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20 每日頭條
    • 2022-08-19 每日頭條
    • 2022-08-18 每日頭條
    • 2022-08-17 每日頭條
    • 2022-08-16 每日頭條
    • 2022-08-15 每日頭條
    • 2022-08-14 每日頭條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海之

美國孩子念書父子 文章 參考資訊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photos放大顯示

2016年底大概是記憶中過得最艱辛的生日,為了完成在兩個月內寫完一本書的承諾,那天剛好是自己的生日,寫到半夜發現就快完成了。反正也沒有生日趴,乾脆一口氣把書寫完,就這樣到凌晨4點,給了自己一個超辛苦的生日禮物。

把電腦關了,也該睡了,卻突然想到要跟美國的大兒子講講話,很久沒聽到他的聲音。他一向很勤奮,課業跟感情上都不需要父母擔心,只是長期以來對我都很冷漠,嫌我既傲慢又囉嗦,跟他講話注定是一件不開心的事,可是當下就是想。

那一天又是這樣,跟他說書寫完了,換來一句冷冷的「Dad, congratulaion」,恭喜之後是一陣慣常的沉默。我已經很累了,脾氣也開始煩躁,應該是因為他淡淡的口氣吧!通常我會忍耐到一個限度,把該問的問一問,在碎碎念跟罵人前趕快收線。但是那一天,大概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什麼,在憤怒接管理智之前,我的嘴裡卻冒出了:

「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

心中長久以來其實都覺得委屈,畢竟養兩個小孩在美國念高中、大學,不是輕鬆的負擔。往往要等他們放暑假回來,才能久久見個面,相處上幾天,而我真的「很」在乎他們對我多一點關心和溫暖,只是要怎麼說出口呢?當父親的大概都是這樣吧?

在講「Son, I love you」時,眼淚就開始往下掉,一開始還想努力控制,但是內心完全不聽使喚,到了「I love you very much」淚水跟鼻水一股腦兒的潰了堤,無法自己,足足失聲痛哭了好幾分鐘。我一輩子很少、很少哭,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

也是第一次跟他說「兒子,我愛你」。

那個情緒跟感動即使在幾個月後依然在我心中駐足,而且覺得做一個父親,早就應該跟小孩說我愛他們。雖然「愛」似乎是一個很蠢的字眼,總覺得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實際的事,像寄錢、買儲蓄險,買房子都比較實在。

在電話那頭他應該有點嚇到,就像可以看到隔著的那個太平洋,時間上差了12個小時的地球那頭,傻傻楞站在那兒的大男孩,無言地聽著爸爸在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可能在想「爸爸是不是瘋了?」他從來沒看我掉過眼淚,更不要說痛哭出聲。

父親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他的個性冷酷而倔強,最經典的例子是,他幾個月前跟女友分手,我知道後好奇的問他:「你們不是都好好的,還見過對方的父母,怎麼一下子就分手了?」他說那一陣子做研究很忙,對方說要分手,他就說好。「可是對方應該也會講分手的原因吧?」

「喔!那陣子我忙到幾乎3天3夜沒睡覺,忘了。」

跟這樣省話、又很實際的小孩其實不容易溝通,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身為他的父親20來年,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哪裡來。我自己也很省話,我的父親也總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哪裡來?醫學系畢業之後先說要去法國念心理分析,之後沒多久又跑去美國念認知心理學,他快氣炸了。

很多父子之間總是有溝通上的障礙,久了連好好說個幾句話都變怠惰了,尤其是那橫亙在世代之間2、30年,不同的經驗值、價值觀跟生活觀,早早就讓彼此懂得少講話,避免爭執。但是那並不代表不關心,只是父親選擇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把「愛」說出來很難?

就像我的父親,一直到他臨終前的2、3年,我才看到他收集的剪報。裡面幾乎都是我十年來在報紙上投稿的文章,每篇都剪裁的工工整整,有些剪報年代久遠到甚至都已泛黃,我想那些應該都是他的驕傲,客人來時的展示,但是他從來沒對我說。

跟兒子比起來,我父親更是省話一哥,只有講到他的偶像李登輝先生,以及討論我荒誕的行徑時,他的話才會多起來。那時只覺得他都不懂我,其實以我胡思亂想的程度,大概也沒什麼人真的懂我。還有以我在工作、金錢,跟感情上任性的程度,難怪他老是在念我。但我從沒懷疑他不愛我,因為他也從來不對任何人說那個字,包括我的母親,跟他結褵40幾年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不流行把愛掛在嘴上,只覺得肉麻、虛假。

對那個我一個月的奶粉錢等於他國中老師一個月薪水的60年代,愛是行動,而不是掛在嘴巴上的字語。這輩子不管有沒有聽到父親對我說「兒子,我愛你」,我也知道他愛。但是我從不曾跟他說「爸爸,我愛你」,即使是他臨終之時,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對於父親、或­兒子來說,把「愛」說出來有很難嗎?現在年輕一輩的媽媽不是動輒就把愛掛在嘴上嗎?當我把「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那一段故事分享在臉書時,有一位媽媽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當女兒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對彼此說愛你,現在她長大了,反而越來越少說了。」

相對於父親跟兒女之間不敢,或不願跟對方說「愛」,母親跟小孩之間在感情上,尤其這1、20年來,不管是口語或行動,都有許多很親密的表達。只是如同朋友在我臉書上分享的經驗,隨著兒女長大,愛卻越說越少,有時即使嘴巴上說「愛你喔」,其實內心的距離也可能越來越遠。更不要說在餐廳經常看到一起吃飯的母子,往往隨著兒子越來越大,低頭各自看著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photos放大顯示

2016年底大概是記憶中過得最艱辛的生日,為了完成在兩個月內寫完一本書的承諾,那天剛好是自己的生日,寫到半夜發現就快完成了。反正也沒有生日趴,乾脆一口氣把書寫完,就這樣到凌晨4點,給了自己一個超辛苦的生日禮物。

把電腦關了,也該睡了,卻突然想到要跟美國的大兒子講講話,很久沒聽到他的聲音。他一向很勤奮,課業跟感情上都不需要父母擔心,只是長期以來對我都很冷漠,嫌我既傲慢又囉嗦,跟他講話注定是一件不開心的事,可是當下就是想。

那一天又是這樣,跟他說書寫完了,換來一句冷冷的「Dad, congratulaion」,恭喜之後是一陣慣常的沉默。我已經很累了,脾氣也開始煩躁,應該是因為他淡淡的口氣吧!通常我會忍耐到一個限度,把該問的問一問,在碎碎念跟罵人前趕快收線。但是那一天,大概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什麼,在憤怒接管理智之前,我的嘴裡卻冒出了:

「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

心中長久以來其實都覺得委屈,畢竟養兩個小孩在美國念高中、大學,不是輕鬆的負擔。往往要等他們放暑假回來,才能久久見個面,相處上幾天,而我真的「很」在乎他們對我多一點關心和溫暖,只是要怎麼說出口呢?當父親的大概都是這樣吧?

在講「Son, I love you」時,眼淚就開始往下掉,一開始還想努力控制,但是內心完全不聽使喚,到了「I love you very much」淚水跟鼻水一股腦兒的潰了堤,無法自己,足足失聲痛哭了好幾分鐘。我一輩子很少、很少哭,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

也是第一次跟他說「兒子,我愛你」。

那個情緒跟感動即使在幾個月後依然在我心中駐足,而且覺得做一個父親,早就應該跟小孩說我愛他們。雖然「愛」似乎是一個很蠢的字眼,總覺得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實際的事,像寄錢、買儲蓄險,買房子都比較實在。

在電話那頭他應該有點嚇到,就像可以看到隔著的那個太平洋,時間上差了12個小時的地球那頭,傻傻楞站在那兒的大男孩,無言地聽著爸爸在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可能在想「爸爸是不是瘋了?」他從來沒看我掉過眼淚,更不要說痛哭出聲。

父親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他的個性冷酷而倔強,最經典的例子是,他幾個月前跟女友分手,我知道後好奇的問他:「你們不是都好好的,還見過對方的父母,怎麼一下子就分手了?」他說那一陣子做研究很忙,對方說要分手,他就說好。「可是對方應該也會講分手的原因吧?」

「喔!那陣子我忙到幾乎3天3夜沒睡覺,忘了。」

跟這樣省話、又很實際的小孩其實不容易溝通,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身為他的父親20來年,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哪裡來。我自己也很省話,我的父親也總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哪裡來?醫學系畢業之後先說要去法國念心理分析,之後沒多久又跑去美國念認知心理學,他快氣炸了。

很多父子之間總是有溝通上的障礙,久了連好好說個幾句話都變怠惰了,尤其是那橫亙在世代之間2、30年,不同的經驗值、價值觀跟生活觀,早早就讓彼此懂得少講話,避免爭執。但是那並不代表不關心,只是父親選擇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把「愛」說出來很難?

就像我的父親,一直到他臨終前的2、3年,我才看到他收集的剪報。裡面幾乎都是我十年來在報紙上投稿的文章,每篇都剪裁的工工整整,有些剪報年代久遠到甚至都已泛黃,我想那些應該都是他的驕傲,客人來時的展示,但是他從來沒對我說。

跟兒子比起來,我父親更是省話一哥,只有講到他的偶像李登輝先生,以及討論我荒誕的行徑時,他的話才會多起來。那時只覺得他都不懂我,其實以我胡思亂想的程度,大概也沒什麼人真的懂我。還有以我在工作、金錢,跟感情上任性的程度,難怪他老是在念我。但我從沒懷疑他不愛我,因為他也從來不對任何人說那個字,包括我的母親,跟他結褵40幾年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不流行把愛掛在嘴上,只覺得肉麻、虛假。

對那個我一個月的奶粉錢等於他國中老師一個月薪水的60年代,愛是行動,而不是掛在嘴巴上的字語。這輩子不管有沒有聽到父親對我說「兒子,我愛你」,我也知道他愛。但是我從不曾跟他說「爸爸,我愛你」,即使是他臨終之時,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對於父親、或­兒子來說,把「愛」說出來有很難嗎?現在年輕一輩的媽媽不是動輒就把愛掛在嘴上嗎?當我把「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那一段故事分享在臉書時,有一位媽媽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當女兒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對彼此說愛你,現在她長大了,反而越來越少說了。」

相對於父親跟兒女之間不敢,或不願跟對方說「愛」,母親跟小孩之間在感情上,尤其這1、20年來,不管是口語或行動,都有許多很親密的表達。只是如同朋友在我臉書上分享的經驗,隨著兒女長大,愛卻越說越少,有時即使嘴巴上說「愛你喔」,其實內心的距離也可能越來越遠。更不要說在餐廳經常看到一起吃飯的母子,往往隨著兒子越來越大,低頭各自看著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photos放大顯示

2016年底大概是記憶中過得最艱辛的生日,為了完成在兩個月內寫完一本書的承諾,那天剛好是自己的生日,寫到半夜發現就快完成了。反正也沒有生日趴,乾脆一口氣把書寫完,就這樣到凌晨4點,給了自己一個超辛苦的生日禮物。

把電腦關了,也該睡了,卻突然想到要跟美國的大兒子講講話,很久沒聽到他的聲音。他一向很勤奮,課業跟感情上都不需要父母擔心,只是長期以來對我都很冷漠,嫌我既傲慢又囉嗦,跟他講話注定是一件不開心的事,可是當下就是想。

那一天又是這樣,跟他說書寫完了,換來一句冷冷的「Dad, congratulaion」,恭喜之後是一陣慣常的沉默。我已經很累了,脾氣也開始煩躁,應該是因為他淡淡的口氣吧!通常我會忍耐到一個限度,把該問的問一問,在碎碎念跟罵人前趕快收線。但是那一天,大概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什麼,在憤怒接管理智之前,我的嘴裡卻冒出了:

「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

心中長久以來其實都覺得委屈,畢竟養兩個小孩在美國念高中、大學,不是輕鬆的負擔。往往要等他們放暑假回來,才能久久見個面,相處上幾天,而我真的「很」在乎他們對我多一點關心和溫暖,只是要怎麼說出口呢?當父親的大概都是這樣吧?

在講「Son, I love you」時,眼淚就開始往下掉,一開始還想努力控制,但是內心完全不聽使喚,到了「I love you very much」淚水跟鼻水一股腦兒的潰了堤,無法自己,足足失聲痛哭了好幾分鐘。我一輩子很少、很少哭,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

也是第一次跟他說「兒子,我愛你」。

那個情緒跟感動即使在幾個月後依然在我心中駐足,而且覺得做一個父親,早就應該跟小孩說我愛他們。雖然「愛」似乎是一個很蠢的字眼,總覺得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實際的事,像寄錢、買儲蓄險,買房子都比較實在。

在電話那頭他應該有點嚇到,就像可以看到隔著的那個太平洋,時間上差了12個小時的地球那頭,傻傻楞站在那兒的大男孩,無言地聽著爸爸在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可能在想「爸爸是不是瘋了?」他從來沒看我掉過眼淚,更不要說痛哭出聲。

父親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他的個性冷酷而倔強,最經典的例子是,他幾個月前跟女友分手,我知道後好奇的問他:「你們不是都好好的,還見過對方的父母,怎麼一下子就分手了?」他說那一陣子做研究很忙,對方說要分手,他就說好。「可是對方應該也會講分手的原因吧?」

「喔!那陣子我忙到幾乎3天3夜沒睡覺,忘了。」

跟這樣省話、又很實際的小孩其實不容易溝通,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身為他的父親20來年,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哪裡來。我自己也很省話,我的父親也總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哪裡來?醫學系畢業之後先說要去法國念心理分析,之後沒多久又跑去美國念認知心理學,他快氣炸了。

很多父子之間總是有溝通上的障礙,久了連好好說個幾句話都變怠惰了,尤其是那橫亙在世代之間2、30年,不同的經驗值、價值觀跟生活觀,早早就讓彼此懂得少講話,避免爭執。但是那並不代表不關心,只是父親選擇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把「愛」說出來很難?

就像我的父親,一直到他臨終前的2、3年,我才看到他收集的剪報。裡面幾乎都是我十年來在報紙上投稿的文章,每篇都剪裁的工工整整,有些剪報年代久遠到甚至都已泛黃,我想那些應該都是他的驕傲,客人來時的展示,但是他從來沒對我說。

跟兒子比起來,我父親更是省話一哥,只有講到他的偶像李登輝先生,以及討論我荒誕的行徑時,他的話才會多起來。那時只覺得他都不懂我,其實以我胡思亂想的程度,大概也沒什麼人真的懂我。還有以我在工作、金錢,跟感情上任性的程度,難怪他老是在念我。但我從沒懷疑他不愛我,因為他也從來不對任何人說那個字,包括我的母親,跟他結褵40幾年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不流行把愛掛在嘴上,只覺得肉麻、虛假。

對那個我一個月的奶粉錢等於他國中老師一個月薪水的60年代,愛是行動,而不是掛在嘴巴上的字語。這輩子不管有沒有聽到父親對我說「兒子,我愛你」,我也知道他愛。但是我從不曾跟他說「爸爸,我愛你」,即使是他臨終之時,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對於父親、或­兒子來說,把「愛」說出來有很難嗎?現在年輕一輩的媽媽不是動輒就把愛掛在嘴上嗎?當我把「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那一段故事分享在臉書時,有一位媽媽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當女兒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對彼此說愛你,現在她長大了,反而越來越少說了。」

相對於父親跟兒女之間不敢,或不願跟對方說「愛」,母親跟小孩之間在感情上,尤其這1、20年來,不管是口語或行動,都有許多很親密的表達。只是如同朋友在我臉書上分享的經驗,隨著兒女長大,愛卻越說越少,有時即使嘴巴上說「愛你喔」,其實內心的距離也可能越來越遠。更不要說在餐廳經常看到一起吃飯的母子,往往隨著兒子越來越大,低頭各自看著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1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 ...
把電腦關了,也該睡了,卻突然想到要跟美國的大兒子講講話,很久沒聽到他的聲音。他一向很 ... 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
#2 這一家一起出國去念書
沒想到小兒子李曙念小六時,看到哥哥準備到美國念書,也向父母表達想去美國念書。夫妻兩人討論後心一 ... 因為不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兩人決定「放鬆一下」,一起陪兒子出國念書。這項人生的重大 ... 重新學習做父母父子像朋友. 兩個小孩到了美國 ...
#3 兒子不念書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
兒子不念書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這樣的零分之約,卻從此卻改變孩子的一生! ... 有這樣一對父子, ... 我在臺灣還沒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 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 然後就變成了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孩子:.
#4 親子關係中式家庭VS西方家庭孰優孰劣?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主張實用主義的教育方法。左光渲認為他的教育理念對西方教育影響很大,強調自由發展,讓孩子 ...
#5 我太太很辛苦! 美國「雙薪家庭」怎帶孩子…中國爸爸看過來
在美國有很多家庭父母雙方都是需要上班的,當然也有很多是全職媽媽不用上班。 ... 兩天輪流帶孩子,比如週六是媽媽帶孩子,週日的時候是父子日或父女日,就是父親全權接管孩子,帶孩子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 出國念書才有未來。
#6 美國語言學校留學一年,帶小孩問題....
[美國綜合]我姊計畫今年9月去美國遊學(語言學校)一年,而且需要帶著一個5歲、一個8歲小孩一起去~懇請問各位...1.是否小孩可以跟著媽媽一起到 ...
#7 賣掉公司股份全家一起去留學@ 留學家.世界地圖:: 痞客邦
因為夫妻倆人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也意外圓了年輕時沒能實現的留學夢。 ... 重新學習做父母父子像朋友兩個小孩到了美國以後,因為接觸不同的 ...
#8 好文上架
孩子從小功課不好,學歷不漂亮嗎? ...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第一名,念第一志願,建中、台大、美國常春藤博士,現在鴻海任職高階主管, ... 讓他很頭痛,心急「男孩子怎麼能如此,以後有家庭責任要擔當」,搞得父子關係緊張,也不談心。
#9 孩子現在夠不夠好由未來的他判定|教育|親子教養|2015
李玉璽:我是獨子,爸媽不太管我功課,及格就好,但我其實很會念書,小時候考 ... 衝突多是他在美國音樂學院讀了一年,我叫他回來,他還想繼續讀,但我說你 ... 問:你們兩人既是父子又有工作上的關係,如何面對外界批評「靠爸族」?


現代婚姻問題2016雙薪家庭比例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家庭財務農業發展條例美式教學英文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106年至115年高雄育兒津貼2019臺灣雙薪家庭重組家庭缺點

「有同學說你每次夾主菜都夾很多…」和青春期孩子溝通,專家用故事教你突破僵局 孩子
5 年前

「有同學說你每次夾主菜都夾很多…」和青春期孩子溝通,專家用故事教你突破僵局

photos放大顯示當孩子愈來愈大,進入叛逆的青春期時,打罵教育容易造成反效果,孩子愈講愈不聽。此時,師長不妨換個角度溝通...

父親嚼檳榔 孩子代謝症候群風險增二倍 孩子
7 年前

父親嚼檳榔孩子代謝症候群風險增二倍

   吃檳榔害己又害下一代。研究證實,嚼食檳榔的男性,比未嚼食檳榔者更容易罹患糖尿病或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令人擔憂的...

不養出媽寶!6訣竅讓孩子樂於動手整理房間 孩子
8 年前

不養出媽寶!6訣竅讓孩子樂於動手整理房間

photos放大顯示1)時間觀念/孩子在學習階段,還沒有時間概念,可利用沙漏或歌曲來幫助他估算時間。例如:「沙漏漏完後(或...

過動症並不存在、孩子不該被藥物控制?夠了!別再「販賣恐懼」給父母了 孩子
8 年前

過動症並不存在、孩子不該被藥物控制?夠了!別再「販賣恐懼」給父母了

photos放大顯示距離我以「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主題的講座開始還有30分鐘,我按捺不住緊張,才剛到台前把電腦檔案準...

小孩迷3C產品 研究:肥胖風險多4成 孩子
6 年前

小孩迷3C產品研究:肥胖風險多4成

  自從有了3C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之後,別說是大人,就連兒童、青少年都是抓緊時間滑呀滑。像這樣近距離使用3C產品...

老媽菸癮每天超過20根 孩子COPD風險多3倍 孩子
6 年前

老媽菸癮每天超過20根孩子COPD風險多3倍

fiogf49gjkf0d  大家都知到抽菸對健康不好,現在還有研究發現,愛抽菸的媽媽,除了對自己的健康有害處外,也會提高孩子罹...

懼學?拒學!幫助退縮的孩子 孩子
13 年前

懼學?拒學!幫助退縮的孩子

  不上學的孩子有多少?根據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服務中心(96學年度下學期)對臺北市國小、國中、高中262所學校調查顯示,...

孩子不喝奶長不高? 這些高鈣食物一樣讚 孩子
6 年前

孩子不喝奶長不高? 這些高鈣食物一樣讚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正值發育階段的孩子,缺鈣會長不高、還容易蛀牙,但許多兒童又不愛喝牛奶,讓家...

用說的沒用就「體罰」?當心孩子學會用「武力」解決問題! 孩子
8 年前

用說的沒用就「體罰」?當心孩子學會用「武力」解決問題!

photos放大顯示「她常常打我,想到就打…」孩子誇張地向我告狀。旁邊的媽媽一聽到,傻眼、慌張、驚訝…,孩子仍兀自滔滔不絕地...

孩子們的戰爭 爸媽別介入! 孩子
6 年前

孩子們的戰爭 爸媽別介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進入社會後,散發出自信光芒和勇於發表自己意見的人,總能吸引旁人的目光。而奠定自信的基石...

打嗝打不停,你還以為是吃太飽嗎?可能是腫瘤在作祟!美國脊醫博士:小心是你的肝膽腦出問題 美國
2 年前

打嗝打不停,你還以為是吃太飽嗎?可能是腫瘤在作祟!美國脊醫博士:小心是你的肝...

photos放大顯示(案例一)Victi因肩頸痠痛來尋求協助,再詢問下發現近來這連續幾個月除了肩頸不適之外,困擾她的另一個大問...

為什麼燒仙草會變濃稠?身為母親,我不想給孩子吃的7種零食 孩子
8 年前

為什麼燒仙草會變濃稠?身為母親,我不想給孩子吃的7種零食

我鼓勵大家多吃真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我在家也這樣身體力行。經多年來的教育,我家三個孩子在吃東西方面非常自律,懂得從安...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急性子、愛擔心、易疲倦、常失眠 銀行女主管罹廣泛性焦慮症,心臟老化如75歲
急性子、愛擔心、易疲倦、常失眠 銀行女主管罹廣泛性焦慮症,心臟老化如75歲
急性子、愛擔心、易疲倦、常失眠 銀行女主管罹廣泛性焦慮症,心臟老化如75歲
急性子、愛擔心、易疲倦、常失眠 銀行女主管罹廣泛性焦慮症,心臟老化如75歲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先搞清楚「體重、體態、體能」的差別!減重×婦科名醫破解減肥的「3大迷思」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先搞清楚「體重、體態、體能」的差別!減重×婦科名醫破解減肥的「3大迷思」
掛急診到底要等多久?先搞清楚急診不是馬上看!急診科醫師教你認識「5級檢傷分類」,最久可能超過2小時
掛急診到底要等多久?先搞清楚急診不是馬上看!急診科醫師教你認識「5級檢傷分類」,最久可能超過2小時
辣椒太辣喝冰水沒用,內行人推「1飲品」化解!營養師揭帶走辣感6食物"
辣椒太辣喝冰水沒用,內行人推「1飲品」化解!營養師揭帶走辣感6食物"
愈減愈肥?錯誤方法別再用!醫破除5大常見減肥迷思 授1茶飲助排濕消水腫
愈減愈肥?錯誤方法別再用!醫破除5大常見減肥迷思 授1茶飲助排濕消水腫
天氣悶熱私密處感染好困擾!中醫曝「1體質」陰道易成細菌、黴菌溫床
天氣悶熱私密處感染好困擾!中醫曝「1體質」陰道易成細菌、黴菌溫床
女子潛水聽見「啵」一聲 上岸竟聽力減退!醫提醒:下水做好1防護
女子潛水聽見「啵」一聲 上岸竟聽力減退!醫提醒:下水做好1防護
落枕怎麼辦?中醫師授2方法有效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4招預防落枕
落枕怎麼辦?中醫師授2方法有效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4招預防落枕
打雷射先打左邊比較不痛!左撇子也一樣 左臉比右臉的「痛度感受」更明顯
打雷射先打左邊比較不痛!左撇子也一樣 左臉比右臉的「痛度感受」更明顯

健康影音

Video 爽文國中英文營體驗西方教育方式簡景賢議員呼籲縣府能夠注重偏鄉 ....
爽文國中英文營體驗西方教育方式簡景賢議員呼籲縣府能夠注重偏鄉 ...
國小社會家庭型態
Video 國小社會家庭型態.
台灣教育錯了嗎?高中生吐心聲網狂讚:講得真好!
Video 台灣教育錯了嗎?高中生吐心聲網狂讚:講得真好!.
Video 《遠見》2014年6月號—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遠見》2014年6月號—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教育問題- How Foreigners Perceive ...
Video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教育問題- How Foreigners Perceive ....
【速成家庭】精彩花絮: 真實家庭篇- 1月11日幸福成家
Video 【速成家庭】精彩花絮: 真實家庭篇- 1月11日幸福成家.
Video Zark分享東西方教育的差異.
Zark分享東西方教育的差異
马云:当东方遇见西方,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
Video 马云:当东方遇见西方,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