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暈眩、視力模糊...小心「頸動脈阻塞」!急診醫師:3招避免腦中風
photos放大顯示
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血管會沉積很多垃圾,就像自來水管年久失修,裡面會有很多雜質一樣。這些垃圾會積累而成斑塊,如果不及時清理,斑塊會越來越大,讓我們的血管變得日益狹窄,影響供血。一種尚未引起我們充分重視的動脈狹窄,成為最危險的血管狹窄,就是頸動脈狹窄。當頸動脈阻塞的程度超過5成的時候,局部血流速度加快且造成紊流,就會增加血栓產生,進而引發腦中風。
粥狀動脈硬化 造成頸動脈阻塞
腦中風的患者大約有7成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占缺血性中風的1成左右。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通道,從總頸動脈二分為內外頸動脈之後,內頸動脈在顱內更進一步分支為前及中大腦動脈,負責大腦前2/3的血液循環。在頸動脈的分支處,就是最常發生動脈硬化病變的位置,至於頸動脈阻塞的成因,主要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導致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是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
中風發生機制有二:一是血管內的小血栓經由頸動脈流入腦血管中,阻塞住某一部份腦細胞的血流,而造成腦的傷害。二是由於頸動脈狹窄而使流入腦血管的血流量明顯減少,而產生供血不足的現象。這兩種情形顯然和「頸動脈的粥狀動脈硬化」有極大的關聯。
經常頭暈目眩視力模糊 小心頸動脈阻塞
而頸動脈阻塞性疾病在臨床上可能會相當多樣化,視其腦細胞缺血的部位,範圍及時間而有不同的表現和預後。輕微者可能以頭暈目眩、頭痛噁心、步態不穩來表現。較嚴重者可能會有暫時性缺血性發作,而有一時的手腳麻痹、肢體無力、口舌不清或失語、視力模糊或半盲等症狀,甚至可能會因為腦部缺血而使得細胞壞死,以致留下永久的神經學上的後遺症。
photos放大顯示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頸動脈超音波 定期追蹤監控頸動脈硬化
由於頸動脈的動脈硬化是一慢性的血管疾病,平日不一定會有症狀表現,所以實在不可以等閑視之。平日就要注意身體的保養,避免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抽煙、體重過重、高鹽及高油脂的飲食習慣等。而一些會影響到血管情形的慢性疾病更是必須加以嚴格的控制,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定要有效治療,定期地追蹤監控。
頸動脈病灶的診斷,除了臨床醫師的理學檢查之外,非侵襲性的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就可以作確定診斷了。一旦在臨床上診斷發現頸動脈的病灶,則要視病情,由醫師投予血管保養或是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以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臨床治療 藥物、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與導管支架術
一、 藥物治療
抗血栓藥物依然是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必要的治療方式,但口服抗血栓藥物無法溶解動脈內膜硬化斑塊。根據統計,在症狀性高度頸動脈狹窄並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病人,兩年內仍然有約20~25%的中風發生率。
二、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手術清除血管阻塞是傳統的介入性治療方式。對於嚴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能顯著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
對於頸動脈狹窄超過70%的患者,相較於內科治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後2年,可降低17%的同側腦中風發生絕對危險性與65%的相對危險性,即每6位接受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中可預防一人次腦中風的發生。
因此對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程度介於70%至99%之間且神經症狀不嚴重,若手術的重要併發症(腦中風與死亡)小於6%,則可考慮以手術治療頸動脈狹窄。
至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為50~69%的病人,研究顯示治療後5年可降低6.5%的絕對危險性與29%的相對危險性。進一步分析顯示,對於男性、年齡>75歲、剛發生缺血性腦中風(2星期內)病人的助益較高。
因此對於頸動脈狹窄為50~69%的病人,考慮使用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的條件必須包含較低的術中併發症(小於3%)、男性或是近日發生同側大腦半球之缺血性腦中風。
三、 頸動脈成型術併支架置放術
頸動脈成型術併支架置放術是近幾年的新治療模式,隨著置放技術與支架材質的進步,應是未來治療頸動脈狹窄的趨勢。但迄今為止,比較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與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臨床試驗,尚無法呈現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的療效較好。
延伸閱讀:腎病、肥胖、婦癌...劉博仁醫師:這2種毒一定要排
專欄簡介_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早安健康/周孫立醫師(立達診所副院長)】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血管會沉積很多垃圾,就像自來水管年久失修,裡面會有 ...
當頸動脈阻塞的程度超過5成的時候,局部血流速度加快且造成紊流,就會增加血栓產生,進而引發腦中風。 粥狀動脈硬化造成頸動脈阻塞. 腦中風的 ...
會發生眼部中風的病人,一般以上了年紀而有全身性血管功能異常的病人為主。 ... 事實上,若發生供應眼球血液的動脈阻塞,它往往是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傷害,例如中心 ... 問題是在於,很少有病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尋求眼科醫師的治療? ... 因為我們的眼睛之血管供應血液是與腦部的血管供應有著共同的源頭,那就是內外頸動脈。
早安健康/周孫立醫師(立達診所副院長)】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 ... 腦中風的患者大約有7成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占缺血性 ...
腦中風的患者大約有7成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占缺血性中風的1 ... 一旦在臨床上診斷發現頸動脈的病灶,則要視病情,由醫師投予血管 ...
王先生自認身體健壯,每次眼睛發作視力也都漸漸恢復,並沒有特別留意 ... 王先生的病例是很典型的「腦中風三部曲」(表一),首部曲是指中風危險族群的 ... 就血管解剖位置關聯性而言:心臟是經由內頸動脈將血液向上打入腦部,而內 ...
腦中風的患者大約有7成是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占缺血性中風的1 ... 一旦在臨床上診斷發現頸動脈的病灶,則要視病情,由醫師投予血管 ...
頸動脈狹窄檢查頸動脈狹窄看哪科椎動脈英文頸部超音波検査裝頸動脈支架後遺症內頸動脈瘤頸動脈栓塞症狀內頸動脈頸動脈英文頸動脈狹窄 腦霧 苻苓糕 熟客寒天 鮮奶 血糖露營 野炊用品
疫情再飆增874例本土!輕重症分流即起調整:醫院只收4種患者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追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9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4例本土個案及108...
除了奪命食道癌,這6種癌症也是「無聲癌」!一次整理醫師群防癌建議
photos放大顯示藝人安迪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相繼因罹食道癌病逝,醫師表示,食道癌近年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初期幾乎沒...
沒吃甜食還是胖,原來是沒「減醣」不用168、不算卡路里醫師減醣瘦10公斤"
明明都不吃甜食了怎麼還是一直胖?醫師表示,瘦身確實要少吃甜食,但是吃不出甜味的「醣」更可怕!吃起來鹹鹹的炸彈蔥油餅、...
常用「3C產品」小心加速水晶體老化!改善視力、眩光的關鍵就是「新型人工水晶體」
photos放大顯示近年來人們因3C產品的頻繁使用,增加用眼時間,加速眼睛水晶體的老化,白內障患者在年齡上有年輕化的趨勢,資...
吃東西就火燒心?內科醫師忠告:番茄、洋蔥...胃食道逆流,這4類食物不要吃!
photos放大顯示在大快朵頤的當下,美食藉由食道從口中送往胃中消化,在食道與胃交接的地方有一群特化的肌肉「賁門括約肌」平...
「有一種病患是不需收費的...」一位重症醫師的叮嚀:病人善終離世,留下的家屬才...
photos放大顯示被忽略的病人家屬心情一般人以為簽了DNR(放棄急救同意書),就能善終。一般人以為簽了DNR,家人的壓力就會解...
深蹲、弓步蹲很難?醫師教你用「椅子輔助」不跌倒輕鬆強化「第二心臟」
下半身腿部肌肉被稱為「人體第二個心臟」,深蹲能促進代謝,讓身體循環更順暢,強化「第二心臟」。但有些人覺得要做深蹲或弓...
實用!居家隔離環境如何消毒?醫師整理4重點家庭傳播90%降至10%
本土確診人數急速攀升,愈來愈多人被居家隔離,一時間,很多人都在問居家環境該如何消毒?家人染疫的髒衣物可以和其他人的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