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4 每日頭條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 2022-08-11 每日頭條
    • 2022-08-10 每日頭條
    • 2022-08-09 每日頭條
    • 2022-08-08 每日頭條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菱

研究壽命發生率塑化劑童年 文章 參考資訊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photos放大顯示

你知道嗎?美國疾病防治局(CDC)早在上個世紀就發現,有一樣東西,當人體暴露其中時,會影響大腦和神經發展、引發免疫及賀爾蒙分泌相關的疾病,還會改變一個人學習、記憶和理解的能力、影響人格發展、造成社交以及情緒控制等問題。不僅如此,這東西還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發生有高度的相關,最後甚至導致壽命縮短、提早死亡。

自從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後,幾10年來有更多的醫學、流行病學、公衛學、心理學等相關專業領域持續進行這項調查和統計,更多的數據被指出、更強烈的證據被發表,近代學者專家紛紛呼籲大眾重視這樣東西對人體所造成的長期影響⋯

現代人注重健康,尤其是關愛孩子父母們,聽到這樣的警告,第一個反應一定是:什麼東西這麼恐怖?要怎麼避免?怎麼診斷?怎麼治療?

是污然?農藥?化學物質?重金屬?塑化劑?還是環境賀爾蒙?

都不是,但也都是。

這樣東西,就是:童年創傷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

童年創傷,正是人類生理、心理發展裡,最可怕的污染、農藥、重金屬…。

很多人認為童年創傷指的只是少數不幸的個案。但是,統計數據明白且殘酷地證明,童年創傷遠比我們想像得要普遍!根據統計,有高達近70%的人,經歷過至少一項童年創傷。

那麼,怎麼樣的創傷叫做童年創傷?

爸媽先別太緊張,早上妳吼了孩子兩句,那不叫做童年創傷。

研究將童年創傷定義為童年時期所發生的以下幾種類別的經驗:

各種形式的虐待,包括生理、心理、情緒和性虐待。 生理或心理的漠視。 家庭問題。如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影響到孩子生活、父母或親密的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父母或照顧者是酒精或藥物成癮者、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入獄等。

一直以來,這些童年經驗被歸類於教育教養問題、心理疾病、人格和行為問題,和高犯罪率劃上等號。生活在這些家庭問題中的孩子,也被貼上「問題兒童」、「問題人物」,甚至「壞孩子」的標籤。認為是因為家庭功能和角色的失調,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平衡,最後產生人格問題。認為原罪是照顧者,甚至怪罪這樣狀況下長大的孩子自己不夠堅強、抗壓性不好,才會走上歧路。然而,醫學已經證明,這些童年創傷經驗,除了心理與行為問題外,竟然還對一個人的終生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

根據研究統計,有童年創傷的人,罹患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炎、癌症的機率是沒有童年創傷的人的2~4倍,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倍,自殺風險甚至是一般人的10倍。童年創傷經驗越多,或是暴露其中的時間越長,健康狀況越差、健康問題越多、存活率越低。

很多成年人,明明沒有顯著的健康問題,但總是大小病不斷,無論是四處尋訪名醫、嘗試各種偏方、求神問卜、喝符水吃香灰、天天到醫院報到…可惜,都只能治標卻治不了本,追根究底,真正的原因竟是埋在童年創傷裡。

童年創傷經驗(ACEs),不只是教養盲點、複製原生家庭教養經驗那麼簡單,而是童年時的創傷經驗,早已影響大腦結構和神經發展,進而破壞了人體控制情緒、抑制衝動和調節賀爾蒙的能力。

比方說,大家都知道,在緊急狀況時人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這種時候,我們心跳加快、呼吸量增加、力氣變大了,能做到我們平時無法做到的事!所以我們聽說那些從火場中逃命出來的瘦小母親,如何抱著體重是她好多倍的幾個孩子,一路逃出火場,有人連冰箱都扛出來了;還有11歲的孩子在海裡遇到鯊魚襲擊時,徒手就把鯊魚打退…這些不可思議的故事,其實都是腎上激素分泌,帶來短暫的、神奇的力量。

腎上激素的功能讓我們在面對危險時,可以fight or flight--迎戰或逃跑,是人體奧妙又珍貴的保命機制。

但是,想像一下,當你的身體每天好多次都在進行這個變化和反應時,將是多麽地耗費心神與體力,那要殺死多少細胞和影響多少大腦放電及賀爾蒙分泌?而這正是童年創傷經驗對成長發育中孩子所造成的傷害。

這些孩子,每天處在害怕、驚嚇之中,於是神經元和大腦逐漸受損。研究發現,有童年創傷的成人,不只大腦中負責學習與記憶的海馬迴區塊比一般人小,對接收情緒與恐懼的杏仁核更是比一般人的反應來得激烈;同時,用於規範情緒與負責處理複雜行為的前額葉也顯示出異常。

成長中的孩子,大腦、神經、身體器官都還沒發育完全,童年創傷經驗卻徹底地改變了一個人的生理發展,而這樣的改變,在未來會慢慢在身體健康、心理狀態上反映出來。但通常因為童年時光已相去久遠,有的不復記憶,有的可以遺忘,有的不願提起,都增加了正確診斷的難度,真正的導因變得無跡可尋,於是錯過了治療。

治療童年創傷

現代心理學開始重視童年創傷經驗的診斷和治療,最常使用的是Trauma informed Care- 創傷知情照護。很多研究證實由受過特別訓練的心理師或諮商師進行這種心理治療,能有效改善童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行為問題,提高這些孩子的自信與能力。

現代神經醫學也致力於發展有效幫助重新建立神經元和神經元鏈接的方式,由最根本的神經結構著手,改善個人的認知能力、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等,緩和腦中從小被過度刺激的壓力反射,進而調節那些讓人生病的不正常賀爾蒙分泌和發炎反應。

預防甚於治療

儘管如此,要能成功治療童年創傷經驗,需要經過不同科別相互配合才能做出縝密的確切診斷,加上治療曠日費時,個人的時間、生命、資源都有限,要能成功反轉身心健康,得回原本的人生,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積極尋求有效診斷和治療童年創傷經驗的同時,各界的專家學者更致力於在人生的最初,就防範童年創傷經驗的發生。原生家庭很難改變,但是至少能透過生活中其他角色和社會機構的努力,盡量將傷害和影響減到最低。

防範兒童創傷經驗對個人未來健康的長遠影響,無形中也大大降低了社會為個人因童年創傷經驗所造成的疾病和行為問題,所必需付出的醫療和社會成本。

近年來,美國在各州逐步推動Attachment Aware Schools Programme,以促進學校老師和員工參與訓練,加強對童年創傷經驗的了解與知識,冀望由與學童長時間相處的師長們,透過平時對孩子學習狀況和行為態度的觀察,及早發現孩子可能正在經歷創傷經驗,對孩子進行初步引導和情緒教學(emotion coaching),同時,在成長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抗壓性和適當的情緒與壓力釋放技巧,並且在必要時通報相關單位介入協助。

童年創傷經驗與成年後的身體健康狀況、疾病、死因,以及社交能力、社會能力和情緒管控,甚至壽命長短有高度的相關。要治療童年創傷所引發的身心健康問題,需要專業人員協同合作,找出童年創傷經驗與現在的行為和健康問題之間的關聯性,才能做出確切的診斷,有效地治療。

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則落在積極預防童年創傷經驗的發生。除了需要各單位人力資源的配合與運用,身為家長,更要負起讓孩子能安全且放心成長的責任。若父母本身生活能力遭遇困難,或是自己也受童年創傷經驗而苦,一定要勇敢尋求專業幫助,停止不幸的複製,也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新的出口。

擁有健康的身體,才算拿到進入美好未來的入場券,站在愛自己、愛孩子、減少悲劇發生和降低社會壓力的出發點,兒童創傷經驗的預防和治療,需要政府、醫療、社福、教育、家庭,以及社會上每個人的重視和努力。

作者簡介_澳客護理師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系、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畢業,台灣註冊護理師,澳洲註冊護理師。現任澳洲醫院教育訓練負責人、機構講師、臨床導師。

粉絲專頁:二花小姐

部落格:二花小姐

商周.com專欄:二花小姐澳洲教育手札

八寶網播:二花小姐碎碎念

#1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 ...
你知道嗎?美國疾病防治局(CDC)早在上個世紀就發現,有一樣東西,當人體暴露其中時,會影響大腦和神經發展、引發免疫及賀爾蒙分泌相關的疾病 ...
#2 40歲後,塑化劑越積越多,肥胖癌症找上身...醫師教你吃4大食物,排出 ...
為找出原因,她求助於我的門診,在為她進行塑化劑檢測之後,赫然發現她 ... 人類致癌物,而塑化劑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則已經中研院完整研究證實。
#3 澳客護理師- 專欄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 和學者致力研究如何從學校和家庭教育著手杜絕,也掀起了對童年創傷治療的重視。
#4 超推薦百大良醫(黃尚志,顏玉樹,陳進典,陳祈安,陳益祥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3C、強光,讓自己罹患嚴重乾眼症...眼科醫師經驗談:熱敷眼睛最好 ...
#5 醫生背書:每天拉筋操3分鐘3個月瘦10公斤(骨科)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3C、強光,讓自己罹患嚴重乾眼症...眼科醫師經驗談:熱敷眼睛最好 ...
#6 台灣最老碩士98歲拿學位(趙慕鶴) - 商業周刊- 心靈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3C、強光,讓自己罹患嚴重乾眼症...眼科醫師經驗談:熱敷眼睛最好 ...
#7 塑化劑也害小孩長不高?(腋毛,初經,生長激素,雞屁股,生長板
塑化劑也害小孩長不高? 商業周刊1230期 ... 縮短壽命、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率...研究:童年創傷可能比塑化劑更「毒」! 3C、強光,讓自己罹患 ...


童年會傷人書評邊緣型人格婚姻邊緣型人格測驗人格障礙測驗台灣歷年平均壽命童年會傷人taaze童年創傷人格童年逆境四個步驟療癒童年創傷邊緣人格障礙治療

研究:不孕夫妻中 男性因素佔近4成 研究
5 年前

研究:不孕夫妻中 男性因素佔近4成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1歲鐘先生和太太婚後有懷孕規劃,起初雖順利懷孕,5週後卻因胚胎不健康...

研究證實:銥金屬可望成為標靶藥物新成份 研究
5 年前

研究證實:銥金屬可望成為標靶藥物新成份

  這幾年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好多年都攻佔榜首,雖然說癌症治療在這幾年有大幅度的進展,但民眾對癌症...

研究:每周運動三小時 65歲膚齡能回到20歲! 研究
8 年前

研究:每周運動三小時 65歲膚齡能回到20歲!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保養品買買買抹抹抹,但其實最能夠保養肌膚的方式,根本不用花任何一毛錢...

阿茲海默並非老化造成?哈佛最新研究:恐是腦部感染的後遺症 研究
6 年前

阿茲海默並非老化造成?哈佛最新研究:恐是腦部感染的後遺症

photos放大顯示紅色代表沙門氏菌,綠色則代表β類澱粉蛋白紐約時報報導,哈佛最近一項爭議性調查體出一項假設,腦部在抵抗感...

什麼?!美研究:蛀牙有助防癌? 研究
9 年前

什麼?!美研究:蛀牙有助防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般人都會認為,蛀牙絕對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美國的新研究卻指出,滿口蛀牙的...

害怕照胃鏡? 特殊膠囊檢查消化道不再慌 研究
5 年前

害怕照胃鏡?特殊膠囊檢查消化道不再慌

  當你的腸胃道消化系統出了問題時,醫師可能會需要為你做照胃鏡檢查,但許多人非常害怕照胃鏡,因此,很多人寧願忍著胃痛...

美國癌症研究學院研究:有力證據,會降低和提高癌症風險的15種食物 研究
3 年前

美國癌症研究學院研究:有力證據,會降低和提高癌症風險的15種食物

photos放大顯示對於飲食是否能有效防癌及抗癌,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令人難以適從。一方面是健康食品發燒友(通常沒有受過...

研究:80%的人都會害羞?專家教你3方法克服 研究
7 年前

研究:80%的人都會害羞?專家教你3方法克服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個因為害羞而不敢表現自己的人,必然會失去很多機會;一個因為害羞而不善言...

研究:吃完蒜頭飄蒜味 吃蘋果能除臭 研究
8 年前

研究:吃完蒜頭飄蒜味 吃蘋果能除臭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吃大腸麵線、香腸等食物,蒜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第一配角,但吃完蒜頭之後...

生理時鐘影響健康 脈絡叢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 研究
4 年前

生理時鐘影響健康脈絡叢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

  台灣最新研究榮獲全球排名第3的自然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肯定。研究員利用老鼠實驗,發現主宰...

女性這時期,三高發生率竟高於男性,且心臟病死亡率5年翻一倍!醫師表示:問題出在這 發生率
2 年前

女性這時期,三高發生率竟高於男性,且心臟病死亡率5年翻一倍!醫師表示:問題出在這

一般而言,三高發生率是男高於女,然而,當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罹患心臟病卻會大幅激增!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趙書...

研究發現這成分抑制神經毒 可減輕搖頭丸傷害 研究
4 年前

研究發現這成分抑制神經毒可減輕搖頭丸傷害

  毒品入侵校園的情況日益嚴重,據統計,1.5%至2.7%在學國高中生曾經服用過搖頭丸。毒品一旦濫用恐引發心律不整、高血壓、...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健康影音

Video 美國男孩的童年陰影.
美國男孩的童年陰影
【粵知一二】3分鍾重溫童年陰影:星爺《回魂夜》
Video 【粵知一二】3分鍾重溫童年陰影:星爺《回魂夜》.
【粵知一二】打針不是童年陰影,是一輩子的陰影!
Video 【粵知一二】打針不是童年陰影,是一輩子的陰影!.
Video (13) 阿德勒心理教你,處理過去的陰影|心理成長.
(13) 阿德勒心理教你,處理過去的陰影|心理成長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