡力答覆。
Q 我的女兒曾在幼兒園上過幾次性教育的課,從此開始對性產生興趣,在家也越來越愛問問題。所以我有些納悶,跟尚未對性產生好奇的小孩進行性教育,會不會太早了一點?請問現在除了讓她知道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外,還需要更進一步告訴她關於性的具體知識嗎?
覺得「性」教育有需要,但卻又令父母裹足不前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一聽到「性」,就聯想到生殖器、做愛、黃色書刊這些詞彙呢?也許是覺得和孩子談論這些內容不太恰當吧。不過另一方面卻也讓人擔心,這樣是不是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好奇心?
然而「性教育」並非只是單純與性器官或性行為有關而已,還包含了一些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性科學知識或資訊,以及對性相關行為或想法的討論,甚至更進一步包含人與人之間對性的彼此尊重及相互配合的部分。「性」教育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可以集中一次學習;也不是在發生和性有關的行為問題時,去接受幾個小時教育就可以解決的。因為「性」是一種從幼兒時期起,就必須持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心去熟悉、學習的生活教育。
藉此教育孩子對性以外的各種靈敏度
近來的性教育,都會盡可能採取多元的角度處理,尤其特別注重加強培養孩子對身體的感覺,讓他學會如何確定自己身體的感受,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在碰到各種性暴力時,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種性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孩子體認到與他人的關係溝通及自我表達的方法有多麼重要,而且除了性意識的決定權外,還要藉此教育孩子對「性」以外的各種感受靈敏度。所以性教育絕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以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來解釋懷孕及生產,然後就簡單帶過,而是應該要在說明這些過程的同時,還能將話題擴大到關係、家族與照料的討論,隨時把性教育連結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教育的同時會連結到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
所以性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而已,它還牽涉到「我是什麼樣的存在」以及「我該如何與其他人產生關係、如何溝通」等問題,就如同「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很珍貴」、「自己的感覺很重要」、「我不該遭到性暴力對待」一樣,其他人也期待受到相同的尊重,這就是性教育所要強調的重點。
也因此,性教育在教導人們「自己是珍貴個體」的同時,很自然就會連結到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如果可以接受這種完整的性教育,我們的孩子就會比較獨立,將來長大也會比較懂得尊重他人。能夠正面看待自己身體的孩子,相對也會是一個自尊感較為強烈的孩子。
因為自尊感通常與愛惜自己的身體有關。只要想到能在孩子小時候培養他對自己身體的尊重,就益發覺得應該盡早讓孩子接受性教育。(本文摘自/這樣教,性哪裡會尷尬? /太雅出版社)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歡迎來到那對爸媽新的頻道!! 之前的頻道怪怪的所以開了一個新的喔!!在新的一年大家記得要支持我們爸媽喔!! 有任何工作問題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那對爸媽The Father&Mother. 89K likes. 工作拍攝邀約請洽莊先生:0938-529725 Email:[email protected] 校園主持、演出、活動工作請洽杰立娛樂經紀 ...
35歲還住爸媽家,年輕人為什麼放棄獨立? 陳竫詒編譯; 天下雜誌; 2017-01; 圖片來源:劉國泰. 年輕人與父母同住的時間越來越長,全世界都有類似的情況。什麼讓 ...
Oh! 爸媽– ohpama.com是一站式升學、親子網站。匯聚本地升學、海外升學、親子育兒最新資訊,雲集升學專家、資深教育工作者及親子達人,提供專業意見、分享實戰 ...
西瓜 木瓜 小毛病女子 月經 貧血 子宮假 面 女王
老人家最怕跌倒!適合60歲以上的6個瑜珈動作,增加肌力、平衡感,快Line給爸媽~
photos放大顯示退休生活絕非乏味而苦悶的,很多60歲以上的銀髮族都在退休後開始接觸瑜珈。在我的瑜珈班裡,有各種年紀、各種...
「我老了,看病只是浪費錢…」爸媽排斥上醫院,怎麼勸都不聽?醫師教你不NG話術
爸媽或阿公阿嬤年紀越大,個性越來越固執、越來越難溝通嗎?別急別氣!專家教你溝通術,讓你輕鬆溝通不NG!「媽媽越老越愛碎...
兒童即將開打新冠疫苗,爸媽既高興又怕受傷害醫師提醒3狀況宜緩打
昨﹙4/17﹚日食藥署才公布和臨床醫學、小兒醫學、感染醫學等專家開會同意6歲以上兒童使用莫德納疫苗,教育部官網就被家長留...
「爸媽離婚,你想要跟誰?」致,吵架夫妻:再生氣也絕不能跟孩子說的5句話
photos放大顯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初嫁為人妻之時,內心安穩的渴望了,但倆人在往後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不斷的磨合卻總...
預防肺炎,從改善「吞嚥」開始!讓爸媽老了安心用餐,專家教你「點頭吃飯」
photos放大顯示(編按:陽明大學牙醫學院的健保資料庫中,分析有吞嚥困難的民眾,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比率,是沒有吞嚥困難的民...
「羞羞臉!這麼大了還用尿布」兒科醫師:戒尿布時,爸媽最常做的3種NG行為
photos放大顯示尿布不用戒?其實總有一天,孩子會跟尿布說再見,如廁訓練若是按照他的行為發展階段來安排,大人小孩都會更輕...
再麻煩,也要帶寶寶出國玩!主播張愛晶:就算孩子不記得,那些記憶也都是爸媽的無...
剛生下第一個寶寶「可樂」時,每每興起出國旅遊的念頭,就會聽到好心的朋友或長輩說: 「小孩還那麼小,出國旅遊,不會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