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自己泡的茶,總是沒有外面賣的好喝?茶飲專家解惑:泡出好茶5大秘訣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市售茶飲無論是包裝茶或是手搖茶飲,之所以能比自己在家隨意沖泡的好喝,是因為業者透過研究與流程掌握泡杯好茶的關鍵,跟著茶飲專家了解關鍵訣竅,你也能當個現代陸羽!
漸漸進入冬天,來杯暖身的好茶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否常常苦惱為何在家泡製的茶,沒有外面購買的手搖杯、瓶裝茶飲來的好喝、鮮甜嗎?茶包放在家中想取出沖泡卻又興致缺缺,可能早已過期?到底茶飲好喝的關鍵秘訣是什麼,瞭解這5個秘訣帶您進入手泡好茶的新境界!
photos放大顯示
秘訣1:人需要伸展,茶葉也需要提拉皮斯!
茶葉需要滿滿的大空間!才可展現它該呈現的風味。如何判斷茶葉是否充分舒展,絕對不失誤呢?如果身邊沒有秤重工具,無法秤出專家建議的50倍泡法,那答案只有一個:「茶葉平鋪底部法」。
茶葉平鋪、布滿容器底部不重疊,給予茶葉自由舒展的空間。加入的水量因人而異,但水位高度須讓舒展後的茶也可以完全浸泡在其中,方可完整釋放茶葉香韻。若是茶包,則需讓茶包有兩倍本體的高度水量即可。此法不僅不失精準,比起工具,更有種現代茶藝之感。
秘訣2:如茶得水,水質對茶葉很重要!
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身在都市中的我們,想必無法每天上山取水泡茶,但可細細琢磨陸羽在兩千多年前的精心體會,必須讚嘆,從今天科學角度來看待,陸羽的經驗也有87分的正確度了!選擇沖泡茶飲的用水有兩大忌:不可用高硬度的水、別用純水泡茶。
photos放大顯示
水的導電度超過300度以上就稱為硬水,水中的礦物質總量如果太高,茶湯顏色會偏暗,香氣不揚,口感降低。若是沒有專業硬度計可測量,用口腔來感受也是合適的,只要拿一杯未經處理的水和一杯市售純水來比較,純水在口腔中擴散開來,清爽感十足,硬水與口腔黏膜親和較差,凝結在表面,甚至會有鐵鏽味。此外許多研究指出,用純水泡茶不但香韻不足,甚至會讓茶湯主體淡薄,雜味顯現,故應避免使用純水泡茶。
秘訣3:要做杯讓人感受到溫度的茶,在乎溫度也是理所當然!
身在職場江湖,用水壺煮水是天方夜譚,但溫度又是如此重要,該如何是好?大部分辦公室都是飲水機,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飲水機「再沸騰」,此時飲水機出水溫度皆會高於90度C,熱水放約5分鐘,水溫會降至約85度C,適合沖泡重發酵茶葉類如烏龍茶、紅茶等,以及球型、重烘焙的茶葉。若放置10分鐘,水溫降至80度C,便適合沖泡輕發酵的茶葉如包種茶。若放置約25分鐘,水溫約為75度C,則適合沖泡不發酵的綠茶類。切記注意水溫不可低於70度C,任何茶都無法在此低溫狀態下泡出該有的風味。
秘訣4:時間!時間掌握需要斤斤計較!
泡茶需要耐心,但過猶不及,泡茶時間在3~5分鐘內必須讓茶湯與茶葉分離,若茶葉形狀越緊實,茶葉需要的舒展時間越長,但依舊不宜過久,浸泡過久不但苦澀味俱增,但若是時間過短,湯體香氣淡薄,反之浸泡的時太過長,則韻味苦澀香氣淡然全失。若為碎型茶(如三角茶包內茶葉),建議沖泡時間不可大於3分鐘,茶葉因物理性破碎會讓溶出速度遽增,可能會讓茶湯變得苦澀難以下嚥。
秘訣5:茶湯好喝不能說的秘密!
茶的靈魂伴侶其實是糖,雖然以健康概念來說,無糖茶可能是最佳選擇,但若辦公室內有提供砂糖,在沖泡完成的茶湯加入少許糖,能讓茶湯總離子強度增強,非極性的香味分子更容易脫離湯體進入鼻腔中,品嚐起來的風味更佳。
讓茶湯搖擺吧!完成後的茶湯若是在封閉容器中,可上下搖晃數下,讓茶湯微微形成少許泡沫,衝進茶湯內的「空氣」易將茶湯內的香氣分子帶出湯體,一打開瓶蓋便是滿室馨香。但此舉不宜過多,過多的空氣接觸會使茶湯氧化加速而變的苦澀,搖多了可就不好喝了呢!
掌握這些訣竅,在這個寒冷冬天,你也可以輕鬆為自己泡杯好茶,當個現代陸羽!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茶飲專家告訴你 泡杯好茶的5大秘訣
小檔案_食力foodNEXT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
專家傳授重建信任、扭轉頹勢的關鍵秘訣. 作者: 戴羽. 2018-04-27. 信任是我們和他人建立任何關係的基礎。當雙方有了「信任」,無論要一起做什麼都會非常容易。
植化素專家這樣說「薑」能抑止噁心感,預防孕吐薑因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維生素B6、薑醇素及薑烯酚,孕婦可適量攝取,因為薑醇素能夠發揮止吐作用,且沒有任何有毒性 ...
其他 普通 隐藏着专家秘诀的料理锅. 拾取绑定 使用期限22 时0 分. Item level: 1. 住民会馆管理员给的料理锅。 镶嵌新月石: 使用效果 放下内含烹饪专家秘诀的烹饪锅。
3 天前 - The frontpage of Chinese Art,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塗ります中文小琉球工作ptt2樓茶苑
12例境外移入Omicron叩國門咳嗽、流鼻涕...專家揭5大症狀快注意!
從12/14公布第1例「闖台」的Omicron案例到20日,短短7天,台灣已經累計有12名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的境外移入案例。美國在短...
炫腹不能等!刺激淋巴系統、延展身體肌肉...專家教你:用「這5招」告別小腹婆時代
photos放大顯示許多女性都會有肚子較圓潤或是腹部較為凸出的困擾,即使飲食受到控制,也沒有太大的改善。通常會採用棒式或是...
「上課恍神,搬家後好像變了一個人...」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再見」對孩子很重要?
photos放大顯示沒有好好說再見的孩子評估快結束了,來評估的大華除了有點緊張之外,實在找不出特別的問題。我忍不住問大華的...
上映一周票房達兩億》狂吃海鮮、一天5餐…「水行俠」女王妮可基嫚51歲維持火辣身材...
photos放大顯示現年51歲的金獎影后妮可基嫚(NicoleKidman),在DC年度大片《水行俠》中詮釋仙氣滿點的「亞特蘭提斯女王」,...
網友熱議10大稀飯配菜第1名是它!專家說糖尿病、高血脂、腎病等5種人得斷開 "
天氣冷冷的,無論早餐或是宵夜來一碗熱熱的稀飯、粥品,就是最滿意的享受。但是吃著白白的粥要更有味,你最喜歡配什麼?有網...
本土Omicron感染連環爆!沒密切接觸也中鏢專家揭最危險地點與這情形出現快篩檢
台灣本土Omicron連夜又新增確診案例,截至中午為止,已經累積12例本土確診案例,除了7位清潔隊員、1位防疫計程車司機以外,3...
如何預防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婦癌懶人包」找解方專家公開抗癌祕訣
女性10大癌症死因中,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都名列其中,日前36歲女星朱芯儀公開罹患乳癌,掀起全民對婦癌議題的重視。如何...
2022金虎年立春「煮財水」能量最強!專家教迎財神放財水旺運一整年
立春是24節氣第一個節氣,象徵新一年的開始。命理老師湯鎮瑋指出,2022年立春(2/4)最特別,剛好是大年初四迎財神的日子,...
腿是另一個心臟!中醫師:5大秘訣,這樣泡腳最養生,天天泡讓血液回流
photos放大顯示許多人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嚴重影響睡眠,不少人會泡腳來放鬆、舒眠。其實一年四季都可泡腳,只要正確泡腳都有...
豬肉片冒米白色圓點肉瘤?毒物科專家顏宗海親授4招挑選肉品"
日前有網友在Costco購買梅花豬肉片,回家烹煮時卻發現整盒豬肉片約1/4都有不明米白色圓點,且摸起來還有一點粗糙感,她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