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關節炎...40歲後該做什麼運動?復健科醫師用一張表,對症推薦
photos放大顯示
現在的你,身體情況如何? 從40 歲開始,身體會發出警訊「因為肩膀痠痛而去醫院照X 光做檢查,醫師卻說沒什麼問題,但肩膀還是覺得痠痛,為什麼呢?」 「腰痛到感覺快斷掉了,腿也麻麻的。已經痛到影響日常生活了。」 「晚上睡覺時,一躺下去就會覺得肩膀痠,痠到甚至想要剁掉肩膀。我這麼快就有五十肩了嗎?」 「即使睡醒了也不覺得清爽,身體還是覺得緊繃痠痛,影響我一整天的心情。」 「覺得身體緊繃,就拉筋做伸展,卻聽到關節發出喀喀的碰撞聲音。做運動會不會反而出事啊?」 「腳趾頭麻麻的,腳底板也會痛,所以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別人還以為我得了關節炎。」 「手腕無時無刻都覺得腫脹。手指頭有時會忽然變得沒力,一不小心就鬆開手裡的東西。」 「總是疲倦又痠痛,讓我覺得憂鬱,做什麼都不起勁。」 以上都是門診患者常訴說的困境,這些都是接近40歲的人們常遇到的症狀。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故,疼痛卻突然從某一天開始像怒濤一般席捲而來。
其實這些症狀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一開始只是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而已,睡一覺起來就沒事,或者忙完後身體就會恢復正常,所以沒太在意它。接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體開始連續不舒服好幾天,疼痛程度從某一天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直到疼痛程度超過負荷時,才會抽空去醫院。
人們在看到皺紋或小腹時,總會產生「我也開始上年紀了」或「無可奈何的變成中年了」的感覺。不過,當身體的感覺不如以前時,會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年紀大了。以前連續幾天熬夜都撐得住,現在只要熬一個晚上,隔天就覺得腦子昏沉。以前酒喝多了,隔天上午依舊可以輕鬆完成工作,現在只要喝多了,隔天連早上起床都覺得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年紀變大讓體力下滑所致。
體力一下滑,身體就會開始到處痠痛,體力與痠痛彷彿是連體嬰。體力不好就容易疲倦,疲倦會侵蝕身體,最終導致痠痛上身。20 至30 歲是體力正好的時候,身體可以應付大部分的狀況,但年紀變大後,局勢就開始逆轉了。就像被毛毛雨不知不覺沾濕了衣服一般,體力的損耗在不自覺中到達臨界點,接著痠痛如洪水潰堤般引發出各種疾病。中年這個時間點,是朝著100 歲時代前進的分歧點,要在這時做出選擇,看你是要為了照顧身體而進行適度運動,幫身體充電,還是毫無防備地被疾病推著走。
身體就如同我們的人生履歷表。
如果身體無處不痛,就表示你用錯誤的方式使用身體。現在還不晚,讓我們傾聽身體發出的警告,為充滿活力的健康人生進行準備。
訂立適合自己年紀的運動原則
我們希望透過運動培養體力,擁有健壯苗條的身體;希望透過運動來減重,或者控制糖尿病、血壓;希望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當身體健康才能夠感到幸福。然而,在不理解原則與方法的情形下進行運動,隨之而來的則是傷痛,甚至會讓既有的疾病每況愈下。依照研究顯示,為了可以獲得年輕健康的身體,需要做運動,但若強度超過身體可以負荷的程度,就會加速身體的老化。因此,運動就跟我們的人生一樣,過而不及都是不好的。要依照科學的精神逐步規律地增加強度,不然運動只會成為傷害身體的行為。
40 歲之後的運動,請務必要遵守下列原則。
1. 相較於大量爆汗或是喘到無法說話的高強度運動,進行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強度運動,對防止老化與維護健康更有助益。 2. 建議進行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可以每天規律做一輩子的運動。 3. 與其為了健康而強迫自己運動,可以簡單舒適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加乘效果。 4. 要做可以使用全身關節與肌肉的運動,藉著這種類型的運動增強並維護身體的平衡。 5. 40 歲之後,身體具備罹患各種潛在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後,都不可以出現感到疼痛的狀況。 6. 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當身體訓練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 7. 每個年紀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強度」。建議依照自己的年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強度。
photos放大顯示
在受傷或痠痛時改變運動方法
在40 至50 歲後,身體開始發出訊號。像是椎間盤突出、關節炎、五十肩等,我想至少有一、兩種是正在發展中的病痛。不過,守護健康的運動,有時也可能成為毒藥。有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的病患,需要進行與避免的運動,是不同的。一項運動會依照每個人身體的不同情況,帶來好或壞的影響,因此要先理解自己的身體,再選擇適合目前狀態的運動。
photos放大顯示
現在的你,身體情況如何? 從40 歲開始,身體會發出警訊「因為肩膀痠痛而去醫院照X 光做檢查,醫師卻說沒什麼問題,但肩膀還是覺得痠痛,為什麼呢?」 「腰痛到感覺快斷掉了,腿也麻麻的。已經痛到影響日常生活了。」 「晚上睡覺時,一躺下去就會覺得肩膀痠,痠到甚至想要剁掉肩膀。我這麼快就有五十肩了嗎?」 「即使睡醒了也不覺得清爽,身體還是覺得緊繃痠痛,影響我一整天的心情。」 「覺得身體緊繃,就拉筋做伸展,卻聽到關節發出喀喀的碰撞聲音。做運動會不會反而出事啊?」 「腳趾頭麻麻的,腳底板也會痛,所以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別人還以為我得了關節炎。」 「手腕無時無刻都覺得腫脹。手指頭有時會忽然變得沒力,一不小心就鬆開手裡的東西。」 「總是疲倦又痠痛,讓我覺得憂鬱,做什麼都不起勁。」 以上都是門診患者常訴說的困境,這些都是接近40歲的人們常遇到的症狀。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故,疼痛卻突然從某一天開始像怒濤一般席捲而來。
其實這些症狀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一開始只是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而已,睡一覺起來就沒事,或者忙完後身體就會恢復正常,所以沒太在意它。接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體開始連續不舒服好幾天,疼痛程度從某一天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直到疼痛程度超過負荷時,才會抽空去醫院。
人們在看到皺紋或小腹時,總會產生「我也開始上年紀了」或「無可奈何的變成中年了」的感覺。不過,當身體的感覺不如以前時,會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年紀大了。以前連續幾天熬夜都撐得住,現在只要熬一個晚上,隔天就覺得腦子昏沉。以前酒喝多了,隔天上午依舊可以輕鬆完成工作,現在只要喝多了,隔天連早上起床都覺得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年紀變大讓體力下滑所致。
體力一下滑,身體就會開始到處痠痛,體力與痠痛彷彿是連體嬰。體力不好就容易疲倦,疲倦會侵蝕身體,最終導致痠痛上身。20 至30 歲是體力正好的時候,身體可以應付大部分的狀況,但年紀變大後,局勢就開始逆轉了。就像被毛毛雨不知不覺沾濕了衣服一般,體力的損耗在不自覺中到達臨界點,接著痠痛如洪水潰堤般引發出各種疾病。中年這個時間點,是朝著100 歲時代前進的分歧點,要在這時做出選擇,看你是要為了照顧身體而進行適度運動,幫身體充電,還是毫無防備地被疾病推著走。
身體就如同我們的人生履歷表。
如果身體無處不痛,就表示你用錯誤的方式使用身體。現在還不晚,讓我們傾聽身體發出的警告,為充滿活力的健康人生進行準備。
訂立適合自己年紀的運動原則
我們希望透過運動培養體力,擁有健壯苗條的身體;希望透過運動來減重,或者控制糖尿病、血壓;希望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當身體健康才能夠感到幸福。然而,在不理解原則與方法的情形下進行運動,隨之而來的則是傷痛,甚至會讓既有的疾病每況愈下。依照研究顯示,為了可以獲得年輕健康的身體,需要做運動,但若強度超過身體可以負荷的程度,就會加速身體的老化。因此,運動就跟我們的人生一樣,過而不及都是不好的。要依照科學的精神逐步規律地增加強度,不然運動只會成為傷害身體的行為。
40 歲之後的運動,請務必要遵守下列原則。
1. 相較於大量爆汗或是喘到無法說話的高強度運動,進行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強度運動,對防止老化與維護健康更有助益。 2. 建議進行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可以每天規律做一輩子的運動。 3. 與其為了健康而強迫自己運動,可以簡單舒適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加乘效果。 4. 要做可以使用全身關節與肌肉的運動,藉著這種類型的運動增強並維護身體的平衡。 5. 40 歲之後,身體具備罹患各種潛在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後,都不可以出現感到疼痛的狀況。 6. 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當身體訓練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 7. 每個年紀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強度」。建議依照自己的年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強度。
photos放大顯示
在受傷或痠痛時改變運動方法
在40 至50 歲後,身體開始發出訊號。像是椎間盤突出、關節炎、五十肩等,我想至少有一、兩種是正在發展中的病痛。不過,守護健康的運動,有時也可能成為毒藥。有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的病患,需要進行與避免的運動,是不同的。一項運動會依照每個人身體的不同情況,帶來好或壞的影響,因此要先理解自己的身體,再選擇適合目前狀態的運動。
現在的你,身體情況如何? 從40 歲開始,身體會發出警訊「因為肩膀痠痛而去醫院照X 光做檢查,醫師卻說沒什麼問題,但肩膀還是覺得痠痛,為什麼 ...
現在的你,身體情況如何? 從40 歲開始,身體會發出警訊「因為肩膀痠痛而去醫院照X 光做檢查,醫師卻說沒什麼問題,但肩膀還是覺得痠痛,為什麼 ...
現在的你,身體情況如何? 從40 歲開始,身體會發出警訊「因為肩膀痠痛而去醫院照X 光做檢查,醫師卻說沒什麼問題,但肩膀還是覺得痠痛,為什麼 ...
您可能曾經聽長輩說: 現在關節退化了,所以越來越不適合運動了。事實上正好相反,無論是美國骨科學會的建議或是各種大型研究都證實,適度運動 ...
書名:關節炎康復指南,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936518,頁數:224, ... 筋骨關節疼痛防治全百科:骨科專家游敬倫整合中西醫學最新對症療法 ... 按摩手法、綜合運動(收錄臨床運用之功能鍛練排程表、膝關節功能自我評估表)。 ... 主任醫師,現任中醫院骨關節病科主任、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骨 ...
痛風關節變形手指關節炎症狀深蹲保護膝蓋深蹲醫生復健科看什麼深蹲膝蓋痛風石關節炎成因深蹲分解動作痛風關節炎治療 氣鬱 中醫調理 頭皮放鬆異位 皮膚 濕疹 無藥 醫學博士farcent沐浴露dcard
醫師也淚崩!在兒童血癌病房...我聽到了最感人的床邊故事
photos放大顯示Toloseachildistoloseapieceofyourself.(失去孩子,等於失去自己的一部分。)——Dr.BurtonGrebin(兒科醫生,...
沒有徵兆,突然就倒下...運動量太高,反易心臟病猝死!台大醫師教你3招護心
英俊多金、熱愛運動的杜拜王子,突傳心臟病猝死,為何身強體健的年輕男性,仍會因心臟病突然病故?猝死防不勝防,日常生活應...
只要一張椅子在家就能練腿力、防膝蓋痛!醫師教10招膝蓋多用好幾年
許多人都曾感覺膝蓋痛、膝蓋不舒服,但如果不活動,關節會愈來愈僵硬,肌肉愈來愈無力,這時膝蓋的疼痛反而更嚴重。外科醫師...
就是不愛運動?一分鐘影片讓你馬上改觀...最後10年的人生竟有如天堂與地獄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明明知道早睡早起才有好精神和足夠的免疫力,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飲食均衡對體內環保很重要等等,...
懷孕不只擠壓內臟,還可能會「變笨」!醫師帶你看「懷孕」可能帶給媽媽的3個永久...
photos放大顯示從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起,筱倩(化名)的生活就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舉凡出門忘記帶鑰匙、上廁所忘記帶衛生...
「產後憂鬱」的距離比妳想得更近!醫師群給媽媽的「6個練習」,讓妳從肩膀到腳趾...
photos放大顯示別小看情緒,當你感到沮喪時……你是平常就習慣對自己說「沒關係我一個人很OK」的媽媽嗎?小心,你可能是產後憂...
大腸生病有4種症狀!腸胃科醫師提醒:出現這一種腹痛,往往是急症
photos放大顯示大腸的疾病症狀從大腸解剖生理,我們知道:一、大腸會自行蠕動,有時會有強烈的蠕動波刺激排便。二、大腸負責...
台灣人痛恨醫師嗎?為什麼醫師無過失的醫療事故,醫院也要賠七成補償金
photos放大顯示(一)假設有一天你開車到屏鵝公路,因為看臉書訊息分心撞上路邊椰子樹,造成內臟大出血,送到當地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