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感冒?這病恐成幼兒殺手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最近季節交替,幼兒常出現咳嗽、喘鳴,家長可別以為只是感冒。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所引起,即使有發燒,頂多3、5天就會漸漸改善。但有時這些病毒會突破防線,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腫脹或分泌物增加,如果聽到支氣管收縮的喘鳴聲,恐怕是急性細支氣管發炎,而最可能造成的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抵抗力差幼童 患病恐呼吸窘迫
亞東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家駿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傳染,主要藉由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是間接接觸到環境中受汙染物體,以及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散布的飛沫傳染。被傳染後,潛伏期為2至8天,容易引發嬰幼兒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嚴重時喘到需要插管,甚至致死。
多數感染者會在4至7天後自行痊癒,然而對先天抵抗力較差,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以及合併有慢性肺病等少數族群,極有可能誘發呼吸窘迫,需緊急插管治療。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為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小於35週的早產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
感冒久不癒 咳痰、喘鳴速就醫
陳家駿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幼兒感冒久未癒,咳痰、喘鳴症狀嚴重,甚至呼吸急促症狀,應儘快就醫治療。目前對呼吸道融合病毒無特效藥,只能住院觀察並用氧氣罩加水蒸氣或高濃度生理食鹽水化痰。高危險族群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幼童,可施打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從6個月大開始每月施打1劑,接續打12個月,可有效降低誘發重症機率。
曾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而住院的寶寶,之後發生反覆性喘鳴或氣喘的機率是一般嬰幼兒的3至4倍。所以當不像一般感冒,病程太久或合併喘鳴咻咻聲時,一定要跟醫師好好討論,是否是氣管過敏、氣喘徵兆,以免氣管持續受傷發炎而更難控制。建議家長落實幼童衛生習慣,遊戲後、吃飯前等勤洗手,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戴上口罩,防堵呼吸道融合病毒侵襲。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Patricia Kuhl 教授做了實驗,並發現美國寶寶在6-8個月大時,雖他們沒學過中文,但美國寶寶卻和台灣寶寶有對中文一樣好的分辨能力,但在10-12 ...
幼兒玩具寶寶晚說話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pdf幼兒是什麼幼兒語言發展兒童心理治療師資格兒童心理學研究所三個月寶寶作息德國幼兒教育課程遊戲治療遊戲 貧血 補鐵 當心 風險軟殼蟹 台北roblox怎麼做衣服手機版
台灣小一學童未治療齲齒率32.95%教育部推幼兒口腔保健、窩溝封填-TaiwanNews
由於兒童不熟練刷牙的技巧,以及牙刷角度設計等問題,導致刷牙無法有效清潔既深且窄的窩溝,所以牙齒窩溝很容易因為積藏牙菌...
莫德納嬰幼兒疫苗抵台,6個月到5歲小孩該打嗎?兒醫籲打疫苗預防重症與後遺症
首批45萬劑莫德納嬰幼兒疫苗抵台,預計7/21發配到各縣市進行施打,但很多家長還在猶豫,該不該讓6個月到5歲的小小孩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