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退化不找你 照顧好筋膜注意5點!
photos放大顯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當我犯肩頸痠痛時,就會立即自我檢視:最近姿勢不良嗎?下肢足部的肌肉筋膜有哪裡緊繃嗎?最近鞋子是否出現問題?椅子的高度是否需要調整?以下是我經過檢視後歸納出的疼痛改善重點:
1) 常穿五趾襪/
無論上班、運動,或是當天要久站、走遠,我一定會穿五趾襪,其他非五趾襪也都淘汰不穿了,因為發現比起一般襪子,穿五趾襪實在舒服太多了。開始穿五趾襪,是在某次跑步訓練時,發現穿一般的襪子腳趾頭會互相摩擦起水泡,而且跑步時腳趾容易打滑,足底的小肌肉會不自主的用力抓緊鞋底。久而久之,這些足底小肌肉的緊繃,便會藉由筋膜鏈影響全身。
五趾襪不只抓地力好,防起水泡還可以防痠痛、拇趾外翻及跨趾 .等症狀。部分更高級的襪子,甚至加上了足弓支撐,在腳痠痛時可適度托住足弓,減低疲勞,許多成年人都有拇趾外翻的困擾,也常見長輩有第二趾跨到第三趾之下的問題,臨床上觀察到這些人普遍都有較嚴重的小腿緊繃、下背痠痛現象,若能即早開始穿五趾襪,就可以避免這些難以解決的狀況。
2) 傾聽腳的心聲/
要時刻注意腳的狀況。大部分人都有足底按摩的經驗,按完後會覺得通體舒暢,整隻腳感到很輕鬆。此時,請靜下心來感受,什麼是正常的腳底肌肉張力?我平常的足弓高度?當足部放鬆、每一條足部肌肉恢復正常時,正確走路是怎樣的感覺?腳踏地時,是否每一步都是從足跟順利踩向腳拇趾?
請記得這個感覺,下次足部肌肉有問題時,在第一時間就會察覺—長短腳、足跟歪斜、骨盆歪斜、骨盆前後傾、長期下背痛、長期肩頸痛、拇趾外翻、足部肌肉異常緊繃、小腿異常緊繃、腳踝易扭傷、O型腿、X型腿、內八步態、外八步態、脊椎側彎、低張力、長期足部及脊椎問題等,都需要從足部開始改善。
3) 挑選適當的鞋/
挑選有足弓支撐的拖鞋、運動鞋、鞋墊等,把足底的三足弓都撐起來,就像蓋房子一樣,打好地基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下肢站好站穩,才能改善骨盆脊椎問題。若身體狀況較複雜、兩邊足部不對稱,一定要用個人化、客製化的方式調整,因拇趾外翻嚴重時,第二腳趾會騎跨到拇趾上。因為兩邊需要額外加強墊高的部位不同,兩腳的鞋墊也會不同。
堡醫師現在穿的拖鞋、上班鞋、運動鞋都是有足弓支撐的,就算出國旅遊走很久、足弓塌陷後,也能感覺足下有支撐,較不會腳痛、腰痠。此外,過度磨損的鞋子要換掉或修補,不然鞋墊就白白浪費了。
4) 訓練恰到好處/
以往我訓練時總是落入好還要更好、遠還要更遠的過度訓練狀況。現在無論是游泳、跑步、騎車、重訓時,我都告訴自己最重要的不是距離和時間長短,而是過程中姿勢是否正確,骨架是否都在正確位置上?
感受身體是否有不正常的筋膜緊繃?該運用的肌肉是否都有正確運動到?並且加強訓練核心肌群,及核心肌群與周邊肌群的連結能力。當核心力不夠時,就不做超出負荷的深蹲、硬舉、臥推等重訓。
5) 隨時注意姿勢/
檢查一下工作時的電腦、書桌、椅子高度是否正確?許多人工作時頭部會不自覺往前伸,造成嚴重肩頸症候群。當椅子太低時,會讓腿後側筋膜過度緊繃以及骨盆傾斜。手肘如果沒有桌子支撐,也會過度使用手臂及肩胛骨肌肉,若桌子太高,人便會不自覺聳肩。大部分人每天上班都要坐著看電腦,因此,開始工作前,別忘了調整椅子、電腦及手肘支撐等高度。
若能每天提醒自己把握以上這5個要點,痠痛退化、筋膜問題就不會找上你。而且連我這種曾經狀況嚴重、全身痠痛的患者—扁平足、足部異常緊繃、過度訓練、骨盆歪斜、全身筋膜紊亂、姿勢不良頭部嚴重前傾,導致早年頸椎關節退化—配合醫師的治療都能有所改善。
(本文摘自/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 如何出版)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肌筋膜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馬偕醫院物理治療師 歐育志 導論肌筋膜痛症候群為臨床上極常見的病症,與纖維肌痛(fibromyalagia)不同的是肌筋膜 ...
【早安健康編輯部】這幾年路跑成為一種風潮,趕著流行跑了趟馬拉松,結果,隔天竟然就得了足底筋膜炎,一踩地痛到要流眼淚。奇怪地是,拼命做腳底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按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哪一科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運動筋痛原因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針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症狀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中醫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復健肌筋膜炎筋痛怎麼辦 histoacryl injection中文黃色水果英文冷凍庫作業規範
肩頸痠痛未解,頭痛、血壓高、壞脾氣跟著來!只要一個網球、滾筒痠痛不求人
痠痛可不是年長者的專利,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表示,根據一項不分年齡大調查發現,大家平日最大的健康困擾,...
確診康復後還是好累?肌肉又常痠痛?營養師曝4種常見新冠後遺症緩解法"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資料顯示,成年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超過1/5可能出現後遺症!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長新冠又稱「新冠...
大寒多吃黑芝麻、山藥、核桃!「1碗抗寒湯」身體暖和、防筋骨痠痛"
1月20日是24節氣的大寒,也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同時大寒也代表最寒冷的時節已經到來。命理星座專家小孟老師提供3招抗寒...
想要紓解痠痛,你「滾」對了嗎?復健科醫師:專滾痛處是錯的!使用滾筒常見兩大錯誤
photos放大顯示若肌筋膜不健康,會帶來什麼狀況?簡單來說,筋膜有變厚、變僵硬和沾黏的特性。如果曾經受傷或反覆劇烈使用身...
年輕男隔15周接種第二劑莫德納毫無副作用疫苗效力該不會沒了?醫曝兩劑疫苗最佳間...
26歲史先生7月中接種第一劑莫德納,出現手臂注射處嚴重痠痛副作用;接著在10月底完成第二劑施打,但也只有輕微的手臂痠痛,...
只要5分鐘,痠痛通通不見!塑身教練:運動後必做的5個伸展小技巧
photos放大顯示不管打球或是跑步,在做任何運動前,大家一定都會記得要有足夠的暖身運動來幫助我們喚醒沉睡的肌群,讓我們在...
解封出國旅遊回來竟成國內首例屈公病!出國要防蚊還有登革熱,今年蚊蟲病倍增
新冠肺炎疫情民眾被「關太久」,在各國放寬旅遊限制後,已經有不少人搶先出國旅遊。疾病管制署今日(10/6)表示,國內出現今...
兒童染Omicron恐出現哮吼醫:千萬別鬆懈!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幼童大增
Omicron感染持續擴大,截至1月6日當周,美國較上周暴增25萬多位兒童染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小兒科主治醫師李逢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