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08 每日頭條
    • 2022-08-07 每日頭條
    • 2022-08-06 每日頭條
    • 2022-08-05 每日頭條
    • 2022-08-04 每日頭條
    • 2022-08-03 每日頭條
    • 2022-08-02 每日頭條

第3劑怎麼選?名醫親身實測兩劑AZ+這疫苗抗體高到驚人

  •   新聞
  • 投稿作者
  • 靈薇

疫苗副作用抗體疫情名醫親身AZ+兩劑保護力AZ疫苗打疫苗混打莫德納新冠肺炎Omicron第3劑抗S蛋白抗體抗S棘蛋白抗體 文章 參考資訊

第3劑怎麼選?名醫親身實測兩劑AZ+這疫苗抗體高到驚人

最近好幾位醫師都在「嫌棄」台灣之前的新冠肺炎疫苗打兩劑AZ沒效、防禦力不夠,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潘建志今(14)日在個人臉書上公開自己打完兩劑AZ,混打1/2莫德納的第3劑加強劑1個月後,抗S蛋白抗體(抗S棘蛋白抗體)數值飛漲7倍,從856.5 AU/ml升高到6093.7 AU/ml!他呼籲AZ一族,趕快去混打!

  有產生抗S棘蛋白抗體就有保護力

近來有許多醫師唱衰國內7、8百萬兩劑都打AZ疫苗的人「打了沒用」、「成破口」。潘建志表示,他本身也是在國內疫情嚴重時,率先接受AZ疫苗的第1線醫護人員。為了解自己打疫苗的抗體濃度有多少,在打完兩劑AZ疫苗1個月後他抽血檢驗了抗S棘蛋白抗體。根據研究發現,抗S棘蛋白與中和活性和疾病嚴重程度具有最高相關性,只要有產生抗S棘蛋白抗體,就表示具有保護力。

看更多:新冠Omicron傳播力強 預防病毒散播快,咳嗽「這樣咳」可降低病毒傳播力  

當時潘建議驗的結果,產生的抗體為856.5 AU/ml。去年國外有許多研究後來都指出,打兩劑AZ經過6個月後保護力急速下降,甚至還傳出打完兩劑AZ疫苗6個月,對抗Omicron的疫苗效果 (Effectiveness-防止感染比率)會下降到-10%。

  AZ+AZ+莫德納,抗體清水變雞湯

打兩劑AZ竟然比沒打疫苗的對照組還慘,讓潘建志感覺很差。當去年12月衛福部開放第3劑混打,潘建志打了1/2劑量的莫德納,日前打完滿1個月,他再次抽血檢驗抗S棘蛋白抗體,數值竟拉高7倍,856.6VS6093,他戲稱是「清水變雞湯」,讓他的保護力來到完全不同數量級。

看更多:冷氣團氣溫驟降恐10度以下 醫:小心這5種病天冷最易發生   得新冠肺炎會不會住院就看這個

潘建志說,兩劑AZ混打莫德納的好處不僅只提高抗S棘蛋白抗體拉高7倍、帳面上數值的提升。據英國7萬個確診Omicron 統計,原本打兩劑AZ6個月,對抗Omicron效果下降到-10%。但若是再混打mRNA 疫苗,對抗Omicron變種,疫苗保護效果猛跳回60%。他表示:「從-10%拉到+60%,決定會不會中標,會不會住院,會不會死掉,比7倍的抗體意義更重大啊!」

  不只防護力高7倍以上,AZ+AZ+莫德納副作用不大

而且針對大家最擔心的「第3劑副作用」,雖然大家都說「莫德納副作用是大魔王級」,但是他個人的經驗,AZ+AZ+莫德納,效果遠超過兩劑古早AZ,而且他感受到的副作用「並不大」。

 

因此他提醒,因應Omicron,指揮中心縮短第3劑施打間隔只要3個月,建議大家只要符合施打資格就去打,「mRNA 流入細胞,變身成為EVA新三劑混打戰士,成為碇真嗣,成為明日香,成為綾波零(均為動漫人物名)吧!」要大家疫苗打好、打滿,一起克服退縮畏懼,勇敢地對抗使徒來襲,絕對不能逃!  看更多:新冠Omicron疫情升溫 專家籲補充7大關鍵營養要素,打造完美免疫防感染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翻攝自BillyPan潘建志醫師臉書

◎ 資料來源/潘建志醫師

 

→2022水果享宴,看精選文章送好禮!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第3劑怎麼選?名醫親身實測兩劑AZ+這疫苗抗體高到驚人




幼童染疫「傷心」風險飆4.4倍!孩子該打BNT兒童疫苗、莫德納疫苗? 疫苗
3 個月前

幼童染疫「傷心」風險飆4.4倍!孩子該打BNT兒童疫苗、莫德納疫苗?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接種新冠疫苗,會出現心肌炎及心包膜炎。事實上,最新研究發現,5~11歲幼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心臟方面症...

海福刀副作用低 治療攝護腺癌的另一選擇 副作用
7 年前

海福刀副作用低治療攝護腺癌的另一選擇

fiogf49gjkf0d  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增加,是銀髮族男性泌尿系統常見的癌症之一。嘉義...

喉嚨痛、流鼻水就是確診?出現這些症狀恐罹焦慮症 3方法助改善 疫情
2 個月前

喉嚨痛、流鼻水就是確診?出現這些症狀恐罹焦慮症3方法助改善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邁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逐漸解封,也有許多國家與病毒共存,目前台灣每日確診人數8、9萬人不等,引發許多民眾...

曾被說活不過3年...罹癌名醫靠7個飲食原則,成功活過10年 名醫
8 年前

曾被說活不過3年...罹癌名醫靠7個飲食原則,成功活過10年

他是一個醫生,也是一個癌症病人。2003年前,他罹患直腸癌第三期,拒絕手術化療,被預測活不過三年。如今,他整合中西理論,...

5/1新增本土確診16936人、3例死亡!重症死亡60多至90歲男性,疫苗沒打或只打1劑、2劑 疫苗
3 個月前

5/1新增本土確診16936人、3例死亡!重症死亡60多至90歲男性,疫苗沒打或只打1劑、2劑

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今(5/1)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萬6936人,分別為新北市5810例,台北市4134例,桃園市2784例,台中市816...

染疫康復後胃食道逆流大增!多吃這2種、少吃這4類食物有助恢復 疫情
2 個月前

染疫康復後胃食道逆流大增!多吃這2種、少吃這4類食物有助恢復

胃食道逆流是國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不過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也常出現腸胃症狀,尤其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機率很高;醫師提醒...

喉嚨痛、頭痛、全身痛?這些「天然止痛食物」幫你緩解疼痛 趕快吃起來!" 疫苗
1 個月前

喉嚨痛、頭痛、全身痛?這些「天然止痛食物」幫你緩解疼痛趕快吃起來!"

止痛藥是居家常備用藥,尤其防疫時期,針對喉嚨痛、頭痛或全身痠痛,甚至女性朋友生理痛,都需要藉助止痛藥來緩解。其實,日...

嘉義婚宴群聚持續增加 再增2人確診!境外移入激升118例 疫苗
5 個月前

嘉義婚宴群聚持續增加再增2人確診!境外移入激升118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12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11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無新增...

周揚青、醫師都親身實證!「吃小黃瓜」甩肉25公斤...營養師:7種「負卡路里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親身
2 年前

周揚青、醫師都親身實證!「吃小黃瓜」甩肉25公斤...營養師:7種「負卡路里食物」...

photos放大顯示減肥餐單的食材近年除了流行花椰菜、藜麥等神奇減肥食材,專門研究肥胖及身體代謝日本名醫工藤孝文,就曾實行...

本土新冠疫情再起 防疫2動作不可忘!台大醫曝戴口罩錯誤4動作 防護力都消失 疫情
3 個月前

本土新冠疫情再起防疫2動作不可忘!台大醫曝戴口罩錯誤4動作防護力都消失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再起,確診人數不斷飆破新高,越來越多人居家照護!台大醫師提醒「防疫新生活」,戴口罩、勤洗手不可忘,尤...

北市1萬2千人居隔 5萬人停課 柯文哲提議「以篩代隔」 聯醫副總院長確診 疫苗
4 個月前

北市1萬2千人居隔5萬人停課柯文哲提議「以篩代隔」聯醫副總院長確診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台北市今日(4/21)新增663例本土病例,台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也傳確診,由於他4/19曾至北市議會參...

「基本姿勢」錯誤會傷膝!「惱人三重傷」恐怕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疫情
2 個月前

「基本姿勢」錯誤會傷膝!「惱人三重傷」恐怕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疫情的擴散全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居家運動正夯,民眾待在戶內的時間增加,容易看著影片有樣學樣,開始跟著運動,一不小心走...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2022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新制上路!兩者差在哪?怎麼申請?補助多少?常見QA一次看!
2022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新制上路!兩者差在哪?怎麼申請?補助多少?常見QA一次看!
痔瘡會自己好嗎?內痔跑出來怎麼辦?胃腸肝膽科醫師教你:先看懂「痔瘡」的4個等級,再決定治療方法
痔瘡會自己好嗎?內痔跑出來怎麼辦?胃腸肝膽科醫師教你:先看懂「痔瘡」的4個等級,再決定治療方法
只是指甲剪太短,可能讓你「灰指甲」!灰指甲會傳染嗎?醫師點名:這6種人是「灰指甲」高風險群
只是指甲剪太短,可能讓你「灰指甲」!灰指甲會傳染嗎?醫師點名:這6種人是「灰指甲」高風險群
新手爸爸壓力大!你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新手爸爸要做「這5件事」
新手爸爸壓力大!你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新手爸爸要做「這5件事」
中國爆新病毒!權威醫學期刊曝「琅琊病毒」感染恐誘發致死性疾病
中國爆新病毒!權威醫學期刊曝「琅琊病毒」感染恐誘發致死性疾病
皮膚越癢越想抓!罹異位性皮膚炎小心患憂鬱症、失明 出現2徵兆速就醫勿拖延
皮膚越癢越想抓!罹異位性皮膚炎小心患憂鬱症、失明 出現2徵兆速就醫勿拖延
單日確診百日最低、BA.5再增9例 !羅一均曝1情況疫情恐翻轉
單日確診百日最低、BA.5再增9例 !羅一均曝1情況疫情恐翻轉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豔陽高照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報到!醫:外出帶「2物」防紫外線
豔陽高照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報到!醫:外出帶「2物」防紫外線
低密度膽固醇標準要多少?自己就能簡單算 這6種風險因子中2個要更嚴格
低密度膽固醇標準要多少?自己就能簡單算 這6種風險因子中2個要更嚴格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