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脫泡蓋送,其實是錯的?皮膚科醫師告訴你:燒燙傷時,正確的順序是...
photos放大顯示
圖片提供:游懿聖 醫師「游醫師,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都在流傳一則訊息,說燒燙傷的急救過程:沖、脫、泡、蓋、送,其實是錯的,請問真的是這樣嗎?燒燙傷的第一時間,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前幾天,一位好朋友發了一則這樣的簡訊問我。
在留言給他的同時,勾起了一段我不願回想的過去(請想像鄧不利多拿出儲思盆,緩緩地把腦裡的一縷記憶輕煙,勾出來的畫面)。
前年夏天,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搭乘飛機,橫渡太平洋,即將展開籌畫了一整年的家庭旅行;長途飛行的客機上,安靜的艙內,燈光都已經調暗,只剩零星的幾盞閱讀燈還亮著。那時候,孩子都睡著了,我也才剛取下耳機,開始閉目養神。
昏昏沉沉當中,我忽然聽到後座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哀嚎,回頭一看,竟然是我的孩子在睡夢中忽然爆哭起來;第一時間,我以為孩子做惡夢了,趕忙把他從座位上搖醒,想要安撫他。
抱他起來的當下,發現他褲子濕掉了,孩子的爸爸以為是作惡夢尿濕褲子,孩子才因而大哭;正當我們手忙腳亂,一邊安撫他,一邊準備幫他換掉溼透的褲子時,褲子一拉下來,竟然發現屁股上出現了好幾個水泡,當下才明白,為什麼性格一向平穩的孩子,會哀嚎的那麼慘烈:
原來我的孩子,燙傷了!
回過頭去,才發現原來放在餐桌上的一杯熱水,已經打翻了,熱水沿著座椅,流到孩子的屁股,引起二度灼傷;更慘的是,由於沒有意識到是燙傷,所以幫他脫褲子的同時,也弄破了好幾個水泡。
燙傷的第一時間,首重組織降溫,受限於飛機上洗手台的位置,孩子的屁股不可能放在流動的水龍頭下沖;如果請空服員拿大水桶出來讓孩子泡屁股,在飛機上施行也很困難,於是我們跟空服員要了一個乳膠手套,裡面塞滿了冰塊,再把手套打結,就變成了一個冰堡,外面包上一層手帕,直接對著燙傷的部位冰敷。由於燙傷的面積不算小,數一數,大大小小的水泡約有十來個,加上只有發紅,沒有水泡的部位,整體燙傷面積,大約兩個巴掌大(約體表面積2%)。
孩子一邊低聲啜泣著,一邊喊痛,三不五時又因為太痛了,而爆出一陣哭聲;孩子的爸爸,一手緊緊的抱著孩子,一手扶著冰敷袋;坐在前座的我,除了幫忙安撫孩子的情緒外,腦子裡閃過好多個念頭:按照孩子的燙傷程度及面積,這趟家族旅行,恐怕得在換藥當中度過;燙傷的痛,會讓孩子連坐著都無法安穩,何況旅程當中計畫的租車長途跋涉、戶外活動、水上樂園?等一下抵達目的地後,可能要跟航空公司直接買下一班飛回台灣的機票。
光著屁股冰敷的孩子,在高空飛行的機艙裡,還要注意保溫,不然燙傷改善了,卻感冒了,也是不無可能;於是我跟孩子的爸爸輪流換手,一個負責冰敷,一個注意保溫,在屁股上覆蓋一層薄毯子。一個多小時後,孩子因為疼痛減輕,啜泣聲逐漸平息,聽著他平穩的呼吸聲、舒緩的表情,孩子又睡著了;我跟孩子的爸爸,緊繃的情緒才稍微和緩一點,開始低聲商量著,待會,要如何運用飛機上有限的包紮材料,達到保護孩子的傷口,不弄破水泡,又可以有效固定敷料,平安的度過排隊、通關的過程,抵達旅館。
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平安地抵達旅館後,跟孩子討論,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很可能要提前結束了,孩子難掩失望之情,只淡淡地說一句:
「我的屁股還很痛,明天可以不要再坐飛機了嗎?」
再度商量後決定,先進行旅行的初步計畫,開兩個小時的車到第一站,觀察孩子的復原情況,再決定後續的行程規劃;天真的孩子,聽到不用下一班飛機直接飛回台灣,還可以再待個兩天,開心地這樣安慰自己:
「那至少還有玩到兩天。」
幸運的是,孩子的燙傷屬於淺層二度燙傷,只傷及淺層的真皮層,傷口復原的速度很快,大約三天之後,換藥已經不再疼痛,用屁股坐在硬椅子上,也不會有任何不適;我們的家族旅行,就在驚滔駭浪中開始,平安圓滿中結束;然而,那一幕驚心動魄的燙傷,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我餘悸猶存。
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沖、泡+脫、蓋+送
photos放大顯示
回歸主題,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我們熟知的沖、脫、泡、蓋、送,有錯嗎?
沖脫泡蓋送,目前仍是處理燙傷的準則,沒有錯!只是施行上,有些細節,需要注意。在此,我把這五個步驟,結合成三個步驟,分別是沖、泡+脫、蓋+送,比較簡單好記。
沖
沖脫泡蓋送的施行時序很重要,不要急著脫去衣物,先用大量流動的冷水降溫,流動的冷水,因為持續流動,可以有效地帶走體表溫度,是局部降溫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之一,這裡要注意的是,水流不要很強,不要強到會沖破水泡。
要沖多久呢?簡單來說,沖到不痛為止,如果情況允許,會建議沖20分鐘;如果因為燙傷面積大,須立即送醫,可以改用泡的,把患部泡在冷水當中,趕緊送醫;然而用浸泡的方式,由於水溫會上升,組織降溫效果並沒有比持續沖水來的好。
photos放大顯示
圖片提供:游懿聖 醫師「游醫師,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都在流傳一則訊息,說燒燙傷的急救過程:沖、脫、泡、蓋、送,其實是錯的,請問真的是這樣嗎?燒燙傷的第一時間,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前幾天,一位好朋友發了一則這樣的簡訊問我。
在留言給他的同時,勾起了一段我不願回想的過去(請想像鄧不利多拿出儲思盆,緩緩地把腦裡的一縷記憶輕煙,勾出來的畫面)。
前年夏天,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搭乘飛機,橫渡太平洋,即將展開籌畫了一整年的家庭旅行;長途飛行的客機上,安靜的艙內,燈光都已經調暗,只剩零星的幾盞閱讀燈還亮著。那時候,孩子都睡著了,我也才剛取下耳機,開始閉目養神。
昏昏沉沉當中,我忽然聽到後座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哀嚎,回頭一看,竟然是我的孩子在睡夢中忽然爆哭起來;第一時間,我以為孩子做惡夢了,趕忙把他從座位上搖醒,想要安撫他。
抱他起來的當下,發現他褲子濕掉了,孩子的爸爸以為是作惡夢尿濕褲子,孩子才因而大哭;正當我們手忙腳亂,一邊安撫他,一邊準備幫他換掉溼透的褲子時,褲子一拉下來,竟然發現屁股上出現了好幾個水泡,當下才明白,為什麼性格一向平穩的孩子,會哀嚎的那麼慘烈:
原來我的孩子,燙傷了!
回過頭去,才發現原來放在餐桌上的一杯熱水,已經打翻了,熱水沿著座椅,流到孩子的屁股,引起二度灼傷;更慘的是,由於沒有意識到是燙傷,所以幫他脫褲子的同時,也弄破了好幾個水泡。
燙傷的第一時間,首重組織降溫,受限於飛機上洗手台的位置,孩子的屁股不可能放在流動的水龍頭下沖;如果請空服員拿大水桶出來讓孩子泡屁股,在飛機上施行也很困難,於是我們跟空服員要了一個乳膠手套,裡面塞滿了冰塊,再把手套打結,就變成了一個冰堡,外面包上一層手帕,直接對著燙傷的部位冰敷。由於燙傷的面積不算小,數一數,大大小小的水泡約有十來個,加上只有發紅,沒有水泡的部位,整體燙傷面積,大約兩個巴掌大(約體表面積2%)。
孩子一邊低聲啜泣著,一邊喊痛,三不五時又因為太痛了,而爆出一陣哭聲;孩子的爸爸,一手緊緊的抱著孩子,一手扶著冰敷袋;坐在前座的我,除了幫忙安撫孩子的情緒外,腦子裡閃過好多個念頭:按照孩子的燙傷程度及面積,這趟家族旅行,恐怕得在換藥當中度過;燙傷的痛,會讓孩子連坐著都無法安穩,何況旅程當中計畫的租車長途跋涉、戶外活動、水上樂園?等一下抵達目的地後,可能要跟航空公司直接買下一班飛回台灣的機票。
光著屁股冰敷的孩子,在高空飛行的機艙裡,還要注意保溫,不然燙傷改善了,卻感冒了,也是不無可能;於是我跟孩子的爸爸輪流換手,一個負責冰敷,一個注意保溫,在屁股上覆蓋一層薄毯子。一個多小時後,孩子因為疼痛減輕,啜泣聲逐漸平息,聽著他平穩的呼吸聲、舒緩的表情,孩子又睡著了;我跟孩子的爸爸,緊繃的情緒才稍微和緩一點,開始低聲商量著,待會,要如何運用飛機上有限的包紮材料,達到保護孩子的傷口,不弄破水泡,又可以有效固定敷料,平安的度過排隊、通關的過程,抵達旅館。
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平安地抵達旅館後,跟孩子討論,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很可能要提前結束了,孩子難掩失望之情,只淡淡地說一句:
「我的屁股還很痛,明天可以不要再坐飛機了嗎?」
再度商量後決定,先進行旅行的初步計畫,開兩個小時的車到第一站,觀察孩子的復原情況,再決定後續的行程規劃;天真的孩子,聽到不用下一班飛機直接飛回台灣,還可以再待個兩天,開心地這樣安慰自己:
「那至少還有玩到兩天。」
幸運的是,孩子的燙傷屬於淺層二度燙傷,只傷及淺層的真皮層,傷口復原的速度很快,大約三天之後,換藥已經不再疼痛,用屁股坐在硬椅子上,也不會有任何不適;我們的家族旅行,就在驚滔駭浪中開始,平安圓滿中結束;然而,那一幕驚心動魄的燙傷,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我餘悸猶存。
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沖、泡+脫、蓋+送
photos放大顯示
回歸主題,燙傷的第一時間處理,我們熟知的沖、脫、泡、蓋、送,有錯嗎?
沖脫泡蓋送,目前仍是處理燙傷的準則,沒有錯!只是施行上,有些細節,需要注意。在此,我把這五個步驟,結合成三個步驟,分別是沖、泡+脫、蓋+送,比較簡單好記。
沖
沖脫泡蓋送的施行時序很重要,不要急著脫去衣物,先用大量流動的冷水降溫,流動的冷水,因為持續流動,可以有效地帶走體表溫度,是局部降溫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之一,這裡要注意的是,水流不要很強,不要強到會沖破水泡。
要沖多久呢?簡單來說,沖到不痛為止,如果情況允許,會建議沖20分鐘;如果因為燙傷面積大,須立即送醫,可以改用泡的,把患部泡在冷水當中,趕緊送醫;然而用浸泡的方式,由於水溫會上升,組織降溫效果並沒有比持續沖水來的好。
游醫師,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都在流傳一則訊息,說燒燙傷的急救過程:沖、脫、泡、蓋、送,其實是錯的,請問真的是這樣嗎?燒燙傷的第一 ...
泡+脫泡冷水的另一項重要考量是,讓衣物在浸泡時,不要緊貼在燙傷的皮膚上,利用水的浮力,輕柔的移除患部覆蓋的衣物,必要時,直接用剪刀剪 ...
作者:游懿聖醫師原文:沖脫泡蓋送,錯了嗎? 「游醫師,最近我在網 ... 真的是這樣嗎?燒燙傷的第一時間,到底該如何. ...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燒燙傷時,正確的順序是.
台大醫院燒傷中心. 台大醫院燒傷中心包括燒燙傷加護病房和普通燒燙傷病房,前者共4 床,一 ... 台大醫院燒傷團隊包括整形外科醫師1 位、小兒科醫師1 位、 住院醫師2. 位、實習 ... 藥物中毒性皮膚壞死. 4. 一氧化碳 ... 附註:優先順序如以上所列. 普通燒 ...
所以順序是「傷口」 > 「藥膏」 >「面速麗達姆+紙膠帶」> 「紗布」. 所以順序是「傷口」 ... 但如果是大範圍整片整片的皮膚被燒燙傷,利用僅有的皮膚可能長得很慢. 一定要聽從醫師的指示,不要隨意自行治療,謝謝~. 以下是燒燙傷分級( ...
傷口的深度與受傷面積大小,決定燙傷的嚴重程度,這需要醫師判斷。 ... 一度燒傷:皮膚表面會發紅並且疼痛,外表類似皮膚被太陽曬傷的程度,影響 ...
被排氣管燙到要看什麼科高雄燙傷皮膚科嘴唇長一顆沖脫泡蓋送目的皮膚紅腫癢水泡排氣管燙傷疤痕腳長水泡看哪科燙傷分級沖脫泡蓋送教案排氣管燙傷擦什麼 #辣媽 #柯以柔 #養胎牙周病 腦中風 機率2023 IDSFC
疫情再飆增874例本土!輕重症分流即起調整:醫院只收4種患者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追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9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4例本土個案及108...
痘痘一直好不了怎麼辦?原來痘痘分5種類!抗痘成分怎麼挑?「5大消痘重點」皮膚科...
photos放大顯示長痘痘(痤瘡)是常見的皮膚問題,根據西醫、中醫合併理論,導致痘痘長不停原因很多種,不同青春痘與痘痘位置...
下巴痛、肩膀痛,竟是「心肌梗塞」警訊!醫師曝:這些意想不到的部位疼痛,都是大...
photos放大顯示一位男性就診時主訴前幾天開始覺得左側下巴有點麻,當時以為是牙齒的問題,還吃了止牙痛藥,後來開始覺得左側...
勞動不等於運動!做家事算運動嗎?心臟科醫師教你「減少死亡率」這樣動
運動的好處就是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不過有些勞動者認為自己工作時就是在運動,但研究指出,粗重工作者相較於靜態...
發炎、退化...可能因為關節「歪掉了」!醫師教你「滾筒按摩法」幫關節回正
photos放大顯示關節緊緊、卡卡,要按摩上下連結的肌群除了放鬆肌肉、幫助肌肉恢復和緩解疼痛之外,按摩還有一個隱藏版的好處...
日用電腦10小時,手腳麻竟需做椎間盤手術醫師說:都是「這樣坐」才會長骨刺
每天都要用電腦寫程式動輒10小時的電腦工程師,突然出現手腳麻、腰痛、背痛等症狀,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就醫檢查發現頸椎狹...
久坐不動,小心「經濟艙症候群」要命!醫師提醒:搭飛機出現這4大症狀快求救
photos放大顯示深層靜脈血栓代表著血管內形成血栓,影響血流循環,讓患者腳腫、腳痛,甚至變得愈來愈喘,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
你是睡不著,還是失眠?小心被安眠藥控制!精神科醫師教你4招「不吃藥也睡得好」
photos放大顯示「醫師,我何時才可以不用吃安眠藥?」這是門診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是台灣數以百萬計有睡眠障礙、吃掉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