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行為竟會讓「指紋消失」!護理師指紋沒了手機無法解鎖 醫師6招讓指紋長回來
手機類固醇保濕醫師無法皮膚病起水泡護理富貴手酒精消失主婦濕疹護手霜脫皮指紋指腹手部清潔陳昱璁戴手套指紋消失手機無法解鎖指紋長回來 文章 參考資訊


「手機無法解鎖」總會讓人慌張,尤其現在智慧科技多靠指紋解鎖,但你可知道,有些行為會讓指紋消失!一名護理師就醫,病歷上主訴竟是「手機無法解鎖」,當醫師看到她的雙手也驚呆,不僅手掌和手指嚴重脫皮、發紅,指紋和掌紋更變得模糊難辨。
指紋沒了手機無法解鎖……典型的「富貴手」
新冠疫情以來,第一線護理人員真的相當辛苦,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昱璁在臉書分享一個案例,患者是一名28歲來自大醫院急診的護理師,掛號病歷上的主訴竟然是「手機無法解鎖」,原以為是掛號護理師誤植,沒想到患者進來時,情況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醫師,該怎麼辦,我指紋沒了手機無法解鎖……」護理師哭喪著臉說。陳昱璁詳細詢問她使用的手機是iPhone 7,習慣靠指紋解鎖Touch ID,當她伸出雙手時,被她的雙手情況所震懾。
陳昱璁說:「我所見到明明是一雙年輕的雙手,相當的斑駁,手掌和手指嚴重脫皮、發紅,有些部分則是皮膚變厚、龜裂、滲出組織液,指紋和掌紋變得模糊難辨。」這其實是典型的「富貴手」,又稱作主婦濕疹!
看更多:洗碗1個習慣很不健康!醫師分享「不戴手套也能不傷手」小祕訣
手部皮膚反覆遭環境破壞,指紋就慢慢模糊不見
為什麼會有富貴手?陳昱璁說明,主要是因為手部皮膚相對於其他部位更常接觸外界,容易接觸到刺激性物質或長時間接觸水,特別是護理工作者的手部清潔頻繁,包含:接觸病人前後、接觸污染物後、執行無菌技術前以及接觸病人環境後,一天下來,一雙手洗上百次都是常態。又遇到疫情,就更增加接觸酒精的機會,手部皮膚長期受到刺激,脫皮、龜裂、疼痛、起水泡甚至出血都可能出現,手指頭反覆遭受環境破壞,皮膚來不及修復再生,指紋就慢慢模糊不見。
陳昱璁說,「指紋」是由指腹上皮、皮溝排列形成的特殊漩渦狀圖樣,生物學上的功能是用來增加摩擦力,抓握物體時容易施力和抓緊。由於指紋在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性,在同一個體上又能維持穩定性,因此就可用於生物識別和鑑定身分。
富貴手6個保養重點,指紋還是會長回來
面對讓指紋消逝的「富貴手」,大家不用害怕,只要保養好,指紋還是會長回來。陳昱璁分享以下6個富貴手保養重點:
1.保濕修護很重要,每次洗手後或覺得乾癢時,勤塗油性護手霜或護手膏,加強皮脂膜的修護。
看更多:別白擦!護手霜「這樣用」效果最好!冬天手部乾裂不能用護手霜?
2.儘量避免手部肌膚的刺激,例如過高的水溫、清潔劑、鹼性肥皂;另外,建議用溫和的洗手乳取代酒精的使用。
3.可以用戴手套減少和刺激性物質(如酒精)的接觸機會。建議戴兩層,內層是棉質吸汗手套,外層則是塑膠防水手套,一方面減少汗水對皮膚的刺激,也防止外界刺激源接觸到皮膚。
4.遵照醫囑使用藥膏和口服藥,醫師會依照肌膚狀況開立外用類固醇藥膏,口服類固醇或口服抗組織胺。陳昱璁強調,有些人一聽到類固醇,就擔心副作用(皮膚變薄、月亮臉、水牛肩、免疫力降低等),但這都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才會有可能的副作用;如果在症狀初期就按時使用類固醇治療,反而能立即有效改善症狀,降低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機會。
5.如果情況允許,塗完藥膏或護手霜後,戴上手扒雞手套20分鐘,可以加強效果。
6.放鬆心情,適時的運動和休息,避免搔抓和摳皮。
看更多:洗手也會引發濕疹?手出現會癢的紅疹一定是手部濕疹嗎?皮膚科妙招防復發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昱璁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濕敷化妝水dcard如何解除螢幕鎖定android鎖定應用程式Apple 解鎖濕敷換藥三星數字密碼忘記異味性皮膚炎原因三星手機解鎖圖形出錯次數過多生命之鑰dcard絕緣手套220v 靜 思 本 草原中藥 買賣疏肝 春分
新冠病毒恐引起骨質疏鬆!噬骨細胞大增Covid-19住院者骨鬆風險高2倍
自從新冠病毒開始全球大流行,科學家也注意到, Covid-19病毒容易引發噬骨細胞增加,骨質疏鬆問題也增加不少。動物實驗發現...
上周全國逾16萬5千人腹瀉就醫,小心諾羅!睽違兩年,腸71型提早現蹤家長當心
有發現最近周遭的人常喊「拉肚子」嗎?沒錯!因為根據衛福部疾病管署的統計顯示,國內腹瀉疫情正在高點。同時也要提醒,最讓...
新冠病毒恐引起骨質疏鬆!噬骨細胞大增Covid-19住院者骨鬆風險高2倍
自從新冠病毒開始全球大流行,科學家也注意到, Covid-19病毒容易引發噬骨細胞增加,骨質疏鬆問題也增加不少。動物實驗發現...
換季注意》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醫師警告:「喘」分4種,這2種趕快就醫
photos放大顯示聽到癌症大家都會很緊張,但是多數人恐怕不曉得,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新光醫院心臟科邱俊仁主任表示,「心...
有些病人吃了四物,肌瘤都不小!第一名婦產科醫師教你:預防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十幾年前,當其他醫師都建議我拿掉子宮內膜異位瘤時,只有張醫師建議小心保留...這個決定改變...
脖子太粗要小心!頸圍超過●●公分,中風機率恐是一般人3倍...醫師建議:快改用「這...
photos放大顯示脖子太粗,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警訊。每個人不分性別、種族、階級都需要睡眠,然而全球卻有20億人口有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