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就忘東忘西?每天散步3公里,失智率少4成!幫爸媽預防老人癡呆,就靠這7件事
多數人認為「人老了忘東忘西很正常」,也有人害怕自己一直忘東忘西,該不會是失智了吧?
「老化」、「失智」怎麼分
事實上,失智,是不正常的老化,大腦的退化與損傷已超過正常老化的速度。
失智是一種症候群,也就是症狀「不只一個」,記憶力變差只是其中之一,並伴隨著其他認知功能的退化,例如性情改變、難以相處、用詞混亂,原本熟悉的工作變成完全不會做,或連很簡單的事也學不會…
但有時,其他的慢性病或憂鬱症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因此到底是不是得了失智症,要靠完整的檢查和診斷。
一般而言,失智症是逐步退化的病程,所以如果狀況時好時壞或偶而發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一個簡單區分「老化」和「失智」的指標是,老化可能突然忘了一件事,但事後或經過提示可以回想起來;失智卻是完全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想也想不起來。
以下是失智症初期的警訊和幾個常見現象。發現長輩有近似的狀況,最好立即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做完整的檢查,若確診就訂定治療方針,以延緩惡化速度。
失智警訊看這裡
記憶減退。忘了跟別人的約會,忘了已經買過菜又再買一次,忘了最近發生的事…忘到影響生活和工作。
職能退化。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廚師不會炒菜、會計不會加減。
表達困難。講話開始不流暢,詞彙變少變簡單。想不起怎麼描述事物。
誤認人時地。在光線不好或晚上容易認錯人,說不清楚現在的時間地點。
出現生活障礙。較複雜的生活能力變差。例如常打錯電話、記錯帳數錯錢、東西擺放錯亂、搭公車捷運下錯站迷路。抽象思考變困難,警覺性也變低。
個性和情緒改變。變得多疑猜忌、孤僻愛發脾氣,情緒起伏大。原本溫文有禮變成愛飆髒話或有暴力行為。
活動力差又躁動。不愛出門,對之前常從事的嗜好和活動毫無興致。有時卻坐立不安,不停走動或想離開家到外面。
視幻覺或妄想。有時聲稱在屋裡看到某個人但卻是過世的人,或說看見房子裡有蛇有蟲。懷疑配偶不忠,覺得周圍有人要害他。
如何幫爸媽預防失智?
一、勤做運動:日行3公里,失智機率少4成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別只關心長輩吃飽了沒,也問問他們今天去哪裡走走沒。
研究指出,長者每天步行3公里,罹患失智症機率能減少40%。若再加碼每週懂ㄘ懂ㄘ做2.5小時有氧運動,更是記憶力、注意力、訊息處理功能的大補帖。運動不僅能刺激大腦海馬迴的神經細胞生長,也能促進心血管功能和大腦血流量,是對抗認知功能退化和失智的一級戰將。
希望爸媽動起來,做子女的心意和嘴巴也要夠勤快。例如催爸媽找個小本子,用5W做成運動小日記:今天做了什麼運動(WHAT),起迄時間(WHEN)、去哪運動(WHERE)、看到哪些有趣的人或事(WHO)、心情怎麼樣(HOW)。然後拍下來,傳給你看。或者,你也可以紀錄自己的,跟他們玩交換日記。
不管怎麼動,能開始就好。光散步就能刺激大腦運動區;加速健走或慢跑,每分鐘達150公尺,運動連合區和前額葉皮質區就會一起運作,每週3次每次45分鐘,大腦認知功能就能吃到大補丸。
但若爸媽身體欠佳或動機太低,做家事也是緩和的起步。可建議長輩選擇從事精細動作較多的類型,例如揀菜、雜物收納等,讓更多大腦部位活潑的動起來。
photos放大顯示
●鼓勵爸媽每週至少快走/慢跑2~3次 ●聊聊運動時遇到的特別人事物 ●和爸媽約定一起從事某項運動
多數人認為「人老了忘東忘西很正常」,也有人害怕自己一直忘東忘西,該不會是失智了吧?
「老化」、「失智」怎麼分
事實上,失智,是不正常的老化,大腦的退化與損傷已超過正常老化的速度。
失智是一種症候群,也就是症狀「不只一個」,記憶力變差只是其中之一,並伴隨著其他認知功能的退化,例如性情改變、難以相處、用詞混亂,原本熟悉的工作變成完全不會做,或連很簡單的事也學不會…
但有時,其他的慢性病或憂鬱症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因此到底是不是得了失智症,要靠完整的檢查和診斷。
一般而言,失智症是逐步退化的病程,所以如果狀況時好時壞或偶而發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一個簡單區分「老化」和「失智」的指標是,老化可能突然忘了一件事,但事後或經過提示可以回想起來;失智卻是完全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想也想不起來。
以下是失智症初期的警訊和幾個常見現象。發現長輩有近似的狀況,最好立即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做完整的檢查,若確診就訂定治療方針,以延緩惡化速度。
失智警訊看這裡
記憶減退。忘了跟別人的約會,忘了已經買過菜又再買一次,忘了最近發生的事…忘到影響生活和工作。
職能退化。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廚師不會炒菜、會計不會加減。
表達困難。講話開始不流暢,詞彙變少變簡單。想不起怎麼描述事物。
誤認人時地。在光線不好或晚上容易認錯人,說不清楚現在的時間地點。
出現生活障礙。較複雜的生活能力變差。例如常打錯電話、記錯帳數錯錢、東西擺放錯亂、搭公車捷運下錯站迷路。抽象思考變困難,警覺性也變低。
個性和情緒改變。變得多疑猜忌、孤僻愛發脾氣,情緒起伏大。原本溫文有禮變成愛飆髒話或有暴力行為。
活動力差又躁動。不愛出門,對之前常從事的嗜好和活動毫無興致。有時卻坐立不安,不停走動或想離開家到外面。
視幻覺或妄想。有時聲稱在屋裡看到某個人但卻是過世的人,或說看見房子裡有蛇有蟲。懷疑配偶不忠,覺得周圍有人要害他。
如何幫爸媽預防失智?
一、勤做運動:日行3公里,失智機率少4成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別只關心長輩吃飽了沒,也問問他們今天去哪裡走走沒。
研究指出,長者每天步行3公里,罹患失智症機率能減少40%。若再加碼每週懂ㄘ懂ㄘ做2.5小時有氧運動,更是記憶力、注意力、訊息處理功能的大補帖。運動不僅能刺激大腦海馬迴的神經細胞生長,也能促進心血管功能和大腦血流量,是對抗認知功能退化和失智的一級戰將。
希望爸媽動起來,做子女的心意和嘴巴也要夠勤快。例如催爸媽找個小本子,用5W做成運動小日記:今天做了什麼運動(WHAT),起迄時間(WHEN)、去哪運動(WHERE)、看到哪些有趣的人或事(WHO)、心情怎麼樣(HOW)。然後拍下來,傳給你看。或者,你也可以紀錄自己的,跟他們玩交換日記。
不管怎麼動,能開始就好。光散步就能刺激大腦運動區;加速健走或慢跑,每分鐘達150公尺,運動連合區和前額葉皮質區就會一起運作,每週3次每次45分鐘,大腦認知功能就能吃到大補丸。
但若爸媽身體欠佳或動機太低,做家事也是緩和的起步。可建議長輩選擇從事精細動作較多的類型,例如揀菜、雜物收納等,讓更多大腦部位活潑的動起來。
photos放大顯示
●鼓勵爸媽每週至少快走/慢跑2~3次 ●聊聊運動時遇到的特別人事物 ●和爸媽約定一起從事某項運動
多數人認為「人老了忘東忘西很正常」,也有人害怕自己一直忘東忘西,該不會是失智了吧? 「老化」、「失智」怎麼分事實上,失智,是不正常的老化, ...
[未分區旅遊好文]世界上最難的旅行,莫過於帶爸媽去旅行,小時候他們 ... 在知名的景點,遇到一個不識相的老人,就像千里馬遇不到伯樂,無力,別哀嘆! ..... 或是飛機火車的位子也比較大~~父母隨時坐累了,想起來散步就起來散步走 ...
[台灣旅遊好文] 附圖:那些讓媽媽差點崩潰的瞬間.gif(因為附件太大請點擊去看)這是屬於比較慢的行程, ... 一定要慢慢走, 讓食慾跟著香味一起散步.
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老人出遊的注意事項很難一概而論,因為 ... 帶著爸媽去旅行. 出遊前必看!適合銀髮族的行程安排. 牢記8撇步,帶爸媽出遊安心玩 ... 若長輩是務農、採茶人家出身,則可到田園間散步或到農莊參觀,一 ...
陪爸媽散步就是一種幸福. 約15年前,郎祖筠主動向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表示願意當終身志工,回饋社會。「自己家裡有老人,而且只會愈來愈老,讓我特別關心他們,」她 ...
氣候宜人、交通方便的台中很適合長輩出門走走,這幾個適合老人的台中熱門景點,可以拜拜、踏青還能到歌劇院吹冷氣,讓你帶著長輩到處走走,快來爸媽最愛的台中旅遊 ... 大部分長輩都會愛:大甲鎮瀾宮; 踏青散步好選擇:大坑風景區; 市中心散心好 ...
荷蘭7日遊新北景點去日本要帶多少錢2019南港展覽館膠囊旅館日本電壓手機充電台北不用走路景點台北老人行程台北老人景點韓國過年旅遊2019台北車站住宿 上海鄉村濟南店包廂菜單鼻子 氯 過敏Obstrução intestinal cirurgia
省吃儉用幫小孩買房...父母們,絕對別讓小孩以為「爸媽的就是我的」
photos放大顯示對於父母而言,怎麼樣分配資產給小孩也是一大難題。或許這對於西方社會而言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西方的小...
1天4杯黑咖啡,30歲骨頭像老人?營養師破解7迷思:喝咖啡不會骨質疏鬆症!
喝咖啡會心悸?喝咖啡會睡不著?其中所含的咖啡因就是眾所矢之的物質!不過,咖啡因真的這麼萬惡嗎?就讓好食課解析咖啡因的...
就算兒女還在也有機會申請!從電訪到照護,你不能不知的台北市「獨居老人」12種免...
photos放大顯示被定義認可的「獨居老人」有一天,蘭州國宅的個管師在討論會中提起:「張先生是列冊的獨居老人──」堅叔不解:...
幫爸媽防骨鬆,一點也不難!中醫師:每週這樣煮一次「枸杞排骨湯」就有效
骨質疏鬆症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導致骨折的潛在因素,台北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吳修安建議,防治骨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