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6-30 每日頭條
    • 2022-06-29 每日頭條
    • 2022-06-28 每日頭條
    • 2022-06-27 每日頭條
    • 2022-06-26 每日頭條
    • 2022-06-25 每日頭條
    • 2022-06-24 每日頭條

心臟動脈導管沒關好,心雜音聽出心臟病徵兆!兒童成長遲緩 成人呼吸喘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念文

兒童心臟病心臟早產兒台大醫院成人動脈徵兆新生兒心導管導管心臟超音波心雜音龔柏榕生醫醫院傅俊閔黃品學藍鼎淵林彥良開放性動脈導管 文章 參考資訊

心臟動脈導管沒關好,心雜音聽出心臟病徵兆!兒童成長遲緩 成人呼吸喘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心臟科醫師表示,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在早期或年輕時並沒有症狀,直到小朋友出現成長遲緩,或大人呼吸喘,到心臟科檢查才被發現。新竹一名5個半月大的男嬰,就是被家長帶去健兒門診時,被醫師聽到他有心雜音,轉診到新竹台大分院小兒心臟科,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開放性動脈導管」;另一位則是80歲阿嬤,平日身體狀況良好,近期因為感覺呼吸喘,也是被診斷為是同樣的心臟疾病。 看更多:從指甲看健康,這些變化可能是癌症!江P教你看懂色澤透露健康亮紅燈

  動脈導管出生後3天內關閉,沒關好威脅生命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龔柏榕說明,動脈導管是連接於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胎兒時期必需持續保持暢通,新生兒出生,開始吸第一口氣時,肺部瞬間擴張,此時也開始了肺循環工作,這時動脈導管逐漸失去作用,絕大多數的新生兒在出生後3天內會關閉,但對於提早脫離子宮的早產兒,還來不及自然關閉的動脈導管,就是開放性動脈導管。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威脅寶寶的生命,過去台灣曾統計,新生兒盛行率約千分之2;這名5個半月大的男嬰,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風濕免疫科藍鼎淵醫師,及心臟內科林彥良醫師檢查診斷後,照會小兒心臟科龔柏榕醫師,在多位專科醫師合作下,順利以心導管手術關閉開放性動脈導管。 看更多:甲狀腺風暴會致命!ELLE雜誌總編心衰竭去世,死亡率達50% 醫盤點甲亢難控制原因   可能完全沒症狀!長久造成生長遲緩、呼吸喘

龔柏榕醫師表示,由於心臟超音波技術及儀器的進步,新生寶寶可能在出生後的自費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情形,或是在健兒門診中醫師聽到心雜音,而轉診給小兒心臟科檢查後發現。依據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大小,病人可能完全沒症狀,或出現生長遲緩情形,長期下來甚至嚴重到呼吸喘等心臟衰竭症狀,最後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因此必須定期追蹤,並且在適當時機進行關閉它。

 

目前針對開放性動脈導管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導管或外科手術關閉3種方式,其中藥物治療僅限於早產兒及少部分新生兒,早產兒藥物治療無效時則可能考慮外科手術,其他多數開放性動脈導管都可用心導管手術治療。近年心導管技術日益成熟,只有在鼠蹊部2個心導管入針的傷口,一般住院3天即可出院正常活動,大大減少了病人的不適感與術後恢復時間。

  心導管治療效果好又安全,嬰幼兒就可以做

龔柏榕醫師指出,心導管治療是個效果好又相對安全的手術,嬰幼兒時期就可以執行。因此,有症狀出現的患者就應考慮關閉心導管,以免在年齡較長以後出現肺水腫或心衰竭的症狀,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肺高壓,後續的治療就更加複雜。至於沒有症狀出現的幼童,家長也可以跟小兒心臟科醫師討論,持續觀察,以及需要心導管治療的適當時機。

 

台大醫院新竹院區的小兒心臟科醫師陣容,在新竹分院有黃品學醫師與傅俊閔醫師,在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有龔柏榕醫師,兩院區皆已執行多例心導管手術關閉開放性動脈導管,病人年齡從嬰幼兒橫跨到老年人都有 看更多:少看電視1小時可預防冠心症!追劇起來動一動 散步有助血管保持彈性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龔柏榕醫師

 

→確診別怕!快來看健康2.0精心整理的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心臟動脈導管沒關好,心雜音聽出心臟病徵兆!兒童成長遲緩 成人呼吸喘



主動脈狹窄症狀新生兒主動脈狹窄兒童心臟病症狀心導管手術費用心導管支架手術時間一定要做心導管檢查嗎新竹心臟科推薦ptt新竹台大風濕免疫科冠狀動脈廔管動脈導管a line 指甲刀 指甲油 牛奶Omicron 快篩 傳染力關節炎 板機

納豆腦出血中風 女友依依「專業知識」救了他一命!醫:中風測試口訣揪出腦中風徵兆 心臟病
2 個月前

納豆腦出血中風女友依依「專業知識」救了他一命!醫:中風測試口訣揪出腦中風徵兆

藝人納豆日前因出血性腦中風住院開刀,在經過將近4個月的治療,如今已返家休養,昨(5/9)納豆女友依依公開與納豆一起合拍的...

每天少吃10%鹽分 年可拯救百萬生命 心臟病
5 年前

每天少吃10%鹽分年可拯救百萬生命

  大家都知道飲食要低鹽、低油和低糖才健康,少吃重口味的食物,減少對身體的負擔。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

喝咖啡抗癌、燃脂、防中風、降脂肪肝!醫曝「這種咖啡」才有效 一天喝幾杯會心悸、骨質疏鬆?" 心臟病
6 個月前

喝咖啡抗癌、燃脂、防中風、降脂肪肝!醫曝「這種咖啡」才有效一天喝幾杯會心悸、...

不喝一杯咖啡,總覺得一天還沒開始嗎?咖啡香氣迷人,咖啡擁有廣大的愛好者,不是沒有原因的,且喝適量喝咖啡能抗癌、燃脂、...

天冷就怕血栓送命!營養師激推飲食5原則清血管、防血管栓塞" 心臟
6 個月前

天冷就怕血栓送命!營養師激推飲食5原則清血管、防血管栓塞"

天冷就怕血栓!營養師許育禎表示,血管中的血塊由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粥狀動脈硬化,一旦斑塊受到刺激而破裂,血小板、...

7大徵兆 讓你判斷自己老了沒 徵兆
10 年前

7大徵兆讓你判斷自己老了沒

photos放大顯示老化不能只看單一部位,因為它是全面性的,不單是容貌,也包括了身體器官。但人類的臉部表情豐富,暴露在紫外...

營養師教作 1顆迷你粽=1/4碗飯!「得舒飲食法」血壓血糖不失控" 心臟
1 個月前

營養師教作1顆迷你粽=1/4碗飯!「得舒飲食法」血壓血糖不失控"

下週就是端午節了,儘管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飆升,吃粽子仍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應景美食,而市面上和各家戶也陸續傳來蒸煮粽子的...

新生兒黃疸要小心 恐因溶血性貧血引起 新生兒
5 年前

新生兒黃疸要小心 恐因溶血性貧血引起

photos放大顯示(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寶是足月寶寶,母奶吸食很順利,但皮膚越來越黃,活力也較剛出生時差。出生第...

兒童發燒是腦炎需趕快退燒?兒童長新冠7大徵兆:腹瀉、嘔吐、長疹要當心! 兒童
2 週前

兒童發燒是腦炎需趕快退燒?兒童長新冠7大徵兆:腹瀉、嘔吐、長疹要當心!

這一波新冠感染雖然大多為輕症,但卻頻傳長新冠後遺症,連兒童也不例外。醫師表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就是類似...

研究:低頭玩手機 等於「小學兒童」壓在頸椎上 兒童
8 年前

研究:低頭玩手機 等於「小學兒童」壓在頸椎上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低頭族可要多加當心!近期來因低頭滑手機,導致肩頸嚴重退化,年紀輕輕肩...

新生兒解灰白便膽道閉鎖 中醫:開刀非唯一 新生兒
13 年前

新生兒解灰白便膽道閉鎖中醫:開刀非唯一

   家中有新生兒誕生,是初為人父人母的最大喜悅,不過台灣新生兒發生膽道閉鎖的機率約為萬分之三,遠高出國外統計約15000...

愛在疫起時/確診媽自然產 男嬰無染疫!醫戴頭燈 負壓病房當產房 新生兒
2 個月前

愛在疫起時/確診媽自然產男嬰無染疫!醫戴頭燈負壓病房當產房

國內COVID-19日漸升溫的疫情中,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上週一名確診孕婦在負壓隔離病房內,以自然產方式順利產下男嬰。凌晨3...

連看電視都累!美國百萬兒童有「長新冠」後遺症 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覺 兒童
2 個月前

連看電視都累!美國百萬兒童有「長新冠」後遺症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覺

全球新冠疫情延燒,雖然目前感染Omicron大多數都是輕症,但近期愈來愈多家長開始搜尋「長新冠」,也就是感染新冠肺炎後留下...

確診 調整 對象增加熱量消耗 甜食 空腹吃熱 丘疹 紅疹吃不下 碳水化合物 燃燒脂肪疫情 抗病毒藥 病毒量食物 抗發炎 抗衰老疫情 病毒量 怎麼辦熱到 抽搐 疲累核心肌群 復發率 椎間盤奇異果 蘋果 橘子 柑橘 葡萄 水果帶皮吃 連皮吃 果泥 美肌水果 維生素C 纖維 葉酸 減少粉刺 指關節 手掌核心肌群 大魚際肌李琪 方法防蟎 清掃 高溫冬天 冰飲 身體張振榕 胃癌 瀝青便 黑便 黃金先生 慢性出血 胃潰瘍 糞便 學問 瀝青 上半部 消化道 亮紅燈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不只冷氣!NG行為讓冰箱成「吃電怪獸」 教你8絕招聰明省電、電價漲也不怕
不只冷氣!NG行為讓冰箱成「吃電怪獸」 教你8絕招聰明省電、電價漲也不怕
「濕氣」竟然有4種:內濕、外濕、寒濕、濕熱!差在哪?如何判斷?想除體內濕氣,醫師教你5招「正確排濕法」
「濕氣」竟然有4種:內濕、外濕、寒濕、濕熱!差在哪?如何判斷?想除體內濕氣,醫師教你5招「正確排濕法」
食譜/蛋香高麗菜煎餅-居家簡單料理 營養護胃又助緩解發炎"
食譜/蛋香高麗菜煎餅-居家簡單料理 營養護胃又助緩解發炎"
「第四劑疫苗」擴大開打、Novavax疫苗上路!誰可以打?該選什麼疫苗?去哪預約?常見QA一次看
「第四劑疫苗」擴大開打、Novavax疫苗上路!誰可以打?該選什麼疫苗?去哪預約?常見QA一次看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T老師信箱/出國需要PCR陰性證明?PCR、Ct值或快篩其中一項過關即可
全台確診人數一致下降!7/1起調整清冠1號公費對象?指揮中心:尚未定案
全台確診人數一致下降!7/1起調整清冠1號公費對象?指揮中心:尚未定案
熱傷害不只1種,「熱中暑」會要人命!運動太久不能只喝水,電解質不可少
熱傷害不只1種,「熱中暑」會要人命!運動太久不能只喝水,電解質不可少
糖尿病從頭害到腳 上課教你中醫多管齊下,中藥、艾炙、耳穴、針炙可治病可消症狀
糖尿病從頭害到腳 上課教你中醫多管齊下,中藥、艾炙、耳穴、針炙可治病可消症狀
全球首例新冠「貓傳人」!女獸醫被貓噴嚏傳染 眼部是關鍵
全球首例新冠「貓傳人」!女獸醫被貓噴嚏傳染 眼部是關鍵
便便學問大!屎色偏黑、瀝青便 可能是上半部消化道亮紅燈
便便學問大!屎色偏黑、瀝青便 可能是上半部消化道亮紅燈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