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 但屬於重症風險族群,該不該服抗病毒藥?
無症狀風險本土族群肺炎重症疫情抗病毒感染隔離輕症新冠確診抗病毒藥 文章 參考資訊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暴增,抗病毒口服藥物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根據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口服藥物適用於65歲以上長者、發病5天內無使用氧氣者,未滿65歲者則需依據13項風險因子之一,才符合開藥條件;但這波感染者很多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如果確診者是有重症風險因子,又沒什麼症狀,到底要不要使用口服抗病毒藥?
看更多:新冠口服藥不是確診就能領!符合13種條件之一才適用 孕婦及產後6周內需經醫師評估 用藥目的是降低重症住院風險
新竹中醫大胸腔內科主任莊子儀醫師表示,如果是他的視訊門診,他還是會建議這樣的確診病人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理由是,口服抗病毒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重症住院的風險。
莊子儀主任指出,已經有重症風險的確診病人,就算目前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但無法保證過兩天不會惡化,一旦惡化到需要氧氣治療,就已失去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時機,必須到醫院急診、住院,使用針劑的瑞德西韋,在近日疫情升溫的情況下,很多醫院的專責病房已經爆滿,連急診都可能一床難求。他建議患者,不要到此時才後悔當初為何沒有接受口服抗病毒藥。
看更多:T老師信箱/居隔10天快篩陽怎麼辦?解隔快篩陽可以外出?長輩解隔仍咳嗽、喉嚨乾怎麼辦?
使用藥物在家居隔 保留醫療量能
莊主任說,雖然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有許多藥物交互作用的限制,但只要清楚確診病人使用的藥物,就可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的問題。不論是先前的疫苗,或目前的口服抗病毒藥,目的都是在降低重症住院的風險。使用抗病毒藥在家居隔,總是比住在隔離病房裡輕鬆舒適,也可以將醫療量能保留給其他真正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
看更多:孕婦確診早產風險高!醫籲準媽媽監測胎動,每3小時、飲食後未感覺胎動快就醫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莊子儀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關懷自己、遠離婦癌:專家解惑、防癌照護須知一次看!
6 天前 — 根據統計,目前有99.7%以上確診者是輕症和無症狀,以居家照護為主。 ... 證據支持,可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且具有重症危險因子的患者。
2022年5月16日 — 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雖目前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以輕症為主要表現,但年長者及有潛在疾病患者,轉變為重症或死亡風險較高,疾管署致醫界通函發布專家 ...
入境民眾執行COVID-19抗原快篩作業 · 各國感染風險級別 · 通報定義及採檢 · 實驗室診斷 ·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 COVID-19 治療用藥領用方案.
6 小時前 —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暴增,抗病毒口服藥物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根據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口服藥物適用於65歲以上長者、發病5天內無使用氧氣者, ...
然而,如果病人有在服用慢性病藥物,還須考量藥物交互作用及嚴重副作用風險。孫茂勝醫師指出,與口服抗病毒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種類眾多,依照風險高低分為紅色、橙色 ...
3 天前 — 在疫情不可能清零的情況下,正式進入「減災」階段,對於感染後容易導致 ... 情況時,不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若感染後為無症狀感染或只是輕症, ...
臉部 手術 感染失眠 腦霧 新冠憋尿 疫情 人生
牙刷亂放小心全家染疫!譚敦慈授8個生活防疫小提醒飲食這一點最重要
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型態成未來趨勢,不過究竟要如何與病毒共存?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主持人營養師宋...
別再說Omicron不會死人!前台大醫林氏:疫苗快打滿尤其50歲以上第三劑更明顯
國內疫情連環爆,指揮中心22日一口氣發布本土個案也暴增82例,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壁在臉書公布最新Omicron感染致死...
新北市本土個案飆1000例!侯友宜宣布啟動第二階段居家照護責任醫院10家醫院今上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今日(4/21)本土確診新增2969例,其中新北市新增1000例本土個案。新北市市長侯...
疫情升溫讓人焦慮睡不著、憂慮中醫師建議喝安神粥及按2個安心神穴道
最近疫情升溫,很多人因此擔心到睡不著,甚至重度憂鬱、失眠。中醫師鄒瑋倫建議,有這些困憂的人可吃小米安神粥穩定心緒,以...
武漢肺炎》有錢人躲山莊、貧弱者沒病床...台商告白:這時代死的都是「低端人口」
這位年營收3億,中國營收占比8成的文創投資顧問CEO,專做有錢人生意。在他眼中,在中國面對病毒,有錢人與窮人的待遇差距,...
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定期乳房X光攝影降低4成死亡風險
藝人朱俐靜、朱芯儀等相繼罹患乳癌,乳癌不只發生率高,也有年輕化趨勢。衛福部資料顯示,每天平均約7.3人死於乳癌,而且每3...
新冠變種Omicron病毒來襲兩劑AZ會成防疫破口?專家說「這樣做」才是破口
台灣680萬人兩劑新冠肺炎疫苗都打AZ,有醫師說「打兩劑AZ恐成破口」。不過防疫名醫顏慕庸認為:「只把打疫苗當唯一防疫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