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28 每日頭條
    • 2021-01-27 每日頭條
    • 2021-01-26 每日頭條
    • 2021-01-25 每日頭條
    • 2021-01-24 每日頭條
    • 2021-01-23 每日頭條
    • 2021-01-22 每日頭條

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寶寶...精神科醫師:別期待有人發現妳「識大體、在隱忍」,新手媽媽要這樣拿回主導權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書雪

寶寶媽媽新手主導權識大體 文章 參考資訊

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寶寶...精神科醫師:別期待有人發現妳「識大體、在隱忍」,新手媽媽要這樣拿回主導權

photos放大顯示

「我想回娘家……」她抗議。 「這是我們家的長孫,不讓我爸媽就近看著,很不孝耶。」丈夫回應。

她的個性獨立又有能力,一向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努力付諸實踐。

結婚後,她依照原訂計畫,懷孕、生產、請育嬰假……因為她相信人生要圓滿,事業與家庭必須兼顧。

一連串的失控

她信心十足,認為自己準備周全,只需要按表操課即可,卻沒想到寶寶提早十天報到,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失控。

最初是出院時,原訂的月子中心沒有空床,讓她提早入住。丈夫本來就不想讓她去月子中心,此時,正好順勢將她與寶寶帶回婆家去。

「我想回娘家……」她抗議。

「這是我們家的長孫,不讓我爸媽就近看著,很不孝耶!」在孝道綁架下,她抱著寶寶走進婆家,關在房間裡,遵照古法坐月子。

丈夫雖然向公司請了陪產假,且加上年休假,但丈夫總是在看電視、滑手機,與自家人聊天,放她一個人照顧寶寶,哪有真心想幫忙。

即使將寶寶交給他,丈夫也只是把寶寶擱在身邊放著。只要寶寶一哭,就抱給她處理。她覺得丈夫根本沒有幫到忙,她還是好累。

她無法參與寶寶命名

幾天後,公公竟然喜孜孜地拿著紅紙進來,對她宣布寶寶的名字,而命名的過程,她完全沒有參與。

「我爸連我都沒問啊!你就尊重他老人家嘛……」從丈夫的回答就知道,他根本不以為意。 但,她心裡非常難受。明明懷孕、生產的是她,而寶寶出生就跟丈夫姓,連寶寶的名字都還是公公決定的。那麼,她到底算什麼呢?

她成為孤島

娘家的爸媽一來探望她,就被婆婆拉著,講自己照顧得多好,燉這個、煮那個,好費工。 她聽著卻覺得不舒服。她想要的是正常食物,她討厭那些重複又油膩的食補,加上鮮少蔬果,她都便祕了。

但畢竟是在婆家,她的爸媽愛莫能助,只能放下慰問品,就速速離開了。而朋友們則因為她在婆家,沒人敢上門探訪。

她從沒料到,生個小孩,竟會讓自己變成孤島。

然而,公婆家的親友倒是川流不息。婆婆嘴巴上要她多休息,但哪一個親戚來看寶寶,她不用出來打招呼?看著那些叔公、嬸婆……顫抖地搶著抱寶寶,她就好擔心。生怕老人家手一滑,寶寶就……而且,這麼多人講話噴口水,還對寶寶猛親,細菌、病毒滿天飛。光想像,她就要抓狂了。

但更可怕的是,三姑六婆一聽說寶寶餵母奶,就問說這樣喝多少,看不到,怎麼知道量啊,還是應該要喝牛奶,比較營養……

婆婆只是說:「現在年輕人流行啊!以前窮,才喝人奶。而且現在還有『育嬰假』,她還有錢不賺呢。」

「這樣不對。應該趁你還帶得動,小孩讓你帶,年輕人回去上班賺錢。真是不會想……」 她在房間裡聽到婆家的親友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氣到眼淚都快滴下來。

公婆責備她奶量不足

更嘔的是,因為她餵母奶,所以只要寶寶一哭,公婆就認為寶寶是肚子餓。其實,寶寶有各種的理由會哭,但公婆卻只有一種解讀,只會譴責她的奶量不足。

甚至,她吃什麼都要以寶寶為第一考量,諸如:能發奶的,不會引發過敏的……而不是她的喜好或需要。把她當成「乳牛」在對待。

公婆有時會把寶寶抱去客廳逗玩,但只要寶寶一打個噴嚏,公婆就會急忙喚她來添衣。

她不解,明明寶寶只是鼻子癢。是要將人包成肉粽?不怕中暑嗎?況且,寶寶的衣服就在旁邊,如果覺得涼,就自己動手幫寶寶穿啊!

當年兒女都是親手養大的,為什麼碰到孫子就要擺架子,出張嘴,使喚媳婦去做?

丈夫完全置身事外

長期睡眠不足,加上這些不快,她在丈夫下班時,常常跟他爆發:「小孩是兩個人的,為什麼全都沒有你的事?」

「我在工作啊。」丈夫覺得自己超委屈。 「你有下班時間。回家的話,你也要顧。」 「我下班要休息啊!」 「我也要休息啊……」她哀號。從寶寶出生後,她從來沒有一天一覺到天明。 「你又不用工作,只是帶個寶寶,還不用煮飯、做家事,很輕鬆啊!白天寶寶睡,你就睡,不就得了?」 「說得那麼簡單!那你來顧寶寶,我去上班。」她大喊。 「我不要~」他倒是拒絕得乾脆俐落。

夜深時分,丈夫呼呼大睡,寶寶還是黏在她身上。

她打開丈夫的手機,寶寶的照片已經取代她與丈夫的合照,成為待機背景。丈夫的臉書動態裡,也全是寶寶。

她變成徹底的隱形人了。

精神科醫師專業分析

新手媽媽常常會感嘆,為什麼大家都只看見寶寶,自己彷彿變成了隱形人!

雖然沒有人因此後悔生小孩,但她們總想不明白,是自己太敏感?還是就像老公說的,是自己想太多?不過,依診間裡的會談經驗,這其實太常見了。

至於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

新手媽媽要勇於開口表達

首先,沒有人忽略新手媽媽,只是不會刻意去關切。棘手的寶寶就卡在眼前,而媽媽至少是大人了,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應該會自己講吧,難道還要人晨昏定省?所以,媽媽只是被寶寶優先了。因此,我建議新手媽媽如果有任何需求或想法,自己要開口表達。

然而,也可能是刻意忽略。畢竟,傳統觀念常以為女人當媽媽之後,要為子女犧牲,隱忍自己的需要,才能顯出母愛的偉大。如果還想顧念自身,就是自私。因此,或許為了成就母職的偉大,旁人會有意無意地無視人母,傾向將她視為孩子的附屬品。

不過,更可能的是,根本沒人有空想到她。為什麼沒有呢?畢竟,「凡事先想到自己」才是人性。例如,她的公公,首度升格當阿公,高興到昏頭。他只想到當年怎麼幫小孩取名字,所以就跑去找命理師。

他沒意識到取名字是父母的事,自己已是阿公,除非被父母拜託,硬幫小孩取名字算是越權。 而婆婆也只能依照當年自己坐月子的方法,幫她準備,哪有可能還去看書、上網查新知,改良她的坐月子方式。

至於三姑六婆的評論,純粹是聚會社交所需,反射性的附和、閒扯罷了。這類閒話活像牆頭草,風往哪一邊吹,話就往哪一邊偏,完全不負言論責任。

至於躺在旁邊打呼的老公呢?老公當然希望老婆可以搞定全部,自己的生活完全不需要改變,他只要當個現成的爸就好。

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寶寶...精神科醫師:別期待有人發現妳「識大體、在隱忍」,新手媽媽要這樣拿回主導權

photos放大顯示

「我想回娘家……」她抗議。 「這是我們家的長孫,不讓我爸媽就近看著,很不孝耶。」丈夫回應。

她的個性獨立又有能力,一向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努力付諸實踐。

結婚後,她依照原訂計畫,懷孕、生產、請育嬰假……因為她相信人生要圓滿,事業與家庭必須兼顧。

一連串的失控

她信心十足,認為自己準備周全,只需要按表操課即可,卻沒想到寶寶提早十天報到,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失控。

最初是出院時,原訂的月子中心沒有空床,讓她提早入住。丈夫本來就不想讓她去月子中心,此時,正好順勢將她與寶寶帶回婆家去。

「我想回娘家……」她抗議。

「這是我們家的長孫,不讓我爸媽就近看著,很不孝耶!」在孝道綁架下,她抱著寶寶走進婆家,關在房間裡,遵照古法坐月子。

丈夫雖然向公司請了陪產假,且加上年休假,但丈夫總是在看電視、滑手機,與自家人聊天,放她一個人照顧寶寶,哪有真心想幫忙。

即使將寶寶交給他,丈夫也只是把寶寶擱在身邊放著。只要寶寶一哭,就抱給她處理。她覺得丈夫根本沒有幫到忙,她還是好累。

她無法參與寶寶命名

幾天後,公公竟然喜孜孜地拿著紅紙進來,對她宣布寶寶的名字,而命名的過程,她完全沒有參與。

「我爸連我都沒問啊!你就尊重他老人家嘛……」從丈夫的回答就知道,他根本不以為意。 但,她心裡非常難受。明明懷孕、生產的是她,而寶寶出生就跟丈夫姓,連寶寶的名字都還是公公決定的。那麼,她到底算什麼呢?

她成為孤島

娘家的爸媽一來探望她,就被婆婆拉著,講自己照顧得多好,燉這個、煮那個,好費工。 她聽著卻覺得不舒服。她想要的是正常食物,她討厭那些重複又油膩的食補,加上鮮少蔬果,她都便祕了。

但畢竟是在婆家,她的爸媽愛莫能助,只能放下慰問品,就速速離開了。而朋友們則因為她在婆家,沒人敢上門探訪。

她從沒料到,生個小孩,竟會讓自己變成孤島。

然而,公婆家的親友倒是川流不息。婆婆嘴巴上要她多休息,但哪一個親戚來看寶寶,她不用出來打招呼?看著那些叔公、嬸婆……顫抖地搶著抱寶寶,她就好擔心。生怕老人家手一滑,寶寶就……而且,這麼多人講話噴口水,還對寶寶猛親,細菌、病毒滿天飛。光想像,她就要抓狂了。

但更可怕的是,三姑六婆一聽說寶寶餵母奶,就問說這樣喝多少,看不到,怎麼知道量啊,還是應該要喝牛奶,比較營養……

婆婆只是說:「現在年輕人流行啊!以前窮,才喝人奶。而且現在還有『育嬰假』,她還有錢不賺呢。」

「這樣不對。應該趁你還帶得動,小孩讓你帶,年輕人回去上班賺錢。真是不會想……」 她在房間裡聽到婆家的親友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氣到眼淚都快滴下來。

公婆責備她奶量不足

更嘔的是,因為她餵母奶,所以只要寶寶一哭,公婆就認為寶寶是肚子餓。其實,寶寶有各種的理由會哭,但公婆卻只有一種解讀,只會譴責她的奶量不足。

甚至,她吃什麼都要以寶寶為第一考量,諸如:能發奶的,不會引發過敏的……而不是她的喜好或需要。把她當成「乳牛」在對待。

公婆有時會把寶寶抱去客廳逗玩,但只要寶寶一打個噴嚏,公婆就會急忙喚她來添衣。

她不解,明明寶寶只是鼻子癢。是要將人包成肉粽?不怕中暑嗎?況且,寶寶的衣服就在旁邊,如果覺得涼,就自己動手幫寶寶穿啊!

當年兒女都是親手養大的,為什麼碰到孫子就要擺架子,出張嘴,使喚媳婦去做?

丈夫完全置身事外

長期睡眠不足,加上這些不快,她在丈夫下班時,常常跟他爆發:「小孩是兩個人的,為什麼全都沒有你的事?」

「我在工作啊。」丈夫覺得自己超委屈。 「你有下班時間。回家的話,你也要顧。」 「我下班要休息啊!」 「我也要休息啊……」她哀號。從寶寶出生後,她從來沒有一天一覺到天明。 「你又不用工作,只是帶個寶寶,還不用煮飯、做家事,很輕鬆啊!白天寶寶睡,你就睡,不就得了?」 「說得那麼簡單!那你來顧寶寶,我去上班。」她大喊。 「我不要~」他倒是拒絕得乾脆俐落。

夜深時分,丈夫呼呼大睡,寶寶還是黏在她身上。

她打開丈夫的手機,寶寶的照片已經取代她與丈夫的合照,成為待機背景。丈夫的臉書動態裡,也全是寶寶。

她變成徹底的隱形人了。

精神科醫師專業分析

新手媽媽常常會感嘆,為什麼大家都只看見寶寶,自己彷彿變成了隱形人!

雖然沒有人因此後悔生小孩,但她們總想不明白,是自己太敏感?還是就像老公說的,是自己想太多?不過,依診間裡的會談經驗,這其實太常見了。

至於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

新手媽媽要勇於開口表達

首先,沒有人忽略新手媽媽,只是不會刻意去關切。棘手的寶寶就卡在眼前,而媽媽至少是大人了,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應該會自己講吧,難道還要人晨昏定省?所以,媽媽只是被寶寶優先了。因此,我建議新手媽媽如果有任何需求或想法,自己要開口表達。

然而,也可能是刻意忽略。畢竟,傳統觀念常以為女人當媽媽之後,要為子女犧牲,隱忍自己的需要,才能顯出母愛的偉大。如果還想顧念自身,就是自私。因此,或許為了成就母職的偉大,旁人會有意無意地無視人母,傾向將她視為孩子的附屬品。

不過,更可能的是,根本沒人有空想到她。為什麼沒有呢?畢竟,「凡事先想到自己」才是人性。例如,她的公公,首度升格當阿公,高興到昏頭。他只想到當年怎麼幫小孩取名字,所以就跑去找命理師。

他沒意識到取名字是父母的事,自己已是阿公,除非被父母拜託,硬幫小孩取名字算是越權。 而婆婆也只能依照當年自己坐月子的方法,幫她準備,哪有可能還去看書、上網查新知,改良她的坐月子方式。

至於三姑六婆的評論,純粹是聚會社交所需,反射性的附和、閒扯罷了。這類閒話活像牆頭草,風往哪一邊吹,話就往哪一邊偏,完全不負言論責任。

至於躺在旁邊打呼的老公呢?老公當然希望老婆可以搞定全部,自己的生活完全不需要改變,他只要當個現成的爸就好。

#1 新手媽媽成隱形人拿回主導權才有解
至於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1) 新手媽媽要勇於開口表達/ ... 棘手的寶寶就卡在眼前,而媽媽至少是大人了,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應該會自己講吧,難道 ... 所以,請別再期待有人發現你「識大體,在隱忍」,而替你出頭,去改變這一切。
#2 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寶寶...精神科醫師:別期待有人發現妳「識大體、在隱忍 ...
1 天前 - ... 別期待有人發現妳「識大體、在隱忍」,新手媽媽要這樣拿回主導權 ... 她信心十足,認為自己準備周全,只需要按表操課即可,卻沒想到寶寶提早十天 ...
#3 新手媽媽如何從公婆手中,拿回育兒主導權?學前兒
「我想回娘家……」她抗議。「這是我們家的長孫,不讓我爸媽就近看著,很不孝耶。」丈夫回應。明明懷孕、生產的是她,卻無法參與寶寶命名。同時 ...
#4 新手媽媽如何從公婆手中,拿回育兒主導權?
雖然,全家都很高興寶寶的出生,但其實卻又希望照顧寶寶是新手媽媽一個人的事。 所以,請別再期待有人發現你「識大體,在隱忍」,而替你出頭,去改變這一切。
#5 新手媽媽要怎麼從公婆手中,拿回育兒主導權?
雖然,全家都很高興寶寶的出生,但其實卻又希望照顧寶寶是新手媽媽一個人的事。 所以,請別再期待有人發現你「識大體,在隱忍」,而替你出頭,去 ...
#6 新手媽媽成隱形人拿回主導權才有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新手媽媽常常會感嘆,為什麼大家都只看見 ... 棘手的寶寶就卡在眼前,而媽媽至少是大人了,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應該會 ... 所以,請別再期待有人發現你「識大體,在隱忍」,而替你出頭,去改變這一切。



跑步新手最困惑的問題:到底要「腳掌」落地,還是「腳跟」落地好? 新手
6 年前

跑步新手最困惑的問題:到底要「腳掌」落地,還是「腳跟」落地好?

隨著《天生就會跑》、《跑步,該怎麼跑?》等書籍上市,「腳掌著地」的觀念在跑界蔚為風潮,很多跑友躍躍欲試,特別是那些習...

「我把別人的寶寶顧好,自己卻流產了...」一個過勞女醫師的崩潰告白 寶寶
7 年前

「我把別人的寶寶顧好,自己卻流產了...」一個過勞女醫師的崩潰告白

photos放大顯示WhatthoughtheradiancewhichwasoncesobrightBenowforevertakenfrommysight,Thoughnothingcanbringbackthehour...

手腳無力無法抬頭?寶寶恐患萎縮症 寶寶
4 年前

手腳無力無法抬頭?寶寶恐患萎縮症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量量3個月大時父母發現他趴著無法抬頭及手腳無力很少動,6個月大時被醫師...

寶寶幾歲可吃益生菌? 寶寶
7 個月前

寶寶幾歲可吃益生菌?

photos放大顯示寶寶出生4個月內腸道都還沒成熟,但益生菌具有保養的效果,因此整體而言,嬰兒最可以從剛出生開始吃益生菌到1...

網球肘、媽媽手...肌腱韌帶病變,其實不是發炎!復健科主任教你重啟修復力 媽媽
1 年前

網球肘、媽媽手...肌腱韌帶病變,其實不是發炎!復健科主任教你重啟修復力

photos放大顯示◎「網球肘」不要再打類固醇了!打了之後一直好不了吧?甚至皮膚還出現反白。根據研究,「網球肘」一旦打過類...

333策略 求龍寶寶好孕到 寶寶
9 年前

333策略求龍寶寶好孕到

   民國百年不僅是結婚潮,再加上明年為龍年,更增加許多婦女的生子意願,掀起一波生育潮。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一至六月...

研究:寶寶過敏罹患過動症風險增 寶寶
7 年前

研究:寶寶過敏罹患過動症風險增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寶寶過敏易成過動兒!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鼻過敏兒童會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出現...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 新手
6 年前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歐小姐的寶寶已經二歲,但她回想產後那段時間,直說很慶幸選擇親子同室。...

懶得動缺乏食慾 小心寶寶罹患新流感 寶寶
11 年前

懶得動缺乏食慾小心寶寶罹患新流感

  嬰幼兒吃不好、睡不好,懶得動,家長可得小心,因為這可能就是新流感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

抗老療程夯! 媽媽再現年輕風貌 媽媽
13 年前

抗老療程夯!媽媽再現年輕風貌

  根據一項網路調查發現58%的媽媽們,將「抗老」當成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如果母女逛街時,聽到「咦?你們姐妹感情真好,...

寶寶嘔吐莫驚慌 先釐清病因對症照護有方法 寶寶
3 年前

寶寶嘔吐莫驚慌先釐清病因對症照護有方法

  寶寶的健康不外乎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事,面臨小寶貝突如其來的嘔吐,必然讓許多新手爸媽驚慌失措。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急救...

優質產檢 醞釀優生寶寶(下) 寶寶
10 年前

優質產檢 醞釀優生寶寶(下)

3.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檢測  懷孕第10~14週或第一次產檢時可做這項檢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帶原率約為3%,在國內僅次...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