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1-01-28 每日頭條
    • 2021-01-27 每日頭條
    • 2021-01-26 每日頭條
    • 2021-01-25 每日頭條
    • 2021-01-24 每日頭條
    • 2021-01-23 每日頭條
    • 2021-01-22 每日頭條

你的「膽固醇」有超標嗎?台大名醫教你:從「動脈硬化指數」看你的血管健康度

  •   新聞
  • 投稿作者
  • 覓柳

動脈硬化膽固醇台大血管指數名醫 文章 參考資訊

你的「膽固醇」有超標嗎?台大名醫教你:從「動脈硬化指數」看你的血管健康度

photos放大顯示

●動脈硬化指數應在3或4以下●動脈硬化指數過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要雙管齊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家族性高血脂症患者應小於100

40出頭的阿雯(化名)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例行健檢總膽固醇卻是紅字。醫師檢視健檢報告發現,她高密度膽固醇及總膽固醇數據換算成「動脈硬化指數」在正常範圍,但低密度膽固醇還有降低空間,恐與家族遺傳有關,若飲食及運動控制無效,應考慮服藥。

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血脂肪檢查包括三酸甘油脂(TG)、總膽固醇(T-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個指標需綜合判讀,簡單判讀是把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得到數值是「動脈硬化指數」。

王宗道指出,如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頸動脈已增厚或有斑塊、置放心血管支架、曾心肌梗塞或中風者,動脈硬化指數應採取嚴格標準,理想值應為3以下,顯示血管健康,風險較低。若無心血管病史,動脈硬化指數理想值可放寬到4,一旦超過4,就必須更積極的調整生活型態及藥物控制。

photos放大顯示

降血脂 控制飲食和運動

倘若動脈硬化指數高過理想值,王宗道建議,無心血管病史者,可先嘗試3至6個月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改善,若指數不能變正常,應該要就醫服藥;若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則生活型態調整和藥物要雙管齊下,直到達標為止。

除了動脈硬化指數要降到3或4以下,根據2017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家族性高血脂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應小於100mg/dl,心血管疾病者更應控制在70mg/dl以下。

體重標準 避免疾病上身

維持正常體重是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血管健康的關鍵。當體重上升1公斤,血壓就上升1毫米汞柱,身體質量指數(BMI)不能超過24,血壓收縮壓不能超過120毫米汞柱,肥胖者須減重,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家醫科教授黃國晉表示,飲食控制可輔助降血脂及膽固醇。膽固醇的飲食來源為蛋黃、肉類、海鮮,愛吃肉、油炸、高熱量食物者要減少攝取,多吃高纖的麥片、蔬果等,持續2、3個月,能讓膽固醇下降。

攝取好油 少吃甜食

三酸甘油脂的主要來源是飲食中的油脂、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建議少吃蛋糕、含糖飲料等甜食,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例如豬油、椰子油等,可多攝取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例如苦茶油、橄欖油、堅果類。

多運動可以降血脂,具有改善代謝、血壓、血糖等好處,黃國晉建議,每周5次,每次心跳達每分鐘130下的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另做重量訓練,提升肌肉量及新陳代謝,代謝變好,控制血糖和血脂肪。

長者運動 可融合平衡訓練

黃國晉推薦,老年人可在運動中融合一些平衡訓練的元素,例如太極拳,因為動作慢,且著重下肢及核心肌群的穩定訓練,包括單腳站立、重心轉移等,可降低長者跌倒風險。

延伸閱讀:又有口罩國家隊出包? 淨新疑私產口罩 負責人30萬交保

本文獲「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你的膽固醇有沒有超標?名醫教你算「動脈硬化指數」

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

專欄簡介_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 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1 你的「膽固醇」有超標嗎?台大名醫教你:從「動脈硬化指數 ...
6 小時前 - 動脈硬化指數應在3或4以下○動脈硬化指數過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要雙管齊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家族 ...
#2 你的膽固醇有沒有超標?名醫教你算「動脈硬化指數」
動脈硬化指數過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要雙管齊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家族性高血脂症患者應小於100. 40出頭 ...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血脂肪檢查包括三酸甘 ...
#3 年紀輕卻罹心血管疾病? 台大心臟名醫指出4大關鍵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金正恩的年齡不大,卻罹患急性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在於抽菸、肥胖、身心 ... 如果長期抽菸,累積膽固醇,則血管硬化,增加致病機率。 ... 名醫教你算「動脈硬化指數」 ...
#4 【健康】你的膽固醇有沒有超標?名醫教你算「動脈硬化指數 ...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血脂肪檢查包括三酸 ... 若無心血管病史,動脈硬化指數理想值可放寬到4,一旦超過4,就必須 ...
#5 健康主題館/膽固醇驚見紅字? 快算動脈硬化指數
40出頭的阿雯(化名)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例行健檢總膽固醇卻是紅字。 ...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血脂肪檢查包括三酸甘 ... 若無心血管病史,動脈硬化指數理想值可放寬到4,一旦超過4,就必須更 ...
#6 血壓正常的人也會膽固醇超標!心臟科醫師教「動脈硬化指數 ...
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是近年來仍是國人的前十大死因,其中都和血管硬化 ...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高血壓協會理事長王宗道說:「動脈硬化 ...
#7 健檢膽固醇超標很危險?教你算「血管硬化指數」預測風險 ...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膽固醇是血管阻塞硬化的罪魁禍首,很多人甚至因而改吃 ... 的對身體有保護作用,有的則會增加血管阻塞風險,所以當總膽固醇指數超標而 ... 台大證實:塑化劑會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 ... 名醫41歲腦中風!
#8 衛教文章_台大醫院_健康教育中心知識庫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的膽固醇』,是粥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則被稱為『好的膽固醇、血管清道夫』,可促進新陳代謝, 是粥狀動脈硬化的保護因子。 ... 身體質量指數(BMI)介在18.5~24之間。 ...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ACC/AHA)建議,成年人每週3~4次, 每次 ...


動脈硬化指數apg胆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如何 降低低密度膽固醇 運動降膽固醇早餐血管硬化檢查台大心臟內科王宗道粥狀動脈硬化治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膽固醇飲食

40歲以後要注意血管老化!心血管外科醫生:做3種動作讓血管彈嫩緊實 血管
1 年前

40歲以後要注意血管老化!心血管外科醫生:做3種動作讓血管彈嫩緊實

photos放大顯示血管老化會導致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等重大疾病。30~40歲有心臟疾病、有做過手術的人,血管年齡可能達到60~70...

吃秋葵、馬鈴薯,有助降低壞膽固醇?營養師:4大營養素不可缺 膽固醇
2 年前

吃秋葵、馬鈴薯,有助降低壞膽固醇?營養師:4大營養素不可缺

心血管疾病奪命來得快又猛!一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升高,也有可能使總膽固醇濃度升高,就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

膽固醇居高不下 甲狀腺低下惹禍 膽固醇
8 年前

膽固醇居高不下 甲狀腺低下惹禍

吃降血脂藥物,膽固醇卻居高不下,當心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惹禍!正常成人的總膽固醇值為130至200mg/dl,但56歲的陳先生,血中...

化療新藥降低PSA指數  嘉惠晚期攝護腺癌病患 指數
8 年前

化療新藥降低PSA指數嘉惠晚期攝護腺癌病患

   許多攝護腺癌晚期病患接受荷爾蒙治療,一旦產生抗藥性,就需進行化療,但多數患者卻擔心副作用,消極不治療。台中榮總...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膽固醇
11 年前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3萬500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近3萬人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達240萬人,這些都屬於心血...

牙周有問題 心病、血脂風險指數增 指數
4 年前

牙周有問題 心病、血脂風險指數增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調查顯示,動脈粥狀硬化斑塊中有77%含有與牙周炎(嚴重...

動脈硬化易致心肌梗塞 不定時炸彈恐奪命 動脈硬化
3 年前

動脈硬化易致心肌梗塞不定時炸彈恐奪命

時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事業有成的政治家、企業家因心肌梗塞倒下的消息,究竟心肌梗塞是怎麽發生的呢?以下報導由《健康傳媒》...

大掃除必看!「天然」清潔劑比較不傷手?環保酵素「夠力」嗎?台大化工博士教你挑清潔用品 台大
2 年前

大掃除必看!「天然」清潔劑比較不傷手?環保酵素「夠力」嗎?台大化工博士教你挑...

photos放大顯示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又到了一年一度詢問「哪樣清潔劑商品最好用?」的高峰期——因為大家都要大掃除!到底各式各...

睡很久還是累、上下樓梯會喘...你已是「慢性疲勞」!日本名醫的3招「睡眠法」:要睡多久、怎麼睡、睡前做什麼,一次告訴你 名醫
5 個月前

睡很久還是累、上下樓梯會喘...你已是「慢性疲勞」!日本名醫的3招「睡眠法」:要...

photos放大顯示編按:當人體到了一個極限,就會為了保護身體而分泌免疫物質。但這種免疫物質雖能有效抑止病毒,卻會對大腦造...

晚期肺癌存活低  名醫季刊教導患者正確抗癌 名醫
9 年前

晚期肺癌存活低名醫季刊教導患者正確抗癌

   知名藝人鳳飛飛驚傳罹患肺腺癌,短短半年後,不幸病逝,讓外界震驚,不少喜愛鳳飛飛的歌迷不甚唏噓。根據衛生署最新公...

血管栓塞口齒不清 小心是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動脈硬化
10 年前

血管栓塞口齒不清 小心是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一名公務員黃小姐,年僅21歲,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去年發現左側中腦動脈栓塞,導致右側偏癱及口齒不清,經檢查是抗磷...

糙米的膳食纖維是白米8倍!降膽固醇、預防高血壓...但4種人最好少吃 膽固醇
5 年前

糙米的膳食纖維是白米8倍!降膽固醇、預防高血壓...但4種人最好少吃

因為糙米高纖與高營養價值,愈來愈多有「保健養生」概念的人,開始吃糙米。童綜合醫院營養師楊舒涵表示,糙米和白米的熱量和...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女生長鬍子是美女?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門!營養師建議:避開太甜的水果,和這種「糊化」食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抗疫大突破》薄荷、靈芝...古老中草藥是「疫情救命藥」?中研院靠「這方法」找出五款抗新冠潛力藥物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增加速度比男性還快!中研院帶你看關鍵差異+外在致癌因子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為什麼去減肥門診,瘦身反而容易失敗?專家:沒搞懂減肥「6大錯誤心理」,吃再少也瘦不了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沒感冒也喉嚨有痰?原來是身體太「濕」了!中醫師教你自製「超簡單乾荷茶」化痰祛淤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女生那樣請客,男生都覺得妳很可怕!」50歲鄧惠文:為何當小女生時請客被嫌棄,成了大姐卻可以盡情買單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40歲後的腰痛、小腹凸,恐是「內臟下垂」害的!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坐著動」幫內臟歸位 贊助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請政治家拿出良心,不要亂喊封城!面對台灣下個挑戰「返鄉過年」,姜冠宇醫師:「2件事」減少感染風險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桃園疫情升溫》匡列5千人隔離,雙北市民也在列!哪些人要居家隔離?桃園醫院「陪病、探病」新規定?懶人包一次看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