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photos放大顯示
房子越住越不舒服、一進屋就頭痛?小心,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而是房子真的「怪怪的」。原來不只是居家空氣品質會影響健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楊銘欽說,若待在「不健康」的房子裡,長期下來真的會影響到人體健康。
楊銘欽進一步說明,建築跟人體健康一樣,也有分好建築、壞建築,不健康建築統稱為「病態建築」,若造成住戶身心不舒服則稱為「病態建築症候群」,最簡單判斷就是,當你長時間待在病態建築中,身體感到不適,但離開後建築物,症狀就消失了,這就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七百萬人死於空氣汙染,除了室外汙染,室內影響也很大,空氣汙染程度甚至是室外的五倍,主因來自建築裝潢產生的甲醛,研究顯示,在房屋裝潢完成的十五年後,甲醛仍然不斷揮發持續危害人體。若待在室內時間越長,更可能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導致頭痛、胸悶、疲勞易怒、氣喘等,甚至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病態建築症候群」最常見五大症狀:
(1)黏膜刺激相關症狀,如:眼睛乾或癢、喉嚨乾或痛等。 (2)皮膚刺激相關症狀,如:皮膚乾或癢、皮膚發紅等。 (3)神經毒性相關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昏睡等。 (4)非特異性之症狀,如:鼻塞、流鼻水、類似氣喘之症狀等。 (5)嗅覺與味覺之不適。
這些症狀有個共同特徵,都是在人體進入病態建築後才會發生,一旦離開該空間一段時間時間,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引發症狀的原因不一,每個人所呈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會因為待在「病態建築」內的時間長短而有差異。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症狀,好比是,若本身已患有氣喘,則可能提高氣喘發作機率。
尤其是老舊房屋,因為易有潮濕、悶熱、通風不良等問題,也可能因此罹患「病態建築症候群」。根據調查,全台約有四百萬棟屋齡超過三十年的建築,平均每兩棟房子就有一棟是老屋。
尤其老舊的房屋通風不好,造成黴菌、潮濕、有機揮發物等問題,很容易釋出超量的PM2.5,甚至可能比室外還要多上好幾倍,溫度、濕度也可能超過舒適範圍,長期居住都會造成健康危害。
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表示,「事實上,也不只有老屋可能會讓人生病,新建物也可能因裝修材料的污染、新傢俱釋放有機揮發物、照明設備閃頻問題⋯⋯等,影響到人體健康。」
例如,室內嚴峻的超量甲醛污染環境,也容易引起新生兒照護問題。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蘇維鈞醫師表示,新生兒呼吸頻率是成人4倍,空間中有害物質對於成長中的新生兒神經組織、肌肉組織影響很大,其中甲醛已被WHO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易造成呼吸道過敏、誘發氣喘機率,更可能提升新生兒猝死機率。
對於改善「病態建築症候群」,楊銘欽建議,可以使用靜電式或帶有殺菌功能的吸塵器,室內常確保通風、採取良好採光,在傢俱選購上則須避免含有甲醛,才能盡量減低曝露在風險中。
責任編輯:林筱庭核稿編輯:陳宛欣
2020年11月27日 — 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
2020年11月30日 — 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 全台1/2房子生病了?讓你頭痛、 ...
2014年10月22日 — ... 咳嗽易喘小心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 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2020年11月26日 — 台大公衛教授說:「建築跟人體健康一樣,如果待在壞的建築中就會造成住戶 ... 但離開建築物就症狀就會消失,而這就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 12月星座運勢》射手職場成果 ...
梅尼爾氏症看哪科梅尼爾氏症台大每下愈況每況愈下高大建築ptt每下愈況ptt梅尼爾氏症飲食求仁得仁造句每况愈下每下愈況造句每下愈況教育部
久坐不動,小心「經濟艙症候群」要命!醫師提醒:搭飛機出現這4大症狀快求救
photos放大顯示深層靜脈血栓代表著血管內形成血栓,影響血流循環,讓患者腳腫、腳痛,甚至變得愈來愈喘,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
鍛鍊大腿就能防失智!日本醫學教授:每天快走●分鐘,刺激大腦不健忘
photos放大顯示人體的肌肉有6成以上都集中在下半身。其中,又以大腿部位的大腿肌是最大的肌肉。隨著大腿肌肉的增加,我們的...
能抓住9成以上蚊子!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教你:用寶特瓶自製免錢「捕蚊神器」
photos放大顯示夏天到,蚊子開始活躍,不僅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流行風險增加,也造成我們生活上很大的困擾。為此,疾管署特...
讓身體自帶治癒力!營養學教授的「太極健康飲食法」,3個月改善糖尿病、高血脂症...
photos放大顯示三餐吃多少?我用21比例來分配我的太極飲食還遵守每天三餐依照7分飽原則,三餐總量不高於21的比例。舉例來說...
別再迷信精力湯!食科教授坦白講:吸收關鍵不是果渣越細越好,而是…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食力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精力湯本質上算是一杯豐富的蔬果汁,能補充一些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