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28 每日頭條
    • 2021-01-27 每日頭條
    • 2021-01-26 每日頭條
    • 2021-01-25 每日頭條
    • 2021-01-24 每日頭條
    • 2021-01-23 每日頭條
    • 2021-01-22 每日頭條

聰明釐清 破除麻醉過敏迷思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思翠

過敏麻醉 文章 參考資訊

聰明釐清 破除麻醉過敏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

本文感謝 饒瑞泓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最近台灣又發生兩起麻醉醫療糾紛,一起是做狐臭手術局部麻醉後發生昏迷,另一起是抽脂全身麻醉後昏迷,一般人總將原因歸咎為「麻醉過敏」,但這些事件真的都是麻醉過敏造成的嗎?又,究竟什麼是麻醉過敏?聽聽麻醉科醫師饒瑞泓怎麼說!

何謂麻醉過敏?

當身體對於特定食物、藥物等過敏原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組織發炎或器官功能異常,就稱為「過敏反應」。而麻醉過程中發生的過敏反應,輕微症狀如皮膚癢、起紅疹等,多半不會有生命危險,較嚴重的則包含過敏性休克、呼吸道阻塞,便可能致命。

是過敏?還是副作用?必須確實釐清

「任何藥物都可能會產生過敏,但大部分的症狀都非常輕微,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嚴重。」饒瑞泓醫師表示,許多報章雜誌總是將麻醉後的死亡或後遺症導因為過敏反應,讓人們往往將麻醉藥的副作用當成是過敏,其實並不正確。當麻醉相關的醫療糾紛發生時,我們必須釐清:究竟是因為麻醉藥引發的「過敏」,還是麻醉藥的「副作用」造成的?過敏是由患者本身的特異體質導致,和麻醉醫師的醫療行為並無直接相關,但嚴重的副作用或併發症可能是因為麻醉醫師用藥過量、注射位置錯誤所導致,兩者截然不同。

「無論是採用吸入性麻醉、局部麻醉或將麻醉藥打進血管,都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饒瑞泓醫師指出,其實麻醉藥是一種「毒藥」,麻醉的過程就是對患者「下毒」,藉由干擾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來達到麻醉效果,但當然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另如呼吸停止和血壓下降,都是伴隨著麻醉的進行幾乎會發生的過程。此外,毒性強的局部麻醉藥若不慎打進血管、或是血管組織較豐富的位置,也會因麻醉藥吸收速度過快,使血液中的麻醉藥濃度過高,同樣會引起癲癇或心跳停止的意外。

慎選醫療院所及醫師 才能確實降低風險

然而,麻醉科醫師的專長就是處理這些過敏反應和副作用,只要手術是在設備齊全的醫療院所內進行,醫師能夠隨時監測患者的心跳、血壓和呼吸道阻力等生理現象,當休克、呼吸道阻塞等狀況發生時,對於一位訓練有素的麻醉科醫師來說,處理起來並不算困難。換言之,只要患者在設備良好的醫院接受手術,由專業的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就能確實地降低相關風險。

再以醫美手術為例,隆鼻、割雙眼皮等表淺手術對生理功能的影響較小,較無需擔憂麻醉或手術本身會嚴重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但抽脂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手術,會讓身體產生較複雜的生理反應,若抽脂範圍小,通常不會有併發症,但如果抽脂範圍過大,脂肪組織可能會進入血管而形成血栓。當血栓大量累積在心臟、肺臟,將會造成心肺功能衰竭,若累積在大腦,則會導致類似中風的情況,使患者無法甦醒。因此,愛美的民眾應避免抽脂範圍過大,寧可分次進行,也不要一次完成。

惡性高熱 發生機率不高

對麻醉藥產生特異反應,最嚴重的非「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莫屬。惡性高熱是指因為患者的肌肉組織對麻醉藥產生特異性反應,多半和遺傳有關。饒瑞泓醫師說明,肌肉在運動時會大量產生熱能,休息時則會減少產熱,倘若麻醉藥讓肌肉的產熱機轉無法煞車,便會不斷燃燒體內能量轉為熱量,使患者體溫在極短的時間內急速上升。只要及早發現症狀,緊急施打「單挫林(Dantrolene)」,即可讓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範圍。

一般而言,惡性高熱在台灣的發生機率並不高,但某些特定麻醉藥確實較容易引發惡性高熱,若自身家族中曾有人發生過惡性高熱,患者可選擇半身麻醉、或以靜脈注射取代吸入性麻醉藥,便能大幅降低惡性高熱的發生率。

有過敏體質者 應詳細告知過敏史

總而言之,麻醉過敏並不可怕,和其他藥物相比,麻醉藥產生過敏反應的比率其實偏低,只要慎選設備齊全的合格醫療院所,確認診所有固定合作的麻醉專科醫師,就不必過於擔心。但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尤指氣喘患者、對蛋白過敏者),發生麻醉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仍高於一般人,因此在接受手術前,必須向醫師、醫護人員詳細告知自己的過敏史、過敏藥物和過敏食物,才能有效降低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聰明釐清 破除麻醉過敏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

本文感謝 饒瑞泓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最近台灣又發生兩起麻醉醫療糾紛,一起是做狐臭手術局部麻醉後發生昏迷,另一起是抽脂全身麻醉後昏迷,一般人總將原因歸咎為「麻醉過敏」,但這些事件真的都是麻醉過敏造成的嗎?又,究竟什麼是麻醉過敏?聽聽麻醉科醫師饒瑞泓怎麼說!

何謂麻醉過敏?

當身體對於特定食物、藥物等過敏原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組織發炎或器官功能異常,就稱為「過敏反應」。而麻醉過程中發生的過敏反應,輕微症狀如皮膚癢、起紅疹等,多半不會有生命危險,較嚴重的則包含過敏性休克、呼吸道阻塞,便可能致命。

是過敏?還是副作用?必須確實釐清

「任何藥物都可能會產生過敏,但大部分的症狀都非常輕微,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嚴重。」饒瑞泓醫師表示,許多報章雜誌總是將麻醉後的死亡或後遺症導因為過敏反應,讓人們往往將麻醉藥的副作用當成是過敏,其實並不正確。當麻醉相關的醫療糾紛發生時,我們必須釐清:究竟是因為麻醉藥引發的「過敏」,還是麻醉藥的「副作用」造成的?過敏是由患者本身的特異體質導致,和麻醉醫師的醫療行為並無直接相關,但嚴重的副作用或併發症可能是因為麻醉醫師用藥過量、注射位置錯誤所導致,兩者截然不同。

「無論是採用吸入性麻醉、局部麻醉或將麻醉藥打進血管,都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饒瑞泓醫師指出,其實麻醉藥是一種「毒藥」,麻醉的過程就是對患者「下毒」,藉由干擾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來達到麻醉效果,但當然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另如呼吸停止和血壓下降,都是伴隨著麻醉的進行幾乎會發生的過程。此外,毒性強的局部麻醉藥若不慎打進血管、或是血管組織較豐富的位置,也會因麻醉藥吸收速度過快,使血液中的麻醉藥濃度過高,同樣會引起癲癇或心跳停止的意外。

慎選醫療院所及醫師 才能確實降低風險

然而,麻醉科醫師的專長就是處理這些過敏反應和副作用,只要手術是在設備齊全的醫療院所內進行,醫師能夠隨時監測患者的心跳、血壓和呼吸道阻力等生理現象,當休克、呼吸道阻塞等狀況發生時,對於一位訓練有素的麻醉科醫師來說,處理起來並不算困難。換言之,只要患者在設備良好的醫院接受手術,由專業的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就能確實地降低相關風險。

再以醫美手術為例,隆鼻、割雙眼皮等表淺手術對生理功能的影響較小,較無需擔憂麻醉或手術本身會嚴重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但抽脂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手術,會讓身體產生較複雜的生理反應,若抽脂範圍小,通常不會有併發症,但如果抽脂範圍過大,脂肪組織可能會進入血管而形成血栓。當血栓大量累積在心臟、肺臟,將會造成心肺功能衰竭,若累積在大腦,則會導致類似中風的情況,使患者無法甦醒。因此,愛美的民眾應避免抽脂範圍過大,寧可分次進行,也不要一次完成。

惡性高熱 發生機率不高

對麻醉藥產生特異反應,最嚴重的非「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莫屬。惡性高熱是指因為患者的肌肉組織對麻醉藥產生特異性反應,多半和遺傳有關。饒瑞泓醫師說明,肌肉在運動時會大量產生熱能,休息時則會減少產熱,倘若麻醉藥讓肌肉的產熱機轉無法煞車,便會不斷燃燒體內能量轉為熱量,使患者體溫在極短的時間內急速上升。只要及早發現症狀,緊急施打「單挫林(Dantrolene)」,即可讓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範圍。

一般而言,惡性高熱在台灣的發生機率並不高,但某些特定麻醉藥確實較容易引發惡性高熱,若自身家族中曾有人發生過惡性高熱,患者可選擇半身麻醉、或以靜脈注射取代吸入性麻醉藥,便能大幅降低惡性高熱的發生率。

有過敏體質者 應詳細告知過敏史

總而言之,麻醉過敏並不可怕,和其他藥物相比,麻醉藥產生過敏反應的比率其實偏低,只要慎選設備齊全的合格醫療院所,確認診所有固定合作的麻醉專科醫師,就不必過於擔心。但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尤指氣喘患者、對蛋白過敏者),發生麻醉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仍高於一般人,因此在接受手術前,必須向醫師、醫護人員詳細告知自己的過敏史、過敏藥物和過敏食物,才能有效降低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1 如何知道自己麻醉會不會過敏? 台大醫師:若你是這類人建議先做基因篩 ...
在電視劇《麻醉風暴》第一季中引發醫療事故的惡性高熱,的確是麻醉醫師的大敵,這是麻醉藥過敏最嚴重的狀況。惡性高熱與基因有關,據統計小兒 ...
#2 聰明釐清破除麻醉過敏迷思
2 天前 -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饒瑞泓醫師提供專業諮詢最近台灣又發生兩起麻醉醫療糾紛,一起是做狐臭手術...
#3 麻醉一瞬間,爸爸卻變植物人...原來都是過敏惹的禍!
如果吃消炎退燒藥曾經出現過類似的症狀,就可能是對退燒藥過敏!這類患者在進行麻醉時,便很容易發生過敏性休克,但是只要事前給藥,就可以 ...
#4 有關麻醉您應該知道的事4
一、前言:. 麻醉有風險,但不一定會危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於:如麻醉藥物過敏、未被診斷. 出來的罕見疾病、慢性疾病…等,這就是一種潛在的風險。我們希望您在 ...
#5 聰明釐清破除麻醉過敏迷思
1 天前 - 最近台灣又發生兩起麻醉醫療糾紛,一起是做狐臭手術局部麻醉後發生昏迷,另一起是抽脂全身麻醉後昏迷,一般人總將原因歸咎為「麻醉過敏」,但 ...
#6 麻醉一瞬間,爸爸卻變植物人...原來都是過敏惹的禍!
如果吃消炎退燒藥曾經出現過類似的症狀,就可能是對退燒藥過敏!這類患者在進行麻醉時,便很容易發生過敏性休克,但是只要事前給藥,就可以 ...
#7 《藥物過敏基因找到了》嚴重藥過敏可能死於手術台
藥物過敏讓有些民眾不敢開刀,吃藥打針。遇到曾發生嚴重藥物過敏的患者,過去醫師也相當緊張,對於治療躊躇不前,有時造成麻醉科醫師不敢麻醉,外科醫師不敢 ...
#8 手術不可缺少的元素—麻醉作者:臺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石博元發燒 ...
全身麻醉,簡而言之就是讓病人睡著,並且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止痛,以便使病患可以安全 ... 麻醉最主要或常見的風險包括:中風、心肌梗塞、麻醉藥物過敏性休克、惡性 ...
#9 麻醉的風險與併發症@ 找一個可以擁抱的靈魂
(10)全身麻醉之手術,約有千分之二的病人會發生不同程度麻醉中有意識的機率。 (11)經鼻插管,術後可能有流鼻血的情形。 (12)由於藥物特異過敏或因輸血可能引致 ...


手術前吃感冒藥麻醉風險等級表全身麻醉咳嗽藥物過敏可以麻醉嗎tktx麻藥拔牙洗澡tktx哪裡買藥物過敏檢測麻醉藥物過敏套裝檢測麻醉藥時間

慎防孩童急性氣喘 經常咳嗽、食慾下降是警訊 過敏
2 年前

慎防孩童急性氣喘經常咳嗽、食慾下降是警訊

  年僅6歲的小賀近1個月來經常反覆夜咳,後續因症狀惡化,甚至連白天都咳個不停,咳到腹部、肋間肌肉都疼痛不已,直至運動...

樂活11點 廣播專訪:常見疾病:鼻過敏與耳鳴治療方式 過敏
11 年前

樂活11點廣播專訪:常見疾病:鼻過敏與耳鳴治療方式

  時序逐漸進入秋天,身體也跟著季節交替出現了換季的徵兆,不少人清晨起床時,鼻子又開始作怪,噴嚏連連、鼻水直流,實在...

吃海鮮泡麵 竟過敏併心肌梗塞! 過敏
3 年前

吃海鮮泡麵 竟過敏併心肌梗塞!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5歲的邱先生過去沒有內科疾病病史,日前在家中吃海鮮泡麵後,卻出現臉潮...

懷孕吃醬油,小孩會變黑?吃海鮮,寶寶易過敏?婦產科醫師解答診間常見的12大迷思 過敏
4 個月前

懷孕吃醬油,小孩會變黑?吃海鮮,寶寶易過敏?婦產科醫師解答診間常見的12大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懷孕未滿3個月,不能說?」、「孕婦吃海鮮,寶寶易過敏?」等疑問,是不是常常聽到呢?讓婦產科醫師來幫您...

避免過敏 別讓身體胡亂發炎! 過敏
4 年前

避免過敏 別讓身體胡亂發炎!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上最快的方法就是利用藥物去「壓制」身體反應,讓症狀消失。這多半是治標...

暑熱!冬病夏治三伏貼適應症多 過敏
11 年前

暑熱!冬病夏治三伏貼適應症多

   夏天氣溫不斷創新高,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在炙熱的天氣之下,恰好可以運用於治病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過敏性疾病,例如過...

大量掉髮,竟然是因為她對OO過敏?!鮮為人知的「慢性食物過敏」 過敏
6 年前

大量掉髮,竟然是因為她對OO過敏?!鮮為人知的「慢性食物過敏」

photos放大顯示案例1:大量掉髮》居然是因為她對○○過敏?! 有一位43歲的家庭主婦,每次洗頭、梳頭都有大把頭髮脫落,日子一...

感冒、皮膚癢、鼻過敏,原來都是肺太虛〜中醫:必按3大穴位顧肺 過敏
2 年前

感冒、皮膚癢、鼻過敏,原來都是肺太虛〜中醫:必按3大穴位顧肺

天氣冷老是鼻過敏、皮膚癢,甚至頻頻咳嗽,這一些症狀都跟中醫肺經有關。了解肺經及肺經上的穴位,不但可以養肺、護肺、潤肺...

你累了嗎? 當心慢性過敏可能是元兇 過敏
3 年前

你累了嗎?當心慢性過敏可能是元兇

  一名50歲陳姓主管,近年來時常感到工作不帶勁、很累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就醫檢查無特別異常,經問診後得知平日外食居多,...

鼻過敏久病不治 影響嗅覺人生恐「無味」 過敏
2 年前

鼻過敏久病不治影響嗅覺人生恐「無味」

  鼻過敏不治療,嗅覺可能大受影響!一名30歲年輕媽媽有過敏性鼻炎病史,只要氣溫一出現劇烈變化就猛打噴嚏、流鼻水,有時...

提高免疫力、改善過敏...趁孩子小、柔軟度好,更要練瑜珈! 過敏
5 年前

提高免疫力、改善過敏...趁孩子小、柔軟度好,更要練瑜珈!

photos放大顯示我們擁有與生俱來的柔軟身體,但是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後,是誰讓我們的身體開始變得僵硬,讓肩膀痠緊、背痛不已...

藥物過敏當感冒 痛風病人40%恐致死 過敏
4 年前

藥物過敏當感冒 痛風病人40%恐致死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聽話可以救命!痛風病人陳小姐服藥後,出現口腔黏膜腫脹症狀,起初以為是感...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健康影音

Video 吃藥打針麻醉過敏體外檢驗技術有效預防.
吃藥打針麻醉過敏體外檢驗技術有效預防
蛀牙引起眼睛腫痛?! 男子感染險失明
Video 蛀牙引起眼睛腫痛?! 男子感染險失明.
測試你的麻醉風暴壓力指數,你睡得好嗎?
Video 測試你的麻醉風暴壓力指數,你睡得好嗎?.
Video 麻醉測試為名搣乳名醫涉非禮產婦.
麻醉測試為名搣乳名醫涉非禮產婦
牙周病症狀牙齦發炎.腫痛牙齒鬆動
Video 牙周病症狀牙齦發炎.腫痛牙齒鬆動.
測試「人性黑暗面」的大膽實驗!女子把自己「頭部以下全身麻醉」任人 ...
Video 測試「人性黑暗面」的大膽實驗!女子把自己「頭部以下全身麻醉」任人 ....
Video [東森新聞HD]刺青好痛要忍耐! 刺青師不建議麻醉.
[東森新聞HD]刺青好痛要忍耐! 刺青師不建議麻醉
20180606中天新聞恐心臟衰竭、呼吸抑制舒眠麻醉5年奪台300命
Video 20180606中天新聞恐心臟衰竭、呼吸抑制舒眠麻醉5年奪台300命.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