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無法停止抖腳,只能起身走走...因失眠求診的病人,診斷結果竟是大腸癌!
photos放大顯示
走進診間,他只拋下短短的一句話:「我失眠了,需要安眠藥。」對於這樣的病人,我往往特別小心,仔細詢問病史之後,發現他的失眠背後,隱藏著一段故事。
六十歲以後,他開始懼怕黑夜。
因為夜幕低垂之後,有一種感覺就像鬼魅一樣悄悄上身,纏繞著他的雙腿。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集中在小腿上部接近膝蓋的地方,往下延伸到腳掌,好像千萬條蠕蟲在裡面鑽洞,單單揉它、槌它還不夠,扭一扭、踢一踢也許好一點,最好是起來踏踏步或走一走,才能夠擁有短暫的釋放。一旦回到靜止的狀態,特別是躺床以後,這種感覺又回來找他。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他失眠了一整夜。
在診間,我注視著他蒼白的臉蛋,輕輕翻開他的下眼瞼:「你有貧血。」
他狐疑了起來:「我從年輕到現在沒有過貧血呀?」
「如果你可以小睡片刻,會不會因為腳抖而醒過來?」我問。
「我自己是沒有感覺啦,不過,」他回答:「我太太發現,我在睡覺的時候腳確實會抖動,有時候單腳,有時候雙腳,嚴重的時候還會踢到她呢!」
我大概知道了答案:「家族成員有沒有類似的狀況呢?」
「沒有。」他斬釘截鐵地說。
於是,我替他安排到睡眠中心接受檢查,檢查前一小時,我們要求他靜靜地半坐臥在床上,雙腳伸直,然後每隔五分鐘以量表標示不舒服的程度,我們也同時以肌電圖記錄雙腳抖動的次數,不到半個小時,他已經達到異常的標準,支持「不寧腿症候群」的診斷。接下來的全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他在睡著以後,雙腳不斷交替抖動,也符合「週期性肢體抽動症」的診斷。
抽血的報告出來了,他果然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這類求診的病人,最常因為子宮肌瘤造成經血量過多,這是女性同胞的困擾,對於一個老男人而言確實很不尋常。他的糞便潛血檢驗也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轉介檢查之後,赫然發現他已經罹患大腸癌第二期,接受手術切除之後,不但救了他一命,連睡眠障礙也逐漸痊癒了。
「不寧腿症候群」主要以臨床表現診斷,也就是雙下肢有強烈非動不可的衝動,伴隨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例如刺痛或酸麻,特別是到了晚上,在靜止不動的時候,症狀會更加明顯,如果起床走動,症狀就會緩解。病人會因此失眠,睡著了以後,經常伴隨腳掌一陣一陣的抖動,稱為「週期性肢體抽動症」。早晨醒來之後,往往覺得沒有飽足感,白天容易感覺疲倦,也容易打瞌睡。
「不寧腿症候群」有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就是遺傳基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後天性的,最常見的兩個原因,就是缺鐵性貧血和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懷孕的婦人也是好發的族群,使用某類藥物,特別是抗憂鬱劑和抗精神藥物,也會造成「不寧腿症候群」,但是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藥物有可能出現所謂「靜坐不能」的副作用,表現和「不寧腿症候群」有些相似,但是不盡相同,這時候就需要專科醫師的診斷。對於先天性的病人,可以使用治療巴金森病的多巴胺促動劑和治療癲癇症的某些特定抗癲癇藥物;對於後天性的病人,最重要的就是治療或處理潛在的病因,輔助以上述的藥物治療。
「不寧腿症候群」和「週期性肢體抽動症」都可以單獨出現。「週期性肢體抽動症」如果沒有臨床症狀,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如果有症狀,例如造成睡眠片段或白日睏睡,睡眠醫學上稱為「週期性肢體抽動障礙」,此時和「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方法類似,通常會再加上某些特定的苯二氮平類藥物,也就是鎮靜安眠藥物的一種。
單獨出現的「週期性肢體抽動症」,還是要留意是否可能有潛在嚴重的病因。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永遠只出現在單腳,就要考慮對側大腦深部負責自主運動的基底核是否出了問題;如果合併雙下肢肌肉張力過高和不正常的反射,甚至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就要考慮脊髓是否出了問題。
一個因為失眠求診的病人,最終的診斷卻是大腸癌,「不寧腿症候群」和「週期性肢體抽動症」是隱藏在失眠背後的元兇之一,無論對醫師或病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一堂課。
他不再懼怕黑夜,即使已經邁入了生命的黃昏。
作者簡介_徐崇堯 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副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及檢查室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執行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主任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 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博士
原先未有轉移的大腸癌在切除後,仍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病人會產生肝轉移的 ... 根據統計的結果,所有的大腸癌肝轉移之病患,僅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可以接受手術切除。 ... 目前最新的治療報告,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從原本無法接受手術者變成可以 ...
本人家父去年確診大腸癌三期,但沒有採取任何開刀或者化療手段,正好 ... 根治,開刀或者化放療更多的給病人帶來痛苦,最後走之前還搞個沒個人樣。 ..... 不足,我又自費打白蛋白,結果還是無法排尿,醫院又說腹腔已經被腫瘤攻佔 ...
衛福部統計,自民國95年起大腸癌居全國癌症發生數第1位,每年約有1萬多人診斷大. ... 吸收完畢後無法利用的廢棄物,會經過大腸菌叢發酵後形成糞便最後由直腸排出。 ... 若符合上述任一條件,此病人開始篩檢的年紀就是其一等親診斷大腸癌時的年紀減 ... 若檢查結果呈陽性,則需進一步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
沈小姐1982年生女大腸癌第4期,肝臟、腹腔淋巴和腹膜轉移 ... 點多,血液檢查幾乎很多都是紅字,醫師安排腸鏡檢查,結果竟是大腸癌第二期。 ... 我想人生既然已經走到盡頭,「無法掌握生命的長短,但能把握當下」,我開始打 ... 我常想一般人罹癌常把『治療癌症』當作目標,但反而會一直把自己當病人,況且癌細胞就 ...
但在習慣上,一般認為細胞學檢查的結果不能作為治療的依據,除非臨床上有困難, ... 因此,此檢查結果呈陽性反應時,並不代表病人罹患癌症,也不能因呈陰性反應就 ... 例如,懷疑大腸癌時,可檢測CEA(癌胎兒抗原);懷疑胰臟癌時,可檢測CA19-9;懷疑 ... 癌症復發的早期,即使腫瘤體積很小,以其他的檢查無法偵測出腫瘤已復發,但 ...
陳先生正值壯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由於家族其他成員有大腸癌病史,所以他接受了 ... 在胃腸及一般外科門診追蹤期間,病人沒有感到任何不適,也沒有體重下降等 ... 不舒服,認真地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結果現在發現肺轉移,已經是癌症末期, ...
癌人數有逐漸上升趨勢,大部分大腸直腸癌病人為70. 歲以上老年 ... 腸癌的病人,將病人以手術與否分組,並分析其存活. 率。 ... 培養結果是Acinetobacter baumannii 予以升壓劑,並. 根據血液 .... 現占全人口的0.5%,是幾乎無法預估平均餘命的,因.
當家人發現罹大腸癌,我該做基因檢測嗎?5/21專家有解>> ... 按照病人的體表面積計算,結果發現有五成八病人藥物劑量太少,達不到效果;一成七病人藥物過量造成 ...
收治病人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郭弘揚表示,還好該名男子的癌 ... 郭弘揚醫師指出,對無法開刀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而言,治療就像跑大隊 ... 轉而使用自然療法等,結果延誤治療,再回診時,狀況已經糟到無法挽救。
大腸癌飲食習慣病人權利與隱私大腸癌末期腹水拒絕治療切結書大腸癌轉移地方醫學倫理案例集美容同意書研究參與者同意書研究倫理原則醫療倫理新聞
3天內收治7名心肌梗塞病人、過半數都是新冠確診!醫提醒:心肌梗塞7前兆要當心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上升,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在短短3天內收治7名心肌梗塞病人,當中有4名患者在治療前篩檢得知確診新冠肺...
女子腦炎高燒不退,禍首竟是吃了隔夜菜!營養師曝把握一原則還可防癌
大陸廣州一名女子日前突然發高燒42度多天,合併嚴重抽搐症狀,家人趕緊送醫搶救,經過詳細檢查發現,竟然是感染號稱「冰箱殺...
耳朵是人體的縮影》用耳穴治療萬名病人,第一名家醫科醫師:看「耳朵」就知道身體...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奶奶長期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原本骨科說要開刀,現在給劉醫師藥物加耳穴治療得很不錯!」、「...
北投殺女童兇手免死定讞》精神科醫師:這不是「可教化」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該吃藥...
photos放大顯示玄史生@FlickrCC01.0北投殺女童案今天三審定讞,最高法院維持二審判決刑度與理由,也就是雖然罪行重大,但因...
這3種人最容易長瘜肉!全台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預防大腸癌的4個飲食法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根據衛福部民國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腸癌排名第三,101與102年國人(男女合計)發生人數最多...
大便有血不會痛?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嗎?醫授「血色」分辨痔瘡、大腸癌
天啊,大便有血到底是痔瘡還是大腸癌?許多民眾血便後相當害怕自己罹癌了,或是以為是痔瘡而忽視。據悉大腸癌病逝的余苑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