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28 每日頭條
    • 2021-01-27 每日頭條
    • 2021-01-26 每日頭條
    • 2021-01-25 每日頭條
    • 2021-01-24 每日頭條
    • 2021-01-23 每日頭條
    • 2021-01-22 每日頭條

寧可付錢請外人把屎把尿,也不願意讓親人幫忙...尿布是老人家的最後一道尊嚴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傲珍

老人家外人 文章 參考資訊

寧可付錢請外人把屎把尿,也不願意讓親人幫忙...尿布是老人家的最後一道尊嚴

photos放大顯示

他,離開家,當然有很多失落,但,無論我們何時去探視他,他總是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異味,從他跟我們的互動中,知道他保住了尊嚴。這種尊嚴,在他被疾病和老邁幾乎奪去一切之後,顯得更為珍貴了。 「患病的人,到底是要把他們留在家裡照顧,還是送去某個機構,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照顧?若是留在家裡,是要家人自己照顧,還是要請專人照顧?」

這些問題,對於現代的家庭來說,幾乎是個早晚會遇到的問題,想要獲得一個大家都認可的答案,也需要家人與病患之間很多的磨合。

當情勢從尋常度日到必須做個決定,中間有個滿關鍵的時刻,就是: 「當病患無法再自己如廁,必須靠他人把屎把尿了......」

我把這件事說得那麼直白,是因為跟排泄有關的問題,不會因為用詞典雅而變得美觀浪漫,它並非只是多花些紙尿褲的錢,多一些清理排泄物的「動作」而已。

它牽涉到很多深層的心靈處境,這些處境帶來的苦惱,有時更甚於病痛本身。

長者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你感受到了嗎?

我觀察了至少20年以上,很多人對「老年」最恐懼的事情之一,就是身體無法動彈,大小便失禁,且需要他人處理排泄物。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寧可付錢讓「外人」來做,也不願意讓親人來做,原因是:這件事牽涉到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尊嚴」和「羞恥感」,這兩件事也是很多長輩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

人生當中,一般說來有兩個階段是無法自理排泄物的;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一個是老弱病殘的時候。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可愛加上父母無怨無悔的疼愛,很少有人因為孩子需要換尿片,而把孩子送到安養機構,頂多是請褓姆托嬰照顧,嬰幼兒也不會因為屁屁被人看見而覺得羞恥--直到他們上了幼稚園,開始自理,從周邊人的評語中,漸漸知道身體某些部位的暴露跟羞恥有關。

我曾經看過幾個年輕媽媽,各推著自己的嬰兒車,一起喝下午茶,一邊喝咖啡吃鬆餅,一邊細細描繪著自己孩子便便的形狀和顏色,樂此不疲地切磋著,完全不知道臨桌的客人聽到快要吐了。但是,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場合,聽到有人開心地描述家中老人的便便。

人對自己的子女和長輩,有分別心嗎?其實也無需在此論斷,接受這個事實就好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常聽我父親念叨一句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似乎自古以來,父母對子女跟子女對父母關愛的程度,通常不會是等量齊觀的。

談到尊嚴和羞恥心,人與人之間,世代與世代之間,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很大的。有些人極為矜持,自尊心很脆弱,連普通的事情都會覺得隱私被侵犯;另一些人可能比較大而化之,不是那麼敏感。

越是最親近的人,越是放不開「面子」

這些差異也就造成照顧者難易不同的挑戰。尤其,如果照顧者跟病患是不同性別的親人,照顧的難度更高。

我記得大約我母親60多歲的時候,腰椎開刀,母親來自中國南方教養嚴謹的家庭,非常地矜持,重視禮教。那年,她剛開完刀,第一次自己下床上廁所,我在醫院陪她,理所當然會試圖扶她下床,舉步維艱地走到洗手間門口,她就把我推開,不要我跟她進洗手間,而且居然把洗手間的門鎖起來。

我當時就想:「你這位老太太,也太要面子了吧?!我是你的女兒耶!」

又過了幾年,她的泌尿系統有些問題,醫生說無需開刀,只要每兩天做一次導尿,把殘存在膀胱的尿液排乾淨就好。這個導尿的任務,落在家中當時唯一的女性--我弟媳身上。

弟媳平日對婆婆已有幾分畏懼,她也沒受過專業醫護訓練,要承擔這件事真是戰戰兢兢,母親也很難忍受平日這麼矜持,卻得在晚輩面前敞開私密、導出尿液。

結果,不到一個月吧,母親就跟醫生說:「無論你說需不需要開刀,我堅持要開刀,我受不了以後的日子都要靠別人導尿。」結果,她開刀很順利,我弟媳也鬆了一口氣。

母親現在86歲,身上有很多慢性病,但,直到今天,她還是堅持洗澡時要鎖上門,我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她必須靠別人為她洗澡,把屎把尿,她會有多不開心。我真的為她祈禱她能在那一天來到之前,已經因為別的原因歸天了。

寧可付錢請外人把屎把尿,也不願意讓親人幫忙...尿布是老人家的最後一道尊嚴

photos放大顯示

他,離開家,當然有很多失落,但,無論我們何時去探視他,他總是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異味,從他跟我們的互動中,知道他保住了尊嚴。這種尊嚴,在他被疾病和老邁幾乎奪去一切之後,顯得更為珍貴了。 「患病的人,到底是要把他們留在家裡照顧,還是送去某個機構,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照顧?若是留在家裡,是要家人自己照顧,還是要請專人照顧?」

這些問題,對於現代的家庭來說,幾乎是個早晚會遇到的問題,想要獲得一個大家都認可的答案,也需要家人與病患之間很多的磨合。

當情勢從尋常度日到必須做個決定,中間有個滿關鍵的時刻,就是: 「當病患無法再自己如廁,必須靠他人把屎把尿了......」

我把這件事說得那麼直白,是因為跟排泄有關的問題,不會因為用詞典雅而變得美觀浪漫,它並非只是多花些紙尿褲的錢,多一些清理排泄物的「動作」而已。

它牽涉到很多深層的心靈處境,這些處境帶來的苦惱,有時更甚於病痛本身。

長者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你感受到了嗎?

我觀察了至少20年以上,很多人對「老年」最恐懼的事情之一,就是身體無法動彈,大小便失禁,且需要他人處理排泄物。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寧可付錢讓「外人」來做,也不願意讓親人來做,原因是:這件事牽涉到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尊嚴」和「羞恥感」,這兩件事也是很多長輩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

人生當中,一般說來有兩個階段是無法自理排泄物的;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一個是老弱病殘的時候。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可愛加上父母無怨無悔的疼愛,很少有人因為孩子需要換尿片,而把孩子送到安養機構,頂多是請褓姆托嬰照顧,嬰幼兒也不會因為屁屁被人看見而覺得羞恥--直到他們上了幼稚園,開始自理,從周邊人的評語中,漸漸知道身體某些部位的暴露跟羞恥有關。

我曾經看過幾個年輕媽媽,各推著自己的嬰兒車,一起喝下午茶,一邊喝咖啡吃鬆餅,一邊細細描繪著自己孩子便便的形狀和顏色,樂此不疲地切磋著,完全不知道臨桌的客人聽到快要吐了。但是,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場合,聽到有人開心地描述家中老人的便便。

人對自己的子女和長輩,有分別心嗎?其實也無需在此論斷,接受這個事實就好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常聽我父親念叨一句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似乎自古以來,父母對子女跟子女對父母關愛的程度,通常不會是等量齊觀的。

談到尊嚴和羞恥心,人與人之間,世代與世代之間,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很大的。有些人極為矜持,自尊心很脆弱,連普通的事情都會覺得隱私被侵犯;另一些人可能比較大而化之,不是那麼敏感。

越是最親近的人,越是放不開「面子」

這些差異也就造成照顧者難易不同的挑戰。尤其,如果照顧者跟病患是不同性別的親人,照顧的難度更高。

我記得大約我母親60多歲的時候,腰椎開刀,母親來自中國南方教養嚴謹的家庭,非常地矜持,重視禮教。那年,她剛開完刀,第一次自己下床上廁所,我在醫院陪她,理所當然會試圖扶她下床,舉步維艱地走到洗手間門口,她就把我推開,不要我跟她進洗手間,而且居然把洗手間的門鎖起來。

我當時就想:「你這位老太太,也太要面子了吧?!我是你的女兒耶!」

又過了幾年,她的泌尿系統有些問題,醫生說無需開刀,只要每兩天做一次導尿,把殘存在膀胱的尿液排乾淨就好。這個導尿的任務,落在家中當時唯一的女性--我弟媳身上。

弟媳平日對婆婆已有幾分畏懼,她也沒受過專業醫護訓練,要承擔這件事真是戰戰兢兢,母親也很難忍受平日這麼矜持,卻得在晚輩面前敞開私密、導出尿液。

結果,不到一個月吧,母親就跟醫生說:「無論你說需不需要開刀,我堅持要開刀,我受不了以後的日子都要靠別人導尿。」結果,她開刀很順利,我弟媳也鬆了一口氣。

母親現在86歲,身上有很多慢性病,但,直到今天,她還是堅持洗澡時要鎖上門,我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她必須靠別人為她洗澡,把屎把尿,她會有多不開心。我真的為她祈禱她能在那一天來到之前,已經因為別的原因歸天了。

#1 寧可付錢請外人把屎把尿,也不願意讓親人幫忙...尿布是老人家的最後 ...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寧可付錢讓「外人」來做,也不願意讓親人來做,原因是:這件事牽涉到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尊嚴」和「羞恥感」,這兩件事也是很多 ...
#2 自己的父母,真的無法自己顧!全身痛、憂鬱症,上班族照顧生病長輩 ...
更糟糕的是,由於照顧兩位老人家的工作太過勞心勞力,這位朋友才照顧了兩年 ... 的問題外,照顧失能或失智者的心理壓力,真的不是外人所能體會的。
#3 讓長者在地老化,自在生活的好選擇--
... 的起費用,或不想讓外人住在家中。因此基金會運用既有的家事方案,針對健康老人發展「熟齡專案」--也就是時間比較短、價錢比較便宜的老人家事 ...
#4 家有不孝子,对老人家吝啬如外人,网友:还不如送去敬老院
家在深圳论坛@天dao酬勤昨晚和我朋友聊天,第一次听他主动说他家庭情况,可能真是已经压抑到极点了需要发泄吧。他家有兄弟姐妹5个,还有 ...
#5 老爸老媽宅在家,怎麼辦?
專家解答-台北市中山老人住宅暨服務中心主任-李梅英 ... 兒女的建議,但女婿、媳婦或外人講就可能有用,因為老人家比較在意他們對自己的想法。
#6 在生命中追尋的愛
老人「戀舊」也「戀遠」,「親戚遠來香」這句話。對老人常 ... 同病相憐」也確實對老人家有幫助。最起碼 ... 於是,老人不但跟子女撒嬌,也可能去跟「外人」撒嬌,為了博取同情。
#7 新家人關係:老了就和外人住一起
50歲的日語老師友子(化名)以前住在東京塚,照顧失智的母親接近10年,媽媽到了失智後期送到老人院。
#8 給老人一個幸福晚年
能接受給外人照顧嗎?對醫院的延命處置(氣切、電擊)看法如何,還是喜歡較為自然、不刻意延命的安寧緩和療護? 另外,還有檢測兄弟姊妹與夫妻間的默契問題。


本國籍看護費用沒錢請看護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婆婆生病媳婦一定要照顧婆媳問題案例安養中心補助照顧老人好累婆婆想帶孫住院家屬媳婦婆婆

老人家重聽溝通不良 8技巧不用「大小聲」 老人家
6 年前

老人家重聽溝通不良 8技巧不用「大小聲」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子女或照顧者需要了解的是,一旦老人家的聽力變差後,就不可能再變好,所以在...

「我沒死前,誰也別想分我一毛錢」3個故事告訴你:錢永遠是兩面刃,無論是親人還是外人 外人
2 年前

「我沒死前,誰也別想分我一毛錢」3個故事告訴你:錢永遠是兩面刃,無論是親人還...

photos放大顯示前不久聽朋友轉述,她同學的媽媽本來住在安養中心,但手上還握有大筆錢,可是子女晚輩卻很少去看她,後來老媽...

打開屍袋,老人家還在那邊喘氣...兒子卻問還要冰嗎?殯儀館角落的人生百態 老人家
2 年前

打開屍袋,老人家還在那邊喘氣...兒子卻問還要冰嗎?殯儀館角落的人生百態

photos放大顯示我們這地方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不豪小,有時候幾個星期內從某大公園就接進來...

一通電話到府訪視  獨居老人家歡喜過新年 老人家
10 年前

一通電話到府訪視獨居老人家歡喜過新年

  調查發現,國內65歲以上人口自殺死亡率為各年齡人口群最高,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更讓人感觸良多。為此,衛生署邀集內...

怕老人家弄丟假牙? 植牙不再四處找 老人家
2 年前

怕老人家弄丟假牙?植牙不再四處找

  老人家記性變差,丟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如果遺失了貴重物品,常常令人欲哭無淚。雲林縣1名老婦人因一時大意將活動式假牙...

婆婆老是把我當外人,該怎麼辦? 外人
7 年前

婆婆老是把我當外人,該怎麼辦?

photos放大顯示孩子國中了,但是女生就是跟男生不一樣,敏感而細膩,這個年紀的男孩常依然停留在「赤子心」的階段。尤其長得...

購物中心明亮平坦 是老人家運動散步的好所在 老人家
5 年前

購物中心明亮平坦是老人家運動散步的好所在

fiogf49gjkf0d  很多健康專家都說,不管是年輕人或是中老年人,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對健康較有幫助。而大多數的老年人體...

老人家犯暈眩易跌倒 可能與用藥不當有關 老人家
2 年前

老人家犯暈眩易跌倒可能與用藥不當有關

  失眠、睡不著,77歲阿伯長期飽受睡眠障礙,為此就醫拿藥,而他本身又有慢性疾病,光是1天就得吃上7種藥物,沒想到吃了這...

大多數人的錯誤觀念:老人家跌倒骨折,就該臥床休息不要動?醫師:這樣做是害了他 老人家
5 年前

大多數人的錯誤觀念:老人家跌倒骨折,就該臥床休息不要動?醫師:這樣做是害了他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dreamstime高齡時代來臨,你或你的父母已準備好迎接了嗎?每個人都希望長壽而健康,但統計卻發現,臺灣...

老人家不吹冷氣忘記喝水 全身無力被「熱」壞 老人家
4 年前

老人家不吹冷氣忘記喝水全身無力被「熱」壞

  氣溫飆高,連在家裡坐著不動,都直冒汗,台北榮總急診部內科主任侯重光表示,最近收治不少年老的熱傷害輕症患者,全身無...

痛到想撞牆》小心!「皮蛇」不是老人家才會得,這7種人更要注意 老人家
6 年前

痛到想撞牆》小心!「皮蛇」不是老人家才會得,這7種人更要注意

photos放大顯示WHAT痛到睡不著、想撞牆,皮膚上起了一叢一叢的紅疹、水泡,到底是生了什麼病?以上症狀表示你可能罹患帶狀皰...

老人多散步有益健康 研究:可延長壽命 老人家
3 年前

老人多散步有益健康研究:可延長壽命

  過去許多研究建議,每周運動要達到「333」的標準,也就是每周運動至少3天、每次運動時間要超過30分鐘、心跳要達到130下...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健康影音

Video 婆婆驚見渣兒小三在床婚外情曝光!公婆站邊正宮霸氣狠訓小三 ....
婆婆驚見渣兒小三在床婚外情曝光!公婆站邊正宮霸氣狠訓小三 ...
搞定靠北婆婆全靠這台『XX翻譯機』 Annoying mother-in-law ...
Video 搞定靠北婆婆全靠這台『XX翻譯機』 Annoying mother-in-law ....
照顧生病家人家屬需請假或離職負擔重20170925公視晚間新聞
Video 照顧生病家人家屬需請假或離職負擔重20170925公視晚間新聞.
Video 【「一人住院全家倒」醫院照服員改寫陪病文化】 華視台語新聞 ....
【「一人住院全家倒」醫院照服員改寫陪病文化】 華視台語新聞 ...
淨空老法師:父母家人生病時,該去拜懺或念佛共修來幫他們消業障還是待 ...
Video 淨空老法師:父母家人生病時,該去拜懺或念佛共修來幫他們消業障還是待 ....
靠養和服務吸長者客原來街外人都用得
Video 靠養和服務吸長者客原來街外人都用得.
Video 今天我不用上課,我生病了,一個人吃飯.
今天我不用上課,我生病了,一個人吃飯
小三被老公半夜赶出家门,正好被婆婆撞上,婆婆当场气晕
Video 小三被老公半夜赶出家门,正好被婆婆撞上,婆婆当场气晕.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