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個沒救了,趕快帶回家準備後事」柯文哲任台大醫師時,竟蟬聯多年投訴王
向來說話直白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擔任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時,曾經說過「唉,這個沒救了,趕快帶回家,準備後事吧。」柯文哲蟬聯多年「投訴王」,因為講話直接,未加修飾,常讓加護病房外焦急等待的病患家屬氣到說不出話來。
權威角色 命令口氣
傳統醫病關係,醫師大都扮演權威角色,與病家講話時,大都充滿命令口氣,有外科醫師低頭看著肝癌患者的檢驗報告說,「這不能動手術,即使開刀,也不會活得比較久」。病人一聽當場臉色發白,險些暈倒。
就是這類「開也死、不開也死,可以開刀,但死得更快,開也是白開,九成會死,即使不死,也會變白菜(植物人)」等直白話語,讓不少醫師遭投訴,有些醫師甚至被打。
開口「沒救」 還怪家屬
北部某地區醫院醫師收治一名糖尿病患時,毫不掩飾地說,「這腳沒救了,已經爛掉、發臭,非鋸不可」,指責家屬太晚帶病人就醫,引發病家不滿,當場揮拳痛打醫師。
一名資深急診醫師表示,「為何不早一點來?」這句抱怨話如同引信,將問題歸咎於病人及家屬,很可能點燃患者家屬內心堆積已久的怨氣,儘管是事實,但實在說不得。
此外,「吊大筒」也是引起急診裡醫病爭執的主因,部分感冒、腹瀉病人至急診室,常開口要求打點滴,許多老人家都是深信打了點滴之後,身體就會馬上好起來。但有醫師直接回說,這只是鹽水,根本沒效,還不如去喝舒跑,堅持不開處方,雙方就在急診室吵成一團。
養成教育 缺乏溝通
一名醫學系資深教授大嘆,國內醫學生養成教育中,確實缺乏醫病溝通這一塊,大部分醫師只能自我摸索,觀察老師跟病人之間的互動,有樣學樣,很容易就出問題。
再者,醫學系學生天資聰穎,課業成績優異,在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體系裡,屬於人生勝利組,個性驕傲自負,姿態常是高高在上。執醫後,與病人溝通常以上位者自居,語氣逼人,自然容易出現障礙引發爭議。
photos放大顯示
醫師的技術及經驗很重要,但溝通技巧似乎更重要,只要能更有同理心,話說得婉轉、不傷人,除了能減輕病家的哀傷,更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聯合報報資料照同理病人 才更重要
知名心臟移植權威魏崢曾說過這麼一段話,「開刀技術可以訓練、經驗可以累積,但一個優秀的外科醫師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服病人動手術,即使不幸手術失敗,病人家屬還會謝謝你。」
例如「這人已經無救、無藥醫,趕快帶回家」,「人生已經走到最後階段,現在能夠做的是減少無效醫療為病人所帶來的傷害」,這兩句話看似不同,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
醫師的技術及經驗很重要,但溝通技巧似乎更重要,只要能更有同理心,話說得婉轉、不傷人,除了能減輕病家的哀傷,更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延伸閱讀:右拇指在上,肝容易出問題? 從手指交握方式看健康
專欄簡介_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 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臺灣新竹市人,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醫學家,現任臺北市市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 .... 曾有報導稱柯文哲有亞斯伯格症,柯文哲也曾自稱其具備這種特質,但从未正式經過醫師臨床診斷。 ...... 柯文哲愛徒曾御慈遭酒駕撞飛2公尺台大醫師集氣.
2014年元月6日,曾任台大急診部醫師的柯文哲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當時他喊出「超越藍綠」,主打 ... 四年半過去了,現今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還是過去那個超越藍綠、喚起白色力量的柯醫師嗎? .... 爸爸等了好久才說,回家再想辦法!
葛特曼(Ethan Gutmann)著作《屠殺》的書中內容,提到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任台大醫師期間,帶病人到中國器官移植,且柯 ... 針對柯文哲器官移植爭議又浮上檯面,姚文智說,他不太相信這樣的 ... 伊森《屠殺》一書指控柯文哲帶病人赴中進行來源不法的器官移植,吳 .... 韓國瑜「母語回家學」惹議藍委怒:民調高才被抹黑.
柯文哲當年則強調,他在台大醫院非負責器官移植手術,而是移植後照護,也沒到 ... 中國醫師證實利用在押人士摘器官 .... 陳以真:要全力帶偉中回家.
如果2018台北開出來的票,柯文哲贏但沒有過半,這會給藍綠兩黨釋放一個訊息:原來 ..... 以前在台大外科當醫師,胸腔外科主任李元麒教授主持會議十幾年,從沒遲到過,只要時間到了,一定準時坐在他的位置上。 ..... 文哲任內做的真的不好,柯文哲…
我們獨家貼身採訪台大醫學院教授,被稱為柯P的柯文哲,發現他很多秘密 ... 柯文哲幕僚黃大維:「柯醫師是一直鼓勵我們,他就說,人就是抱持 ... 直到去台大唸書,柯文哲才開始和同學走得比較近,柯媽媽甚至主動要他帶同學回家來。
柯昱安兒子柯文哲老婆fb柯文哲兒子女友繁體電子書下載陳佩琪薪水柯文哲政績懶人包柯文哲的粉專柯文哲政策白皮書pdfteamkp光榮城市 陳時中 指揮中心 長照肌肉B群 修復神經 微量元素抗氧化 染疫
別再汙名化「喝冰水」,好處其實超多!緩解胃食道逆流、調節自律神經...台大醫師...
photos放大顯示考一考,你對「溫度」的迷思!Q1冷水澡和熱水澡,哪個對身體比較好?A:沖澡、泡澡用冷水或熱水,應該要以身...
常常「偏頭痛」該看醫生嗎?神經外科醫師提醒:這9種頭痛,暗藏腦出血或腦瘤危機
photos放大顯示30歲的王小姐是醫院門診的護理師,從高中時就偶有嚴重的頭痛,通常睡一覺就好。但是最近醫院評鑑漸近,壓力加...
皮膚紅腫、脫屑,「異位性皮膚炎」讓她連試穿衣服都被店員白眼...醫師這樣讓她半...
photos放大顯示為什麼動不動就皮膚癢?─異位性皮膚炎一天,有位要參加地區水果公主選美比賽的妙齡女子,來到我的營養醫學門...
AZ適合男性,BNT、莫德納適合女性?台大醫用疫苗副作用,告訴你兩類疫苗的差別
photos放大顯示圖片來源:郭台銘臉書經過長久與各國的積極交涉,「郭董」郭台銘終於替台灣訂到1,000萬劑BNT!上海復星醫藥公...
「病歷都寫在電腦裡,幹嘛問這麼多?」醫師喊冤:在門診常見的3個誤解
photos放大顯示相較於門診,住院病患病況雖然比較嚴重,所需的治療與檢查侵入性高,但是對於醫生來說,住院病患的觀察時間長...
周揚青、醫師都親身實證!「吃小黃瓜」甩肉25公斤...營養師:7種「負卡路里食物」...
photos放大顯示減肥餐單的食材近年除了流行花椰菜、藜麥等神奇減肥食材,專門研究肥胖及身體代謝日本名醫工藤孝文,就曾實行...
塊狀肥皂vs沐浴乳,哪個好?台大化工博士告訴你真相是...
photos放大顯示近來在網路看到一篇「請使用塊狀肥皂沐浴」的文章,警告你沐浴乳裡面的paraben成分恐導致乳癌,因為在部分乳...
「健保讓台灣人變得貪婪...」第一名神經外科醫師最沉痛的告白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動腹腔手術時,要是大夫不小心割傷了一段腸子,他或她只要將傷口縫上便可,或至多割掉傷壞的部...
常常被蚊子叮...因為你是「酸性體質」?錯!醫師揭:其實最容易被叮的是「這5類人」
photos放大顯示夏天到了,外頭總是晴空萬里,讓人每到假日就想往外頭跑!加上疫情緩解,台灣的郊外景點又回復到疫情前一樣充...
琺瑯塗層含重金屬?用洗碗精容易生鏽?台大化工博士破解「鑄鐵鍋」3大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這幾年在台灣,能夠一次滿足煎、炒、煮、炸、燉的琺瑯鑄鐵鍋,越來越流行,很多部落客紛紛上網分享一鍋到底的...
出來爬,遲早要摔的…小兒科醫師解惑:寶寶撞到頭,要馬上就醫的7種狀況
photos放大顯示隨著寶寶長大活動量也慢慢增大,寶寶就注定踏上了遲早要撞到頭的命運了,從四五個月大會翻身開始,一個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