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者比有伴侶者,每年多花23萬》「單身族」更容易變「下流老人」的5個理由
photos放大顯示
我有一位親戚是特約翻譯,一直小姑獨處,跟寡母同住。
前一陣子,她去西班牙深度旅行,回來後我倆約喝下午茶,記得那天咖啡館播放的bossa nova柔和慵緩,我正等著聽她分享學跳佛朗明哥舞的經驗,沒想到她卻苦著臉說,她罹患了「類風濕關節炎」。
原來她的手指關節發腫僵硬已經大半年了,她不以為意,旅行時發現,連要扭乾一條濕毛巾都很吃力,回國才趕緊求診。醫生檢查後說,關節已經受損,還要小心其他器官也受到影響……
親戚是文字工作者,要靠手指敲鍵盤,雙手十指等於是「吃飯的傢伙」。
因為單身「賺少花多」,親戚的「儲糧」很有限,手指關節僵硬又無法恢復的話,養自己、養高堂,都會出問題,更不敢想像漫長的老後照護,那一場午茶,咖啡館的氣氛很輕鬆,但是我倆都喝得好沉重。
因此前一陣子,看到某銀行舉辦了一項主題是「愛自己」的問卷調查結果,心中感觸甚多。這份調查的對象是「單身族」與「類單身族」(指已婚、但與家人分隔二地),問卷詢問他們最嚮往或最喜愛的「愛自己」的方式,結果前三名是:
1、旅遊 41% 2、美食 34% 3、舒鬆 10%
看到調查結果,感性的我,心中的OS是,「我不是單身族,但我也很想用旅行、美食來愛自己啦」。
但是理性的我,不禁要思索,單身族嚮往旅行與美食,是寵愛現在的自己、還是未來的自己?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截至104年,台灣單身族群已經高達996萬人(即15歲以上,包含未婚、離婚、喪偶人口),如果再加上「類單身族」,至少占台灣半數以上人口,這麼龐大的族群,難怪銀行等業者要花心思去耕耘。
耕耘甚麼呢?說白了,就是單身族的荷包袋,我要思考的也是單身族的荷包袋。
親戚的真實遭遇,以及過去採訪的眾多單身族,我知道,單身族最該做的反而是,看緊自己的荷包袋。
在日、臺書市都很暢銷的《下流老人》,描寫的對象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
我要特別強調,目前是單身族,不代表老後一定會變成又窮又孤單,但是確實有很多不利於單身族的因素,會提高老後照護的風險,以下列出5項不利因素,查看自己是否該調整理財和生涯規劃。
不利因素1:因為要愛自己,所以存得比較少
我們常聽到一種對於單身族的形容是:「一人吃飽、全家吃飽」,這種只要負擔自己的潛在心理,讓單身族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
單身族,如果沒有養家負擔,可以更自主的運用金錢與時間,會更有條件追求較好的生活品質、或是更精緻的生活體驗。
於是,業者也更積極的設計出各種活動吸引單身族,誰能拒絕得了那些氣氛優雅的品酒派對、甜點派對?誰不想要行囊裡裝著勇氣,向天涯海角出發?
但是更多的旅遊、美食、舒鬆、購物、健身……每一項好像都能「愛自己」,於是養家負擔少、責任少,單身族往往也存得比較少。
根據媒體報導,英國優惠代碼網站「VoucherCodesPro」的一項調查,單身族比有伴侶的家庭,每年的花費多了5,772英鎊(約23.8萬元台幣)。
因為「一個人的經濟」正當道,商家無不卯盡全力地要打開單身族的荷包袋,結果是花多、存少,等到退休時才驚覺老本太單薄。
不利因素2:單身者買房更難
根據主計處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不管是「有酬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或是「全日時間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臺灣就業者的每月平均收入,都差不多約在3萬7千元。
月收入3萬7千元可以買屋嗎?根據APPLE HOUSE趨勢研究中心,觀察2016年的實價登錄統計,全台平均購屋總價約901萬元,以利率2%,貸款20年,自備款2成計算,每月本利平均攤還的房貸支出約3.65萬元。
月賺3.7萬元,房貸支出3.65萬元,代表幾乎全部收入都要拿去償還房貸。單身族如果沒有長輩幫忙,或是兼差賺外快,只靠一份收入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不想當「賴家王老五」,或是沒有現成房子可以繼承,已婚族從「單打」轉成「雙打」,一份收入養家、另一份收入養房,比較容易晉升有殼蝸牛,老後才有機會在家養老。
photos放大顯示
我有一位親戚是特約翻譯,一直小姑獨處,跟寡母同住。
前一陣子,她去西班牙深度旅行,回來後我倆約喝下午茶,記得那天咖啡館播放的bossa nova柔和慵緩,我正等著聽她分享學跳佛朗明哥舞的經驗,沒想到她卻苦著臉說,她罹患了「類風濕關節炎」。
原來她的手指關節發腫僵硬已經大半年了,她不以為意,旅行時發現,連要扭乾一條濕毛巾都很吃力,回國才趕緊求診。醫生檢查後說,關節已經受損,還要小心其他器官也受到影響……
親戚是文字工作者,要靠手指敲鍵盤,雙手十指等於是「吃飯的傢伙」。
因為單身「賺少花多」,親戚的「儲糧」很有限,手指關節僵硬又無法恢復的話,養自己、養高堂,都會出問題,更不敢想像漫長的老後照護,那一場午茶,咖啡館的氣氛很輕鬆,但是我倆都喝得好沉重。
因此前一陣子,看到某銀行舉辦了一項主題是「愛自己」的問卷調查結果,心中感觸甚多。這份調查的對象是「單身族」與「類單身族」(指已婚、但與家人分隔二地),問卷詢問他們最嚮往或最喜愛的「愛自己」的方式,結果前三名是:
1、旅遊 41% 2、美食 34% 3、舒鬆 10%
看到調查結果,感性的我,心中的OS是,「我不是單身族,但我也很想用旅行、美食來愛自己啦」。
但是理性的我,不禁要思索,單身族嚮往旅行與美食,是寵愛現在的自己、還是未來的自己?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截至104年,台灣單身族群已經高達996萬人(即15歲以上,包含未婚、離婚、喪偶人口),如果再加上「類單身族」,至少占台灣半數以上人口,這麼龐大的族群,難怪銀行等業者要花心思去耕耘。
耕耘甚麼呢?說白了,就是單身族的荷包袋,我要思考的也是單身族的荷包袋。
親戚的真實遭遇,以及過去採訪的眾多單身族,我知道,單身族最該做的反而是,看緊自己的荷包袋。
在日、臺書市都很暢銷的《下流老人》,描寫的對象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
我要特別強調,目前是單身族,不代表老後一定會變成又窮又孤單,但是確實有很多不利於單身族的因素,會提高老後照護的風險,以下列出5項不利因素,查看自己是否該調整理財和生涯規劃。
不利因素1:因為要愛自己,所以存得比較少
我們常聽到一種對於單身族的形容是:「一人吃飽、全家吃飽」,這種只要負擔自己的潛在心理,讓單身族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
單身族,如果沒有養家負擔,可以更自主的運用金錢與時間,會更有條件追求較好的生活品質、或是更精緻的生活體驗。
於是,業者也更積極的設計出各種活動吸引單身族,誰能拒絕得了那些氣氛優雅的品酒派對、甜點派對?誰不想要行囊裡裝著勇氣,向天涯海角出發?
但是更多的旅遊、美食、舒鬆、購物、健身……每一項好像都能「愛自己」,於是養家負擔少、責任少,單身族往往也存得比較少。
根據媒體報導,英國優惠代碼網站「VoucherCodesPro」的一項調查,單身族比有伴侶的家庭,每年的花費多了5,772英鎊(約23.8萬元台幣)。
因為「一個人的經濟」正當道,商家無不卯盡全力地要打開單身族的荷包袋,結果是花多、存少,等到退休時才驚覺老本太單薄。
不利因素2:單身者買房更難
根據主計處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不管是「有酬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或是「全日時間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臺灣就業者的每月平均收入,都差不多約在3萬7千元。
月收入3萬7千元可以買屋嗎?根據APPLE HOUSE趨勢研究中心,觀察2016年的實價登錄統計,全台平均購屋總價約901萬元,以利率2%,貸款20年,自備款2成計算,每月本利平均攤還的房貸支出約3.65萬元。
月賺3.7萬元,房貸支出3.65萬元,代表幾乎全部收入都要拿去償還房貸。單身族如果沒有長輩幫忙,或是兼差賺外快,只靠一份收入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不想當「賴家王老五」,或是沒有現成房子可以繼承,已婚族從「單打」轉成「雙打」,一份收入養家、另一份收入養房,比較容易晉升有殼蝸牛,老後才有機會在家養老。
在日、臺書市都很暢銷的《下流老人》,描寫的對象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我要特別強調,目前是單身族,不代表老後一定會變成又窮又孤單,但是 ...
單身者比有伴侶者,每年多花23萬》「單身族」更容易變「下流老人」的5個理由 ... 這份調查的對象是「單身族」與「類單身族」(指已婚、但與家人分隔二 ...
單身者比有伴侶者,每年多花23萬》「單身族」更容易變「下流老人」的5個理由 ... 這份調查的對象是「單身族」與「類單身族」(指已婚、但與家人分隔二 ...
錯誤的「愛自己」和五種不利因素,讓你超容易變成下流老人 ... 本文目的不是鼓吹一定要有伴侶、或是一定要結婚,而是從財務的角度提醒單身族的種種不利, ... 這份調查的對象是「單身族」與「類單身族」(指已婚、但與家人分隔二地), ...
单身者比有伴侣者,每年多花23万》「单身族」更容易变「下流老人」的5个理由- 2016企业退休金上调. 2018-09-26 10:01:20 3. 我有一位亲戚是特约翻译,一直小姑 ...
巴西單身族最愛的即食快餐年度銷量,過去五年倍增,總額達12億美元。 ... 增加,從而推高樓價;而單身人士增加,亦代表出生人口會減少,增加年輕人撫養老人的負擔。 ... 不怕寂寞,反正旅途上找朋友或伴侶很易,可享受短暫愛情。」
單身者比有伴侶者,每年多花23萬》「單身族」更容易變「下流老人」的5個理由 ... 單身族如果沒有長輩幫忙,或是兼差賺外快,只靠一份收入買房,簡直是天方 ...
2017年5月5日 — 單身者比有伴侶者,每年多花23萬》「單身族」更容易變「下流老人」的5個理由 · 不利因素1:因為要愛自己,所以存得比較少 · 更多的旅遊、美食、舒鬆、購物、 ...
2021年6月14日 — 老年人對於伴侶的選擇,理由完全不同。年長者由於年齡漸增,甚至有過不同生命經歷,對於伴侶選擇已不是結婚生子共組家庭;如何在有限生命時間裡, ...
在獨身族群中除了一直未婚的單身族之外,在老後的醫療照護中其實「沒有小孩的頂客族」、「選擇離婚的失婚族」、「伴侶早逝的喪偶族」以及「小孩不在身邊的空巢族 ...
2023年8月26日 — ... 伴侶啊」、「存筆錢,自己搬進去安養院啊,記得存多一點」、「怎麼不說會養出啃老族,不給錢就虐待你」、「沒錢才會後悔,沒錢老婆小孩都跑光了 ...
2020年11月1日 — 在過去,「孤獨死」這三個字,大多會讓人和「獨居老人」聯想在一起。然而 ... 單身無伴侶成趨勢三大樂單族的保險規劃. 不論是抱持獨身主義,還是迫於 ...
2017年2月14日 — 一是「一方吵著要離婚或分居的熟齡夫妻」;一是「因擔憂單身父母身心健康或情感關係,而前來諮詢的子女」。也因此,花了些時間研讀年長者親密關係的相關 ...
國外開發居家機器人,經. 由通訊軟體就可以跟家人、醫生聯繫,是為獨居老人設計的。 ... 眠單身獨居者要愛自己,忘了其他事情,相反的,它提醒獨居者,. 其實我們並不孤獨, ...
銀髮族交友會無子女老人獨居老人照顧銀髮族找老伴單身晚年單身養老院獨居老人問題沒有子女的老後單身老年規劃單身老人 艾訊可轉債妨礙司法公正案例桃園庇護工場餐盒
深夜呻吟聲四起...陪母親在醫院過夜,病榻上老人的景象讓她參透:不是有錢請看護就好
photos放大顯示三總急診室的某個深夜,角落裡不時傳來呼喊聲:「來啊,我要坐起來啊!」「來啊,把尿壺遞給我啊!」「來啊,...
妳中槍了嗎?讓人覺得「這個人肯定一輩子單身…」的3個女性特徵
photos放大顯示只要是女性都會對結婚有所憧憬。隨著年齡的增長,週圍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結婚,為此感到著急的女性是否也不在少...
中重症408例、死亡127例創新高!遊民、獨居老人可領5劑快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28)公布,國內新增8萬881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8萬83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另新增408例的...
補鈣效果超越牛奶!醫大推2食物才是補鈣聖品黑木耳1吃法預防骨鬆超有效"
喝牛奶補鈣,預防骨質疏鬆?中醫師樓中亮表示,除了年長者容易罹患骨質疏鬆外,現代人愛喝咖啡,尤其一天會來上好幾杯的人,...
其實做好一直單身的準備!44歲結婚、47歲生子...林志玲的體悟:做一個不要被年齡...
photos放大顯示林志玲曾說,當真正屬於自己的愛情來臨時,最想做的事情是,和另一半手牽手走在陽光裡。雖然是已經大紅大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