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7-03 每日頭條
    • 2022-07-02 每日頭條
    • 2022-07-01 每日頭條
    • 2022-06-30 每日頭條
    • 2022-06-29 每日頭條
    • 2022-06-28 每日頭條
    • 2022-06-27 每日頭條

「我很乖,沒有人發現爸爸在家會打我...」那些年,中輟孩子教我的事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念文

孩子爸爸 文章 參考資訊

「我很乖,沒有人發現爸爸在家會打我...」那些年,中輟孩子教我的事

photos放大顯示

中輟生、未婚小媽媽、吸毒犯……,在青少年社工侯雯琪的認知裡,這些都只是標籤,因為每個來到她身邊的孩子都令她心疼,因為她曉得每個違反法律與社會道德的行為背後,都藏著一個傷心的故事。

侯雯琪的求學生涯一帆風順,是師長眼中的模範生,弟弟是她的對照組,打架事件層出不窮。她自小就捨不得弟弟,心中一直有個問號:「弟弟的心地其實不壞,為什麼這些大人都不試著了解他?」

帶著這樣疑問,侯雯琪成為一名青少年社工。15個年頭過去,年少時的疑問如今已化為信念,這些年她有一個很深的體會,社工真的可以做改變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只要堅持夠久,一定看得見孩子的轉變,而那些轉變是會讓人很感動的。」

那些年,中輟孩子教我的事

「我很慶幸,還是菜鳥社工的時候,我遇到小涒,」侯雯琪說。

小涒小學三年級開始翹課,轉介單上寫著人際關係不佳,真正原因其實是被同儕霸凌。她清楚記得家訪那天,小涒的阿嬤愁容滿面坐在神明廳,「和阿嬤聊了一會,我就看到一個胖胖的女生忙進忙出,不停地被使喚著,」侯雯琪觀察到,那個家除了中風的阿公躺著,媽媽因憂鬱病也躺著,而小涒是主要照顧他們的人。

「中午時間一到,這個孩子會說,我要去買便當給他們吃,」侯雯琪用『神奇』兩個字來形容,強化她的困惑,「孩子不去上課,家長也覺得無所謂。」更挑戰侯雯琪的價值觀。然而,在不捨的同時,侯雯琪也在過程裡看見這個孩子的能力,「她正在用她小小的力氣保護一個家。」侯雯琪選擇轉念,不去看這個孩子生命的絕望,而是希望。

她認為『不中斷學習』這件事是重要的,於是邀請小涒參加善牧青少年中心的社團活動。「藉由社團活動,我希望累積小涒各方面的經驗,比如:人際互動、領導能力,」學校,小涒依舊是斷斷續續地去,侯雯琪不責怪也不放棄,「我的目的不是讓小涒復學,而是我知道這個孩子有陪伴的需求,幾年後,小涒的阿嬤也病倒了,她選擇照顧阿嬤、去打工養活自己,母親吸毒反覆進出勒戒所,狀況一直不穩定,她沒有逃跑也沒有變壞,」小涒一路成長有很多的不容易,也是因為小涒,侯雯琪後來對中輟生有較多理解和包容。

就這樣一路陪著,從小涒9歲到19歲,「有一天小涒跑到辦公室找我,說她升上甜點店的副店長,還說她覺得自己好像應該回去讀高中。」看見小涒的轉變,讓侯雯琪深深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步伐,「我以前以為的正規學習歷程,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小涒從自己的生活裡去實踐『學習』這件事,腳步跟別人不一致,但一樣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是小涒教會我『等待』,她讓我在日後面對中輟生時不會有壓力,一定要把他們送回學校。」侯雯琪覺得沒有一個孩子是願意放棄自己的,中輟孩子身邊缺少的只是一個聲音、一個陪他找回自己能力的提醒。

我很乖,沒有人發現我的家庭危機

家庭失能對孩子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即便是看似優秀的學生,也可能有中輟的危機。欣欣是侯雯琪的另一位『老師』,「是欣欣教會我,不從問題去看孩子。」

欣欣的功課很好,在校表現無異狀,國三卻開始翹課、翹家,沒有人發現她是被家暴的孩子。侯雯琪說,欣欣的議題在家庭,她氣父親酗酒家暴,她氣母親沒有能力保護她,「破碎家庭,常是這些孩子看不見未來的原因。」

善牧有一個很重要的輔導策略——復原力,「強調不從問題面去看孩子,而是去看到孩子的長處,」侯雯琪說,欣欣高中只讀了兩個月,16歲就懷孕,「如果我只看問題,我會很沮喪。」後來中心剛好有一個工讀生的職缺,侯雯琪請欣欣來幫忙,她發現欣欣擅長畫畫,於是請欣欣設計活動logo,「社工不一定能夠幫忙解決孩子的家庭問題,但有一件事社工辦得到,就是給孩子成功經驗和鼓勵,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飯錢,自己賺」算是為欣欣量身訂做的計畫。過程裡,欣欣學會做餅乾、沖咖啡、採購、行銷,社工們覺得欣欣學習力強、表現穩定,於是透過媒合讓欣欣到一家頗具規模的咖啡店工作。」

「增加選擇,也是社工可以為孩子做的事。」侯雯琪說,如果孩子一直待在社區,孩子其實是沒有選擇也看不到選擇的。只是她萬萬沒想到,為欣欣製造的這個『轉場』,竟成為欣欣生命的轉捩點。

在咖啡廳工作,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學習到更多的技術,視野被打開的欣欣,因為看見『更好』,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決定復學、半工半讀。侯雯琪說:「如果當初我只看到欣欣與家庭的衝突、未婚懷孕、輟學,我是看不到欣欣背後有這麼多可能性,更別說陪她走到今天這一步。」

不上學女孩,背後的身不由己

從事社工工作15年,侯雯琪覺得自己一直在學習『接納』這件事,她坦言,還是菜鳥社工的時候做起來並不容易。「是米粒教會我『接納』,米粒成長的創傷使我明白,原來大家以為的不良少年(女),只是沒被愛夠的孩子。」

剛認識米粒的時候,她脾氣火爆會動手揍人,讓學校感到很頭痛。米粒原本住台南,父親驟逝後搬到台北與祖父母同住,隔代教養衝突不斷,因逃家被關進少年觀護所,之後便來到善牧少女中途之家接受安置。

聊起米粒,侯雯琪數度哽咽。「安置第二年,有一天米粒逃跑了,我們在河濱公園找到她,回程的車上,她娓娓道出小時候被哥哥性侵的事情,她一直覺得很孤單、覺得沒有人可以保護她,」那一刻,侯雯琪十分自責,「我記得,我抱著她一直跟她說對不起。」

侯雯琪曾經認為米粒用三字經飆罵長輩、對性的態度輕率......這些行為很不適當,「但,當我試著站在米粒的立場,我問自己是否熬得過去?很多時候我的答案是不行的,我能夠理解米粒行為背後的身不由己,所以我不會逼她馬上要跟阿公阿嬤相處,我接納她現在很痛苦,接納她真的很想回台南……,我接納她的全部,」侯雯琪說,社工的工作有點像是接住孩子,讓他不要往下掉,撐著他,去陪他看到他有的能力。

改變不會發生在當下,然而持續陪伴,就會讓孩子相信自己有站起來的機會。「米粒常說自己是我手上的成功個案,她會記得我跟她說過的話,我才曉得,原來我的一點點付出,可以在孩子生命留下一點痕跡的,而這些痕跡是有力量的。」

侯雯琪認為,再怎麼倔強的孩子內心都有一塊柔軟的地方,端看社工有沒有機會找到可以『工作』的點。她說,「工作這麼多年,我沒有看過一個孩子是沒有覺察力的,他們都有是非判斷的能力,知道吸毒、打架不對,只是他們做不到,他們必須隔絕這樣的罪惡感,麻痺自己才能讓自己好過些……。」

「青少年社工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要讓自己成為孩子心中,那個不一樣的大人。」侯雯琪說,孩子會測試社工,一旦他們犯錯,「社工會不會像其他大人一樣,把他們丟下不管。」能融化孩子的不是權威的壓制,反而是穩定持久的關係,跟他們站在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

該怎麼讓這些內在匱乏的青少年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台灣有一群社工一直默默努力著!

「我很乖,沒有人發現爸爸在家會打我...」那些年,中輟孩子教我的事

photos放大顯示

中輟生、未婚小媽媽、吸毒犯……,在青少年社工侯雯琪的認知裡,這些都只是標籤,因為每個來到她身邊的孩子都令她心疼,因為她曉得每個違反法律與社會道德的行為背後,都藏著一個傷心的故事。

侯雯琪的求學生涯一帆風順,是師長眼中的模範生,弟弟是她的對照組,打架事件層出不窮。她自小就捨不得弟弟,心中一直有個問號:「弟弟的心地其實不壞,為什麼這些大人都不試著了解他?」

帶著這樣疑問,侯雯琪成為一名青少年社工。15個年頭過去,年少時的疑問如今已化為信念,這些年她有一個很深的體會,社工真的可以做改變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只要堅持夠久,一定看得見孩子的轉變,而那些轉變是會讓人很感動的。」

那些年,中輟孩子教我的事

「我很慶幸,還是菜鳥社工的時候,我遇到小涒,」侯雯琪說。

小涒小學三年級開始翹課,轉介單上寫著人際關係不佳,真正原因其實是被同儕霸凌。她清楚記得家訪那天,小涒的阿嬤愁容滿面坐在神明廳,「和阿嬤聊了一會,我就看到一個胖胖的女生忙進忙出,不停地被使喚著,」侯雯琪觀察到,那個家除了中風的阿公躺著,媽媽因憂鬱病也躺著,而小涒是主要照顧他們的人。

「中午時間一到,這個孩子會說,我要去買便當給他們吃,」侯雯琪用『神奇』兩個字來形容,強化她的困惑,「孩子不去上課,家長也覺得無所謂。」更挑戰侯雯琪的價值觀。然而,在不捨的同時,侯雯琪也在過程裡看見這個孩子的能力,「她正在用她小小的力氣保護一個家。」侯雯琪選擇轉念,不去看這個孩子生命的絕望,而是希望。

她認為『不中斷學習』這件事是重要的,於是邀請小涒參加善牧青少年中心的社團活動。「藉由社團活動,我希望累積小涒各方面的經驗,比如:人際互動、領導能力,」學校,小涒依舊是斷斷續續地去,侯雯琪不責怪也不放棄,「我的目的不是讓小涒復學,而是我知道這個孩子有陪伴的需求,幾年後,小涒的阿嬤也病倒了,她選擇照顧阿嬤、去打工養活自己,母親吸毒反覆進出勒戒所,狀況一直不穩定,她沒有逃跑也沒有變壞,」小涒一路成長有很多的不容易,也是因為小涒,侯雯琪後來對中輟生有較多理解和包容。

就這樣一路陪著,從小涒9歲到19歲,「有一天小涒跑到辦公室找我,說她升上甜點店的副店長,還說她覺得自己好像應該回去讀高中。」看見小涒的轉變,讓侯雯琪深深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步伐,「我以前以為的正規學習歷程,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小涒從自己的生活裡去實踐『學習』這件事,腳步跟別人不一致,但一樣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是小涒教會我『等待』,她讓我在日後面對中輟生時不會有壓力,一定要把他們送回學校。」侯雯琪覺得沒有一個孩子是願意放棄自己的,中輟孩子身邊缺少的只是一個聲音、一個陪他找回自己能力的提醒。

我很乖,沒有人發現我的家庭危機

家庭失能對孩子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即便是看似優秀的學生,也可能有中輟的危機。欣欣是侯雯琪的另一位『老師』,「是欣欣教會我,不從問題去看孩子。」

欣欣的功課很好,在校表現無異狀,國三卻開始翹課、翹家,沒有人發現她是被家暴的孩子。侯雯琪說,欣欣的議題在家庭,她氣父親酗酒家暴,她氣母親沒有能力保護她,「破碎家庭,常是這些孩子看不見未來的原因。」

善牧有一個很重要的輔導策略——復原力,「強調不從問題面去看孩子,而是去看到孩子的長處,」侯雯琪說,欣欣高中只讀了兩個月,16歲就懷孕,「如果我只看問題,我會很沮喪。」後來中心剛好有一個工讀生的職缺,侯雯琪請欣欣來幫忙,她發現欣欣擅長畫畫,於是請欣欣設計活動logo,「社工不一定能夠幫忙解決孩子的家庭問題,但有一件事社工辦得到,就是給孩子成功經驗和鼓勵,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飯錢,自己賺」算是為欣欣量身訂做的計畫。過程裡,欣欣學會做餅乾、沖咖啡、採購、行銷,社工們覺得欣欣學習力強、表現穩定,於是透過媒合讓欣欣到一家頗具規模的咖啡店工作。」

「增加選擇,也是社工可以為孩子做的事。」侯雯琪說,如果孩子一直待在社區,孩子其實是沒有選擇也看不到選擇的。只是她萬萬沒想到,為欣欣製造的這個『轉場』,竟成為欣欣生命的轉捩點。

在咖啡廳工作,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學習到更多的技術,視野被打開的欣欣,因為看見『更好』,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決定復學、半工半讀。侯雯琪說:「如果當初我只看到欣欣與家庭的衝突、未婚懷孕、輟學,我是看不到欣欣背後有這麼多可能性,更別說陪她走到今天這一步。」

不上學女孩,背後的身不由己

從事社工工作15年,侯雯琪覺得自己一直在學習『接納』這件事,她坦言,還是菜鳥社工的時候做起來並不容易。「是米粒教會我『接納』,米粒成長的創傷使我明白,原來大家以為的不良少年(女),只是沒被愛夠的孩子。」

剛認識米粒的時候,她脾氣火爆會動手揍人,讓學校感到很頭痛。米粒原本住台南,父親驟逝後搬到台北與祖父母同住,隔代教養衝突不斷,因逃家被關進少年觀護所,之後便來到善牧少女中途之家接受安置。

聊起米粒,侯雯琪數度哽咽。「安置第二年,有一天米粒逃跑了,我們在河濱公園找到她,回程的車上,她娓娓道出小時候被哥哥性侵的事情,她一直覺得很孤單、覺得沒有人可以保護她,」那一刻,侯雯琪十分自責,「我記得,我抱著她一直跟她說對不起。」

侯雯琪曾經認為米粒用三字經飆罵長輩、對性的態度輕率......這些行為很不適當,「但,當我試著站在米粒的立場,我問自己是否熬得過去?很多時候我的答案是不行的,我能夠理解米粒行為背後的身不由己,所以我不會逼她馬上要跟阿公阿嬤相處,我接納她現在很痛苦,接納她真的很想回台南……,我接納她的全部,」侯雯琪說,社工的工作有點像是接住孩子,讓他不要往下掉,撐著他,去陪他看到他有的能力。

改變不會發生在當下,然而持續陪伴,就會讓孩子相信自己有站起來的機會。「米粒常說自己是我手上的成功個案,她會記得我跟她說過的話,我才曉得,原來我的一點點付出,可以在孩子生命留下一點痕跡的,而這些痕跡是有力量的。」

侯雯琪認為,再怎麼倔強的孩子內心都有一塊柔軟的地方,端看社工有沒有機會找到可以『工作』的點。她說,「工作這麼多年,我沒有看過一個孩子是沒有覺察力的,他們都有是非判斷的能力,知道吸毒、打架不對,只是他們做不到,他們必須隔絕這樣的罪惡感,麻痺自己才能讓自己好過些……。」

「青少年社工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要讓自己成為孩子心中,那個不一樣的大人。」侯雯琪說,孩子會測試社工,一旦他們犯錯,「社工會不會像其他大人一樣,把他們丟下不管。」能融化孩子的不是權威的壓制,反而是穩定持久的關係,跟他們站在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

該怎麼讓這些內在匱乏的青少年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台灣有一群社工一直默默努力著!

#1 養出聰明的孩子,爸爸請這樣做~爸爸力,真給力!
你家也有一個忙碌爸爸? 爸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每天盡可能撥一點小時間陪伴孩子,就可能改變孩子的未來!孩子的將來就靠爸爸力!現在開始,讓你 ...
#2 爸爸對孩子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力
許多媽媽都會對爸爸在育兒教養、或家務處理過程中事不關己的態度感到相當不滿,然而爸爸卻普遍不認為自己有缺席過。 「因為他們往往誤解和 ...
#3 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原來這麼少!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看了 ...
父親與家中學步時期的孩子單獨相處時間,平均下來,每日不超過半小時,這還包含了週末兩天。這項研究讓我們驚訝發現,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原來這麼少!
#4 真正傷害孩子的人!其實是「這5種類型」的爸爸!
猶記得看《爸爸去哪兒》,鄒市明、夏克立、胡軍、劉燁、林永健每個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是同的。相信每個媽媽對這些明星爸爸都有自己的認知和解讀。那你們 ...
#5 牛津大學:爸爸多陪寶寶玩,寶寶更聰明愛冒險學前兒
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及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結果顯示,早期爸爸與寶寶的互動,對孩子成長與學習擁有極為正面的影響,最早在寶寶三個月時, ...
#6 爸爸的影響力,從小開始-奇蜜父母學習中心- -育兒gogo
育兒過程中,爸爸的角色如果能像書中的熊爸爸一樣盡情發揮,不但能給予媽咪情感上和實際分工上很大的支持,對爸爸本身的成長以及孩子的影響,更是不可小看。
#7 孩子成長父親角色不可取代!爸爸5原則理解「孩子需要」
父親」,對孩子角色認同及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有著深切的影響。對小男孩來說,很希望仿同父親,會學著爸爸拿公事包上班的樣子,若父親終日忙於 ...
#8 爸爸育兒NG行為:賺錢的是大爺孩子是老婆的事| 家庭兩性
台北市民政局今天邀請親職專家分享爸爸育兒NG行為,前3項分別是孩子與家裡的事,都是老婆的事、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的事,就高舉...



為孩子祈禱!愛滋感染者母親表心聲 孩子
12 年前

為孩子祈禱!愛滋感染者母親表心聲

  昨天是一年一度母親節,幾乎每個媽媽都感受到子女的孝心,但對於愛滋媽媽來說,心情卻異常難過,擔心親友知道自己的病情...

孩子發燒時「睡冰枕、退熱貼」?小兒科醫師:小心變更糟 孩子
8 年前

孩子發燒時「睡冰枕、退熱貼」?小兒科醫師:小心變更糟

今年秋冬病毒大發威,腺病毒、登革熱、流感病毒齊發,到底為什麼會發燒?發燒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及壞處?什麼情況下該積極退燒...

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 孩子
3 年前

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

photos放大顯示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後,說過這段話:「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

好害怕孩子在過年生病怎麼辦?兒科醫師給父母的「年節」7大教戰守則 孩子
5 年前

好害怕孩子在過年生病怎麼辦?兒科醫師給父母的「年節」7大教戰守則

photos放大顯示最近,有一個健康快樂沒有生病的5歲小男孩,每隔2~3天就會坐在柚子醫師的面前,熱情地跟柚子醫師打招呼,順...

愈晚當爸爸 孩子自閉機率愈高 孩子
8 年前

愈晚當爸爸孩子自閉機率愈高

   隨著社會壓力的逐年提高,經濟負擔越來越沉重,許多結了婚的夫妻,總想要多等幾年,等到存夠錢了再生小孩,讓孩子享有...

不想孩子變成過敏兒?小兒科醫師:8歲前是關鍵! 孩子
8 年前

不想孩子變成過敏兒?小兒科醫師:8歲前是關鍵!

寒流入侵,天空灰撲撲一片,空氣又冷又髒,許多小朋友不只鼻塞、打噴嚏,也常咳到睡不好,到底寒冬、空氣差時,該如何照顧胸...

爸媽必看!孩子選鞋須知 孩子
4 年前

爸媽必看!孩子選鞋須知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問孩子穿什麼樣的鞋子最舒適,通常孩子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因此父母一定要...

孩子哭鬧不想上學 專家教你調適開學症候群 孩子
5 年前

孩子哭鬧不想上學專家教你調適開學症候群

  開學後,孩子生活步上正軌,許多家長鬆了一口氣,不過,少部分學童卻出現拒學反應,焦慮緊張,就是不想上學,甚至大哭大...

想成功要先做「最壞的打算」?心理師:這樣教孩子反而容易... 孩子
8 年前

想成功要先做「最壞的打算」?心理師:這樣教孩子反而容易...

photos放大顯示小三的女孩一來,就告訴我,國語考了一百,她感覺很驚訝。上一次我才跟她談到考前的心理變化,她說,她習慣把...

婆婆想嚼飯餵孩子,老公竟滿口贊成…產後身邊都是「豬隊友」,該怎麼辦? 孩子
6 年前

婆婆想嚼飯餵孩子,老公竟滿口贊成…產後身邊都是「豬隊友」,該怎麼辦?

photos放大顯示此為示意圖,非當事人照片。來源:dreamstime我有一位朋友叫清越,是一位女漢子。「女漢子」三個字不單是對其...

專家指出:沒有配偶或孩子 女人更幸福又長壽 孩子
3 年前

專家指出:沒有配偶或孩子女人更幸福又長壽

  「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牽絆的女人最幸福」,這樣的說法可能曾招來懷疑,但如今這句話卻得到了科學證實。根據幸福領域的權...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別想著「孩子還小」...再貴的玩具,都比不上全家旅遊 孩子
4 年前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別想著「孩子還小」...再貴的玩具,都比不上全家旅遊

photos放大顯示Dreamstime從孩子的5歲到15歲,您只有10年的機會。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面對孩...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台規定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本土個案連4日降!新增3.4萬例、96例死亡個案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江守山打流感疫苗竟血壓驟降、低壓量不到!分享心臟不適經驗,提醒救心要快!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食譜/肉桂堅果硒糖餅-疫情備餐首重抗氧化 富含微量元素助增強免疫力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最威脅媽媽的癌症!乳癌復發個案逾3成發生在術後2年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兒童後新冠症狀湧現,話變少、恍神、下大雨就驚恐…幼童不會講 家長多注意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有症狀!是復發還是再感染?找PCR、找抗病毒藥、找中醫 快查健康2.0APP防疫小幫手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