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就發病,風濕免疫名醫:30年持續做一件事,對抗「僵直性脊椎炎」
photos放大顯示
高醫附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 記者鄧桂芬/攝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30歲才脫離旱鴨子行列,為什麼這麼晚才學游泳?蔡文展說,他20多歲時確診僵直性脊椎炎,必須運動避免脊椎關節韌帶沾黏。而他因病投入免疫風濕科,研究文獻得知,水浮力可減少脊椎壓力,對患者是很好的運動方式之一,於是決定從旱鴨子變泳者。今年60歲的他,30年來「泳」不間斷。
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從蔡文展讀醫學系五年級時開始出現。他說,初期症狀是腰痠背痛,但他沒放在心上,以為只是坐著讀書坐太久罷了,但痠痛感維持1個月以上,才漸漸覺得不對勁。那個年代對僵直性脊椎炎不太認識,他去找骨科學長看病,當時只認為是椎間盤突出,導致機械性痠痛。
蔡文展說,看病吃藥沒效,後續開始出現「晨間僵硬感」,早上起床痠痛特別厲害,不管從右邊翻身或左邊翻身下床都很痛苦,得慢慢挪動身軀,花很多時間下床。因下床後走一走,痠痛感能減緩,他仗著自己年輕,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直到大七時,痛苦真的找上門。
蔡文展說,過去疼痛時間約持續10到20分鐘,但到台北榮總胸腔內科實習不久,疼痛時間逐漸拉長,從早痛到中午,因已進入臨床實習,他認為一定有問題,決定翻書查資料,依症狀研判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
台灣免疫風濕科先驅之一的醫師高德亨正好在北榮執業,高醫師聽他主訴,就說是僵直性脊椎炎,後續接受X光及抽血檢查確診。蔡文展說,確診對他影響很大,原本對胸腔科有興趣,後來住院醫師訓練完畢,決定改走免疫風濕科。惋惜的是,高醫師一輩子不曾坐飛機,20年前首度搭飛機出國就遇空難,他沒機會再向高醫師說感謝。
蔡文展說,僵直性脊椎炎症狀不只痠痛,因體內發炎,患者會特別疲倦,又恰巧疾病發病時間多在20歲左右,許多病人會被誤認為「懶惰」或「裝病」。他症狀最嚴重時期,正好在當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常要讀很多文獻、做很多報告,還要研究怎麼處置病人,但因為疲倦感常打不起精神,壓力非常大。
此外,患者維持一個姿勢太久不動,就會引發疼痛,這也是為什麼病人會有「晨間僵硬感」,因睡覺躺太久了。
蔡文展說,他當實習醫師時,需跟著主治醫師進開刀房協助拉勾,因拉勾姿勢不能擋到主治醫師視線,又得維持一段時間,每次都痠痛得受不了,卻又不敢亂動,也不敢跟主治醫師反應,加上當時只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副作用是胃潰瘍,他不敢吃,只能咬牙苦撐。這也是為什麼他選內科,不選外科的原因。
僵直性脊椎炎還有一個症狀是駝背,患者痠痛時不敢動,不動就易使脊椎關節韌帶沾黏,約有二成患者因病駝背。此外,胸腔肋骨後方因與脊椎相接,患者吸吐氣時,也會因疼痛導致胸圍無法好好擴張,正常人吸吐時胸擴差可達5公分,患者則小於2.5公分,所以肺活量也很差,嚴重者肺炎、呼吸衰竭機會高。
蔡文展說,為了避免症狀困擾,他開始做運動減緩症狀,尤其是游泳,因為每項游姿都有擴胸姿勢,且能訓練肺活量,加上水有浮力,在水中運動可減輕脊椎被體重壓迫。當時我是旱鴨子,但為了避免駝背、肺活量變小,30歲開始學泳,就算工作再忙,每周也會抽一天游泳,出國則改做伸展操,現在則愛上騎單車。
photos放大顯示
蔡文展看診看到一半,會站起身找牆角做伏地挺身。 記者鄧桂芬/攝影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九成帶有「HLA-B27基因」,但擁有該基因者,不到一成的人會發病。換句話說,僵直性脊椎炎有家族遺傳傾向。蔡文展說,他有11個兄弟姊妹,自己排行老么,成為主治醫師後,親自診斷出3個哥哥都患有僵直性脊椎炎。其中大他20多歲、長住美國的大哥,確診時40多歲了,早就因病有駝背現象。
蔡文展說,除了手足,他一對兒女也可能是患者,所以從孩子小學時就訓練游泳,同時讓他們認識僵直性脊椎炎。幸運的是,兒女二人至今都沒發病,但仍保有良好運動習慣。
蔡文展說,醫師靠教科書不一定能領會病人主訴的症狀,而他是醫師也是患者,因親身經歷,特別能將心比心。曾碰過病人把疾病歸咎於母親,憤恨離家出走,所以遇到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會特別花時間與患者說明如何與疾病共存,才可避免影響事業與生活。 蔡文展說,依疾病盛行率千分之四到六估算,全台約有10萬多名患者,現在愈來愈多人認識僵直性脊椎炎,其實要感謝同為患者的藝人余天及周杰倫等人,願意以病友身分站出來說明。
但台灣免疫風濕科醫師太少,僅300多名專科醫師,導致門診爆量,曾有醫師凌晨2點多才下診。蔡文展說,他的門診病人也非常多,為避免久坐疼痛,看診看到一半得站起身動一動,也會特別找牆角做伏地挺身,有效舒緩不適,還可矯正駝背。只是偶爾會嚇到跟診護理師,有點「歹勢」。
疾病小檔案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的脊椎關節病變,好發於40歲以下年輕族群,症狀是持續性的發炎性下背痛,尤其是晨間最不舒服。併發症有虹彩炎、乾癬(牛皮癬)、腸炎、阿基里斯腱炎等,導致眼痛、視力模糊、全身皮膚龜裂掉屑、胃部不適或足跟疼痛。此外肺活量也會變差,應戒菸避免影響呼吸功能。 若沒好好運動,脊椎韌帶關節恐出現沾黏,造成駝背現象,嚴重會造成行動不便。脊椎因沒彈性,比正常人更易受傷,曾有病人走路踉蹌,脊椎就斷掉,導致半身不遂,無法控制大小便。為避免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及早就醫治療、控制症狀,才是自保之道。
小檔案_蔡文展
年齡:60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專長:免疫風濕疾病 興趣:游泳、騎腳踏車 現職:高醫附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高醫附醫臨床實驗中心主任、高醫附醫檢驗醫學部主任、台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亞太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 經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風濕科研究員
延伸閱讀:小便得分兩次尿完 原來膀胱一半掉出來了
專欄簡介_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 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30歲才脫離旱鴨子行列,為什麼這麼晚才學游泳?蔡文展說,他20多歲時確診僵直性 ...
根據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的調查統計,全台灣目前大約有7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其盛行率約為0.1%到0.4%,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發病 ...
現在機會來了,在成大名醫劉明煇教授努力撮合下, ... 關鍵字: 關節炎 , 僵直性脊椎炎 , 風濕 ) ... 地點:成大醫學院第三講堂(請由醫學院門口進入).
如同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僵直性脊椎炎 ... 目前醫學上對僵直性脊椎炎診斷的標準主要是根據放射線照片顯示薦髂 ...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發病會痛到舉步維艱、痛不欲生。 ...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侵犯脊椎為主的風濕病,也可能會合併其他系統及器官侵犯,為全身性疾病,一旦 .... 【公益講座】 名醫陪您一起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魏正宗主任強調,認真抗病的類 ... 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兼具醫師及病友雙重身分的魏正宗認為,每個人都要為 ...
周杰倫飽受僵直性脊椎炎所苦,勤練出8塊腹肌,沒想到被網友嘲笑說:「練得出8塊肌,卻不用當兵?」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余光輝指出, ...
身為醫師兼病友,他對患者多了份同理心,常與病患分享脊椎保養小撇步,多年來也 ... (暖心醫師,僵直性脊椎炎,蔡文展,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暖心醫師)
呂聆音掛號高雄風濕免疫科權威藍忠亮退休高雄過敏免疫風濕科推薦高雄免疫科診所大里仁愛醫院掛號費風濕免疫科是什麼仁愛醫院泌尿科掛號薦腸關節炎分級蔡文展門診 此能為大矣,而不能 執 鼠天氣 變天 東北季風營養棒 減肥 飲食
一年甩掉12公斤肥肉!心臟內科名醫:每天吃2餐就夠了,2招甩掉三高不復胖
photos放大顯示江晨恩醫師減肥前後照片。左圖由「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提供,右圖翻攝臺北榮總官網。身為行醫26年的...
91歲嬤手臂長7公分巨角!媽祖開立「仙界轉診單」指定彰化名醫救治
彰化一位91歲阿嬤罹患罕見疾病,手臂長出一支長達7公分像筍子的「皮角」,原本家屬要帶她到台北就醫,沒想到卻收媽祖開立的...
有些腰痛,只看骨科是不會好的!日本名醫教你6點檢視:慢性腰痛的「真相」
photos放大顯示有些腰痛,只看骨科是不會好的!普遍來說,大家都認為腰痛是由骨科負責的項目。但現在開始了不同的治療方式,...
行醫40多年...71歲乳癌名醫張金堅:我要看病人看到倒下來為止
今年71歲的張金堅,從事醫療工作已經四十多年,治療過的乳癌病患超過上萬名,是「國寶級」的乳癌權威。他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
你的「膽固醇」有超標嗎?台大名醫教你:從「動脈硬化指數」看你的血管健康度
photos放大顯示●動脈硬化指數應在3或4以下●動脈硬化指數過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要雙管齊下●低密度脂蛋白...
其實你胖得很冤枉!吃甜食、蛋糕照樣瘦,減肥名醫陳欣湄教你「211飲食法」,魚肉...
photos放大顯示吃甜點、蛋糕照樣能瘦!減肥名醫陳欣湄親授「211飲食法」,教你別再冤枉胖。我在開始減重門診前,認真研讀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