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眼中的臺灣怪醫:醫病關係,台灣遺失的信任,卻在非洲找回來
photos放大顯示
「你當醫生怎麼可以態度不好!」小病人的舅舅高分貝大喊,並作勢往前衝向我。
起因就在於我的一句話:「把小朋友固定好,看喉嚨才不會受傷。」前面沒有加一個「請」字,口氣也不夠「溫柔」。
在這個充滿發燒與嘔吐的週日急診,眼前的小病人正奮力抗拒作檢查,死命咬著壓舌板。媽媽在一旁跟著啜泣起來,舅舅不爽地說:「你怎麼可以沒有同理心?我從剛剛進來到現在已經忍很久了,我要客訴你!…」病人的舅舅劈頭開罵了五分鐘。
病人舅媽不斷跟舅舅說:「你不要這麼兇。」我只能等舅舅罵完,並無奈地看著虛弱的病人。
從西非布吉納法索的臺灣醫療團回到馬偕醫院,這三年來在急診看盡各式的病人,幸運的是,目前還沒被打,只接到公關室說:「OOO的家屬投訴你沒有開他指定的藥」。我想每位醫者跟家屬一樣,都希望患者健康快樂,所以每次我看到醫護人員被告、被打,或是被投訴態度差勁,我都深深覺得難過。這也讓我想起西非那遙遠又悶熱的急診室裡發生的故事。
某天,在友誼醫院(臺灣醫療團所在地)急診室來了一位年輕女性,不斷在病床上翻來覆去、滿臉痛苦,正用盡全力地在呼吸著空氣。「氣喘發作吧……」我猜想。在臺灣遇到這樣的患者,我們會快速提供氧氣,以及連續性吸入型的支氣管擴張劑,注射類固醇針劑快速抑制發炎反應。
但在布國的急診室,我左看右望才盼到當地護士慢吞吞地翻查著病人,十幾分鐘過去了,卻只完成一個動作──量體溫。接著,當地醫生便放任病人繼續躺在床上扭動掙扎。所幸十幾分鐘後,一位家屬急忙跑來,將一小瓶「支氣管擴張噴劑」塞到病患口中。接下來的20分鐘,病人靠著僅有的一小瓶噴劑努力「活著」。
布國的急診室如此「不急」是有原因的,當地實行徹底的醫藥分業,醫師診查完只會開立處方箋。接下來,端看家屬能用多快的時間、有多少錢買到藥物回來,就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治療。更誇張的是常聽聞開刀的時候,傷口的縫線不夠,醫師只能開到一半再趕緊請病人家屬買線回來繼續縫。
臺灣與非洲,不只是醫療模式不同,連醫病關係也是迥異。
某天,11歲的娜娜(Nana)和媽媽來到我的門診。兩人一坐下,我就問門診助理:「她們是來看癲癇的嗎?」一語中的,嚇得助理以為我是專治癲癇的神醫,直問我怎麼看出來的。
「看小女孩的眼神啊,有點不一樣。」因為娜娜的癲癇從來沒治療過,我詢問媽媽:「我們先吃藥控制看看好嗎?」「當然,你是醫生。我相信你啊!」「好吧,那我來決定怎麼治療。」我替娜娜開了基本的抗癲癇藥物,並請她過一陣子回診。
其實無論在臺灣或是布吉納法索,病人都期待生病的時候遇見未卜先知的「神醫」,最好用看、或用聽的就知道病人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什麼檢查都不必做,甚至什麼藥都不用吃、病就會好,那就是神醫中的神醫了。可惜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在臺灣,當病人認知現代醫學沒有那麼厲害,各式檢查與藥物都有其極限,期待出現了落差,醫病關係也因此惡化。我們常在醫院裡聽到:「醫生都不知道我生什麼病」、「都檢查不出個所以然」、「吃什麼藥都不會好」、「住院住很久也沒有治好」…之類的抱怨。
不同的是,我在布吉納法索大部分的患者,對於醫生都是畢恭畢敬的,醫病關係充滿「包容」與「信任」。他們會放手讓我決定所有醫療行為,更是完全信任醫護人員、坦然接受目前醫療的極限。
在臺灣,醫師說什麼病患就信什麼的「父權模式」的醫病關係已經過時,轉為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新醫療模式,醫師和病人對疾病衍生出的身心靈問題綜合討論,再決定治療的方式。帶著「臺式醫療想法」的我,反倒像個格格不入的「外人」。我常以尊重患者的角度詢問:「你希望我怎麼幫你?」、「你希望什麼時候回來門診追蹤?」、「我建議做這個檢查,你同意嗎?」……這些都是我在臺灣絕對不能省略的話,但用在布國病人的身上,他們反而覺得我是奇怪的醫生、為什麼總問那麼多問題。
photos放大顯示
「你當醫生怎麼可以態度不好!」小病人的舅舅高分貝大喊,並作勢往前衝向我。
起因就在於我的一句話:「把小朋友固定好,看喉嚨才不會受傷。」前面沒有加一個「請」字,口氣也不夠「溫柔」。
在這個充滿發燒與嘔吐的週日急診,眼前的小病人正奮力抗拒作檢查,死命咬著壓舌板。媽媽在一旁跟著啜泣起來,舅舅不爽地說:「你怎麼可以沒有同理心?我從剛剛進來到現在已經忍很久了,我要客訴你!…」病人的舅舅劈頭開罵了五分鐘。
病人舅媽不斷跟舅舅說:「你不要這麼兇。」我只能等舅舅罵完,並無奈地看著虛弱的病人。
從西非布吉納法索的臺灣醫療團回到馬偕醫院,這三年來在急診看盡各式的病人,幸運的是,目前還沒被打,只接到公關室說:「OOO的家屬投訴你沒有開他指定的藥」。我想每位醫者跟家屬一樣,都希望患者健康快樂,所以每次我看到醫護人員被告、被打,或是被投訴態度差勁,我都深深覺得難過。這也讓我想起西非那遙遠又悶熱的急診室裡發生的故事。
某天,在友誼醫院(臺灣醫療團所在地)急診室來了一位年輕女性,不斷在病床上翻來覆去、滿臉痛苦,正用盡全力地在呼吸著空氣。「氣喘發作吧……」我猜想。在臺灣遇到這樣的患者,我們會快速提供氧氣,以及連續性吸入型的支氣管擴張劑,注射類固醇針劑快速抑制發炎反應。
但在布國的急診室,我左看右望才盼到當地護士慢吞吞地翻查著病人,十幾分鐘過去了,卻只完成一個動作──量體溫。接著,當地醫生便放任病人繼續躺在床上扭動掙扎。所幸十幾分鐘後,一位家屬急忙跑來,將一小瓶「支氣管擴張噴劑」塞到病患口中。接下來的20分鐘,病人靠著僅有的一小瓶噴劑努力「活著」。
布國的急診室如此「不急」是有原因的,當地實行徹底的醫藥分業,醫師診查完只會開立處方箋。接下來,端看家屬能用多快的時間、有多少錢買到藥物回來,就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治療。更誇張的是常聽聞開刀的時候,傷口的縫線不夠,醫師只能開到一半再趕緊請病人家屬買線回來繼續縫。
臺灣與非洲,不只是醫療模式不同,連醫病關係也是迥異。
某天,11歲的娜娜(Nana)和媽媽來到我的門診。兩人一坐下,我就問門診助理:「她們是來看癲癇的嗎?」一語中的,嚇得助理以為我是專治癲癇的神醫,直問我怎麼看出來的。
「看小女孩的眼神啊,有點不一樣。」因為娜娜的癲癇從來沒治療過,我詢問媽媽:「我們先吃藥控制看看好嗎?」「當然,你是醫生。我相信你啊!」「好吧,那我來決定怎麼治療。」我替娜娜開了基本的抗癲癇藥物,並請她過一陣子回診。
其實無論在臺灣或是布吉納法索,病人都期待生病的時候遇見未卜先知的「神醫」,最好用看、或用聽的就知道病人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什麼檢查都不必做,甚至什麼藥都不用吃、病就會好,那就是神醫中的神醫了。可惜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在臺灣,當病人認知現代醫學沒有那麼厲害,各式檢查與藥物都有其極限,期待出現了落差,醫病關係也因此惡化。我們常在醫院裡聽到:「醫生都不知道我生什麼病」、「都檢查不出個所以然」、「吃什麼藥都不會好」、「住院住很久也沒有治好」…之類的抱怨。
不同的是,我在布吉納法索大部分的患者,對於醫生都是畢恭畢敬的,醫病關係充滿「包容」與「信任」。他們會放手讓我決定所有醫療行為,更是完全信任醫護人員、坦然接受目前醫療的極限。
在臺灣,醫師說什麼病患就信什麼的「父權模式」的醫病關係已經過時,轉為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新醫療模式,醫師和病人對疾病衍生出的身心靈問題綜合討論,再決定治療的方式。帶著「臺式醫療想法」的我,反倒像個格格不入的「外人」。我常以尊重患者的角度詢問:「你希望我怎麼幫你?」、「你希望什麼時候回來門診追蹤?」、「我建議做這個檢查,你同意嗎?」……這些都是我在臺灣絕對不能省略的話,但用在布國病人的身上,他們反而覺得我是奇怪的醫生、為什麼總問那麼多問題。
匯整良醫健康網每日最新的新聞報導與專欄文章。 ... 非洲人眼中的臺灣怪醫:醫病關係,台灣遺失的信任,卻在非洲找回來. 2017-06-19醫病平台. 0 ...
可否入境台灣後再行補辦? 外僑居留證遺失會影響入境台灣。 若是免簽證 ... 若是需要簽證的國家,便需要重新申請簽證才可入境臺灣,再去補辦外僑居留證。 若有相關 ...
亞洲 · 臺灣 · 大洋洲 · 歐洲 · 美洲 · 非洲 .... 為什麼還要想辦法關心病患、在他們的人生歷程裡走入慈濟呢? ... 深深領悟:原來,有這麼多人力投入義診,不只是要醫病、更是要醫心。 ... 執導《慈悲的滋味》的導演傅國樑,看到人醫會的醫師面對病人時那般無怨無悔的 .... 不服輸林義傑跑臺灣第一 · 我們牽著手唱生命的樂章.
穷游论坛为广大穷游er提供台湾旅游心得、花莲旅行攻略、旅游游记、行程路线、必去景点、美食推荐、当地特产、旅游花费等实用信息。穷游,旅游无 ...
... 及時彙整成冊,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永久失落,來日將無法彌補史料遺失的遺憾。 .... 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 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 也能像我一樣,為弱小 .... 大學醫療團隊的醫師們,放下臺灣的一切,飛向萬里之外的非洲大陸,來...more ..... 人員的告白,面對醫療崩壞,他們堅持用「愛」終結醫病不信任,捍衛醫學的使命!
在非洲國家肯亞的沙漠中,兩個婦人正在進行一筆商品的買賣交易,只見其中一個婦女 .... 台灣人考量是否使用行動支付的前五大因素之中,排名第一的是:安全性, ... 終端遺失,發生卡號外洩而遭盜刷的風險,因此Visa特別推出「Visa代碼化服務」(Visa .... 而要達成上述各項目標,跨界合作消除臺灣發展行動支付所面臨的環境障礙,是最 ...
大洋洲地圖中南美洲國家與地區東加王國台灣澳洲首都台灣外交全球地形圖台胞證過期可以去大陸嗎經典語錄大全所有職業蔡英文ptt 台灣公廣集團猜猜我是誰題目天堂m官網維修
BA.4、BA.5不會只是普通感冒!研究曝恐更容易感染肺部醫示警:口罩脫不得
近日台灣邊境連續攔截多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6/14)坦言,這兩種新變種...
這「流感」殺傷力竟比武漢肺炎高,在台灣已61死!你該知道它與武漢肺炎有何不同?
photos放大顯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本季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858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61例(至2/6)。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
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乾眼症!《營養學期刊》研究:多吃●●抑制發炎、穩定淚液層
photos放大顯示隨著3C產品盛行、工作型態改變,讓現代人普遍有用眼過度的問題,眼睛酸澀、乾眼更是家常便飯,根據統計,台灣...
不再是老年人疾病!台灣10大死因之首連帶影響子女求學之路-蕃新聞
...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持續推動癌症家庭子女獎助學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癌症不再是老年人的疾病,中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