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退化,該做「關節鏡微創手術」嗎?運動醫師:有這個症狀就應該考慮
photos放大顯示
去年下半年,王爸爸在泰國旅行期間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蓋裡面有一陣明顯的疼痛,休息了一會兒後,當天的行程能勉強走完,但隔天膝蓋便稍微腫了起來。這種「當下疼痛,隔天才慢慢腫起來」的狀況,很像是膝關節「半月板破損」的特徵,回國後經過核磁共振(MRI)檢查後也確定了這個診斷,接下來的問題是:開刀?還是不開刀?王爸爸60多歲了,膝蓋本來就有一點小毛病,這次受傷雖然不能說在意料之中,但這麼一個在「慢性膝關節退化」上發生的「急性半月板損傷」,其實也不算少見,不少人進入中壯年之後都可能有類似問題。一些包括美國、瑞典的研究統計顯示:大約有1/4的民眾,在50歲之後曾經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疾病而感到疼痛。
膝蓋退化不只一種,症狀、輕重有別,治療選擇就不同!
「退化性膝關節疾病」是一個綜合性的稱呼,包含大家耳熟能詳,以膝關節內的軟骨磨損、骨刺增生、滑膜發炎為主的「退化性骨關節炎」,也涵蓋了像王爸爸這樣的「半月板撕裂/破損」。症狀以慢性的輕中度疼痛為主,常常伴隨關節活動「不順」或「卡卡的」或其他不適感。也有可能因為一些小意外或不明卻的因素突發急性的疼痛,但總之不是重大的外傷所造成的。
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疾病的治療,比較輕微的靠藥物或物理治療、最嚴重的需要換人工關節,這些都沒有什麼爭議。會造成困擾的主要是一旦症狀開始變得比較嚴重,到底應不應該接受「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
膝關節退化接受關節鏡與否?醫界仍存在明顯分歧!
「關節鏡微創手術」是膝蓋退化到需要換人工關節前的一個選項,透過關節內沖洗、清瘡,或對有破損的半月板進行部分切除、修整,被認為能緩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由於傷口小、住院時間短,常常是有相關需求患者的首選。一些資料顯示,膝關節鏡可能是骨科最常進行的手術之一,但它是否真的適用於大多數的退化性膝關節問題?顯然,連許多醫療先進國家的醫學會都有不同的意見!下面這個表格您不需要真的懂,光看我們標示的色塊就能明白狀況:
各國醫學組織對退化性膝關節疾病關節鏡手術指引
photos放大顯示
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除了「X光上已經有明顯表現」的退化性關節炎,各個組織一致反對使用關節鏡之外,其他的狀況都是有爭議的。由於我們不是骨科專科醫師,不適合進一步過度解讀,這邊只是先讓大家了解「應不應該接受關節鏡微創治療」其實不是一個那麼簡單的選擇。
術後一年效益存疑,英國期刊近兩年強烈不建議膝關節鏡治療退化
去年(2017)英國醫學期刊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就曾發文,強烈不建議退化性膝關節疾病的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不久前(2018年2月),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M) 線上發布了一篇作者群涵蓋:加拿大、美國、挪威、英國、澳洲、紐西蘭、瑞士……等多國骨科、公共衛生、職業醫學專家學者的文章。受BMJ的相關文章啟發,進一步分析了包括13項總計有近1700個案的研究,受試者的狀況整體而言包涵所有退化性關節疾病相關問題。
這篇文章得到的結論是:大體來說關節鏡手術是能改善疼痛、促進功能的,但是這個好處相較於保守治療(包括:運動訓練、注射、口服藥物)來說只是短期的。平均來說大約一年左右,關節鏡手術和保守治療就沒有顯著的差別,兩者在疼痛、功能兩方面帶給患者進步是相近的。
由於關節鏡手術在術後需要大約1~2週的休養,整體的恢復需要2~6週,文章的作者群依據分析結果,考慮到手術的花費、(機率低但仍存在的)手術相關風險,與一年後所獲的的效益並不匹配,強烈建議絕大多數的膝關節退化性疾病患者,不該進行關節鏡手術。
文章中強調這個結論適用於絕大多數的膝關節退化性問題,唯一的例外是「膝蓋無法伸直、會卡住的患者」,這是因為如果透過關節鏡移除造成膝關節卡鎖的病因,這類患者的問題會顯著改善。同時也必須提出,這個研究考慮的對象並沒有包括「年輕人因為運動相關傷害」、以及「任何年紀因為重大外傷」所造成的退化問題。
photos放大顯示
去年下半年,王爸爸在泰國旅行期間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蓋裡面有一陣明顯的疼痛,休息了一會兒後,當天的行程能勉強走完,但隔天膝蓋便稍微腫了起來。這種「當下疼痛,隔天才慢慢腫起來」的狀況,很像是膝關節「半月板破損」的特徵,回國後經過核磁共振(MRI)檢查後也確定了這個診斷,接下來的問題是:開刀?還是不開刀?王爸爸60多歲了,膝蓋本來就有一點小毛病,這次受傷雖然不能說在意料之中,但這麼一個在「慢性膝關節退化」上發生的「急性半月板損傷」,其實也不算少見,不少人進入中壯年之後都可能有類似問題。一些包括美國、瑞典的研究統計顯示:大約有1/4的民眾,在50歲之後曾經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疾病而感到疼痛。
膝蓋退化不只一種,症狀、輕重有別,治療選擇就不同!
「退化性膝關節疾病」是一個綜合性的稱呼,包含大家耳熟能詳,以膝關節內的軟骨磨損、骨刺增生、滑膜發炎為主的「退化性骨關節炎」,也涵蓋了像王爸爸這樣的「半月板撕裂/破損」。症狀以慢性的輕中度疼痛為主,常常伴隨關節活動「不順」或「卡卡的」或其他不適感。也有可能因為一些小意外或不明卻的因素突發急性的疼痛,但總之不是重大的外傷所造成的。
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疾病的治療,比較輕微的靠藥物或物理治療、最嚴重的需要換人工關節,這些都沒有什麼爭議。會造成困擾的主要是一旦症狀開始變得比較嚴重,到底應不應該接受「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
膝關節退化接受關節鏡與否?醫界仍存在明顯分歧!
「關節鏡微創手術」是膝蓋退化到需要換人工關節前的一個選項,透過關節內沖洗、清瘡,或對有破損的半月板進行部分切除、修整,被認為能緩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由於傷口小、住院時間短,常常是有相關需求患者的首選。一些資料顯示,膝關節鏡可能是骨科最常進行的手術之一,但它是否真的適用於大多數的退化性膝關節問題?顯然,連許多醫療先進國家的醫學會都有不同的意見!下面這個表格您不需要真的懂,光看我們標示的色塊就能明白狀況:
各國醫學組織對退化性膝關節疾病關節鏡手術指引
photos放大顯示
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除了「X光上已經有明顯表現」的退化性關節炎,各個組織一致反對使用關節鏡之外,其他的狀況都是有爭議的。由於我們不是骨科專科醫師,不適合進一步過度解讀,這邊只是先讓大家了解「應不應該接受關節鏡微創治療」其實不是一個那麼簡單的選擇。
術後一年效益存疑,英國期刊近兩年強烈不建議膝關節鏡治療退化
去年(2017)英國醫學期刊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就曾發文,強烈不建議退化性膝關節疾病的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不久前(2018年2月),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M) 線上發布了一篇作者群涵蓋:加拿大、美國、挪威、英國、澳洲、紐西蘭、瑞士……等多國骨科、公共衛生、職業醫學專家學者的文章。受BMJ的相關文章啟發,進一步分析了包括13項總計有近1700個案的研究,受試者的狀況整體而言包涵所有退化性關節疾病相關問題。
這篇文章得到的結論是:大體來說關節鏡手術是能改善疼痛、促進功能的,但是這個好處相較於保守治療(包括:運動訓練、注射、口服藥物)來說只是短期的。平均來說大約一年左右,關節鏡手術和保守治療就沒有顯著的差別,兩者在疼痛、功能兩方面帶給患者進步是相近的。
由於關節鏡手術在術後需要大約1~2週的休養,整體的恢復需要2~6週,文章的作者群依據分析結果,考慮到手術的花費、(機率低但仍存在的)手術相關風險,與一年後所獲的的效益並不匹配,強烈建議絕大多數的膝關節退化性疾病患者,不該進行關節鏡手術。
文章中強調這個結論適用於絕大多數的膝關節退化性問題,唯一的例外是「膝蓋無法伸直、會卡住的患者」,這是因為如果透過關節鏡移除造成膝關節卡鎖的病因,這類患者的問題會顯著改善。同時也必須提出,這個研究考慮的對象並沒有包括「年輕人因為運動相關傷害」、以及「任何年紀因為重大外傷」所造成的退化問題。
去年下半年,王爸爸在泰國旅行期間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蓋裡面有一陣明顯的疼痛,休息了一會兒後,當天的行程能勉強走完,但隔天膝蓋便稍微腫 ...
健保給付支持,時間因素會是台灣民眾主要考量這樣說來,難道膝蓋退化的人都不應該選擇接受關節鏡手術了嗎?對於這樣的資訊,我個人的想法 ...
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王至弘 (100/11) ... 但隨著關節鏡器械的改良、技術的提升以及學術的研究,關節鏡手術已從早期單純 ... 膝關節鏡手術的適應症與禁忌 ... 技術和器械的進步,絕大部分疾病,都能夠以關節鏡或佐以微創手術,同時予以治療, ...
運動醫學 新光醫院 骨科 微創手術 微創 運動傷害 關節腫脹 膝關節鏡 軟骨破損 貝克式囊腫 ... 肩關節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好好復健治療大部分可以過關 ... 有時候有關節卡住或彈響的症狀。 ... 目前,由於肩關節鏡微創手術的普及,近幾年來,國內外已有多篇文獻提及肩關節鏡輔助關節囊鬆解手術,術中能夠完整及安全地鬆解沾黏的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半月板損傷對於年輕一輩的運動族而言無疑 ... 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吳興盛表示,關節鏡微創治療的技術已趨純熟,可運用在 ... 徐鎮平醫師發現,當他們膝關節過伸或者過屈的時候,都會感到疼痛且無法伸 ... 後併發症少,新的關節鏡治療器械與技術可以減低手術併發症與神經的損傷。
這時如果醫師有一副透視眼鏡,想必能立 ... 關節鏡」其實就是「內視鏡」,內視. 鏡微創手術已是外科手術之主流,它藉著管 ... 骨折創傷︱運動傷害︱關節鏡手術. 專長.
基隆長庚皮膚科張志豪王廷明診所健身後容易感冒傷口感染菌種大腸癌術後送禮腸術後飲食食譜成大七堵皮膚科關節鏡術後保養手術後傷口感染容易導致下列何種疝氣長庚掛號費 元大憑證是什麼精靈 疾病 性聯 遺傳型 磷酸鹽 YouTube靜脈曲張 游泳 有助
跳繩竟是維持女神級身材好運動!陳怡蓉每天跳繩1000下43歲看起來像30歲
演活《光陰的故事》中,有點傻氣但個性可愛的女主角「孫一美」而爆紅的藝人陳怡蓉,已經43歲了,至今外形仍是非常凍齡,因而...
打造易瘦體質不怕胖!蕭敦仁醫師:運動後「這時間」補蛋白質,助體重控制-蕃新聞
...減重,身體的肌肉量比例在短短3個月內增加超過1成,連體脂肪也下降了12.7%,平均每週減脂1公斤,令自己也感到很滿意。推...
鍾楚紅62歲秀髮濃密、膚質水嫩!醫師:勤做保濕老的慢、這招養出蓬鬆髮
曾經紅極一時的影星鍾楚紅,最近罕見接拍染髮廣告,她出席活動時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和凍齡美貌讓人驚艷;她表示自己養髮秘訣...
不痛不癢的疹子,竟可能是糖尿病徵兆!出現4種「環狀肉芽腫」症狀,請就醫
photos放大顯示環狀肉芽腫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膚病,特點是丘疹呈離心性分布,呈環狀,中央皮膚正常或稍凹陷。可外用注射...
天瑜醫療事故|周父將進行切除癌細胞手術「爸爸一定會戰勝這場硬仗」-星島頭條
8歲女童周天瑜2020年5月於瑪麗醫院接受手術期間因醫療事故變成植物人,周父將在11月中進行手術切除肺葉上疑似癌細胞組織,12...
馬思純公開「小馬牌快樂水」祕方、半年瘦回瓜子臉!營養師推這2飲品運動後喝"
金馬影后馬思純去年因憂鬱症停工一年,受藥物影響也胖了一圈,一度被誤以為懷孕。她最近瘦回瓜子臉,憂鬱症病情也改善。她表...
武漢肺炎》「次氯酸」不能當乾洗手成分!皮膚科醫師邱品齊:為何噴了反而更容易生...
photos放大顯示桃園某處里長因應開學防疫,設計次氯酸水「全自動噴霧隧道」,學童只要進入隧道,就會有次氯酸水噴出來,期達...
(有影片)/心房顫動致中風是一般人五倍冷凍消融手術降低病人復發率-LINETODAY
而治療心房顫動的方式,除了使用抗血栓藥預防中風外,還要控制心室速率及維持正常竇性心律。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心房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