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量不足 糖尿病風險增11倍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歲的陳女士是職業婦女,公司家裡兩頭忙。身材雖然標準,但是平常沒運動習慣,而且為了維持身材,很少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導致肌肉量下降,常常哀嘆腰痠背痛。
肌肉量不足致下背痛、慢性病風險提高
豐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秋密表示,通常民眾都會在乎體重標準與否,卻未留意肌肉量是否足夠,導致儘管體重在標準值內,但實際身體組成是體脂肪率過高、肌肉量過低的狀況。人體肌肉量於20於35歲時達到巔峰,隨著年齡衰退下降,40歲後每10年流失8%,70歲後流失速度再加倍。
核心肌群遍佈全身,是身體內部深層肌肉群,能夠維持平衡,連結上下半身發力。肌肉量不足、核心肌群弱,容易肩頸、下背痛。而且平衡力不佳,容易跌倒、骨折。熱量燃燒得少,容易累積脂肪,造成肥胖,而且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風險將提高11倍。
每天應攝取5至6份肉類、有氧運動30分鐘
張秋密營養師提醒,蛋白質是身體建構肌肉組織最基本的原料。每人每天約需要攝取5至6份肉類,建議平均分配於3餐,適量攝取蛋白質,達到均衡飲食。並不是攝取肉類或是少吃就易變胖,反倒是過於油膩的炸物、含糖飲料,更容易造成肥胖。平日攝取不達基礎代謝量,反而造成身體難以回復的傷害。
建議民眾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例如健走、游泳、跑步、騎腳踏車。每星期至少2次肌力訓練,每次15分鐘,例如健身房肌力訓練、仰臥起坐、舉重、吊單桿、彈力繩撐拉、推牆、抬腿或蹲站。不能只做有氧運動,也需要做能夠增加肌肉量的無氧運動,身體維持足夠肌肉量,才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長久之計。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養生保健☀伸展☀老年人在以飲食控制糖尿病時,要特別注意有無低血糖的症狀;同時建議配合運動,以免在體重減輕的同時 ... 因此,老年人應定期參加肌力鍛練運動,以恢復肌肉組織的功能。 ... 每週3分鐘高強度運動,糖尿病風險降低.
養生保健☀伸展☀老年人在以飲食控制糖尿病時,要特別注意有無低血糖的症狀;同時建議配合運動,以免在體重減輕的同時也造成肌肉的流失及體能的下降。 -第4頁. ... 每週3分鐘高強度運動,糖尿病風險降低. 運動. (2015年5月26日).
肌肉(骨骼肌)是飯後葡萄糖的主要儲存位置,胰島素是啟動肌肉儲存飯後葡萄糖的 ... 力訓練的研究中,並沒有報告有增加這樣的風險,也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適當 ...
預防糖尿病,其實就是力行健康的生活型態,而非過苦行僧般的日子。 ... 運動,一些阻力運動,如舉重,可增加身體肌肉組織,減少脂肪堆積,促進代謝、增加熱量消耗。 ... 即使是超級大胖子,沒有運動,光是減少5%的體重,就將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7成。
保持運動,你將能夠更有效地控制你的糖尿病並保持你的血糖濃度在安全的範圍內。 ... 台灣民眾身體活動量明顯不足,更大大增加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 換句話說,無論胰島素阻抗還是胰島素不足都不重要:運動時,肌肉會 ...
糖尿病患運動跑步血糖空腹運動血糖糖尿病重訓重訓血糖糖尿病練肌肉香蕉與血糖運動與 糖尿病血糖肌肉運動後血糖値上昇 敏豆蛋白質特 戰 英豪更新卡 住絕對風險計算
葡萄帶皮吃,更能預防心肌梗塞!冬天必吃「3水果」,降低30%心臟病風險
想要有健康的心臟,降低體內發炎、保持血液清澈與血管柔軟,非得餐餐清淡無味不可?其實不然!色彩繽紛、口感與滋味多樣的新...
享受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開伙也很棒...要單身自在到老後,請先預演這10個獨居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張爺爺去年過世,張奶奶開始獨居的日子。由於已經符合長照所要求的失能條件,張奶奶可以申請政府提供的居家服...
10招好睡技巧學起來!睡前做這些事好入睡降低心臟病、中風、癌症風險
你很容易入睡嗎?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睡得著?有些人說他任何地方都可以入睡,有些人則需要一定的睡眠環境才能睡個好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